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的重要考點之辯證法
政治的辯證法是考研的必考內容,這個重要考點大家都掌握了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考研政治的辯證法考點一兩大特徵
聯絡和發展
***一***普遍聯絡
1.含義:聯絡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係。辯證聯絡是以事物之間的區別為前提的。
2.特徵:
首先,聯絡具有客觀性。聯絡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觀臆想的。
其次,聯絡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處於一定的相互聯絡之中。
①事物內部各要素和不同部分之間相互聯絡;
②事物和事物之間相互聯絡
③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絡的整體。世界的普遍聯絡是通過“中介”來實現的。
再次,聯絡具有多樣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樣的,事物的聯絡也是多樣的。
最後,聯絡具有條件性。
其一,條件對事物的發展和人的活動具有支援或制約的作用;
其二,條件是可以改變的;
其三,改變和創造條件不是任意的。
3.事物普遍聯絡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馬克思主義關於事物普遍聯絡的原理,要求人們要善於分析事物的具體聯絡,確立整體性、開放性的觀念,從動態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聯絡。
***二***永恆發展
1.聯絡與運動、變化、發展
事物的相互聯絡包含著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導致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2.發展的實質
發展是前進上升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歷史前進方向、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因為:
第一,就新生事物與環境的關係而言,新事物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環境和條件。
第二,就新事物與舊事物的關係而言,新事物是對舊事物的“揚棄”。這兩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質上優越於舊事物,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第三,在社會歷史領域內,新事物是社會上先進的、富有創造力的人們創造性活動的產物,它從根本上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因而必然戰勝舊事物。
3.發展與過程
過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歷史,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領域中的一切現象都是作為過程而存在、作為過程而發展的。從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時間上的持續性和空間上的廣延性的交替;從內容上看,是事物在運動形式、形態、結構、功能和關係上的更新。
4.方法論意義
堅持事物發展是過程的思想,就要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把一切事物如實地看作是變化、發展的過程,既要了解它們的過去、觀察它們的現在,又要預見它們的未來。
考研政治的辯證法考點二聯絡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一***原因和結果
原因和結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後相繼、彼此制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係範疇。引起某種現象的現象叫原因,而被某種現象所引起的現象叫結果。
原因和結果的關係是辯證的:①原因和結果的區分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②原因和結果相互作用,原因產生結果,結果反過來影響原因,互為因果;③原因和結果互相滲透,結果存在於原因之中,原因表現在結果之中;④原因和結果的關係是複雜多樣的,有一因多果、同因異果、一果多因、異因同果、多因多果、複合因果。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絡是自覺的實踐活動的必要條件。
方法論意義:辯證地分析事物的因果關係,可以增強人們活動的自覺性、預測性和調控性。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觀事物發生、發展和滅亡的不同趨勢的範疇。
必然性:事物聯絡和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發生確定不移的趨勢。
偶然性:事物聯絡和發展過程中不確定的趨勢。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一方面,二者是有區別的:①它們產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產生於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產生於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條件;②它們的表現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發展過程中比較穩定、時空上比較確定,是同類事物普遍具有的發展趨勢,偶然性則是不穩定的、暫時的、不確定的,是事物發展中的個別表現;③它們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發展中居於支配地位,決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偶然性居於從屬地位,對發展的必然過程起促進或延緩作用,使發展的確定趨勢帶有一定的特點和偏差。
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必然性存在於偶然性之中,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併為自己開闢道路;偶然性背後隱藏著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方法論意義:要重視事物發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發展的總趨勢,又要善於從偶然中發現必然,把握有利於事物發展的機遇。
***三***可能性和現實性
可能性和現實性是揭示事物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相互關係的範疇。
現實性:已經產生出來的具有內在根據、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事物發展過程中潛在的東西,是包含在事物中並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
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區分①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現實中是否有根據和條件***;②現實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根據和條件是否充分***;③好的可能性和壞的可能性***是否對人有利***。
現實性和可能性既有區別,又有聯絡:沒有現實就沒有可能,反過來,沒有可能就沒有現實,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意義:立足現實,展望未來,注意分析事物發展的各種可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好應對不利情況的準備,爭取實現好的可能。
***四***現象和本質
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部表現和內部聯絡相互關係的範疇。
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絡和表面特徵,人們可通過感官感知***個別的、具體的、生動的、豐富的***;本質是事物的內在聯絡和根本性質,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維才能把握***共同的、一般的、穩定的***。
現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與錯覺不是一回事***假象是客觀的,錯覺是主觀的***。任何本質都是通過現象表現出來,任何現象都從一定的方面表現著本質,即使假象也是本質的表現。
方法論意義:人們不能停留於現象而必須透過現象揭示本質。
***五***內容和形式
內容與形式是揭示事物內在要素同這些要素的結構和表現方式的關係範疇。任何事物的內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內容。內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於內容。
方法論意義:既要重視內容,根據內容的需要決定形式的取捨、改造和創新;又要善於運用形式,發揮其積極作用,利用和創造必要的形式,適時地拋棄與內容不相適應的形式。
考研政治的辯證法考點三對立統一規律
***一***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中的實質和核心。原因在於:
①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普遍聯絡的根本內容和永恆發展的內在動力;②貫穿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唯物辯證法基本範疇的中心線索;③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④是否承認對立統一學說是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實質。
***二***矛盾的基本屬性
對立統一規律又稱矛盾規律。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間的對立和統一及其關係。
1.同一性和鬥爭性的辯證關係
同一性和鬥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是矛盾雙方相互聯絡的兩個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即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前提;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同一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
鬥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不能把鬥爭性歸結為一種形式,也不能鬥爭形式的改變誤認為鬥爭的消失。對於多種多樣的鬥爭形式,可以區分為對抗性和非對抗性兩種基本形式。鬥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同一性是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相互聯結、相互制約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解決矛盾時,必須從對立中把握同一,從同一中把握對立,一分為二、全面地看問題。
