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試題答題技巧***2***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7日

  4答題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2002年高考題***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八.古詩鑑賞歌訣

  古詩鑑賞不畏難,考綱要求爛心間。表達技巧和形象,思想內容加語言。

  素質修養固根本,神遊於古想聯翩。誦讀詠歎興會至,語言突破發先端。

  平仄對仗適格律,押韻也使語序纏。語言風格有特質,術語種類要記全。

  質樸清新別綺麗, 簡練雋永意味先。

  詩中意象無限廣,主客相融滋味長。離愁別緒託折柳,望月懷遠盡思鄉。

  竹菊梅蘭君子範,春草無涯友情芳。燕飛世遷夫妻苦,杜鵑啼血寄淒涼。

  蟬鳴高潔蟲悲誤,魚傳尺素鴻雁忙。凡此種種難盡舉,騷人寓意話衷腸。

  分門別類條理化,意境初解識詩章。

  抒情方式要記清,直抒胸臆顯愛憎。更兼觸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風雨驚。

  託物言志詩魂寄,盡吐塊壘見真情。側陪正面靜襯動,樂景哀情反相成。

  烘雲托月手法老,虛實結合更鮮明。雙關互文兼對仗,鋪陳排比並比興。

  跨過表達技巧隘,評價順水有乘風。

  思想內容怎評價?胸存型別不駁雜。寫景寄旨表不群,詠物抒懷寫高雅。

  羈旅行役尋常見,思親懷鄉擬不差。故道長亭別情重,多言不忍少曠達。

  懷才不遇思明主,舒嘯山水訪道家。詠史寫人堪自比,借古諷今漫嘆嗟。

  邊塞風火燃詩意,或欲建功或撻伐。對號入座須謹慎,莫讓定式縛自家。

  古詩浩淼如煙海,讀品思評四步法。如今識盡箇中味, 居高臨下六分抓。

  2012高考語文詩歌形象鑑賞題的答題技巧

  鑑賞詩歌的形象”是高考考綱中明確規定的一個考點,也是歷年高考詩歌鑑賞題的一個常考點。分析詩歌的形象對於理解詩歌的內容和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及思想情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詩歌中的形象具體來說可分為三類:人物形象、景象和物象。我們結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詩歌來詳細論述這三類形象的特點及答題技巧。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抒情主人公自我的形象。因此,在鑑賞這類形象時要做到知人論世,關注詩人的背景。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寫這首詩時,當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同出征。武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稍後,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巨集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臺,慷慨悲吟,寫下了這首詩歌。瞭解了詩歌的寫作背景,便不難分析詩歌中所塑造的詩人自我形象:本詩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中,塑造了一位憂國憂民、胸懷大志、孤獨的懷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

  此外,對於鑑賞人物形象題的答題步驟,有以下三步:***1***用高度概括的語言來概括詩歌塑造了什麼形象。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

  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等。考生在平時複習時,應對這些形象做些積累。***2***結合詩句中相關的語句具體分析這一形象的特徵,概括時應忠於原文,不可臆造。***3***結合詩人的人生經歷或詩歌的創作背景分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對詩歌表情達意所起到的作用。以《尋陸鴻漸不遇》為例: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分析“陸鴻漸”這一形象,可按照上述的三個步驟來做答: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驟一***。前四句通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後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步驟二***。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步驟三***。

        詩歌鑑賞方法:

  一、鑑賞手法

       詩歌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表現方法***表現手法、寫作技巧、寫作手法***、修 辭手法、篇章結構、語言特色等。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虛實、動靜***、議論、抒情等 ***、議論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虛實、動靜***、議論、抒情等。

  1、記敘,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書憤》***用敘述的方式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的值得紀念的往事。與記敘有關的還有:順敘、 倒敘、插敘、補敘、平敘,敘述角度***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注意“移位即變換角度”***。

  2、描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 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杜甫《漫成一首》***詩歌從水中月影寫起,生動 描寫了白鷺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船尾大魚躍出水面而發出拔刺的響聲,一動一靜 構成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 與描寫有關的:寫景狀物、鋪陳、渲染、工筆***細描***、白描;描寫 的角度: 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 “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包括立足點的變化,如移步換景、定點換景、換點定景 等,角度變化,包括俯視、仰視,遠景、近景,視覺、聽覺、嗅覺、觸覺***感覺***等。 議論, 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不是花中偏愛菊,

  3、議論 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這是詩的後兩句,點出喜愛菊花的原因和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 堅貞品格的讚美。 抒情,

  4 抒情,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愛樂等主觀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間接抒情。“晨起 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 塘。”***溫廷筠《商山早行》***首聯中起句以時間、事件、環境三者相互照應,寫出旅客的辛勞,對 句直抒詩人的感慨。“客行”與“故鄉”相比較,自然生出一個“悲”字來。 與抒情有關的:直抒 胸臆***直接抒情***、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寓情於事、寓情於 理、借物抒懷、託物言志。抒情方法從題材和表達方式兩方面加以判斷和區分。如果題材是描寫景或 物的,就要想到是否是借景抒情或託物言志。表達方式更容易區分,如果是抒情、議論,就是直抒胸 臆,如果是描寫人、事、景、物,就是寓情於事、借景抒情或託物言志。如蘇庠的《菩薩蠻。宜興作》: “北風振野雲平屋,寒溪淅淅流冰谷。落日送歸鴻,夕嵐千萬重。 荒陂垂斗柄,直北鄉山近。何 必苦言歸,石亭春滿枝。”這首詞的上闕寓情於景。開篇兩句寫風吼雲湧、寒溪冰谷的場面,以風、 雲、溪、谷的景物,從聲、色、勢、溫等方面烘托、渲染出淒冷的氣氛。然而三、四兩句,所寫的景物和給人的感覺與上兩句迥然不同: 鴻雁伴隨著西下的夕陽緩緩飛回棲居之地, 落日映照下的重重山 巒映入眼簾。此景給人以舒徐寧靜的感受。上闕就是這樣寫出了風捲平野、寒凝大地的景象,以寒流 暗示了政壇的險惡,又從鴻雁寄寓了歸心。下闕前三句直抒胸臆,開始寫北斗星低垂於荒陂,點明方 位。丹陽在宜興之北,因而說“鄉山近”。家鄉既然很近,回去就比較容易,那寫出回鄉之思完全順 理成章。可是結拍兩句卻詞意陡轉,說不必苦苦地想回鄉,宜興不久將是滿樹春光。詞人的心意是: 政壇既不可涉足, 則只有借山而隱; 宜興之山亦是大好, 又何以必歸丹陽?“石亭春滿枝”以景結情, 寫的是想象之景,是虛寫,它在告訴人們:山中未必盡是冬日苦寒,自有春暖花開之日;如果心無所 苦,則冬日亦視若春時。真是語淺情深,意味深長,含蓄蘊藉,耐人

  尋味。 表現手法:起興、比興、襯托、烘托、渲染、對照、用典、點化***化用***、想象、聯想、曲

  ***二*** 表現手法

       筆、逆筆、照應、倒裝、鋪墊、鋪排、抑揚***先抑後揚、先揚後抑***、正側結合、虛實結合、動靜結 合、化動為靜***以動襯靜***、以小見大、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託物言志、卒 章顯志、言此意彼、意在言外、寓褒於貶、明褒實貶、欲擒故縱、畫龍點睛、重章疊句、意象組合、 白描與工筆、以樂景寫哀情、借古諷今、運用典故、以小見大、開門見山、含蓄蘊藉等。 總論情與景關係:

  1 總論情與景關係:①“情”、“志”的區別:在詩歌裡,“情”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喜、怒、憂、思、 悲、恐、驚,一般都是通過景物描寫表達出來的;“志”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理想、抱負、情操、品格 等,一般都是通過對物的描寫表達出來的。例如,宋人楊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及對新事物的喜愛之情, 元人王冕 《墨梅》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願同流合汙的品質,屬於言志。 ②“情”、“景”關係區別:借 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 較直接,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 不著一字, 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 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 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抒情手法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 間接抒情***分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託物言志和寓情於 2、抒情手法分為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景***或物***、情景交融***兩種。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包括三種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結情,三是緣情 情景交融 寫景。注意樂景與哀景的關係: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 景寫樂情的寫法。

  ***1***、直接抒情 也稱直抒胸臆,是一種不要任何“附著物”,而由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事 1 件等表明愛憎態度的一種抒情方式。如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 裡孤城,無處話淒涼。”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對亡妻的懷念之情。“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 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前兩句寫景,後兩句直接抒發在這樣的環 境裡產生的情懷,天然的形勢、闊大的氣象與詩人在這景象面前產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2***、間接抒情 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託物言志和寓情於景***或物***、情景交融。

  2 借景抒情

  ①是借景抒情是作者通過對某種景物的描寫來抒發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的《歲暮歸南山》:“北 借景抒情是 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人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鬆月夜 窗虛。”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華的流逝,種種哀情都借迷濛空寂之景表達出來,含蓄委 婉,餘味無窮。

  ②借物抒情或託物言志***象徵***就是作者在對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 達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過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來抒發感情、表達志向和意願的一種抒情方式。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鬆、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以及落日、夜月、清風、 細雨、微草等等都是詩人常常藉以抒情言志的物件。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 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 如故》”全詞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慘遭遇,喻託作者報國無門、屢受排擠與打擊的不平心境。

  ③寓情於景***或物***、情景交融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來抒發感情。 如杜甫的“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寫景中包含著作者對春雨的“喜悅”之情。 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 ④以景結情 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如王勃的《山中》:“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 山黃葉飛。”最後兩句寫山上望見實景,映襯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風蕭瑟,黃葉飄飛來襯托 自己的悲苦。張可久的《〔中呂〕賣花聲?懷古》:“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 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詩人敘事時只寫淫樂不寫敗亡,這種以景結情的 手法餘味無窮,耐人尋味。

  ***3***、以樂景寫哀情,屬反襯手法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際上藉此來表達一 以樂景寫哀情,

  3 種悲哀、悽楚的情緒。

  如歐陽修的《踏莎行》“草薰風暖搖徵轡,離愁漸遠漸無窮”,以散發芳香的 青草與和暖的春風這種樂景反襯詞人無窮的離愁別緒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 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昔日遊上苑時的熱鬧與美好正顯示了 今日處境的淒涼。 鋪排:即《詩經》表現手法中的“賦”,它指的是對事物的特點不厭其煩的多角度地進行鋪排陳

  3、鋪排 述。如《孔雀東南飛》中的“……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由足至頭、至腰、至耳、至指、至口、 至步,一連串誇張性的鋪陳,旨在描寫蘭芝的美,更表現她的從容鎮定。 渲染:

  4、渲染: 渲染就是通過對環境、景物或人物的行為、心理的描寫、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 強藝術效果的一種表現手法。如:《雨霖鈴》上片描寫送別的環境,作者濃墨重彩,極力渲染一種悽 涼的氣氛,加重了離愁別恨。“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首聯俯仰所 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 烘托:

  5、烘托:烘托屬側面描寫,原是國畫的一種畫法,後用於寫作技法,指的是以乙託甲,使甲的特點 或

  特質更加突出。此種手法常與渲染手法結合起來使用,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 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淒涼、孤獨、悲傷等心情。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所 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作者卻從“千古風流人物”說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 最後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襯托:

  6、襯托:襯托是烘托的一種,指的是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來陪襯或對照。 襯托手法又分兩種: 一種是正襯 ***陪襯*** 一種是反襯。 , 正襯是用相同的東西來襯托, 如白居易的 《長 恨歌》,寫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以美襯美;“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 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 ? 赤壁懷古》***這首詞要塑造的人 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為周 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反襯是用相反的東西來襯托,有以動襯靜,以美襯醜, 以樂襯苦等。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等都是以鬧襯靜。 化動為靜:

