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二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高中歷史是一個記憶性很強的科目,這樣我們就需要對歷史知識點進行歸來總結。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必修二第一單元必考知識點
1、 古代中國的農業
瞭解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
***1***刀耕火種:原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法。即人們先用石刀、石斧把樹木砍倒,晒乾後放火焚燒,然後再用石犁翻土播種。這種耕作方式被稱為“刀耕火種”或“火耕”。
***2***耜耕:隨著鬆土工具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標誌著我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農具。由於青銅比較珍貴,在農業生產中很少使用。木製的耒耜和石鋤、石犁,仍是人們進行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
***3***鐵犁牛耕: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並將其逐步推廣。漢朝以後,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理解古代小農經濟***自然經濟***的基本含義
***1***形成原因***條件***: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的出現和牛耕的逐步推廣,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伴隨著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男耕女織的個體小農經濟逐步形成。
***2***特點: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納賦稅。這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生產的基本模式。
***3***作用:小農經濟是推動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小農經濟是封建王朝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它的興衰關係到封建經濟的繁榮和封建政權的安危。
***4***地位和影響: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在中國封建經濟中佔據主導地位。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2、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發展
瞭解古代中國在絲織、冶金和制瓷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絲織業: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距今四五千年,我國已養蠶並有了絲織品。商朝時已有了織機,能織出多種絲織品。西周時能生產出斜紋提花織物。唐朝絲織技術高,以輕盈精湛著稱,還吸收了波斯的織法和圖案風格。宋朝絲織品品種繁多,織錦吸收了花鳥畫中的寫實風格,圖案生動活潑。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設在蘇杭等地的織造局生產的絲織品超過前代,特別是細密精緻的緞,成為清朝絲織品的代表。絲織工具有花樓機。
***2***冶金技術:
①冶銅技術:原始社會晚期,中國人就掌握了冶銅技術。商周時代,青銅鑄造進入繁榮時期,代表作有商朝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銅禮器等。
②冶鐵技術:西周晚期,中國已有鐵器。東漢杜詩發明的水力鼓風冶鐵工具,南北朝的灌鋼法等,使中國在鋼鐵冶煉技術和產量,在16世紀以前一直領先世界。
***3***制瓷業: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商朝時已燒製出原始瓷器。東漢燒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燒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宋代制瓷技藝大放異彩,瓷窯遍佈全國各地,並出現了五大名窯。明清時期瓷器種類豐富,青花瓷、彩瓷、琺琅彩爭奇鬥豔。江西景德鎮是著名的瓷都。
3、古代中國的商業發展
瞭解“市”的形成與發展
***1***“市”的形成:宋朝以前,縣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設市,用於貨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圍牆,與民居嚴格分開。官府設市令或,對市場交易進行嚴格的管理,按時開市、閉市,閉市後不許交易。
***2***“市”的發展:宋朝時,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鄉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舊時日中為市的經營時間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晝夜相接,交易活動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監管。漢口鎮、佛山鎮、景德鎮、朱仙鎮是宋代最著名的四大商業名鎮。
知道主要的商業城市和著名商幫
商業城市:古代的長安、洛陽、開封、臨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時期的政治中心、軍事重鎮,也是著名的商業中心。南方經濟的發展,使揚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為當時最繁榮的大都會。
著名商幫:明清時期,一些地方還出現了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叫做“商幫”,其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和晉商。
理解“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及其影響
“重農抑商”政策:
***1***提出:戰國時期,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時,首倡“重農抑商”政策。
***2***基本含義:國家要鼓勵男耕女織的農業生產,限制工商業的發展。
***3***目的:保護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以確保賦役徵派和地租徵收,鞏固封建統治。
***4***影響:對於保護小農經濟、鞏固封建制度、維護國家統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業的發展。
“海禁”政策:
