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馬字的成語典故
成語凝聚著各民族的智慧並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其充分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天賦,智慧和精神。作為一種重要的語言表達形式,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馬到成功
在秦始皇於統一全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0年來榮成成山頭拜日途中,聽說花斑彩石是女媧補天時遺落的神石,能保佑江山穩固,便專程禮拜花斑彩石。
當時他率領萬馬千軍,沿著修好的專用馳道,直奔花斑彩石所在處,恭敬而拜。回朝後果然事事如意,天下太平,便龍顏大喜,讓百官做詩慶賀。當時便有術士徐福***就是後來出海求仙不歸的徐福老先生***詩曰:“萬馬千軍御馳道,始皇拜石得成功。”可惜當時這首文采一般的賀詩沒得到秦始皇的青睞和眾人的喝彩。但花斑彩石所在的附近沿海卻因此稱之為“馬道”。
“馬道”地名的出處一是秦始皇曾率萬馬千軍到此拜石,二是秦始皇東巡所修馳道由此經過。一直到了元朝,著名大作家關漢卿慧眼識寶,由“秦皇拜石”的典故創造出了“馬到成功”這個成語。
他在《五侯宴》這部作品中第一次提到他創造出了“馬到成功”這個成語。
由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現在已成了人們最喜愛的成語之一。但這“馬到成功”成語的最初創作素材來源,卻是出自我們榮成馬道的花斑彩石,出自“始皇拜石”的傳說。
篇二:老馬識途
故事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裡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裡。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篇三:猴年馬月
目前,“猴年馬月”的來歷無從考據。不過有人稱,這個詞義多半源於方言的以訛傳訛,最流行的說法認為,“猴年馬月”是天津的“何年嘛月”諧音的變體。
提到“猴年馬月”,相信大家不會陌生。這個詞通常是指某件事情在短期內無法實現,必須得需要一段無法預測的時間才可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才會用到這個詞。難道猴年馬月的真正意義真的就是遙遙無期的意思嗎?非也。
其實猴年馬月這個詞最早出於我國農曆的干支紀年,紀月。在我國古代,曆法中有天干地支之說,天干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天支地支單與單相配,雙與雙相配,正好組成六十對,例如甲子,乙亥等。
“猴年馬月”中的猴年大家都能理解,每隔十二年一迴圈;馬月又指哪個月呢?在我國古代曆法中,干支紀年相傳起源“三皇五帝”的黃帝時代,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完善,到商代開始廣泛應用,而商代是以農曆十一月初一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
而冬至恰恰在農曆十一月中,在農曆干支紀月中被稱為子月***鼠月***,依次往下排,到夏至的那個月***也就是農曆五月***正好為午月,也就是馬月,而農曆干支紀月是固定不變的,確切的說,每年茫種到小暑節氣之間叫午月***馬月***,它基本上位於農曆五月,公曆六月。所以猴年每過十二年迴圈一次,且每年的公曆六月又是馬月,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猴年馬月”!例如:上一次的猴年馬月是 2004年6月5日~7月6日,而下一次的猴年馬月則是2016年6月5日~7月6日!
根據農曆干支,猴年12年一個輪迴,馬月也是12個月一個輪迴,凡是猴年,必有一個月是馬月,“猴年馬月”的週期是12年。2004***農曆為甲申年***正好是猴年,從6月18日開始直至7月16日是農曆五月,也就是庚午月,正好是“猴年”裡的“馬月”。 下一個“猴年馬月”是2016年6月5日至7月3日。
其實每年都有一個月是馬月,每年農曆正月到臘月對應的屬相依次是: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根據農曆干支,猴年12年一個輪迴,馬月也是12個月一個輪迴,凡是猴年,必有一個月是馬月,“猴年馬月”的週期是12年。今年恰逢猴年,馬月就是農曆5月份。
篇四:塞翁失馬
在兩個國家的邊境上,住著一個老頭兒。有一回,老頭兒家的一匹馬跑丟了。左右鄰居知道了,都來安慰老頭兒。老頭兒並不著急,他說:“這算不得什麼。跑了一匹馬,未必不是件好事。”過了幾天,跑丟的那匹馬自己回來了,還帶回來一匹千里馬。左右鄰居知道了,都來向老頭兒道賀。老頭兒並不高興,他說:“這算不得什麼。白得一匹千里馬,可能會惹出什麼禍事來。”老頭兒有個兒子,最喜歡騎馬。有一天,他騎著那匹千里馬出去玩兒。
馬飛奔起來,他拉不住韁繩,摔下馬來,折斷了大腿骨。左右鄰居聽說了這件事,又都來安慰老頭兒。老頭兒仍舊不著急,他說:“這算不得什麼。孩子的大腿骨固然摔斷了,也未必不是件好事。”過了一年,兩個國家發生了戰爭。邊境上的年輕人有的被這邊拉去當兵,有的被那邊拉去當兵,十個倒有九個沒回來。那老頭兒的兒子因為腳跛了,沒被拉去,因而得到了保全。
“塞翁失馬”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通常跟“安知禍福”連在一起用。如果發生了一件壞事情,但是事情發展下去,可能有好的結果,就可以用“塞翁失馬”來作比喻。有人遭到了什麼不幸,通常也用“塞翁失馬,安知禍福”來安慰他。
春秋的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