  7、化動為靜:就是在詩動景化為靜景來寫。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遙看瀑布掛前川”一 句, 將富有動態的瀑布化為靜態來寫, 一個“掛”字, 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 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大的讚頌。 動靜結合:

  8、動靜結合:指在詩中詩人、事、景的動靜有機地結合起來描寫的一種手法。如杜甫的《絕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詩的尾句與第三句動態的飛燕相對照,動 靜相間,相映成趣。

  9、抑揚,人的反駁,常對要褒的先寫其不足,對要貶的先寫其長處,這種手法就是抑揚。如元曲“沛 公,大風,也得文章用。卻教猛士嘆良弓,多了遊雲夢。駕馭英雄,能擒能縱,無人出彀中。後宮, 外宗, 險把炎劉並。 ”先寫劉邦的種種神威, 臨末才說到後宮外宗之亂, 欲楊先抑, 諷刺性極強。 “閨 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 這首 詩採用先揚後抑的手法, 先寫少婦“不知愁”, 後面才說她“悔”, 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 深刻表現了少婦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

  10、白描與工筆:白描原是國畫的一種畫法,指純用線條勾畫,不加色彩渲染,後用於文學創作, 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而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的一種描寫手法。工筆 工筆是指對事物注重細部, 工筆 進行精雕細刻、重彩濃墨的描繪。如蘇軾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 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採擷生活中的兩個小景, 以白描手法加以表達,融情於景,造成了一種別有情趣的美感。

  11、意象組合:意象組合類似於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電影導演為表現影片的主題思想, 把許多鏡頭組織起來,使之構成一部前後連貫、首尾完整的影片。詩歌中的意象組合是作者根據表達 的需要,將一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邏輯,有機地組合在詩中,給人以鮮明的形象感。如馬致遠的《天淨 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此曲由 前三句九個名片語成不同景物意象, 它們巧妙地組織在一個畫面裡, 渲染了一派淒涼蕭瑟的晚秋氣氛, 從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溫庭筠的 《商山早行》 中“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寫了“雞聲”、 “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六個意象,這兩句純用名片語成的詩句,寫早行情 景宛然在目,確實稱得上是意象俱足的佳句。

  12、曲筆:曲筆是寫文章時故意離開本題而不直書其事的寫法。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 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商女不知亡國恨”就是曲筆, 因為商女是侍侯他人的歌女, 她們唱什麼是由聽者的趣味而定的, 可見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座 中的欣賞者——封建貴族、官僚、豪紳。詩作最後兩句於婉曲輕麗的風調之中,表現出辛辣的諷刺、 深沉的悲痛和無限的感慨。 表達了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懷抱隱憂的的心境, 又反映了官僚貴族正以聲 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而空虛的靈魂。

  13、重章疊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覆詠唱的一種表現手法,如辛棄疾的《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上片寫的是年輕時候無所事事, 無病呻吟的“閒愁”, 下片寫的是而今關懷國事報國無門的“哀愁”。 上下兩片採用了重章疊句的結構形式, 在反覆詠唱中, 即使語言具有音樂美,又在內容上形成鮮明對比。

  14、以小見大:指寫的是小題材反映的是大問題的一種寫法。.如司空曙的《江春即事》:“釣罷歸 14、以小見大 來不繫船,江春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全詩以小見大,通過“不繫船” 這樣一件小事, 表現江村寧靜幽美的自然環境和主人公悠閒安逸的情調。 我們透過詩的畫面和形象感 受到的是一種單純樸實的社會生活。

  15、鋪墊:既以一系列非主要情節做主要情節的準備或高潮到來前的氣氛醞釀。必要的鋪墊可以制 造懸念, 引起讀者的興趣、 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 使讀者的注意力隨情節的發展而延伸。 如杜牧的 《山 行》,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裡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 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地處於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絡在一起的,前三句是 賓,第四句是子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16、虛實:實寫是指對事物進行直接的正面的敘述和描寫,虛寫是指側面交代或烘托性的敘述和描 寫。虛實結合,可以使作品的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並使作品增加容量。如唐朝詩人陳陶的 《隴西行》 “誓掃匈奴不顧身, :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閨夢裡人。 ”三四句“無 定河邊骨”和“春閨夢裡人”,一邊是現實,一邊是夢境;一邊是悲哀悽涼的枯骨,一邊是年輕英俊 的戰士,虛實相對,榮枯迥異,造成強烈的藝術效果。一個“可憐”,一個“猶是”,包含著多麼深 沉的感慨,凝聚了詩人對戰死者及其家人的無限同情。

  17、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 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 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這首詞除了回 顧作者 43 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讚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 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 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淒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 今衰的感慨。

  18、點化:點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前人的詩文妙句融化為自己的語言的一種創作方法。如王實甫的 《西廂記?長亭送別》“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就是 點化了范仲淹的《蘇幕遮》中的“碧雲天,黃葉地”的句子。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中“江山如此 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一句點化了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 傑”的內容。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點化了韋應物的“西施且 一笑,眾人安所妍”詩句的意境。 19、倒裝:

  19、倒裝:倒裝是指故意顛倒順序,以達到加強語勢,錯綜句法等修辭效果的一種修辭手法。如辛 棄疾《西江月》中“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應為“天外七八個星,山前兩三點雨”;最後兩 句“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頭***忽見”,應為“溪橋路轉,忽見社林邊舊時茅店”。在山前疏 雨將來時,“忽見”從前歇過的那家茅店,心情是驚喜的,用倒裝句除了滿足韻律的需要外,將“忽 見”後移也可強調驚喜之情。再如“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應為“神遊故國,應笑我多 情,早生華髮”。

  20、聯想:由一事物聯絡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絡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詩 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 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徵義。

  21、想象: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 過程。“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劉禹錫的《望 洞庭》***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 於紙上。

  22、照應: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楚江 微雨裡,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首聯兩句寫黃昏 時分詩人佇立在細雨濛濛的江邊,這裡點明瞭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了詩題中的“送”字。

  23、正側:對描寫物件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物件周圍的事物,使物件更鮮明、 突出的是側面描寫。 “一樹春風千萬枝, 嫩於黃金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裡, 盡日無人屬阿誰?” ***白 居易《楊柳枝詞》“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王 昌齡《從軍行》***白詩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春天柳樹的嬌美形態。王詩第二句側 面描寫戰況,一方面詩風勢很大,捲起紅旗便於急行軍,另一方面勢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事的 緊張狀態突現出來。

  24、比興:所謂比,就是比喻,比擬。所謂興,就是在詩的開頭“先言他物”,以引出後面的正文。 如《孔雀東南飛》的開頭就是運用了興的手法,“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從孔雀因顧戀配偶徘 徊不前的情形, 引出仲卿和蘭芝的不忍分離又不得不分離, 最後雙雙徇情的故事。 李商隱的 《蟬》 “本 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首句聞蟬鳴而起興。“高”指蟬棲高樹,暗喻自己的清高,蟬在高樹吸風 飲露,所以“難飽”,這又與作者的身世感受暗合。由“難飽”而引出“聲”來,所以哀中有恨。比 興常在詩歌中連用,能更好地收到託物言志、寓情於景的效果。

  25、起興: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李商隱的《錦 瑟》***首聯用瑟這種樂器起興,由此而思及“華年”。

  26、虛實結合: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寒蟬 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 ***柳永《雨

  霖鈴》***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實情, 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別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後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 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寫出了離別的依依不捨。

  ***三***修辭手法:比喻、借代、比擬、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對比、象徵、通感、雙關、 修辭手法: 手法 用典、疊詞、互文、列錦等。

  1、比喻 ,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 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古典詩歌運用比喻,在寫景狀物時能突出形象,強化對特定意境的 渲染;議理抒情時能以生動的形象強化表情達意,從而深化詩歌的主題。如賀知章的《詠柳》巧妙而 形象地將春風喻為剪刀,表現得自然有活力。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劉禹錫《望 洞庭》***詩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裡的青螺,色調淡雅,山水渾然一體。,

  2、借代,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 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詩中 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 骨”中的“朱門”,“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中的“風騷”。

  3、比擬,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 寫的人、物、事表現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 梅》***這一聯採用擬人的手法。“先偷眼”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就迫不及待地先 偷看梅花幾眼;“合斷魂”一詞寫粉蝶因愛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對梅得喜愛之情誇張到極點。 誇張,為了表達某種強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某個特徵,說話時有意將事實誇大或縮小,這種修

  4、誇張 辭手法就是誇張。 如李賀的 《李憑箜篌引》 大量運用神話傳說和誇張的描寫, 表現李憑的琴聲具有“驚 天地泣鬼神”的藝術魅力。在浪漫主義詩歌中,誇張的手法隨處可見。如“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 倒東南傾。”***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又如“三 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李白《俠客行》***以五嶽為輕來誇張俠客然諾之重。

  5、對偶,用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 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從篇法結構來講, 這首詩四聯八句, 句句皆對仗, 對得圓渾自然, 不見斧鑿之痕。 “無邊落木”對“不 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 “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 更重 要的是,從這裡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 排比,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

  6、排比“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風瘦馬”***馬致遠《天淨沙》***純用名詞組合,構成典型環境

  7、設問,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 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魯威作*** 以設問開篇,點明題旨,領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三國人物的英雄業績。 反問,

  8、反問,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 君王捲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之必然。 對比,

  9、對比,對比可突出事物的特點,使好的事物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如張可久的《〔中呂〕賣花 聲?懷古》“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 聲長嘆。”以英雄美人的窮途末路和民生疾苦對比,表達了對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越王勾踐破吳 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前三句描寫昔日 繁榮和最後一句描寫今日冷落淒涼形成強烈的對比, 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 其中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歷 史思考。

  10、象徵,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這兩句描寫青山環繞,層巒疊嶂, 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 重重阻隔之中。 象徵了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 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如於謙的《石灰吟》。

  11、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 例如:紅杏枝頭春意鬧。將視覺中的“紅杏”與聽覺和視覺中的蜂蝶在花叢中起舞,嗡嗡嚶嚶的聲音 溝通了,因此,用“鬧”將春天的景物寫活了。這裡將視覺與聽覺溝通的情景。

  12、雙關:為了使某一字、詞,憑藉其本身具有的語音或語意的條件,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獲得雙重 意義就是雙關。這種修辭手法可以使語言含蓄、風趣。如韋莊的《憶昔》中詩人不把“無忌”作專名 看,取其“無所顧忌”、“肆無忌憚”之意,這是雙關;詩人言愁卻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 反諷,這也是雙關。

  13、用典: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法,能夠起到含蓄、洗練、委婉和聯想翩翩等作用, 在增

  強了作品意蘊的同時,也給閱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古詩詞中的用典有以下幾種情形:①點化前 人語句,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莩而不知發”,為杜甫點化,在《詠懷五百 字》中寫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②引用神話故事,如李賀的《李憑彈箜篌引》,有“江 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有“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還有“吳質不眠倚佳 樹,露腳斜飛溼寒兔”的詩句,都是形容李憑彈的好。引用神話傳說,能增強詩詞的藝術表現力,構 成奇特的藝術境界。③運用歷史故事,比如,漢文帝***劉恆***愛賈誼之才,將他從長沙招回,在宣室 接見,而李商隱寫《賈生》,卻用“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詩句,諷刺漢文帝不能真 正重用賈誼,這是對漢文帝接見賈誼的反用。通過反用,實則慨嘆自己的懷才不遇。

  14、疊詞,疊詞是指為了表達的需要,把同一詞接二連三地用在一起的修辭手法。作用:增強語言的 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典型的如李清照的《聲聲慢》 開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十四個字,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悽苦、複雜而深切 的心理狀態,為全詩定下了一個孤獨的感情基調。 難理解的一下兩種手法: 難理解的一下兩種手法: 互文,

