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複習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8日

  語文的學習無論是在小學,中學高中都佔據主要地位,所以學好語文是有必要的,怎麼學好語文呢?當然是考前做好複習啦。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一

  第1課 新聞兩則

  【學習目標】

  1、 瞭解新聞相關知識。

  2、 瞭解兩則新聞的歷史背景。

  3、 把握新聞的內容及結構特點。

  4、 培養學生閱讀新聞、速讀課文、迅速篩選主要資訊的能力。

  5、 體會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的精神及正義必將戰勝邪惡的歷史規律。

  【學習重難點】

  1、 從文體上抓住新聞的特點,從題材上抓住戰爭的主題,從遣詞造句上體會準確精練的語言。

  2、 理解新聞主體部分各層次之間的關係。

  【學習過程】

  一、 預習.導讀

  1、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給加點字注音

  荻港*** *** 潰退*** *** 銳不可當*** *** 殲滅 *** *** 綏靖*** *** 阻遏 *** *** 閿鄉*** ***

  解釋詞語

  銳不可當:

  業已:

  2、根據課後一題的提示瞭解新聞的結構特點。

  3、朗讀2-3遍課文,試著找出每則新聞的六要素***也就是記敘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研讀.賞析

  ***一***、匯入

  ***二***、檢查預習

  ***三***、整體感知:

  1、重點檢查預習2、3

  2、回顧歷史,引導學生把握兩則新聞戰爭的主題

  ***四***、問題探析

  1、依據預習5,理清《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結構,並探討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1***、劃分本則新聞的結構

  ***2***、標題中的“十萬”是實數還是虛數?

  ***3***、導語從哪幾方面總領了全文?

  2、研討《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的結構

  3、 引導學生品析兩則新聞的特點

  ***1***、要求學生評析文中富有感情的詞句,用“從……我聽出了……”的句式說話。

  如:從“1000餘華里”,我聽出了戰線的廣大。

  ***2***、完成課後二題,把握新聞語言準確、精煉的特點。

  二、 拓展.延伸

  閱讀下面一則新聞,完成問題。

  遼寧省委領導捐助希望工程

  ①本報瀋陽3月30日電***記者遲洪江***②3月29日,遼寧省委辦公廳將5萬多元捐款送到市希望工程辦公室。③這是省領導和辦公廳近900名同志對貧困地區失學兒童的一片深情厚誼。

  ④遼寧省委書記顧金池提出,省委機關要帶好頭重視和支援“希望工程”建設,從整個民族的未來、民族的素質提高的戰略高度認識和解決貧困地區輟學兒童讀書問題。⑤他帶頭向希望工程捐款300元,省委其他領導和老同志也帶頭捐了款。

  ⑥朝陽市委決定,將以這筆捐款為基墊,在東北抗聯英雄趙尚志烈士的家鄉——朝陽縣王倫溝鄉尚志村建一所希望小學。

  1、 這則新聞的導語是第*** ***句,主體是第*** ***句,結語是第*** ***句。

  2如果把這則新聞的內容看作一件為希望工程捐款的事情,那麼:

  ⑴、事情發生的原因是:———————————————————————————

  ⑵、事情的經過是:—————————————————————————————

  ⑶、事情的結果是:—————————————————————————————

  3.第④句中加點的詞“認識”和“解決”位置能否互換?請闡述理由。

  二

  第2課 蘆花蕩

  [教學目標]

  1、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傳奇色彩;學會複述課文情節;

  2、細心揣摩景物描寫的妙處,提高自己的描寫能力;

  3、懂得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教學重點]

  重點:體味這個老頭子英雄故事的傳奇色彩,學會概括性複述課文情節;

  難點:注意揣摩景物描寫。

  [課前準備]

  1、預習生字詞;查閱有關抗日戰爭的資料。

  2、上網查詢有關作家孫犁的人物介紹和代表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你知道多少抗日英雄的名字,以及他們可歌可泣的故事。***學生髮言,相互補充***

  確實,在遼闊的冀中平原,在美麗的白洋澱畔,抗日戰爭的洪流鍛造出許許多多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想認識他們嗎?讓我們一起走進《蘆花蕩》,去見識一位普通的老英雄吧。

