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臨床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西醫,通常所指西方國家的醫學。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西醫臨床合理使用中成藥

  【摘要】 中成藥是在中醫理論的基礎下, 以中藥材為主, 在中藥方劑中根據相關處方進行中成藥的製備。因為中成藥使用較為簡便, 同時價格較為合理, 大部分的西醫同樣會採用中成藥對患者進行治療。而在使用中成藥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合理使用現象, 所以西醫臨床應合理使用中成藥, 以利於醫療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 西醫臨床;合理用藥;中成藥

  我國西醫臨床中, 使用中成藥進行治療逐漸成為一種趨勢。這種現象有利於我國中藥的發展, 而中西醫結合治療所產生的多數作用並未經過證實以及研究, 與此同時, 中藥為單獨體系, 西醫對其掌握程度不能夠單憑一張處方說明[1]。而大部分研究則證實中西醫聯合應用在一定情況下會改變西藥自身作用, 然而西藥如果存在較窄的安全計量範圍, 那麼在臨床中則會出現嚴重的影響。

  1 西醫不應盲目進行聯合用藥

  西醫在臨床用藥中採用中成藥能夠有效的提升治療效果, 有助於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如果聯合用藥使用不合理, 則會降低藥物的治療效果, 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嚴重者則會對自身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脅。中成藥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按照循證用藥的基本原則, 然而在實際治療中不對症的現象常有發生[2]。例如在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 西醫如果想聯合用藥則需要邀請中醫進行聯合會診, 診斷患者疾病的型別, 隨後進行對症治療。而採用人蔘治療時同樣需要進行辨證治療, 如果患者為熱證以及實證則不應採用人蔘, 對於陰虛的患者使用人蔘之後會產生便祕現象, 同時還會加重自身的病情。所以, 通常情況下身體較為健康且未產生虛症的患者則不需要採用人蔘。

  2 遵循配伍原則

  將中西藥進行聯合應用則需要對其之間產生的反應予以重視。而物質均通過化學物質所構成, 因此在進行中西藥聯合應用時需要對藥物自身所產生的反應予以注意[3]。若不能正確進行聯合應用則會降低藥物的治療效果, 嚴重者會引發藥源性疾病。例如包含有機酸的山楂丸以及護肝片等藥物不應與氨茶鹼以及蘇打片進行聯合應用, 由於上述藥物聯合應用會產生酸鹼中和從而降低治療效果。此外, 三溴合劑同樣不應與硃砂安神丸進行聯合應用, 硃砂中的成分和三溴合劑的溴化物會產生一定的反應從而形成溴化汞, 致使患者產生藥源性腸炎。

  3 重視聯合用藥間所產生的作用

  在臨床治療中將中西藥進行聯合應用, 會存在一定的作用現象。雖然大部分的作用機理並未被瞭解, 在極易出現的作用中, 應避免藥理性配伍現象的產生[4]。例如含有麻黃鹼的中成藥不應和強心藥以及降壓藥進行聯合應用, 由於麻黃鹼中包含心肌β受體, 從而提升其心肌收縮能力, 如果和洋地黃以及地高辛進行聯合應用時, 則會大大加強其藥物作用, 同時加大了藥物的毒性, 極易產生心率失常等症狀。患者在應用地高辛進行治療的過程中, 不應和六神丸進行聯合應用, 由於六神丸中的蟾酥為固醇混合物, 無良好的強心作用, 但是極易使患者產生心律紊亂現象。同時含有氰苷成分的中藥不應長時間和鎮咳的西藥進行聯合應用, 由於氰苷在酸性作用下通過水解會形成氫氰酸, 雖然能夠有效控制咳嗽症狀, 但是會對呼吸中樞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然而, 患者在採用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藥物進行治療的過程中, 不應採用包含中藥海藻以及昆布等製劑, 由於碘自身所形成的作用使絡氨酸逐漸碘化, 因此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4 重視中成藥的使用方法

  大部分患者認為中成藥在使用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 因此藥物的使用劑量不需要進行精確, 哪怕擅自加減藥量也可以, 此種想法是不正確的。一旦藥物使用劑量較小, 藥力則會不充分, 因此無法提升治療效果;而藥物使用劑量較大, 其藥力較大, 則會對人體的正氣造成一定的影響。例如雲南白藥, 成人的使用劑量為0.2~0.3 g, 當服用劑量>0.5 g時, 就會產生噁心、嘔吐等症狀, 嚴重者還會引發腎衰竭。因此在通常情況下, 需要根據規定進行用藥, 不應擅自加大或者減少藥物的使用劑量。對於有嘔吐症狀的患者, 應通過生薑湯送服霍香正氣丸, 以此來提升治療效果。另外, 對面板病患者進行治療時不應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5 不良反應的發生以及預防