***1***基本含義:
A明朝初期,東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明太祖擔心流亡海上的敵對勢力勾結倭寇,危及統治,下令實行“海禁”。人民不得擅自出海與外國互市,對外貿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進行。
B清初,為了對付東南沿海的抗清鬥爭,政府厲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將沿海居民內遷數十里,不許人民片板下海,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2***影響:不僅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而且使中國與世隔絕,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高中必修二第一單元重要知識點
***第一課***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
1、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刀耕火種***火耕***
***2***我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的標誌:鬆土工具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
***3***商周時期,出現青銅農具。春秋時期,小件鐵農具問世。牛耕是我國農用動力上的一次革命。戰國時,牛耕初步推廣。此後,鐵犁牛耕逐步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
***1***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己自足的自然經濟,小農經濟精耕細作,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2***中國封建經濟中佔據主導地位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
***第二課***領先世界的古代手工業
●瞭解古代中國在冶金術、制瓷業、絲織業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東漢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利鼓風冶鐵。3.魏晉南北朝發明灌鋼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5.宋代江西的景德鎮,到元代發展為全國制瓷中心,明清時是全國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燒製出彩瓷;清代還發明瞭琺琅彩。7.明清時蘇州、杭州是著名的絲織業中心,使用花樓機機構複雜精密。
***第三課***古代商業的發展
1、瞭解“市”的形成和發展
***1***西漢:每個城市都設專供貿易的“市”與住宅區嚴格分開,長安城東西有市。設官員管理***或市令***,按時開市閉市。
***2***隋唐:長安城有市和坊,市與坊用圍牆隔開,白天定時開市閉市。
***3***宋朝:市與坊的界限逐漸打破,店鋪隨處可設,且早晚都可經營
2、知道主要的商業城市和著名的商幫:
***4***西漢: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著名商業中心
***5***隋唐黃河流域長安、洛陽;長江流域揚州、益州,成為繁華的商業城市;廣州重要的外貿港口,政府設市舶使。
***6***宋代開封、臨安;益州發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現商幫。如,徽商、晉商***兩者相同之處:都從經營鹽業起家;商業活動都涉及金融領域***徽商經營典當業,晉商興辦票號***;活動範圍都涉及國外,都積累起鉅額財富***
***第四課***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瞭解“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極其影響
***1***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政策:“重農抑商”政策
首倡“重農抑商”政策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
“重農抑商”得以長久實行的根本原因:適應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需要。
其目的:維護自然經濟,確保賦役徵派和地租徵收,維護政治穩定,鞏固封建統治。
積極作用:保護了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封建社會初期鞏固新興地主政權。
明清重農抑商的表現:農本商末的思想,專賣制度,關卡重稅,歧視商人,龐大的官營手工業。
消極後果:強化自然經濟,阻礙工商業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並未禁止官方對外貿易;清代是因為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鬥爭。兩者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3***清代一直實行的“閉關鎖國”的含義:嚴格限制對外交往。
清代只開一處對外通商是在:廣州***由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對外貿易***
閉關鎖國的後果: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與世隔絕,沒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以發展生產力,使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高中必修二第一單元同步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西周時“一人跖***踏***耒而耕,不過十畝”。戰國時,李悝說:“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發生這一變化的原因包括*** ***。
①鐵農具、牛耕的推廣 ②水利工程技術的進步 ③社會秩序的穩定 ④封建生產關係的確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春秋戰國的時代特徵是大動盪,大變革,大發展。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壞,諸侯爭霸,③表述錯誤。
答案 B