  15、互文,互文是指古代詩文相鄰句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意思的一種修 辭手法。如“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引無管絃”中的“主人”、“客”兼及“下馬”和“在船”。 “東西置松柏,左右種梧桐”中的“東西”、“左右” 兼及“置松柏”和“種梧桐”。“秦時明月 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中的“秦”、“漢” 兼及“明月”和“關”。 列錦: 15 列錦:就是全部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經過選擇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構成生動可感的影象, 用以烘托氣氛,創造意境,表達情感的一種修辭手法。如“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煙村”、“人家”、“亭臺”、“鮮花”既各自獨立成景,又共同構成一幅田園風 光圖,創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給 人的情趣和詩味是濃醇、深長的 。上句是視覺畫面-----秋夜星空一隻孤飛的雁,下句是聽覺意象 -----千家萬戶的砧杵之聲,上下句的串聯迭合,不但鮮明準確地描繪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徵,而且 構造了一幽怨悽清的意境。運用此修辭可達到的藝術效果是:① 凝鍊美。② 簡遠美。③ 含蓄美。 詩歌結構形式

  ***四***詩歌結構形式:常見的術語有首尾照應、首句標目、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先總後分,先景 詩歌結構形式: 後情、渾然天成、卒章顯志、曲筆入題、以景結情、總分得當、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畫 龍點睛、渾然天成等。 具體說,就是一首詩詞是如何開頭、展開、變換、銜接、結尾的。如皮日休的《館娃宮懷古***其 一***》:“綺閣飄香下太湖,亂兵侵曉上姑蘇。越王大有堪羞處,只把西施賺得吳。”這是皮日休《館 娃宮懷古五絕》 的第一首。 第一句“綺閣飄香下太湖”, 從正面著筆寫吳王如何迷戀聲色, 不能自拔。 第二句轉到對越軍出其不意進襲,爬上姑蘇臺的情景的描寫,說是“亂兵侵曉上姑蘇”。前二句揭示 了吳越的不同表現:一個通宵享樂,一個摸黑行軍;一邊輕歌曼舞,一邊短兵長戟,在鮮明對比中, 蘊含著對吳王夫差荒淫誤國的不滿。然而從三、四句看,詩人不去指責吳王,卻把矛頭指向了越王。 批評勾踐只送去一個美女,便賺來一個吳國,“大有堪羞”之處。這是很有意思的妙文。難道吳越的興亡真就是由西施一個女子來決定的麼?顯然不是。 但寫詩忌直貴曲。 所以詩人故意運用指桑罵槐的 曲筆。他的觀點,表面上看似批評越王打敗吳國太容易了,只靠一個西施。但仔細玩味全篇,是在說, 越國只靠一個西施,怎麼能夠打敗吳國呢?可見,打敗吳國的,只能是吳王的荒淫腐敗而已。這種轉 換,是作者在有意造成錯覺,明嘲勾踐,暗刺夫差,使全詩盪漾著委婉含蓄的弦外之音,發人深思, 耐人尋味。

  二、鑑賞意象、意境

  ***一***意象與意境的定義 意象, ①意象,“意”是作者表達的中心,寄託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體可感的事物。“意象” 合指作家頭腦中所形成的客觀形象和主觀情趣的有機融合, 也指表現在作品裡的、 包含著主觀思想情 趣的具體形象。就是 就是詩中熔鑄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即詩歌中的具體的人、物、景等***物象***。 就是 意境,就是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將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這 ②意境 是詩人的主觀感受、 感情以及對生活的理解、 認識和客觀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徵以及內在的意蘊的融合 統一。“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 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的《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詞中“缺月” 、 “疏桐”、 “幽人”、 “孤鴻”、 “寒枝”等就是意象。 這些意象與“獨”、 “縹緲”、 “恨”、 “寂 寞”、 “冷” 等詞的感情色彩和“揀盡寒枝不肯棲”這個具有象徵意味的詩句結合起來構成了孤獨、 淒涼的氣氛,但詩人的心念卻非常堅定,表達的是作者孤高自賞,不願與世俗同流的生活態度,這就 是意境。 ③意象與意境的關係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 如果意象是落葉,意境就是冷蕭的清秋 用這樣簡單的關係式來表示: 用這樣簡單的關係式來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圍 常見的意象 意象:

  ***二***常見的意象: 樹木類:

  1、樹木類: 樹的曲直: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 黃葉:凋零、成熟、美人遲暮、新陳代謝。 綠葉:生命力、 希望、活力。 松柏:挺拔、傲岸、堅強、生命力。 竹:氣節、積極向上。 梧桐:悽苦、悲傷。 柳: 送別、留戀、傷感、春天的美好。

  2、花草類: 花草類: 花開:希望、青春、人生燦爛。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業的挫折,惜春,對美好事物的留戀、 追懷。 菊:隱逸、高潔、脫俗、堅貞。 梅:傲雪、堅強、不屈不撓、勇敢面對逆境。 蘭:高潔。 牡 丹:富貴、美好。 草:荒涼、偏僻、離根,生命力強、生生不息、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 黍離之悲***國家的昔盛今衰***。

  3、動物類: 子規:悲慘、悽惻。 猿猴:哀傷、淒厲。 鴻鵠:理想、追求。 魚:自由、愜意。 雁:孤獨、思鄉、 思親、音信、訊息。 鷹:剛勁、自由、人生的搏擊、事業的成功。 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 馬:奔騰、追求、漂泊。 烏鴉:小人、俗客、庸夫。 沙鷗:飄零、傷感。

  4、風霜雨雪水雲類: 海:遼闊、力量、深邃、氣勢。 海浪:人生的起伏。 江水: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短暫、綿長的愁苦、 歷史的發展趨勢。 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滅。 小雨:春景、 希望、生機、活力、潛移默化。 暴雨:殘酷、熱情、政治鬥爭、掃蕩惡勢力的力量、盪滌汙穢的力 量。 春風:曠達、歡愉、希望。 東風:春天、美好。西風:落寞、惆悵、衰敗、遊子思歸。 狂風作亂、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會環境惡劣,惡勢力猖狂,人生路途坎坷、挫折。 雪: 純潔、美好、環境惡劣、惡勢力猖狂。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雲:遊子、漂泊。 天陰:壓抑、 愁苦、寂寞。 天晴:歡愉、光明。

  5、器物類: 玉:高潔、脫俗。 珍珠:美麗、無瑕。 簪纓***冠***:官位、名望。

  6、顏色類: 白:純潔、無瑕、喪事。 紅:熱情奔放、青春、喜事。 綠:希望、活力、和平。 藍:高雅、憂鬱。 黃:溫暖、和平。 紫:高貴、神祕。 黑:黑暗、絕望、莊重、神祕、命途多舛、對死者的懷念。

  7、時間類: 破曉:初現希望時段。 正午:熱烈、熱情奔放,惡勢力對社會、人民的摧殘。 深夜:愁思懷舊。

  8、場景類: 鄉村:思歸、厭俗、田園風光、生活氣息、純樸美好、安逸寧靜。 草原:遼闊、人生境界、人的胸 襟。 城市***市井***:繁榮熱鬧、富貴奢華。 仙境:飄逸、美妙潔淨、忘塵厭俗。

  9、日月類: 月亮:人生夢圓、缺憾,思鄉,思親。 朝陽:希望、朝氣、活力。 夕陽: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 短暫的事物或人生。

  10、其他類:

  天地:人類的渺小、人生的短暫、心胸的廣闊、情感的孤獨。 酒:歡悅、得意、失意、愁苦。 英雄: 追慕古人、自愧自嘆。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撻。 古蹟:懷舊明志、昔盛今衰、衰敗、蕭條 ***古蹟一般和古人密切聯絡***。 常見意象所含意義: 長亭:陸上送別之所。 芳草:喻離恨。 芭蕉: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絡。 梧桐:古典詩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悽苦之音。 梅花:初用於贈別,後為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徵。 松柏:象徵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徵高潔的品質。 桃花:象徵美人。 牡丹:寄寓富貴。 楊花、蘆花:顠零之意。 丁香:指愁思或情結。 蓮: 喻高潔,或表達愛情。 杜鵑鳥:為淒涼、哀傷、思歸的象徵。 鷓鴣鳥: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寒蟬:為悲涼的同義詞。 鴻雁: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烏鴉: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絡在一起。 蟋蟀:跟促人紡織、準備冬衣以至懷念徵人聯絡起來。 猿啼:出現在詩歌中常常象徵悲傷的感情。 青鳥:在古代詩歌中是傳書的信使。 黍離: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桑榆:比喻垂老之年。 成熟的梅子:少女懷春。浮雲:比喻在外漂泊的遊子。 白雲、明月:望雲思友,見月懷人,是詩詞常用手法。 水: 常常和綿綿的愁思連在一起。

  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如:以“故鄉明月”傳達“鄉思情”; 以“松風山月”傳達“隱逸情”; 以“寒林殘月”傳達“詩人的憂愁”; 以“中秋圓月”傳達“相思情苦”; 以“風雨落花,雙燕孤飛,重閣玉枕”傳達“閨怨情”; 以“長亭折柳”傳達“惜別情”; 以“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詩人的羈旅之苦”; 以“夢後酒醒,煙柳斷腸,寒雨斜陽,殘燭啼鵑”傳達“悲歡離合情”; 以“昔榮今非,幾度夕陽紅”傳達“對世事滄桑的感嘆”; 以“空城落花”傳達“對國勢衰危的哀嘆、一腔的愛國情”等。 瞭解意象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詩詞的思想感情。

  因為這些意象雖然出現在古代詩詞中,但 它付託的思想感情,傳承至今,一以貫之,已經具有了民族認同感,所以,解讀它,可以更準確地理 解古代詩人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畫鷹》:“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身思狡兔, 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摘, 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這是作者早期在畫上的題詩,是我國繪畫 藝術特有的一種民族風格。畫上畫的是鷹,真是詩情畫意相得益彰。詩作起筆突兀,先勾勒出畫鷹的 氣勢,從“畫作殊”興起中間兩聯對畫鷹神態的具體描繪,而又從“勢可呼”順勢轉入收結,寄託著 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題。浦起龍《讀杜心解》評曰:“起作驚疑問答之勢。……„?身‟、„側目‟ 此以真鷹擬畫,又是貼身寫。„堪摘‟、„可呼‟,此從畫鷹見真,又是飾色寫。結則竟以真鷹氣概 期之。乘風思奮之心,疾惡如仇之志,一齊揭出。”可見,此詩形象生動,寓意深遠,詩人通過對畫 鷹的描繪,抒發了他那嫉惡如仇的激情和凌雲壯志,不愧為託物言志之傑作。

  ***三***意境的把握 意境的把握 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怎樣體味古詩詞的意境? 怎樣體味古詩詞的意境? 1、抓畫面 2、激起聯想與想象 3、感受“此時”、“此景”中“此人”的“此情” 結合註釋,閱讀下面這首詩,談談你對這首詩所表現的意境的理解。

  結合註釋,閱讀下面這首詩,談談你對這首詩所表現的意境的理解。《 聽張立本女吟》

  《聽張立本女吟》

  高適

  危冠廣袖楚宮妝①,獨步閒庭逐夜涼。

  自把玉釵敲砌竹②,清歌一曲③月如霜。

  注:①“危冠廣袖”是一種高冠寬袖窄腰的南方的貴族女裝。②砌竹,階沿下的修竹,以釵擊節是唐 宋人歌吟的習慣。③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 示例:這首詩創造了一種清雅幽靜的意境。暗藍色的天幕上一輪秋月高懸,涼爽的閒庭中女詩人依階 低吟。 清泠的吟詩聲和著玉釵敲竹的節拍飄蕩在寂靜的夜空, 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個峨冠廣袖的 少女徘徊的身影。寫出女詩人超塵拔俗,淡雅清純的內心世界。

