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語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學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只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才能得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在我國農村的中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學存在著各種問題。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農村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思考

  在我們所在縣域的西北邊,有一所規模不大的農村初級中學———景安初級中學。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當下,這所學校從校長到教師,都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充當“弄潮兒”。走進他們的教學課堂,可以說是別有風味,給人以別樣的風采。他們課堂教學的效果應當有待於檢驗,但作為走進其教學課堂的老師應該有著自己的相關思考。現拙於筆端的僅是自己對教學課堂的一孔之見,極不成熟和深刻,權且拋磚引玉。

  一、學生座位發生變化引起的思考

  景安初級中學的課堂,可以說是令人耳目一新,教室的南北牆壁上多了四塊小白板,水筆、黑板擦一應俱全。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面對面坐著。對這樣的教室安排,我們會怎樣想呢?也許人們會這樣去思考,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學生如此安排座位合適嗎?也許人們會做出如此意義上的判定———形式而已。竊以為,這絕不是一種簡單的形式主義,應當是一種徹底意義上的對傳統意義上的學生座位安排的顛覆。我們應當做出這樣的思考,傳統行列式的座位安排,學生一律面向黑板,關注的是老師的手舞足蹈,是老師課堂講授的精彩,作為教師也完全因之而把所有的精彩自己操縱、把持著。學生面對面坐著可以獲取學生相互之間的互動合作探究之情感的首先融洽,事實也正是這樣,走進景安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學生們愉悅地坐著,快活地交流著,還不時自主地走到小白板的面前將自己的相關感悟或者就是疑問用水筆寫出來,更有人充滿自信地將別人的相關內容進行修正。這讓我們感到,課堂是由學生探究、學生展示、學生質疑、學生解答組成的。一切都由學生的互動學習小組去完成,學生在較小範圍的實踐中思考,在思考中收穫,學生得到了充滿自由和自主的釋放,學生真實意義上“動”起來了,也才真正成了課堂的主體,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二、學生之間互動探究引起的思考

  應當毫不誇張地說,如今的景安初級中學已今非昔比,已經成為如東乃至南通課改的一面旗幟,它作為一個小區域內教育的品牌,已經逐步打出去了,到景安初中學習、取經乃至切磋的人也日益增多。在景安初中所開放的隨堂課中,給人以很多深刻的啟示。那次,有一節課是初二語文,教師教授的是詩歌。課堂伊始,師生問好,學生便進入互動合作學習中。學生互動學習的整個過程應當是真實的,因為它體現出了真學課堂的構建。學生互動合作的效果也是明顯的,從班級互動之情形看,這班學生真是了不起,令人刮目相看。對此,筆者的思考是:學生如此意義上的互動學習,我們的教師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上需要去做的是什麼?竊以為,教師必須做實和做好的事情是讓學生充分做好前置性的學習。對初中學生閱讀感悟的前置性學習,人們通常忽略的都是學生的學習問題。雖然我們教師經常會提出學生前置性學習的要求,但事實上,不少要求是一種閱讀感悟的機械灌輸。我們多喜歡出些預習提綱,這提綱近乎將文字的內容和閱讀感悟的內容都告訴學生。學生這樣的前置性學習大都是一種形式,不過是依據提綱到課本上找找相關的詞句罷了,達不到學生真實意義上前置性學習的效果,互動合作的真性也大打折扣。針對景安初中的學生互動探究模式,學生的前置性學習模式最好的方法是讓學生自主涉獵文字,讓他們以單元組合,能夠以一反三。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與其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還不如讓他們圍繞教材文字之內容、體裁、作者進行廣泛意義上的博覽。