  伴隨中醫水平的不斷完善以及發展, 臨床治療多數均選擇中西藥聯合治療, 尤其是疑難雜症的治療。而中西醫採取科學合理的配伍能夠提升藥物的治療效果, 從而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但是中藥化學成分較為複雜, 如若對其沒有充分的瞭解, 在應用中極易產生不良反應, 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脅, 尤其是可以滲入到血液迴圈系統中的中藥注射劑, 其使用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而不良反應現象則時有發生[5]。其不良反應案例大致為:對患者進行七葉皁苷鈉的注射, 從而使患者形成脈管炎, 併產生皮下壞死、過敏反應、心動過緩以及過敏性休克等現象;而葛根素進行治療時則會產生高熱以及過敏現象;同時鹿瓜多肽注射液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會產生嚴重的過敏性休克, 當出現過敏現象等不良反應時應立即停止藥物的使用, 詳細的將其記錄在病歷中, 以免再次發生。

  綜上所述, 臨床治療採用中西藥聯合應用為一項較為複雜的課題, 醫患雙方需要對其進行重視, 尤其是醫護人員需要對相關藥物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的瞭解, 從而可以正確的進行藥物聯合應用, 提升總體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肖隨安.門診西醫不合理使用中成藥分析及對策.光明中醫, 2014, 29***2***:403-404.

  [2] 金敏.我院2010年中成藥處方分析.中醫藥導報, 2012, 8***1***: 72-73.

  [3] 舒永全, 李穎.中成藥在綜合醫療機構的臨床應用調查報告.四川生理科學雜誌, 2012, 34***3***:114-117.

  [4] 劉彩雲.我院中成藥用藥合理性情況分析.中國美容醫學, 2012, 21***18***:206-207.

  [5] 孔莉.我院門診中成藥使用不合理情況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雜誌, 2013, 6***24***:5-6.

  篇2

  關於心血管疾病臨床西醫治療的效果探究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西醫治療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取過去2年我院所接受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共310例,其中記記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急性心絞痛患者18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採取西醫的治療方法,對治療效果展開分析及探究。結果 經過西醫的治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16例得到了有效的恢復,有效率達到了5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25例得到了有效的恢復,有效率達到了69%,急性心絞痛患者中有167例得到了有效的恢復,有效率達到了92%,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有61例得到了有效的恢復,有效率達到了98.39%。結論 對於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採取西醫的治療措施,並配合以及時的治療,才可以確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關鍵詞:急性心血管疾病;西醫治療;臨床

  心血管疾病是一類涉及到人體心臟、 血管 ***靜脈、動脈、微血管***等迴圈系統的病症,臨床中又叫做迴圈系統疾病。其根據病症的緩急程度可以分為慢性心血管疾病和急性心血管疾病兩種,這往往都與患者動脈硬化息息相關。急性心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科室中多見的病症,其具有發病迅速、病情進展迅速的特徵,如果醫護人員沒有對患者進行及時的治療,患者的生命就會受到嚴重的威脅。臨床中急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絞痛和急性心力衰竭。探究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西醫治療方法及效果, 選取過去2年間我院所接受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共310例,採取西醫的治療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做出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過去2年我院所接受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共310例,其中記記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急性心絞痛患者18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62例。在310例患者中間,男性患者為16例,女性患者為124例,患者年齡從36~71歲不等,平均年齡為51歲。310例患者均因心血管疾病而被送至醫院就診,其中,30例患者為急性心力衰竭,36例患者為急性心肌梗死,182例患者為急性心絞痛,62例患者為急性肺栓塞;合併貧血症狀的66例,合併高血壓症狀的 244例。