  品味意境感知意象

  品味意境感知意象,就要藉助意象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鳥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明月、風燈、宿鷺、跳魚等意象有機地組合成一幅清幽、靜謐的意境。

  1、要善於展開聯想與想像的翅膀。 要善於展開聯想與想像的翅膀。 沒有想像就沒有詩歌。從抽象的文字元號到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畫面的形成,這中間的橋樑便是想 像思維。 抓住意象,

  2、抓住意象,並反覆揣摩意象 鑑賞詩歌的意境總是從感受意象開始的。 詩人對意象的選取與描繪, 正是作者主觀感情的流露, 因此, 鑑賞詩歌時,抓住意象並反覆揣摩、體味意象,是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從而順利進入詩歌意境的關鍵。

  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 把握住抒情主人公的性格形象有助於進入詩歌的意境。“詩而有境有情,則自有人在其中”***《圍爐 詩話》***,這個人便是抒情主人公的性格形象,所謂“風格就是人”。 天淨沙·秋思》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這首曲疊用九個名詞,描寫了富有特徵而又互有聯絡的景物,組成一幅瀰漫著陰冷氣氛和灰暗色 彩的秋郊夕陽圖。 2、暮色思歸的烏鴉,安逸自適的人家,旅途勞頓的老馬,烘托出浪跡天涯的遊子思念故鄉彷徨悲苦 的情懷。

  三、鑑賞詩歌情感主旨:

  中國古典詩歌講究借景抒情、 寄情於物、 情景交融。 詩人往往用隱晦曲折的手法抒發感情。 因此, 對那些詠懷、詠史、感遇的作品,應該透過表面的詞句揭示其中的深層含義。在鑑賞詩詞時應展開聯 想、想象,分析作者筆下客觀物象的特徵,找到它與現實世界、作者的主觀世界的聯絡。古人習慣託 物抒懷、言志,筆下的景物或多或少包孕了作者的情感。所以,鑑賞時要著眼於它們所描寫的客觀物 象, 聯絡作者的生活經歷或相關背景, 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言外之意。 “詩 言志, 歌詠言。 ”詩歌偏重於抒情言志, 不僅僅表現於抒情詩中, 就是敘事詩或哲理詩也是飽含情感, 以情動人。

  詩歌抒發感情的方式: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如:《東溪》 梅堯臣 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野鳧眠岸有閒意,老樹著花無醜枝。 短短蒲茸齊似剪,守平沙石淨於篩。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 自唐以來,古人作詩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說詩人既要以自然為師,從自然景物中 捕捉形象,又要在內心深處引發思想情感。請指出在這首詩中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並說說 它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體現的。

  ***1***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 野鳧眠岸有閒意,老樹著花無醜枝。***情景交融***

  ***2***體現的思想情趣: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閒情逸趣和對優美自然景色的讚美。

  ***3***如何體現的:能結合景***“野鳧眠岸”“老樹著花”***和情***“有閒意”“無醜枝”***加以分 析即可。

  ***一***明確主旨 鑑賞詩歌最重要的是要明確主旨, 首先要弄清楚詩人為什麼要寫這首詩。 一般說來, 詩歌主要是抒情, 言志,闡理。

  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主旨

  主旨:

  1 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主旨: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仰 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建功報國、 惜春悲秋、思鄉懷人、長亭送別、思鄉念親、相知相 思 別恨離愁、蔑視權貴、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歸隱田園、惜春悲秋、羈旅愁思、思鄉念親***友***、 憶友懷舊、別恨離愁、相知相思、兒女情長、堅貞愛情、懷古傷今、借古諷今、憤世嫉俗、登高覽勝、寄情山水、熱愛自然等。殺敵報國、建功立業、孤獨惆悵、寂寞傷感、閒適愉悅、遭貶激憤、堅守節 操、表現哲理、感奮振作、激勵友人

  2、思想情感 : 思想情感 思想——憂國憂民之感慨、國破家亡之痛楚、遊子逐客之淒涼、征夫思婦之幽怨、懷才不遇之寂寞、 思想 報國無門之激憤、建功立業之豪邁、自由悠閒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熱愛、親情友情之真摯、歸耕隱居 之樂、黑暗官場之苦、離別思念之緒、貶官謫居之恨、時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情感——寂寞***愁緒萬端、欲說還休、悽清冷落、感傷失落、報國無門、物是人非***、超脫***寄情 情感 山水、嚮往安寧***、豪放***詠史述志、狀景抒懷***、婉約***閨中獨處、思念情郎、淚灑樓臺、月影自 憐***、思鄉、懷友、題贈。愉悅、欣喜;鬱悶、憂愁;孤獨、悽清;悲觀、失落、傷感;激昂、奔放; 樂觀、豁達、仰慕、激憤;恬淡、閒適等。 直接表露情感的詞語: 直接表露情感的詞語: “喜”、“愁”、“憂”、“憤”、“悵”、“哀”等詞。 反映……的社會現實 表現……的情趣 寄託……的情懷

  3、答題模式:抒發……的思想感情 答題模式: ***如愛慕、愁緒、惆悵、苦悶等*** 表達……的追求 流露……的傾向 發出……的感慨 袒 露……的心跡 造就……的情致等。 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主旨的型別

  主旨的型別:

  ***二***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主旨的型別: 詠史詩***含登臨懷古詩***。

  1、詠史詩***含登臨懷古詩***。 詠史詩是一種以歷史事件與人物為感情寄託的詩歌型別。 它包括述史和詠懷兩部分, 是兩者的有機統 一。 它是詩, 又是詩化的史論。 古代詠史詩歌往往題為“詠史”、 “懷古”、 “覽古”、 “××古”, 有的乾脆以歷史地域或人物為題。 1、表達對歷史人物的仰慕,抒發渴望建功立業的志向。

  2、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的悲憤。

  3、對歷史興亡的評價,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

  4、對統治階級的憤怒與不滿。

  2、憂國傷時 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反映離亂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 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 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 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這是一首 感時撫事的詩。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雲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 就象北極星座一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人們的正統觀念。最後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 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 全詩即景抒情

  3、建功報國 建功立業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陸游《書憤》 保家衛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 報國無門的悲傷 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山河淪喪的痛苦如:陸游《示兒》、文天祥《過零丁洋》 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 如: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 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如:杜甫《兵車行》 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4、思鄉懷人 羈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溫庭筠 《商山早行》 思親念友 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邊關思鄉如: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閨中懷人 如:王昌齡《閨怨》、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李白《樂府》***長安一片 月,萬戶搗衣聲***

  5、生活雜感 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 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莊》 昔勝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 借古諷今的情懷 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青春易逝的傷感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仕途失意的苦悶 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告慰平生的喜悅如: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長亭送別***送別詩 送別詩***

  6、長亭送別 送別詩*** 士大夫們送別,不光是備酒餞行,折柳相送,還常常寫詩送給行者***送別***,或留給居者***留別***, 所以,表達離愁別緒是古代詩歌常見的一種主題。這類詩歌大多纏綿悽切,充滿感傷情調。在藝術手 法上大多是採用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藉助於想象、聯想塑造形象。 1、依依不捨的留念,或想象別後的思念。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 2、情深意長的勉勵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陳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依依不捨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情深意長的勉勵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陳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搞懂常指的“作用”範圍:意境優美、意境深遠、言近旨遠、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味深長、耐人 尋味、言近旨遠、言簡意豐意在言外 言外之意 言在此而意在彼 弦外音,味外味 言有盡而意無 窮 含蓄蘊藉 委婉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等。 瞭解古典詩歌常見的內容:離情與別緒、懷古與傷今、思鄉與懷遠、個人情致與山水田園、詠史詠物 與諷喻抒懷、春恨秋悲與人生際遇、出世的山林之趣、與人世的廟朝之志等。

  7、寫景詩 一般來說,寫景詩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襯托、對比的手法,或者寓情於景、情景交 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託物言志;詩的中間兩聯往往對仗工整,詩的語言特點:明快、清新、簡潔、 質樸。 1、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對歸隱 生活的嚮往。 2、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對春天的喜愛 3、對青春、年華流逝的苦悶。 4、表現羈旅之愁,鄉國之思。 5、通過借景來表達自己的遠大抱負、志向,或表達自己的品質。

  8、邊塞詩 邊塞詩是時代的產物,是最能體現國運興衰的作品。盛唐時期的邊塞詩,豪邁奔放、一往無前是 其主調***代表人物如高適、 岑參***; 而宋代的邊塞詩更多地表現出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 哀傷***代表人物如范仲淹***。邊塞詩歌的特點在於從不同角度展現時代的風貌,鑑賞時應首先把握時代的特徵,然後推敲作品 中蘊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例如,岑參的邊塞詩,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 基本特徵,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當然岑參也寫過一些在邊塞懷土思親的詩歌,如為後人 傳誦的《逢入京使》。 1、表現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的愛國精神,渴望建功立業。 2、在戍邊時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3、表現對戰爭的厭惡、對太平生活的嚮往。 4、對無辜死難者的同情,對統治階級窮兵黷武的憤怒。

  9、閨怨詩 分為閨怨詩、宮怨詩、徵婦怨詩、商婦怨詩

  1 抒發對出征在外或出門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 2 表現宮中婦女長期與世隔絕的哀愁和幽恨,表現出詩人對她們不幸命運的關切和同情。 3 反戰,希望戰爭能夠早日結束,家人得以團聚。 4 對封建社會被遺棄的婦女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10、 10、詠物

  詩 詠物言志詩是通過對獨特的事物的讚賞,來表達自己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愛情詩 一般來說,愛情詩很少直接抒情,詩人常常採用比喻、借代手法來抒發情感,賦比興手法最為常 見,借景抒情也很常見。

  1、表達對愛人的無限相思。 2、抒發熱戀的甜蜜或者失戀的痛苦。 3、抒發對愛情至死不渝的忠貞。 4、對婚姻的深刻反思。 憂國憂民之感慨國破家亡之痛楚 遊子逐客之悲悽征夫思婦之幽怨 懷才不遇之寂寞報國無門之激憤 建功立業之豪邁自由閒適之恬淡 秀美河山之熱愛親情友情之真摯 四、鑑賞創作風格

  ***一***常見的感情基調和創作風格:現實、浪漫、雄渾、曠達、豪放、俊爽、沖淡、沉鬱、悲慨、 常見的感情基調和創作風格: 感情基調和創作風格 婉約、清新、明麗、豪邁、豪放、奔放、剛勁、低沉、幽怨、哀傷、淒涼、纏綿、積極、消極、樸素 自然、委婉含蓄、慷慨悲壯、哀怨悽婉、雄渾奔放、綺麗香豔、清新自然、瑰麗奇特、清新飄逸、沉 鬱頓挫、淡雅高遠、華妙豔麗、雄健高昂、悲壯蒼涼、嚴謹細膩等

  1、詩歌的個人風格類 陶淵明的樸素自然 杜甫的沉鬱頓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邁飄逸 王昌齡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隱的朦朧隱晦 王維的詩畫一體 溫庭筠的綺麗香豔 高適的悲壯蒼涼 李清照的纏綿悱惻 陸游的悲壯愛國 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涼***後期******孟***郊寒***賈***島瘦 “韓孟詩派”的奇崛險怪 從辭色把握風格:

  2、從辭色把握風格:辭色即詞語傳達出來的各種色彩。包括:①感情色彩,像褒貶***讚美、批評***、 冷暖***悲喜***等。②性格色彩,像顯隱***明快、含蓄***、直婉***直抒胸臆、委婉***、剛柔***豪放、婉 約***、莊諧***嚴整、幽默***等;③語體色彩,像文白***文采絢麗、文樸實***、散整***句式錯落有致與整齊有力***等。風格即由選材、表達、語言等方面綜合形成的藝術特色,如雄渾、曠達、豪放、俊逸、 樸實、沖淡、沉鬱、悲涼、清新、婉約等。褒貶在第三點“從褒貶辨別傾向”中已經做出闡述,冷暖 將在下面第五點“從冷暖體味悲喜”中做出闡述。 要把握風格, 特別要注意詞語的性格色彩和語體色 彩。如王維的《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這首小詩描繪初 冬時節山中景色。但作者主要用白描,全詩不見雕鑿之氣,又注重調配色彩,如用“紅、翠”等詞語, 辭色既有“顯”的一面。又有“文”的一面。風格清新而不失俊逸、絢麗。所以,雖然寫的是初冬之 景,卻不帶任何清冷虛無色彩,流露的感情與美學趣味都很健康。