2.同一性和鬥爭性的作用
同一性對於事物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①由於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條件,矛盾雙方可以利用對方的發展使自己獲得發展;
②由於矛盾雙方相互包含,矛盾雙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於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發展;
③由於矛盾雙方彼此相通,矛盾雙方可以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而得到發展,並規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
鬥爭性對事物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①鬥爭推動矛盾雙方力量對比發生變化,造成事物的量變;
②鬥爭促使矛盾雙方地位或性質轉化,實現事物的質變。
和諧作為矛盾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並不意味著絕對同一。和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矛盾推動事物的發展,說明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①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它規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②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
***三***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學認識的首要前提。
矛盾普遍性要求我們承認矛盾、正視矛盾,勇於解決矛盾,堅持矛盾分析法,一分為二的看問題。
2.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具體表現為三種情形:①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點;②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過程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③是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矛盾特殊性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解決矛盾時,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適當的方式解決不同的矛盾。
矛盾解決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①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②矛盾雙方同歸於盡;③矛盾雙方形成協同運動的新形式;④矛盾雙方融合成一個新事物。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
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矛盾的特殊性即個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任何現實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一,共性寓於個性之中,沒有離開個性的共性,也沒有離開共性的個性。
人的認識的一般規律就是由認識個別上升認識一般,再由一般到個別的辯證發展過程。
考研政治的辯證法考點四質量互變規律
***一***質、量、度
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
質:事物區別於其它事物的特殊規定性。
量: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
質和量的統一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認識度才能為實踐活動提供正確的準則即適度原則,防止“過”或“不及”。
***二***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
量變:事物數量的增減和次序的變動,是保持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的不顯著的變化,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的連續性。
質變:事物性質的根本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和連續性的中斷。
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誌是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了度。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是:第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第二,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第三,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
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形式和狀態,體現了事物發展的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
考研政治的辯證法考點五否定之否定規律
***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肯定和否定
事物內部都存在著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維持現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現存事物滅亡的因素。
***二***辯證否定觀和形而上學否定觀
1.辯證否定觀
證的否定觀認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否定是新舊事物聯絡的環節;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即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既克服其消極因素又保留其積極因素。
2.形而上學否定觀
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觀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絕對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這就既割斷了事物的聯絡,又使發展中斷。
***三***否定之否定規律及其意義
事物的辯證發展就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個週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階段彷彿是向原來出發點的“回覆”,但這是在更高階段的“回覆”,是“揚棄”的結果。
事物的否定之否定過程,從內容上看,是自己發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從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進,方向是前進上升的,道路是迂迴曲折的,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方向和道路,體現了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考研政治的辯證法考點六唯物辯證法
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
***一***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
客觀辯證法:客觀事物或客觀存在的辯證法,即客觀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聯絡的形式呈現出的各種物質形態的辯證運動和發展規律。
主觀辯證法:人類認識和思維運動的辯證法,即以概念作為思維細胞的辯證思維運動和發展的規律。
主觀辯證法是對客觀辯證法的反映。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在本質上是統一的,但在表現形式上則是不同的。
***二***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抓關鍵、看主流的方法,在對立中把握同一與在同一中把握對立的方法,批判與繼承相統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體體現。
***三***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思維方法
辯證思維方法主要有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相一致等方法。
1.歸納與演繹。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方法,即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方法,即從一般原理推論出個別結論。歸納和演繹的客觀基礎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個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關係。
2.分析與綜合。分析是在思維過程中把認識的物件分解為不同的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從中找出基礎的部分、本質的方面。綜合則是把分解出來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觀的次序、結構組成一個整體,從而達到對事物整體的認識。分析與綜合的客觀基礎是事物整體與部分、系統與要素之間的關係。
3.抽象與具體。抽象是對客觀事物某一方面本質的概括或規定。思維具體或理性具體是在抽象的基礎上形成的綜合,它不同於感性具體。理性具體是在感性具體基礎上經過思維的分析與綜合,達到對事物多方面屬性或本質的把握。對事物的認識經歷著從***感性***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理性***具體的過程。
4.邏輯與歷史相統一。邏輯與歷史相統一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內在要求。歷史是邏輯的基礎和內容,邏輯是歷史在理論上的再現,是“修正過”的歷史。
***四***增強辯證思維能力
學習和掌握唯物辯證法,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增強戰略思維能力、歷史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底線思維能力。
***五***唯物辯證法與“四個全面”戰略思想
高二理科數學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