  三、師生之間互動探究引起的思考

  在景安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上,上課之初學生顯得特別忙乎,而教師卻有些“無所事事”。這引起我們的擔憂:我們的老師幹什麼?說實在的,在所聽的這堂課裡,學生與老師之間也沒有出現什麼精彩的互動。竊以為,這種方式並不是沒有可取之處,有學者這樣說過:“懶教師教出勤學生。”因此,課堂教學無需教師好高騖遠地不著實際地去追求精彩,平平實實的課堂其本身就應當是一種沉默的精彩,因為學生完全可以在沉默中“爆發”。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必須妥善處理教與學的關係。我們需要讓學生課堂學習中體現其主體地位,但也不能因此忽略了教師自身的主導地位。如果整個課堂都是學生在互動,那學生的互動及創新感悟就有可能大打折扣。對景安初中採用的學生互動合作的方式,我們不能冒然否定,而需進行冷靜的思考,從而促使這種學習方式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教師必須合理控制學生小組互動的時間,必須提高小組合作互動的質量。此外,教師還要關注小組互動合作中學生的學習問題。對問題學生,教師在小組進行互動合作時應當給予適當的關注,教師可以和這些問題學生一起參加相關小組的合作學習,幫助他們克服難關;同時,教師可以在班級互動時給問題學生更多進行展示的機會。總而言之,對這種教學模式,我們應當完全予以肯定,其教學效果也是能夠引以自豪的。據所能知曉的資訊看,這所農村初中的中考成績斐然。但是,我們不要去觀待人家的科研、課改成果,我們要做的是,借他山之石,攻自身教育教學之玉。

  作者:董紅梅 單位:江蘇省如東縣童店初級中學

  篇二:農村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研究

  摘要:文言文是中學語文的重要構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難點所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方法的探討與分析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必不可少的環節。本文將結合農村中學的文言文教學特點進行其教學方法的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中學語文;文言文

  學古文難,教古文更難,對於目前的教學改革而言,文言文教學幾乎是它的一個死角,尤其是農村中學,不管是公開課還是評優課,很少有教師會選擇文言文進行講授,文言文教學變成了教師最不願深究的領域,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成績必然會受到影響與波動。對此,本文將進行相關問題的探討,希望對提高農村中學的文言文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興趣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科成績,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文言文授課質量,第一步就是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突破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從死記硬背的狀態中解放出來。首先,教師要改變以往教學中一講到底的授課方式,轉變課堂重心,不能一味的以教師為中心,而應該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把更多的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有充分表現與發揮的餘地,開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於文言文中一些簡單問題完全可以交給學生自己探究完成,比如對照註釋進行初步翻譯,存在的疑問進行討論,教師對於簡單知識只需要進行點撥,對於重難點知識則需要詳細講解。例如教師在講《三峽》這篇文言文時,可以將重點實詞與虛詞進行板書,讓學生在通讀文章的基礎上自己找出答案,而對於有異議的詞則可以提出來,進行課堂討論,通過這種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將極大的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其次,教師要培養學生對相關詞彙進行查詢與整理歸納能力。學生在學習文言文過程中,遇到的自己不懂而又沒有註釋的詞彙應優先選擇工具書查詢,儘可能的遇見問題自己解決,而不是完全依賴老師;此外,對於一些常見的重難點詞彙要養成對其歸納整理的習慣,這樣日積月累,學生認識的詞彙會越來越多。學生這些習慣的培養一方面需要自律性,另一方面則需要教師進行引導,例如,教師可以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擁有一個記錄本,並讓學生對課程要求的實詞、虛詞掌握進行整理歸納,建立一套屬於學生自己的“文言知識庫”。需要注意的是,詞彙的整理歸納並不是進行簡單的照抄照搬,而是在積累的同時學會聯絡與比較,做到知識的融會貫通,而不是機械式學習。總而言之,就是要實現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各種學習方式的創新與運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興趣提升了,文言文學習效果自然而然就會提高。

  二、創新學習方式,啟用學生學習熱情

  傳統的文言文授課方式往往帶給學生死氣沉沉的學習環境,這無疑制約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甚至可能導致學生厭學情緒滋長,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課對課堂氣氛進行調節,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課文朗誦會、知識競賽、古文化知識猜謎會等等這些都是可行性比較高的課堂活動形式,教師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將文言文學習轉變成文言文遊戲,這也極大提高了文言文學習的趣味性,拓寬了學生文言文學習的渠道,有助於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例如,在課程進入了總複習階段,教師可以專門抽出一兩節課時間進行“文言文知識競賽”活動的開展,當然,在競賽開展之前,教師需要明確學生複習範圍,讓學生有一個充足的準備,另外,教師可以設定形式多樣的答題方式,如輪流答、抽查答、推薦答等等,這樣做即梳理了知識,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熱情。