  ***二***常見的語言特點:

  常見的語言特點: 樸素:

  1、樸素:清淡質樸、洗煉暢達、不事雕琢,言簡意深。 綺麗:

  2、綺麗:綺錯、婉媚、浮華、豔麗、纖巧。

  3、直白與含蓄 直白:淺易如話、素樸真率、通俗凝練。 含蓄:委婉、蘊藉、精煉、耐人尋味,但也不失樸素之風。

  4、沉鬱與豪邁 沉鬱詩風的語言特點:沉鬱蒼涼,節奏舒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且近於生活***多用俗語和對話***。 豪邁詩風的語言特點 :鏗鏘有力、筆力豪健,節奏明快、音調高昂。語言奔放、有氣勢,意境恢弘 闊遠,表現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相關術語:豪邁雄奇、雄渾豪放。 沖淡:

  5、沖淡: 沖淡,即沖和、淡泊,含有閒逸、靜穆、淡泊、深遠的特點。王維的山水詩有閒、靜、淡、遠的 特點, 他是沖淡派大師。 如“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深澗中。 《鳥鳴澗》 ”*** ***“空 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砦》***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人間 的紛爭,沒有外界的紛擾,只有大自然的寧靜,山水花鳥的生機。詩人盡情地消受著、欣賞著、陶醉 著,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變成了大自然的有機體了。詩人筆下的大自然,無不跳動著詩人的脈 搏,迴旋著詩人的聲音,震盪著詩人的靈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詩人筆下的大自然,就是 詩人自己,它反映了詩人沖淡的心情。詩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這種消融,是把主觀的情思化 入客觀的景物中,追求忘我無我的空寂境界,這就是沖淡的極至。不過,沖淡不是幻滅、死寂,而是 富於生機的,它是詩人把活躍的生命轉化為凝固的生命的結果,生命力由流動而轉為靜謐。

  6、曠達: 即疏狂不羈,通脫豁達,瀟灑飄逸,高潔特立,代表作家是蘇軾。蘇軾的詞除了豪放外,更多的 是曠達的詞風。有雄才大略而又懷才不遇的蘇軾,既要堅持不苟合隨俗,又要隨緣自適;既要“盡人 事”, 又要“知天命”, 使其性格中帶有典型的“曠達”的特徵。 “人生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 *** 《念 奴嬌·赤壁懷古》***“老夫聊發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獵》***這樣的詩句,就帶有明顯的曠達的 色彩。蘇軾有時是盡力擺脫自我,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中,讓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無始無終的運 動中得到永恆; 讓人生的種種苦惱在超乎現實的純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脫, 讓自己從與社會的種種矛 盾中淨化出來,與大自然天造地設的規律相和諧。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人生現象與自然 現象、人生哲理與自然規律等量齊觀,泯滅了時空物我的界限。上闋才以不能“乘風歸去”為憾,馬 上又以“何似在人間”自解;下闋才以“人有悲歡離合”為憾,馬上又以“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 全”自解,從而從大自然中得到慰藉與啟迪,擺脫了人生苦惱。蘇軾有時又極力地充實自我,使自我 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強,從而抵禦外界的一切侵擾,達到超脫。有時還以淡泊明志、嚮往歸 隱、潔身自好,甚至是痛飲縱歡、談禪論道、自我麻醉的手段,求得對痛苦人生、黑暗現實、齷齪官 場的心理超脫。

  7、工麗:具有工麗風格的詩歌,既講究辭藻華麗,又講究對仗工整。如杜甫《觀山水圖》中的“紅浸珊瑚 短,青懸薜荔長”,辭藻華麗,對仗工整,並在每句開頭用顏色詞語構成一幅色彩鮮明的畫面。 8、直率: 具有直率風格的詩詞,則毫不隱晦,毫不修飾,依照情感的原樣子直接寫出。如《詩經·碩鼠》 中的“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的詩句,直斥統治者的不勞而獲和無情壓榨。 委婉***含蓄***

  9、委婉***含蓄***: 具有委婉風格的詩歌,

  抒情或敘事,不直接寫出,而通過寫與本意無關的事物,或者通過對比而 委婉地表達內心的情感。如李商隱《夜雨寄北》,詩的本意在於表達作者對妻子的懷念,但是沒有直 接寫出,而寫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0、自然: 自然,指詩詞不留雕琢的痕跡,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說明自 然的風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寫出 了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表現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不加雕飾,生動自然。

  11、清幽: 清靜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細細體味卻意味深遠。如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前兩句用不見人影而聞人聲的情景, 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 後兩句用夕陽返照之光映著林中的青苔,進一步渲染了山的特點,給人一種無比清幽的美感。

  12 洗練: 這種風格的作品語言表達是通過千錘百煉而達到質樸、 省淨、 流暢、 圓潤灑脫、 意韻無極的境界。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 這首絕句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情趣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天然渾成,語言上,“連”與 “入”相攜,織出一幅煙雨迷濛的愁網,並以“孤”為動力,把人進一步推進縈懷的離情之中,加之 冰心玉壺的絕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脫然而出。語近俗白卻字字枝根相連,不可分 割,匠意極深而不見斧鑿。省淨、洗淨,字法句法的運用之妙使人深詠不盡,是洗練風格典範之作。

  13、沉鬱: 用一種蒼老遒勁的筆調去描繪廣闊的社會生活, 而在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上籠罩著凝重深沉的憂鬱 色彩和悲劇氣氛,配之相適應的嚴格詩律和鏗鏘的音韻。

  14、形象生動:語言往往以其生動形象而感人至深。既是詩又是畫,有形有聲有色地展現了景象。 蘇軾“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赤壁懷古》*** 其他還有:粗獷豪放、纏綿哀怨、悲愴幽怨、對偶、用典、排比、迴環往復、錯落有致等

  15、清新:主要指語言淺顯而有新意。相關術語:清新雅緻、清新自然。

  16、明快:主要指語言明白而流暢。相關術語:明白曉暢。

  17、含蓄:主要指語言表意含而不露,耐人尋味。相關術語:含蓄蘊藉、委婉含蓄。

  18、樸素:主要指語言樸實無華。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 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相關術語:樸實無華、平實質樸、沖淡自然、多用口語。

  19、華麗:主要指語言豐富而有文采。相關術語:華美絢麗、絢麗飄逸、絢麗奇詭。

  20、此外還有:沉鬱頓挫、朦朧隱晦、慷慨悲壯、婉轉纏綿等。

  ***三***、詩歌的語言特色煉字:

  詩歌的語言特色煉字: 煉字 詩歌鑑賞離不開對語言的品味。詩歌的語言是最精練的語言,它特別講究煉字煉句,特別注重音 韻節律。 瞭解詩歌語言的特點, 正確理解詩歌的字句, 是鑑賞詩歌的第一步。

  ***2*** 煉句 ***3*** 節奏 ***4***韻律

  詩歌的煉字特點:形象性:發揮聯想和想象借意象表情達意。概括性,語言濃縮 內容跳躍。抒情 性:抒情是詩歌核心,抒情有直接間接。音樂性,講究押韻 平仄格式1、詩歌語言的彈性美,在中國古代詩歌還表現為對語言的變形:改變詞性、顛倒詞序、省略句子成 分等等。

  把握詞性的改變,體會詩人所煉之“ ***1***、把握詞性的改變,體會詩人所煉之“意” 中國古代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了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 詩的“詩眼”或一首詞的“詞眼”,要詳加分辨。 ①改變詞性 《破山寺後禪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 。 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 周邦彥“風老鶯雛,雨肥梅子” 。 還原顛倒的語序,把握詩人的真實意圖與情感側重點。

  ***2***、還原顛倒的語序,把握詩人的真實意圖與情感側重點。 ***1***主語後置 ***2***賓語前置 ***3***主、賓換位 ***4***定語的位置 ***5***以賓語面貌出現的狀語 2、值得注意的字詞 動詞: ①動詞:在鑑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關照動詞,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的動詞。 。***關乎意境情 感*** 1、你記得跨清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哀 江南》孔尚任*** 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 心。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濺”、“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 心痛苦。 4、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蒸”、“撼”具有誇張色彩。 修飾語: ②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它在詩詞鑑賞中也是關注的重點物件。。

  ***情景交融的關鍵*** 例 1: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一個“孤”字,寫盡環境之孤苦,由此可達人 例 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曰細,脈脈綿綿,寫的是自然造化發生之機,最為密切。 例 3: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王昌齡*** 特殊詞: ③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很快找到它們。 a.疊詞 疊詞: a.疊詞: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b.擬聲詞 擬聲詞: b.擬聲詞: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 *** 李煜*** 無 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杜甫*** c.表顏色的詞 表顏色的詞: c.表顏色的詞:作謂語用,作定語用,作主語或賓語用。顏色一般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 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或抓住能表現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詩歌的濃郁的畫意與鮮明的節奏. 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

  由點 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奏感。 d.數量詞 數量詞: d.數量詞:經過精心選擇提煉的數量詞,在他們的驅遣之下卻可以產生豐富雋永的詩情 “一片兩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 飛入梅花永不見。 ”庾信 《小園賦》 中的“一 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前人就稱之為“讀之騷逸欲絕”。 e.虛詞: e.虛詞: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曲,活躍情韻,化板滯為流動等美學效果 虛詞 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去掉“與”、“共”二字就會大 為減色。 ④、要關注形容詞 例如:《菩薩蠻》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空“字表達了苦苦等待而沒有結果的孤寂、惆悵,增添了全詞的“愁”味,使思鄉主題更加鮮明

  3、舉例: 木蘭花》 《木蘭花》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 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注] 縠皺:皺紗。此處比喻水的波紋。 這首詞的上半闕是如何描寫春色的?試對此進行分析。 對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 你認 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春天美景富有層次感:首先看到了東風乍起,春波綠水,波面生紋,如細皺紗縠;然後是楊柳初醒, 嫩綠淺碧,遙望一片青煙薄霧;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噴火蒸霞。春的風光正是這樣一層一層展開,故 用了“漸覺”一語。 作者用一“鬧”字,不僅使人覺得杏花綻放得熱烈,甚至還讓人聯想到花叢中蜂蝶飛舞,春鳥和 鳴,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古代有人認為“著一同字,而境界全出”,用得極妙;但也有人認為,“得”不是好字,也不是 好事,寫良辰美景而用這麼一個字,實在沒有道理,因此如考生認為“鬧”字用得無理,只要言之成 旦,且文字通順,也可酌情給分。

  ***四***答題基本步驟 第一、把這個詞放在句中作具體解釋。 第二、①看這個字或者詞有沒有構成語法現象;②有沒有用到什麼修辭手法以及其他的表達技巧;③ 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④然後加一些描述性的術語,如精練傳神、繪聲繪色、生動形 象等。 第三、回答它這樣用有什麼作用***意境、感情***。 《東坡》① 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确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3 分*** ***2***請結合全詩賞析“鏗然”一詞的妙用。***5 分*** 第一步:***聯絡句意***解釋字意 “鏗然”傳神地描繪出手杖碰撞在石頭上發出的響亮有力的聲音, 第二步:有無表達技巧的運用? 襯托了月下東坡的寧靜清幽,或者答:與月下東坡的寧靜清幽形成對比 第三步:從內容上分析字詞 聯絡前文,表現了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 五、詩歌中的形象分析