2.精耕細作是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主要模式。推動這一模式形成發展的是 *** ***。
①耕作工具不斷改進 ②生產組織的小型化 ③水利設施逐漸完善 ④土地兼併日趨加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題可用排除法,土地兼併不是推動精耕細作農業生產模式形成的因素,排除④即可。
答案 A
3.“凡士工商賈,皆賴食於農,以故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形成上述觀念的根源 *** ***。
A.重農抑商政策 B.資本主義萌芽
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D.君主專制制度
解析 一定的政治是一定的經濟反映。材料反映的是重農抑商政策,這一政策的形成與小農經濟的封閉性、小農是賦稅的主要承擔者有關。
答案 C
4.謝靈運在其《山居賦》中說:“春秋有待,朝夕須資。既耕以飯,亦桑貿衣。藝菜當餚,採藥救頹。”這說明他的田莊 *** ***。
A.主要從事商品生產 B.生產分工明確,交換頻繁
C.屬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D.主要從事手工業生產
解析 從材料資訊看,謝靈運的田莊衣、飯、菜,甚至連藥都自給自足,顯然屬於自然經濟。
答案 C
5.下圖是《天工開物》中對我國某一手工業生產工序的介紹。據圖判斷,這一手工行業是 *** ***。
A.制瓷業 B.造紙業
C.棉紡織業 D.印刷業
解析 圖片反映了處理紙漿、漂白、烘乾等過程,這是造紙業的操作流程。
答案 B
6.明朝中葉以後,在紡織業出現的新現象是 *** ***。
A.紡織業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
B.官營手工作坊產品精美
C.絲織品遠銷國外
D.民營手工業佔據主導地位
解析 注意本題中強調的“新”現象。明朝中葉以後,民營手工業在制瓷、礦冶、紡織等行業中,超過官營手工業,佔據了主導地位。西漢時期,絲織品即已遠銷歐洲,獲得“絲國”的美譽,C項錯誤。
答案 D
7.下列表格能夠說明的根本問題是 *** ***。
唐~明部分年份鐵產量表
年代 唐元和初年 北宋治平年間 南宋初年初年 元朝中統四年 明朝永樂
鐵年產量 207萬斤 824.1萬斤 2 162 144斤 5 844 000斤 19 575 026斤
A.中國封建經濟發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B.中國冶鐵業在產量和技術上長期領先
C.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D.中國古代王朝對冶鐵業的重視和大力扶植
解析 表格資料反映古代中國手工業的發展,然而題幹問的是“根本問題”,因此,要深入瞭解問題的本質,手工業的發展本質上反映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答案 A
8.唐朝前期長安城實行嚴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為其直接證據的是 *** ***。
A.“今朝半醉歸草市,指點青帘上酒樓”
B.“勒坊內開門,向街門戶,悉令閉塞”
C.“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
D.“坊巷橋門及隱蔽去處,俱是鋪席買賣”
解析 唐朝前期長安坊市分開,即居住區與商業區是分開的。A項反映的是草市情況,可以排除;C項反映的是夜市,排除;D項根據文中意思,反映的是坊中有市,可以排除。故B正確。
答案 B
9.詩歌是時代風貌的體現。下列詩句能夠證明坊市制度開始被打破的是*** ***。
A.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B.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客
C.洛陽風俗不禁街,騎馬夜歸香滿懷
D.市人日中集,於利盡錐刀
解析 材料中的“不禁街”,“夜歸”反映了坊市制的時間開始打破。
答案 C
10. 明清之際,中國人逐漸衝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織布”的傳統觀念,形成“家有良田萬頃,不如日進分文”、“街頭一席地,強似百畝田”的意識,這主要是由於 *** ***。
A.商品經濟的發展 B.專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響 D.抑商政策的鬆動
解析 明清之際,商品經濟繁榮,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並有所發展,黃宗羲等人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受這些思想的影響,人們的觀念逐漸發生了變化,出現題中所述現象。
答案 A
11.中國古代婦女擇偶一般“悔作商人婦”,而到明清之際,江南等地出現了“寧肯嫁與商人”的現象。這一變化說明 *** ***。
A.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傳統社會結構解體
B.商品經濟發展,傳統觀念發生變化
C. 反封建思想產生, 平等觀念深入人心
D.西學東漸,中國受到西方文明的衝擊
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明清時期,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商人的地位逐漸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隨之發生變化,由原來的看不起商人,到明清時期爭做商人婦。
答案 B
12.《詩經·齊風·甫田》記載:井田由於“民不肯盡力”,到處是“維莠驕驕”、“維莠桀桀”的叢生茂草,一副“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不包括 *** ***。
A.周王室的衰微 B.私田的大量開墾
C.兼併戰爭頻繁 D.土地轉讓的停滯
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於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土地私有制逐漸出現,土地買賣也逐漸出現;由於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戰亂頻繁,由此井田制逐漸瓦解,公田土地漸趨荒蕪。由此可知A、B、C三項的表述均是題乾材料表述現象出現的原因。
答案 D
13.董仲舒認為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下列哪個皇帝設定了相關制度來緩解這個問題 *** ***。
A.漢武帝 B.北魏孝文帝
C.宋太祖 D.明太祖
解析 考查土地制度問題。材料反映封建社會土地兼併問題,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併。
答案 B
高中歷史知識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