  二、作者介紹

  孫犁,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1913年4月6日出生。1936年暑假後,孫犁到河北安新縣的小學教書,對白洋澱一帶人民群眾的生活有了初步瞭解。抗戰爆發後,他主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中區從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進入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工作和學習,發表了《荷花澱》《蘆花蕩》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藝術風格引起了文藝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澱派”。《白洋澱紀事》是作者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創作風格的一部小說與散文合集。《蘆花蕩》是一短篇小說。

  三、整體感知

  1、教師檢查預習情況

  提***tī•fang***防 瘧子***yào*** 寒噤***jìn***躥***cuān*** 仄***è***歪

  颯颯***sàsà*** 吆喝***yāo•he*** 張皇失措 央告

  2、聽課文配樂朗讀,初步感受蘆花蕩

  用“這是一片_____________的蘆花蕩”陳述。

  3、再讀課文,劃出景物描寫的句子。

  四、品讀研討

  1、美麗的蘆花蕩裡有著哪些人?

  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老頭

  一對可愛而勇敢的姐妹

  一群愚蠢的日本鬼子兵

  2、課文記敘了哪些事情?

  ① 一次驚心動魄的護送***夜送兩個小女孩進蘆花蕩***;

  ② 一場酣暢淋漓的復仇***老頭子痛砸十幾個鬼子的腦袋***。

  3、表現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一份深沉的愛國熱情。

  五、複述課文

  1、 小組合作,學會概括性複述

  2、 用“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 和

  “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複述故事情節。

  預設:

  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交通工具的簡陋上;

  表現在敵我勢力的懸殊上;

  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在老頭設下的圈套上;

  表現在敵人的愚蠢上鉤上;

  表現在老頭痛打敵人的腦袋上。

  2、學生評價

  3、拓展延伸

  請依照上面的格式,用“深沉的愛國情表現在______________”的句式說話。

  六、課堂小結

  燕趙多慷慨之士。這個極具傳奇色彩的《蘆花蕩》故事,讓我們在冀中人民身上,看到了屬於北方民族的那些最有光彩的品質。小說寫的是殘酷戰爭裡的人和事,但決沒有“悽悽慘慘慼戚”的描繪,其高昂濃重傳達出來的,是一種戰勝敵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情緒。

  七、佈置作業

  1、 通讀課文,感受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2、課外閱讀短篇小說《荷花澱》。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二、朗讀課文

  三、品讀研討

  1、小說的主角是誰? 老頭子。

  2、請用“老頭子的英雄性格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說話,探究人物性格。

  ***學生小組討論、補充完善***

  預設:

  ① 表現在他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

  外貌:“撐船的是一個……除非在白洋澱上。”

  語言:“你什麼也靠給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

  心情:“悠閒”“編算”

  ② 表現在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

  對女孩:喜愛;

  對鬼子:滿懷仇恨。

  ③ 表現在他智勇雙全的行為上。

  勇:不帶一枝槍;

  智:設下計謀。

  ④ 表現在他的過於自信和自尊上***核心性格***

  3、課堂練習

  如果你是二菱,目睹了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會想些什麼呢?請你以二菱的身份,設身處地,把心理活動補寫出來。

  四、品味語言

  1、文中有不少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請找出來,細心加以體會。***詳見課文***

  2、請你任選一句,談談你的審美感受。

  預設: ①“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擬人手法,把白洋澱人民那種在殘酷的戰爭環境裡頑強生存的姿態烘托了出來,充滿了意志和力量。

  ②“一隻小船從葦塘裡撐出來,在澱裡,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比喻手法,體現出老頭子的英勇、幹練。

  ③“鮮敕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散。”

  語言清新雋永,柔婉秀美,富有詩情畫意。

  五、課堂小結

  年近六十,照例該養養老了,我們的老英雄翅神出鬼沒,無數次通過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葦塘中部隊的供給,保證了部隊的戰鬥力。特別是他手無寸鐵,獨自一人,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從他的身上,我們再一次分明感知到: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六、佈置作業