  ***一***、、鑑賞人物形象

  1、鑑賞古詩,應該充分考慮它們創造形象的特點。 鑑賞古詩,應該充分考慮它們創造形象的特點。 古詩的形象可以從三個方面去分析: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一是意象,一是詩歌中的人物典型。主 要是意象。 《江漢》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衝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擾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 l *** 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用了“片雲”、“孤 月”、“落日”、 “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片雲”“孤月”意境淒涼,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落日”“秋 風”意境雄壯、開闊,又體現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 *** 2 *** 有人認為這首詩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你 同意哪種看法?請說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見。 開放題,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強不息”的要聯絡“落日心猶壯”,答“怨憤”的要聯絡“不必取長 途”。 掌握詩中常見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掌握詩中常見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細節刻畫法。***2***烘托渲染法。***3***對比襯托法。***4***比興牽引法。***5***抒情寄託法。

  2、理解詩意,藉助想象和聯想再現形象。 例:崔顥《長干曲》君家何處住? 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開朗外向、熱情大方,又略顯嬌羞的少女形象 掌握鑑賞角度,明確答題步驟。

  3、掌握鑑賞角度,明確答題步驟。 ***1***塑造了什麼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

  ***2***結合詩句分析人物性格***結合表達技巧******展開***。 ***3***形象表現出的意義***思想情感或觀點態度***。 例: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 《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難料, 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步驟 1***詩歌描寫了一個被閒置不用、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抗金英雄形象。 ***步驟 2***詩中以“萬里”“匹馬”來表現人物曾經的金戈鐵馬,馳騁疆場,以“關河夢斷”“淚空 流”寫出自己的年華已老又被棄置不用,過去與現狀對比。“身老蒼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懷 報國之志,心繫抗金前線。理想與現實對比。 ***步驟 3***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因理想與現實格格不入的痛苦與憤悶以及強烈的愛 國熱情。 《馬詩》***李 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環境烘托***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肖像、動作*** 註釋:金絡腦:金絡頭,貴重的鞍具。 這首詩塑造了駿馬什麼樣的藝術形象? ***1*** ***描繪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馳騁疆場、大顯身手的駿馬形象。 ***2***抒寫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寫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激憤之情。 4、常見詩歌人物形象類舉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 1.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

  得開心顏”表現了他淡於富貴、傲視權貴的思想,也反映了 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 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 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 足。”詩人並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 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 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 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的是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 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 愛。 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 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 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寫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 的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 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 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 如陸游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 而不被重用的情感, 形象鮮明。 《示兒》 《十 如 、 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 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 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 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 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表現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 則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爭。 愛恨情長的形象。 8.愛恨情長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鈴》寫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後相思的綿綿情意,塑造了一個愛恨情長的 藝術形象。

  從細節解讀形象:詩詞中很難像記敘文、小說那樣對人物形象展開描寫,多是通過細節表現人物 性格, 塑造人物形象。 如李端的 《拜新月》 “開簾見新月, : 即便下階拜。 細語人不聞, 北風吹羅帶。 ” 詩人駕馭文字,舉重若輕,而形往神留,藝術造詣極深。“即便”二字,於虛處傳神,為語氣、神態、 感情之轉折處,一以見人物的急切神態,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細語”二字,維妙維肖地狀出少 女嬌嫩含羞的神態。少女內心隱祕,本不欲人聞,故於無人處,以細聲細語出之,詩人亦不聞也。而 “北風吹羅帶”看似客觀描寫,但人物內心之思緒盪漾,卻從羅帶中斷續飄出,使人情思縈繞,如月 下花影,拂之不去。詩歌全用素描手法,以線條勾勒輪廓,隱祕處仍歸隱祕,細節處只寫細節。通過 嫻美的動作、輕柔的細語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誠純真的高尚情感躍然紙上,沁人心脾。

  1、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 《題葡萄圖》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長,號青藤居士。天資聰穎,才華橫溢,詩文書畫戲劇俱佳,然而終生不得志於功名。 ***步驟 1***詩歌塑造了一個飽嘗辛酸、懷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步驟 2***首句既寫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寫出了現狀的落魄;三四句以“明珠”為喻,既指畫中葡 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無處賣”“閒拋閒擲”表現其懷才不遇。 但“獨立”“嘯”又表現出了一 派孤傲狂放的氣概; ***步驟 3***詩人藉此既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辛酸也表達了自己對當時社會的傲視和嘲弄。

  2、分析下詩的人物形象。 《貧女》 秦韜玉①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②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③,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韜玉:應進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後來被薦為工部侍郎。 ②儉:通“險”, 怪異。時世:當代。白居易《新樂府 時世妝》:“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烏膏注脣 脣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 ③壓金線:用金線刺繡。壓:手指按住,刺繡的一種方法。 ***步驟 1***本詩描寫了一位哀傷、惆悵的貧女 形象。 ***步驟 2***她風采優雅、品德高尚、勤勞能幹,針線刺繡精巧,但生於蓬門陋戶,傷嘆無媒人可託, 只能為他人作嫁衣裳。 ***步驟 3***詩人借她表達了因懷才不遇、寄人籬下而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

  3、詩歌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在塑造形象時主要採用了哪種表現手法? 《鷓鴣天》 辛棄疾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①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②銀胡 簶③ ,漢箭朝飛金僕姑④ 。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 樹書。 注:①襜***chān***:短衣。②娖***chuò***:整理。③銀胡簶***lù***:銀色的箭袋,這裡指箭。④金僕 姑:箭。 本詞塑造了一個昔日縱橫戰場而今閒居田園的人物形象。***步驟 1***詩人主要採用今昔對比的手 法。上片通過對早年戰事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英勇善戰,豪情滿懷的英雄形象;下片通過對自己年華 已逝、閒置田園的悲涼處境的描寫,給讀者展現了一個報國無門的人物形象。***步驟 2***通過鮮明的 對比,寄寓了詩人壯志未酬的深沉感慨。***步驟 3*** 鑑賞詩歌的景*** ***二***、鑑賞詩歌的景***事***物形象 1、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講究的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的天人感應模式,所以我們在鑑賞景或物的 形象的同時,往往要聯絡鑑賞詩人的形象。這兩者是一致的。 景物形象一般有: 2、景物形象一般有:景物描寫***季節、時令、地域等***、場面描寫***農事、戰爭、狩獵、離別等***、 色彩描寫。 鑑賞此類形象,基本思路是: 3、鑑賞此類形象,基本思路是: 以所寫景***事***物的自然屬性為依據,挖掘其社會屬性***作者藉以抒發的感情、表達的寓意等***。 ***1***、概括景象***意境***特點; ***2***、描摹詩歌圖景; 剖析作者思想。

  4、剖析作者思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 白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選取了楊花與子規兩個意象,有什麼作用? 楊花與子規兩個意象的作用是:點明時令,點明主旨,營造基調氣氛。楊花象徵離別與漂泊,子規啼 聲悲哀。 ***2***第二聯用

  了什麼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第二聯把明月人格化,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與同情。 鑑賞意境形象提問方式 提問方式: 鑑賞意境形象提問方式: 詩歌描繪了什麼樣***怎麼樣***的意境?詩歌描繪了怎麼樣的畫面? 詩歌描繪了什麼樣的景色?詩歌是如何描繪畫面的? 詩歌史如何營造意境的?請賞析詩歌的畫面美。詩歌是怎麼寫景的? 詩中的什麼意象體現了事物的特徵?詩中的意象有什麼寓意? 詩歌是怎樣融情於景***或借景抒情***的?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詩歌。 詩中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5、詩中賞畫 看畫面形、色、動、靜,欣賞詩的畫面美 古代許多寫景詩多具有“詩中有畫”的特徵。欣賞詩的畫面美,主要從四方面著手: 一是物象的組合方式;二是畫面色彩;三是動態; 四是靜態。 如:《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問:請分析這首詩畫面美。 這首詩寫了江山、花草、燕子、鴛鴦,四種景物構成一幅畫面,顯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種景物並列 組合,構成上下對偶兩聯。上聯寫遠景,下聯寫近景;上聯景物較闊大,較概括,下聯景物較特出、 較具體;上聯是靜景,下聯是靜景。遠與近相生,概括與具體結合,構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圖。濃豔的 畫面色彩,諧調的畫面組合,相宜的動靜描繪,渲染出濃濃春意,觀之令人賞心悅目。

  6、畫中品詩 由形象畫面的色調,把握詩人的情感思想 讀一首詩,首先看它描寫了什麼形象,它呈現一種怎樣的色調,並由此推及其內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繪的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鮮活,明麗和昂揚向上色調的,其內在形象情感則 是高昂樂觀的; 反之, 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陰暗、 淒冷和低沉色調的, 其內在形象情感則是低沉傷感的。 試比較下面兩首詩,說說作者抒發的情感有什麼不同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贈別》 杜牧 多情卻是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第一首前兩句直抒胸臆贊秋,一反傳統悲秋題材。後兩句描寫白鶴衝雲,晴空碧霄等形象畫面,境界 闊大,色彩明麗,情調高昂。如果說那排雲直上的白鶴是詩人奮發進取形象的寫照,那麼,晴朗的秋 空正是詩人寬廣胸懷、樂觀向上精神的外現。

  六、詞句作用有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遠 意境優美 意味深長 耐人尋味 言近旨遠等

  ***1***、某句詩歷來為人稱道,為什麼? 從詩句運用的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等***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反覆、設問、 反問等***及其表達效果或者詩句中蘊含的深奧哲理兩個角度考慮。 問:為什麼“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兩句詩倍受稱道? 這兩句詩以水喻愁,運用設問和比喻的手法,形象的寫出了愁的迷漫、深沉、綿長,表現了詞人內心 無盡的哀傷,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2***某句詩的作用? 根據詩句的位置判斷所起作用***如渲染氣氛、鋪墊、伏筆、承上啟下,詩眼等等***;結合全詩簡要分 析. 《東坡》① 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确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

  【答案】:***1***第一句是全詩的鋪墊,描繪出一幅雨後東坡月夜圖,營造了一種清明幽靜的氣氛,以 映襯作者心靈明澈的精神境界。

  七、詩歌體裁和題材的區分 詩歌體裁和題材的區分

  一、知識要點:

  1.文學體載的種類: 文學體載可分為小說、散文、戲劇、詩歌四大類

  2.中國詩歌發展的脈絡: .中國詩歌發展的脈絡:

  3.詩歌體裁分類

  1、詩歌可分為古詩***廣義***和現代詩。 2、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廣義的古詩還包括詞和曲。 3、近體詩又分為律詩和絕句。 ***1***、古體詩:句數,字數,押韻,轉韻。***時間劃分在唐代以前的詩歌為古體詩歌*** ***、古體詩: 古體詩 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 ① 古體詩,包括 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 →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四言、五言、 四言、五言、 雜言*** 雜言*** ***2***、近體詩 ***、近體詩:句數,字數,押韻。***律詩、絕句*** 近體詩 A:律詩:首、頷、頸、尾四聯,對仗,押韻。***五言、七言:共 8 句***每首限定八句, :律詩 五言、 五言 七言: 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 B、絕句:雙句押韻,不要求對仗。***五言、七言:共 4 句*** 、絕句 五言、 五言 七言:***3***、詞:***詞牌、題目***牌有定句,句有定數。 ***、詞 ***4***、曲:***曲牌、題目***散曲和套曲,雜劇、傳奇。 ***、曲

  4.詩歌的題材分類 . 按題材可分: ①按題材可分:田園詩***代表人陶淵明*** 山水詩***代表人王維*** 邊塞詩***代表人岑參*** 此外還有諷喻詩、打油詩等。 按內容可分:敘事詩、抒情詩、史詩、哲理詩等 ②按內容可分 按形成可分:格律詩、民歌體、自由詩、散文詩等 ③按形成可分 從時間上可分:古體詩、近體詩、詞、曲、新詩 ④從時間上可分