  三、重視學生文言文朗讀情況

  朗讀自古以來就是語文課堂上最常見最重要的知識習得方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俗語的存在無一不在證明朗讀的重要性。農村中學條件限制比較大,教師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為學生傳授知識,朗讀作為一種傳統、基本的教學方式,它對外界的要求條件很低,只要學生有空間、有時間即可進行文章的朗讀,因此,教師要特別注重學生對文言文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進行背誦,進而增加學生語感與理解能力。很多人感覺朗讀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其實它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實現自讀與範讀的結合、齊讀與個體讀的結合、講前讀與講後讀的結合,以及朗讀與背誦的結合,只有將這四結合落實到位,才能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更好把握。讓學生在教師範讀的基礎上進行自讀,並且要帶著感情去讀,這樣有利於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提高了學生對文言文的感知力。學生在朗讀當中經常出現語音、重音、停頓、節奏等方面的問題,對此,教師要特別留意,並給予及時糾正,讓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瞭解文章所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在學生長期的朗讀中,文言文語感自然會得到提升,與此同時還能強化學生“角色”意識。

  四、強化學生文言文主旨領悟能力

  很多語文教師在文言文教學課堂上出現了教學偏差,教師常常一味的將時間與精力過度的花費在字詞的理解翻譯上,而忽略了學生對文章“文”的理解,學生不能文章主旨有一個很好的理解,加深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難度。例如,在《捕蛇者說》這一課當中,一個個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但是如果學生不理解歷史背景,不瞭解他們的生活背景,便不能很好的理解作者筆下的這些人物形象,更不懂文章中提倡的“捨生取義”觀,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情懷也會淹沒在學生的似懂非懂中。對此,語文教師應進行及時的引導,讓學生真正走進文章“文字”中,教師在結合時代背景的分析基礎上,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主旨與精神內涵。學生在弄懂文章主旨的前提條件下,在對文章進行反覆誦讀,從而感悟歷代遷客騷人的崇高精神。

  五、利用多媒體創新教學方式

  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語文課堂教學方式,例如,利用多媒體進行相關圖片、Flash、視訊的播放來幫助學生了解、掌握文言文知識點,這些方法的運用將極大的彌補傳統語文教學當中枯燥無味的缺點,充分調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拉進文言文與學生的距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文言文的特點就是語言簡練、意境幽深,它講究一個意境美,因此,教師在文言文講授課堂上要注意對多媒體的運用,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故人描繪的幽美畫面。例如,教師在講《三峽》一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重現作者描繪的“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的景色,並適時的配合音樂的播放,讓三峽壯美畫面展現在學生眼前,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彌補學生憑空聯想的不足。這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對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極大幫助,

  六、結語

  中學文言文可以說是古人留給我們最大的精神財富,對於學生人格的塑造以及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播都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文言文講授的時候,一定要還原歷史,不偏不倚,讓學生在感悟古人情懷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另外,通過以上方法的介紹,希望教師能夠“為我所用”,突破傳統,讓學生在享受學習的快樂的同時,得到情感的真實體驗,進而提升學生文言文學習能力。

  作者:湯瑩 單位:渤海大學文學院

  參考文獻:

  [1]唐銳.農村初中文言文教法初探[D].四川師範大學,2013.

  [2]田宜華.淺析農村中學高一階段文言文語法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z1***:55-55.

  [3]谷明磊.運用誦讀法改善農村中學文言文教學狀況的研究[D].河北師範大學,2009.

  [4]陽建忠.農村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D].四川師範大學,2010.

  [5]劉愛華.認真研讀考試說明把握文言文複習方向[J].考試周刊,2007,***37***:1.

  [6]徐明月.對農村中學文言文翻譯教學的策略探究--以文昌市錦山中學為考察物件[D].海南師範大學,2015.

  篇三:農村中學語文教學的幾點嘗試

  摘要:學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只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才能得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主要從農村中學教學中幾點嘗試進行論述:語文課上善於引導學生聯想,提高分析能力;組織課外活動,激發學習興趣;批改作文,提高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全面綜合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外活動;寫作能力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經在學生中廣泛流傳,在農村中學,數理化的題海作業確實也佔用了學生的不少課餘時間。況且許多學生認為數理化考高分容易;而語文即使花費許多時間去讀、去做,真正考高分又談何容易?但要考及格並不很難,這樣就造成相當一部分學生忽視了語文學習。通過這幾年的畢業班語文教學,我認為要改變這一現象,就要改變過去那種重分析,輕能力的傾向,而要寓能力的培養於知識教學中,善於引導學生聯想,讓學生有據可循,再加上充實語文課外活動,提高能力,就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力求把語文課上得生動活潑,引發學生聯想,提高分析能力