  1、完成練習;

  2、課外閱讀《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蘇聯•肖洛霍夫***、《米隆老爹》***法•莫泊桑***。

  三

  第3課 蠟燭

  教師寄語: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

  學習目標

  1.感受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2.體會本文真摯感人的語言。

  教學重點

  透過行為領悟人性的本質。

  教學難點

  讓學生體會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學習過程

  一、積累運用

  1.給加點的字注音:

  拂*** ***曉 瓦礫*** *** 地窖*** ***

  鞠*** ***躬 顫*** ***巍巍 更*** ***夫

  2.解釋詞語

  拂曉:

  精疲力竭:

  名副其實:

  顫巍巍:

  肅穆:

  二、自主探究

  1、這是一篇戰地通訊,它主要是記敘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

  2、本文的主題是什麼?

  三、討論交流,合作釋疑。

  ***一***找出精彩描寫,品析人物形象美。

  1.文中的老婦人始終未說一句話,作者通過行動描寫來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展開想像,推想文中老婦人的心理活動。

  2. 談談對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 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品味語句,體味文章意蘊美

  1.路並不遠,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了三次。最後,她總算把死者拖到了彈坑裡。她已經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裡休息了好久,也許有一小時。

  ***把這句話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彈坑裡”好不好?為什麼?***

  2.做好了墳堆後,老婦人就從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時揣在懷裡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蜡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為什麼要對這支蠟燭的來歷做補充說明?***

  3.老婦人對著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著那黑色的大圍巾。

  ***這裡又提到圍巾的顏色,有什麼特殊的意味?***

  4.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

  ***這段文字如果寫成“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好不好,為什麼?***

  ***三***探究思考藝術美

  這篇戰地通訊非常感人,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這樣的藝術效果是如何產生的?請談談你的看法。

  3、

  四、拓展延伸

  “紅軍士兵們目送著她走遠了。他們小聲地談論著,似乎怕驚擾那肅穆的空氣,他們穿過方場,走過橋,趕上他們的連隊,投入戰鬥。”

  ***《蠟燭》***

  紅軍戰士們“小聲地談論著”。請展開想像,寫一段他們的對話,不少於150字。

  五、課堂小結

  “蠟燭”是光明的象徵,是奉獻的象徵,一支小小的蠟燭將穿透戰爭的陰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蠟燭》是一首讚美詩,一曲頌歌,這首頌歌將永遠迴盪在熱愛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頭。讓我們為紅軍烈士致哀,讓我們用行動表達對南斯拉夫母親的崇敬之情吧!我們熱愛和平,我們期盼著世界遠離戰爭,人類遠離罪惡的那一天!

  六、達標檢測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後問題。

  ①德國人的炮還在轟擊,但是,和先前一樣,炮彈落下的地方都離老婦人很遠。

  ②做好了墳堆後,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裡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蜡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裡摸了半天,摸出火柴來。她把那大蜡燭插到墳堆的頂上,點了起來。這晚上沒有風,蠟燭的火焰向上直升,一點也不搖晃。老婦人對著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著那黑色的大圍巾。

  ④炮彈爆炸的當兒,蠟燭的火焰不過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幾次,炮彈落得相當近,蠟燭被爆炸的風吹滅了,有一次,竟給震倒了。老婦人就取出火柴來,很耐心地再把蠟燭點燃。

  1、***1***第一段中的“還”字是否多餘?

  ***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處?

  2、作者為什麼要對那支大蜡燭的來歷進行補充?

  3、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兩次寫到老婦人育乞西的黑色圍巾,有什麼用意?

  4、試從選文中找出表現老婦人虔誠的態度和對蘇聯紅軍戰士的深厚感情的詞語。

 

1.2016年初二語文教學計劃

2.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4篇

3.八年級語文上教學目標和計劃

4.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3篇

5.八年級上語文必記知識點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文默寫專題複習
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複習教案
相關知識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複習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複習計劃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複習計劃以及複習資料
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語文複習教案
有哪些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複習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語文複習試題卷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複習計劃3篇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複習重點資料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複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