  5.詩歌的四個特點: .詩歌的四個特點: 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樂性

  6.詩歌按表現內容的方法可分: .詩歌按表現內容的方法可分: ①賦:直接陳述鋪敘 ②比:即打比方 ③興:即先借用別的事物來引發所詠之詞。

  7.詞: . ①名稱: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最初叫“曲子”、 “雜曲子”、 “曲 子詞”,後來也稱過“樂府” ***如《東坡樂府》***,也有叫“詩餘”、 “琴趣”的,一般叫“長短句”。 詞牌: ②詞牌:原是詞的音樂曲調的名稱,因它是可合樂演唱的詩體,故需標明曲調。如“沁園春”、 “水調歌頭”等 ③詞題:即詞的標題名稱。如“長沙”、“游泳”等 ④詞序:有些詞為了說明寫此詞的緣由,在詞題與正文間寫有說明。如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 ⑤闋:詞的一段叫一闋,是從音樂上的名稱而來的。 ⑥分類:小令***58 字以內***,中調***59-90 字***, 長調***91 字以上***,最長不過 240 字。 ⑦填詞:詞有嚴格的規定,“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寫詞之人,須按詞牌規定的格 式,韻律填寫,稱為填詞。

  附:詩古詞鑑賞十讀法 一、讀題目 做詩歌鑑賞,首先要看的便是題目。詩歌題目往往給我們提供很多有用資訊,譬如: ***2006·湖 北·14***嚴維《丹陽送韋參軍》、韓琮《暮春滻水送別》,暗示了詩歌的體裁***送別詩***、內容***時 間、地點、人物、事件***。***2006 年·福建·10***李商隱《端居》***注:①端居:閒居。***告訴讀 者詩作內容是閒居生活中的情與景。***2004 全國Ⅱ·16***張籍《秋思》則寫詩人在秋天對家鄉親人 的深切思念。***2004·北京·12~13***蘇軾《紅梅》點明瞭詩人的寫作物件,即文中的主要意象。讀 好詩題,是進行詩歌鑑賞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

  二、讀作者

  回眸全國及各省市高考試題,不難發現名家名篇是主打。從作者方面看,多選名家以及在不同 時期有影響、有代表性的詩人詞家的作品。如浪漫主義的代表李白【***2004·浙江·16*** 《菩薩蠻》, ***2005·福建·10***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2004·天津·16*** 《聽蜀僧彈琴》, ***2002·全國·17*** 《春夜洛城聞笛》】,現實主義的代表杜甫,山水田園派代表王維,以“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 卻艱辛”的詩歌風格為王安石所激賞的中唐著名詩人張籍, 以“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之句在當 時稱最的王灣,以及標新立異,每於吟詠個人生活的悠閒時,顯出不忘世事沉痛的晚唐詩人陸龜蒙, 還有花間詞派代表歐陽炯,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北宋中期文壇領袖人物蘇軾,因詞中名句“紅 杏枝頭春意鬧”而被人們稱為“紅杏尚書”的宋代史學家、文學家宋祁等等。 瞭解作者便可瞭解其作品主要內容、風格***是指由於作者的生活經歷、藝術素養等造成的不同的 創作特色。如陶淵明詩恬淡平和,王維詩詩中有畫,李白詩清新飄逸,杜甫詩沉鬱頓挫,蘇軾、辛棄 疾之詞豪放奔放,柳永、李清照詞婉約含蓄***及其意趣、主張、觀點、看法,有助於進一步理解鑑賞 詩作。 例如:***2006·北京·12***陶淵明《移居》第***2***問:“本詩表現了詩人在田園生活中感受到 的樂趣。 請具體說明表現了什麼樂趣, 這種樂趣是怎樣表現的?”抓住陶詩的特點及其一貫的思想主 題,結合詩中具體詩句,明瞭作者情感,那麼這裡田居生活的樂趣也就不難表達了。

  三、讀背景***註釋*** 對於高考中的詩作背景,我們不易把握,這裡的讀背景也即讀註釋——這是一個重要的資訊。 例如:***2006·遼寧·16***東坡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點明瞭作詩時期, 由此可推斷出大的寫作背景,被貶黃州,躬耕自食,過著簡單的生活,閒暇時讀書作詩,寫了這首題 名“東坡”的詩, 從中我們可看出詩人對逆境處之泰然的心情, 可見其胸襟之開闊。 讀詩從背景著手, 便於把握作者情感,作品內容主旨。 另外補充一點,除了讀註釋外,仔細分析題幹也可獲得關於詩作內容的資訊。如:***2006·北 京·12*** ***2*** 第 問中明確指出: “本詩表現了詩人在田園生活中感受到的樂趣。 ***2006·天津·16*** ” “„無數鈴聲遙過磧‟句表現了怎樣的邊塞景象”中的“邊塞景象”, 這些都是我們易於把握, 有助 於我們答題的重要資訊。

  四、讀體裁***題材*** 按所表現的內容,詩歌可分為諷喻詩、田園詩、山水詩、哲理詩。弄清詩歌的體裁,我們可以 更好把握詩歌的內容、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諷喻詩,是嘲諷和揭露落後或醜惡現象的詩歌,它直接表現詩人鄙視、輕蔑和嘲弄的感情態度, 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在表現手法上,或借用比興,將嘲諷和諷刺的現象具體為詩的形象,給以辛 辣的諷刺,或選取富有典型意義的事實,用漫畫式的手法加以渲染。諷刺詩的要求就是要透過現象看引導讀者認清造成這些現象的根源。 田園詩。歌詠閒適、恬淡的田園生活的詩歌。主要描寫美好的田園景色和悠閒的村莊生活,如 東晉詩人陶淵明以對田園生活的出色描寫, 被稱為田園詩人。 其他如南齊謝眺, 唐代孟浩然、 王維等。 田園詩在表現自然美方面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其中還寄寓著詩人的情思, 有的還表現了不滿現實的憤 怒情緒,有的謳歌農村生活的恬靜,但有的也流露出隱逸避世的消極思想。 山水詩。以山水景物為題材的詩歌。它描繪大自然的美麗景象,表現祖國山河的千姿百態,往 往能給讀者以美的享受,有的還能激發讀者的愛國主義感情。山水詩並不只是自然山水的客觀描繪, 往往或顯或隱、或多或少地表現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某種情緒,也就是說往往是借景抒情的。不管以 描寫山色水光聞名的謝靈運、孟浩然、王維的山水詩,還是其他詩人的,往往如此。如:孟浩然《宿 建德江》、王維《山居秋暝》、李白《望廬山瀑布》、張繼《楓橋夜泊》。不同的山水詩裡蘊含著不 同的思想感情形成不同的格調。 哲理詩。表現詩人哲學觀點、反映哲學道理的詩。這種詩內容深沉渾厚,含蓄、雋永,多將哲 學的抽象哲理蘊含於詩句之中。如:蘇軾《題西林壁》、陳毅《冬夜來詠青松》。

  五、讀意境 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 景、境、情三個方面。在做意境分析題時要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2004·福建·16***秋夜 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情感的一個字,並 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答案***“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 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答“缺”字, 言之成理亦可*** 這裡對詩的意境作了簡要分析,這種意境主要是通過涼床、月影、梧

  桐等意象表現出來的。 古詩詞的很多意象常常有特殊內涵,比如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以折柳 表惜別, 以蟬喻品行高潔,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來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以菊花象徵堅貞高潔的品質, 以梅花代表傲霜鬥雪、不怕打擊挫折、純淨潔白的形象,以鬆象徵堅貞高潔,以蓮表達愛情,以鷓鴣 鳥表達離愁別緒,梧桐、杜鵑鳥是淒涼悲傷的象徵,鴻雁則代表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六、讀內容

  古典詩詞的每一個作者,都想通過詩作來表達自己的意趣、主張、觀點、看法,有的表達得直 白張揚,但也有的表達得含蓄隱晦,特別是抒情寫景的詩作,其觀點與態度不易把握,只能從詩作的 字面意思去領悟與思考。例如: ***2006·全國卷Ⅰ·12***題竹石牧牛***並引*** 黃庭堅 子瞻畫從竹怪石,伯時增前坡牧兒騎牛,甚有意態,戲詠。 野次小崢嶸,幽簧相倚綠。阿童三尺棰,御此老骰觫。 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牛礪角猶可,牛鬥殘我竹。 這是首題畫詩,前兩聯描寫畫作的內容,詩人以遊戲的筆調分別寫了石、竹、牧童、老牛,構 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併發揮想象, 把畫中景物寫得活靈活現, 詩人對畫作的讚賞喜愛之情也溶於言表。 後兩聯寫了作者由畫作內容而生髮出的感想, 表明了對自然平和的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嚮往。 弄清這些 內容就不難回答問題了。 七、讀語言 詩詞是語言的藝術。詩詞語言特點是意蘊多、凝練、含蓄、富有節奏和韻律。能用來回答詩詞語言特色的詞語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 筆調婉約、簡練生動等等。語言特色也與作者的風格有關。如李白詩自然,王維詩清新,陶淵明的詩 真切平淡,李商隱的詩華美絢麗。 例如:***2005·全國卷Ⅱ·12***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2***語言上又有什麼特點? ***答案***詩的語言質樸無華。***語言風格明白如話,是白居易詩作的典型風格。*** 讀手法。

  八、讀手法。

  古典詩詞中關於表達技巧的鑑賞是在《考試大綱》中提出的要求之一。 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就是分析作品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這些表達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麼 作用,表達了什麼內容,達到了什麼效果。 詩詞的表達技巧***或藝術手法***主要表現在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兩個方面。抒情方式有直接抒 情、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常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託物言志、託物寓理等。表現手 法含描寫手法***襯托——正襯、反襯,聯想和想象,白描等***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象徵、借代、 誇張、對比、互文、比興、雙關、用典、設問、反問、反語等***。 表達技巧是作者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 在做分析技巧型的題目時應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並結合詩句闡釋說明作者是怎樣運用這種手法的,最後指出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例如:***2006·福建·10***端居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故素秋。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2***這首詩的第三、四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分析。 ***答案***在藝術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詩人藉助對“青苔”“紅樹”以 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觀色彩,營造出了冷寂、悽清的氛圍,表達 了悲愁、孤寂的思親的情感。 [從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在讀手法的過程中,有必要了解相關的名詞術語。

  九、讀情感 詩

  詞是情感的載體之一。其情感不外乎是欣喜、歡快、嚮往、哀怨、憎惡、憂愁、懷鄉思親、 離愁別恨、憂鬱沉悶、道古傷今等。要從詩詞字裡行間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例如:***2006·全國卷Ⅱ·12***南柯子 王炎 山冥雲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豔溼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2***試分析下闋的內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過對農民辛勞生活的感嘆,抒發了憐憫農民的思想感情。

  十、讀主題***思想內容***

  古詩詞的主題有以下幾大類:憂國傷時、建功報國、思鄉懷人、長亭送別等。 憂國傷時主題,多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離亂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表達對國家民 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建功報國主題,多表達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抒寫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陷的 痛苦,慨嘆年華易逝、壯志難酬,慨嘆理想不為人知的悲苦。 另外還有生活雜感,主要寫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寫昔盛今衰的感慨,有的寫借古諷今的情懷, 寫青春易逝的傷感,還有的寫仕途失意的苦惱,寫告慰平生的喜悅等等。

  一般來說我們將這十種方法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鑑賞古典詩詞。 詩歌鑑賞的 詩歌鑑賞的方法 鑑賞詩歌的基本方法 知人論世, 捕捉意象,體察詩情 調動想象,領略意境4 抓關鍵詞,推敲語言5 1、知人論世,找準情感 2、捕捉意象,體察詩情 3、調動想象,領略意境4、抓關鍵詞,推敲語言5、 反覆誦讀,品味韻律6 直抒胸臆, 整體感知, 反覆誦讀,品味韻律6、直抒胸臆,發掘內涵 7、整體感知,鑑賞手法