  1.2臨床表現 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特徵為:在患者過於勞累或情緒波動幅度較大時心臟會有壓迫性質的疼痛感存在,疼痛通常不會發生放射,患者經過休息或應用***疼痛便可得到緩解。患者的臨床表現為在發病1d內通常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心律失常,同時還存在類似心絞痛的痛感,並且疼痛較為劇烈時間也相對較久。通過一段時間的休息或者口服***後疼痛依舊存在甚至加重時,患者甚至會有一種瀕死感。少量患者會在發病的初期便發生心衰或者休克,病情嚴重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呃逆。患者呼吸變得較為困難,在大量咳嗽的同時有血色或者白色泡沫狀的痰咳出,患者的面色比較蒼白、大量出汗、四肢冰涼等。

  1.3方法 在採取心肌灌注方法進行治療的最佳時間為發病後的6~12h內,在治療時首先輸入尿激酶1.2×106U,然後對患者注射0.5×104U的低分子肝素,連續應用1w,2次/d。另外,患者還應當每日口服阿司匹林,具體應用方法為前3d,0.3g/次,3d後75~150mg/d,用藥1次/d。在減小梗死範圍的治療上,可以應用美託洛爾,6.25~50.00mg/次,2次/d;依那普利,在患者發病的第1d開始用藥,5~10mg/次,2次/d;卡託普利,同樣在患者發病後的第1d開始用藥,初期的藥量為6.25mg/次,然後逐漸增加到25mg/次,3次/d;對於存在心臟功能不全以及心肌梗死之後存在嚴重心絞痛的可以輸注***治療,速度控制在 5~15μg/min,1w為 1個療程;應用右旋糖酐,250~500ml/次,1次/d;應用辛伐他汀,10~40mg/次,1次/d,晚上服用。

  1.4療效評價 患者的治療效果主要劃分為三個等級:①治癒:經過治療患者的 S-T波段迴歸正常,心電圖恢復正常狀態,不良症狀均完全消失;②良好:經過治療患者的 S-T波段僅存在微小的改變,心電圖有了明顯恢復,不良症狀基本消失;③無效:經過治療患者心電圖狀況以及不良症狀均無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其中治癒和良好均歸為有效。

  2結果

  經過治療,經過西醫的治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16例得到了有效的恢復,有效率達到了5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25例得到了有效的恢復,有效率達到了69%,急性心絞痛患者中有167例得到了有效的恢復,有效率達到了92%,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有61例得到了有效的恢復,有效率達到了98%。

  3討論

  急性心血管疾病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急症之一,其發病通常較急,病情發展速度快而且具有較高的致死率。本文通過對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絞痛、 急性肺栓塞這三種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表明,目前臨床中對該病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治療方案, 但是由於患者在送至醫院時,往往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導致臨床中的治療效果並不樂觀。

  引起患者出現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原因有糖尿病、高血壓、吸菸等,這些因素會直接加大對患者發病後的危險係數,而高血壓又是這些因素中最主要並且最危險的因素。做到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病後的及時有效的確診及護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成功救治率,因此,醫護人員熟悉掌握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一系列早期症狀、生命體徵等對於及時確定治療方法及用藥方案進而使患者得到成功救治具有重要意義。最近幾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於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已經日趨成熟,其成功救治率也在不斷提高,本組研究中,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絞痛、肺栓塞患者的整體有效率分別達到了54%、69%、92%和 98%,臨床效果理想。

  醫護人員還應當加強對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指導老年人養成科學的生活習慣,適當進行運動,戒菸戒酒,保持情緒的積極穩定,同時還要指導其學習一些簡單的搶救事項及技能,這對於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及控制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還要告知患者一旦發生胸悶、四肢冰涼、頭暈等症狀時及時去醫院就診,定期進行康復檢查。對於存在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相關患者,醫護人員還應當向其介紹控制血糖以及血壓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積極做好預防措施。總而言之,只有做到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成功救治,首先應當保證患者在發病後能夠得到及時的就診,然後醫護人員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選取科學有效的治療藥物及護理措施,才能夠保證患者得到成功救治。

  參考文獻:

  [1]陳可冀.老年心血管病及其中西醫結合治療[J].臨床醫學雜誌,1985,01:2-5.

  [2]張峰,錢菊英.合併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圍手術期處理[J].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9,02:112-115.

畜牧獸醫專業畢業論文參考
關於口腔醫學的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中西醫臨床畢業論文
西醫臨床畢業論文
中醫臨床畢業論文
臨床醫學類畢業論文範文
臨床醫學系畢業論文
臨床醫學生畢業論文
臨床醫學的畢業論文
臨床醫學類畢業論文
醫學臨床專業論文
中醫臨床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