  要想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又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往往要因課而異,設計一些練習,引發學生聯想。如我在教《回憶我的母親》一文時,先讓學生理解朱德母親的品質,她是一個勤勞,寬厚仁慈,支援子女革命的偉大母親,是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然後讓學生聯想自己的母親有哪些品質?因為是自己熟悉的人,而且多數學生的母親是普通的農村勞動婦女。通過觀察、聯想、比較,多數學生認為自己的母親既勤勞又善良,整天忙忙碌碌,而且很疼愛自己的子女,許多活兒不讓子女幫忙,使他們成為“小皇帝”“小公主”。針對這一點,我又引導學生思考,朱德為什麼要感謝母親呢?學生回答:“是因為母親教給他與困難作鬥爭的經驗,給他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教給他生產知識和革命意志,鼓勵他走上革命的道路。”那今天我們應該怎樣感謝母親呢?學生各抒己見,最後歸納小結得出既要感謝母親,也要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幫助母親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同此可見,只要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巧於引導,善於聯想,自然而然可達到提高學生思想覺悟的目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閱讀能力。

  二、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先導,只要學生把學習作為一種樂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他們的求知慾。正如我在指導學生進行《手抄報》活動時,根據“興趣固然有天賦的,然而更多的是培養的。”採用自發—引導—比較—提高等步驟,逐步培養學生的興趣。***1***自發,讓幾位書寫、美術比較好的學生自發做好《手抄報》。***2***引導班上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3***全班同學開始全面做起來時,注意評比。***4***通過評比,指出優劣,且要求學生在插圖、版面設計時注意做到別具一格,欄目要新穎,而且每期手抄報都要有自己的習作天地。分批分期把《手抄報》在教室裡學習欄上展覽,通過鑑賞別人的作品來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使學生由好奇到投入。這樣,學生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培養起來,從而拓寬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書寫能力、習作能力也相應地提高了,且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觀。

  三、作文批改大膽放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按照現代初中語文教材的要求,每學期要有八篇大作文和八篇小作文***包括應用文***。像我們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往往教兩個班,一百多位學生。如果採用全批全改的傳統批改法,評語往往是套話,或老生常談,激不起學生興趣,學生常常把評語看幾眼,便棄之一邊,更談不上根據評語分析自己寫作的成功與不足。如果把習作批改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批自改,或互批互改,對習作做一番重新認識,定能提高習作水準。具體做法是:***1***讀一遍習作做以下幾項工作:①查詢錯別字,用“○”表示,並在批改欄寫上正確的字。②有哪些句子讀不通順用“?”表示,考慮改到正確或刪去。③你認為哪幾個詞、句子用得好用“﹍”表示,說說好在什麼地方。④文中用了幾種修辭手法,在使用地方的批改欄上註明何種修辭手法,用得好或不當?***2***再讀第二遍習作:①看字、詞、句是否改通了。②思考本文的中心思想。***3***再讀一遍習作,思考文中材料與中心是否吻合,對不能表現中心的材料應如何處理,材料是否妥當。***4***再寫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優缺點***。這樣學生不但對批改作文有了濃厚的興趣,而且仔細程度也遠遠超過老師。這種由字、詞、句到篇章結構,反覆斟酌,使學生從中學到不少知識,提高了習作水平。教師要在批改過程中,及時肯定優點,指出不足,並在批改後抽一組進行重改,對習作者和評改者的優劣加以肯定,這樣就會做到有的放矢,及時掌握每次習作的具體情況,幫學生樹立正確的習作態度。“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語文知識包羅永珍,要想提高語文教育教學質量,我想:能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應是一個關鍵。因為興趣一旦培養起來,學習勁頭自然倍增,再加上興趣本身是“有趣—樂趣—志趣”的發展過程。有了志趣,學生自會去尋找獲取知識、提高技能的途徑。只要學生的求知慾旺盛,就會去戰勝一切困難,這時教師只要堅持教書育人,對學生“曉之以理,煉之以志,導之以行。”就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達到提高語文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作者:游龍昌 單位:福建省南靖縣靖城中學

  參考文獻:

  謝登安.淺談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J].科學諮詢:教育科研,2011.

  看過" "的還:

初中數學教學感悟文章3篇
學好初中數學的注意事項
相關知識
淺談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研究論文
學前教育美術研究論文
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及教育對策研究論文
小學生命教育探索研究論文
中美教育差異研究論文
淺談中西美術教育比較研究論文***2***
中外教育差異研究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研究論文
思想政治教育藝術研究論文
教育黨建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