  一、鑑賞語言 反覆誦讀,品味韻律。

  1、反覆誦讀,品味韻律。 誦讀,是對語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語言的最好手段。而詩歌,一般都具備旋律、節奏、押韻這 三個韻律要素,適宜誦讀。古代詩人很講究在“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詩的語言要在朗誦時順 口流暢,欣賞時悅耳動聽,要富有抑揚頓挫、起伏迭宕的韻律美和流暢迴環的音樂感。作為鑑賞者也 要從詩歌的音韻與節奏中,體會出其中的音樂美。就誦讀方法看,一要引導學生整體感知,二要幫助 學生入情入境,三要採用多種形式激趣。誦讀讓學生獲得的不僅是語言表層的東西,對深層的,以及 對整體感受全詩內容也有切實的幫助。淺詠低吟戴望舒的詩句:“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 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反覆

  吟誦品味, 體會詩歌鮮明 的節奏、和諧的音調、動聽的旋律,就不難領略詩歌內涵,包括音樂美、情感美。優秀詩歌十分講究 音樂美,席勒甚至認為“詩裡的音樂在我心中鳴響,常常超過其內容的鮮明表象”。我國以聞一多、 徐志摩為代表的一大批現代詩人,很重視詩歌的音樂美,他們的詩歌行數、字數整整齊齊,停頓、韻 腳斬截自然,遣詞造句繪聲繪色。欣賞詩歌時我們反覆誦讀,熟悉詩歌的節奏韻律,就會領悟詩歌語 言體現的音樂美。 抓關鍵詞,推敲語言.

  2、抓關鍵詞,推敲語言. 詩是精煉的語言,一句話乃至一個字,裡面蘊藏著深厚的旨趣,所以詩家以一字稱工,刻意錘鍊,以 求其精深。對詩歌的煉字進行推敲,從而品味語言的雋美。動詞、形容詞、數量詞、疊詞等都是關鍵 詞。 而古典詩歌 ***特別是律詩*** “詩眼”一般出現在上下兩句中相對稱的位置上, 而且要是五言律詩, 就出現在第三或第五個字上, 一般都是動詞或形容詞。 它是詩人用心琢磨的結果, 因而也最富表達力, 最為“精煉傳神”。如上例中的“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詩眼 都分別在上下兩句中的第三個字上。 而“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中詩眼則分別在上下兩句中的第 五個字上。 ***著重號為筆者所加***至於七律、絕句和其它體裁的詩歌,其詩眼出現的位置則不太固定。 分析“好處”:分析詩眼的好處,就是要結合詩眼所在的整個詩句所表達的意境、形象或情理***有時 還需要結合整首詩的意境或中心***,來充分發掘其豐富的意蘊,把握其優美的藝術效果,進而用精煉 的語言表述出來。推敲煉字技巧,賞析語言雋永美。

  二、鑑賞形象 捕捉意象

  1、捕捉意象,體察詩情 是作者表達的中心,寄託的思想、情感; 是具象,具體可感的事物。 意象” “意”是作者表達的中心,寄託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體可感的事物。“意象”合 指作家頭腦中所形成的客觀形象和主觀情趣的有機融合,也指表現在作品裡的、 指作家頭腦中所形成的客觀形象和主觀情趣的有機融合,也指表現在作品裡的、包含著主觀思想情 趣的具體形象。 趣的具體形象。如《我愛這土地》中的“鳥”、“土地”、“河流”、“風”、“黎明”等就是寄 予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的具體可感的事物,即為意象。詩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數直接抒情,大多數都 要為情感抒發找個可代表、可象徵、可寄託的具體的“象”。要體味詩情就必須解開意象。因此把握 意象是真正解讀詩歌的第一步。 把握意象,必須在利用已知的基礎上初步把握詩歌的風格、情感基調。詩人描寫的圖景是與其思 想感情和諧統一的,美景當然流露喜愛之情,但情哀之時美景含淚,如“感時花濺淚”;心涼之時美 景卻又倍受詰問, 如“念橋邊紅藥, 年年知為誰生?”這裡的意象“花”“紅藥”所含的情感就是很 清楚的了。

  體味詩情,首先要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從想象中體味形象,對詩人的想象活動進行再經歷和再 體驗。讀《我愛這土地》,順著詩句,把自己想象成一隻小鳥,體味喉嚨為什麼會“嘶啞”,愛國者 的形象即可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因為這首詩的形象的核心是一隻不懈地為土地、 河流、 風和黎明歌唱, 死後連羽毛都奉獻給土地的多情鳥。讀詩的全過程,想象活動都是圍繞著這隻鳥的形象展開的,對於 詩歌中的愛國主義激情的把握, 是通過對這隻熱愛土地的鳥的想象而獲得的, 離開了想象將一無所獲。 體味詩情,還要善於在詩歌的抒情中寄託情思。詩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詩情,就要把詩歌所 提供的含蓄的東西“泡”出來。就是說,要把詩人由繁雜的生活現象加以精煉概括的東西,還原到它 原來的狀態中去。如《金黃的稻束》中的“沉思”的內容就需要好好挖掘 調動想象,

  2、調動想象,領略意境 意境,是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自然或生活的圖景***“境”***與作者的思想感情***“意”***相融合而形 成的一種藝術境界,一種和諧而廣闊的、能夠誘發鑑賞者豐富想象並從而獲得美的享受的藝術境界。 意境特點主要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清新優美等等。 抓住以上這類關鍵詞、 並聯系具體詩歌反覆訓練, 就不難做到“明意境”的要求, 即在充分理解詩句、 並將詩句散文化的基礎上,概括出其所表現的藝術境界的特點,例如一些邊塞詩的慷慨悲壯、田園詩 的恬淡自然,再如一些寫景詩的雄渾壯觀、隱逸詩***或思親詩***的孤獨冷寂,等等。要使學生熟練地 掌握以上這些術語。 意境與意象有聯絡又有區別。意象是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 “情”、詠物言志的“志”***“意”***的完美結合。意境通過某些詩句或整首詩體現出來,而意象則 通過單個的“象”體現出來。古典詩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 高潔品格的象徵; “月亮”代表思鄉之情; “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 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群意象, 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三、鑑賞感情

  詩歌是抒情言志的文體,鑑賞時,須深切體會詩歌的感情內涵。可以通過詩歌的形象、意境 中把握 它所要暗示和啟迪讀者的東西來體會作者的情感。 知人論世,找準情感。

  1、知人論世,找準情感。 欣賞任何一首詩歌, 總要對它的作者和它所誕生的時代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詩歌是一定時代生活的反 映,理解詩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時代的特徵。同一題材的作品,由於詩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經歷,所處 時代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否則,我們的欣賞就是盲目的,甚至是歪曲的。要領會情感美, 知人論世是第一步。同時,從創作規律來看,詩人平時積澱的情感要受到某種契機的觸發,才能演繹 成章, 把自己的情感傾瀉在字裡行間, 這種契機就是情感突破口。 找準情感突破口也是把握詩歌旨趣、 領會情感美的有效方法。激發詩人寫作靈感的情感突破口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種事物、一次經 歷或一個念頭。艾青正是因為一次被捕、一場大雪,想到了身世淒涼的大堰河,從而引起了對她的懷 念、追憶乃至歌頌,寫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

  鑑賞詩歌,找準了情感突破口,對詩歌主旨的 把握就會更便捷,對情感美的領會就會更深刻。 比喻象徵,

  2、比喻象徵,發掘內涵 一些詩歌的思想情感是通過詩歌形象的比喻、象徵意義來體現的。理解這類詩歌的思想感情 ,首先 要準確把握形象的內涵,進而展開聯想和想象加深對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實指性。 理解詩歌的感情還要顧及詩歌的體裁、風格、流派等因素。現實主義詩歌和浪漫主義詩歌在感情表 達上就有區別,豪放派詞和婉約派詞表達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四、鑑賞手法 在詩歌鑑賞中,要能掌握詩歌常用的表達手段與藝術技巧。 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麼+抒什麼情 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修辭方法: 修辭方法: 比喻、比擬、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用典、點化***化用***、互文、反覆、 排比、雙關、列 錦等。 現手法:

  2、表現手法: 表達方式: ⑴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 抒情手法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分為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情景交融***兩種。情景 交融包括三種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結情,三是緣情寫景。注意樂景與哀景的關係:一般情 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 描寫技巧:渲染與烘托、襯托與對比、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點面 結合、聲色結合、細節描寫、粗筆勾勒、白描工筆、詩中有畫、觀察角度***俯視、仰視、遠眺、近看***、 以少總多、以小見大等。 ⑵文藝表現方法 :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和想象、抑揚關係[欲揚先抑、 欲抑先揚、似貶實褒、 似褒實貶]、借古諷今或借古抒懷等

  3、篇章結構:首句標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層層深入、過渡 篇章結構: 篇章結構 照應、伏筆鋪墊、畫龍點睛、渾然天成等。

  2012年高考語文詩歌鑑賞專題

  鑑賞詩歌形象應注意以下兩點。

  1.瞭解傳統的審美習慣

  要做好詩歌鑑賞題,應瞭解傳統審美習慣,主要有下列幾點:

  ***1***望月懷遠,如李白的《靜夜思》、杜甫的《望月》、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

  ***2***傷春悲秋,或因見秋而思鄉。如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3***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如蘇軾看"大江東去"而嘆"人生如夢"。

  ***4***折柳送別。如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其間纏綿悱惻的別離之情,給人以悠長的回味。

  ***5***聞雁思歸。如王灣《次北固山下》"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6***聽梧桐而心悲涼。如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等等。

  2.抓意象的特殊內涵

  ***1***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2***以折柳表惜別。"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李白《憶秦娥》***--西安灞陵橋的兩邊長滿垂柳,而灞陵橋是首都的門戶,這裡是送別的地方,在灞陵橋折柳送別特別能表達傷離別的情感。

  ***3***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橋邊已長滿雜草野花,烏衣巷已失去了昔日 的富麗堂皇,夕陽映照著破敗淒涼的巷口。

  ***4***菊花象徵堅貞高潔的品質。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溼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等詩句中,菊花無疑已成為詩人人格的寫照。

  ***5***梅花象徵傲霜鬥雪、不怕挫折打擊、純淨高尚的精神追求。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汙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願同流合汙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6***松樹象徵堅貞高潔的品格。松樹是傲霜鬥雪的典範,自然是眾人謳歌的物件。李白《贈書侍御黃裳》:"願君學長鬆,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

  ***7***蓮用來表達愛情。由於"蓮"與"伶"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伶子","青"即"清"。這裡是語意雙關,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8***梧桐象徵淒涼悲傷。梧桐在古典詩詞中是淒涼悲傷的象徵。如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象歸夢三更後。"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渲染一種悽婉悲涼的氣氛,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等。

  ***9***杜鵑鳥象徵淒涼哀傷。由於"杜宇魂化杜鵑"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杜鵑這一形象在古詩中固定成為淒涼、哀傷的象徵。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悽斷,杜鵑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裡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淒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悽清的景物,寄託了幽深的鄉思。

  ***10***鷓鴣鳥象徵離愁別緒。由於鷓鴣的鳴聲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人對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因此,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裡就有了特定的內蘊。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處"***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

高考語文閱讀專項練習附答案
福建高考完形填空專項訓練附答案解析
相關知識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拿滿分的技巧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試題答題技巧***2***
山東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試題及答案
廣西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試題帶答案
青海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試題附答案
吉林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試題帶答案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描寫技巧總結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修辭技巧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易混術語總結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表達技巧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