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人員心得體會
2011年6月30日,我結束了象牙塔的生活,帶著新鮮感和一腔熱情,來到安徽出版集團報到,正式走上了工作崗位。新的環境,新的起點,我也開始了新的學習。我慢慢地習慣了每天用便利貼來記錄自己對編輯崗位,對實際工作中產生的疑問,趁茶餘飯後向辦公室同事,向前輩請教,希望自己儘快進入狀態。從8月18日開始,集團為我們新進人員組織了為期10天的職前培訓。可以說,這次培訓猶如雪中送炭,它為每一位新進員工提供了一次珍貴的機會來更全面地瞭解公司的發展狀況、發展前景,以及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學習相關業務知識。我想,培訓是一個企業給員工的最大福利。10天的培訓雖還未結束,但我想每位參加培訓的人員內心都是不平靜的,公司領導的每一課都如同春雨潤物,滋潤了一顆顆充滿了求知慾的心。
一、 開班典禮
培訓的第一課來自集團王亞非總裁和牛昕副總裁,他們在百忙之中為我們舉行了開班典禮。亞非總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新進員工提出了要求。
(一) 敏而好學 勇於上問
對於每一位剛剛走出校園的畢業生來說,“學習”這個詞並不陌生。在我們人生的第一個20年中,學習就是我們的天職。就像一句英語諺語所說: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亞非總裁對我們新進員工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要學習。但學習並不只是限於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要學習規矩,學會競爭。
作為編輯人員,要有品位,要有眼光。編輯從事的是文化領域,所以衡量一個編輯是否成功,不能簡單地看他創造的利潤。一個成功的編輯人員,不光會編書,更要會編輯自己的人生,他通身都應該折射出高雅的文化氣息。同時,編輯是一座橋樑,他連線的是作者和讀者。一個好的編輯,光有高學歷是遠遠不夠的,更應該在高學歷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培養敏銳的眼光。不光要多出書,更要出好書。而亞非總裁所提到的“品位”、“眼光”這兩個詞又何嘗不是日積月累,數年甚至數十年沉澱而來的呢?
作為編輯人員,作為集團員工,要學會競爭。文化企業不是機關,不是事業單位。我們所面臨的是無情但又充滿挑戰的市場。中國的經濟正蓬勃發展,在這個大環境下,競爭是無處不在的。“無為”的思想可以修身養性,但作為一個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的企業,在競爭的大環境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除了競爭別無選擇。作為公司職員,我們更應該以飽滿的熱情、樂觀的心態、紮實的業務能力來迎接競爭,學會在競爭中生存,永不滿足現狀,超越別人,更超越自我。
(二) 處處有心 忍字當頭
“處處有心皆學問。”作為新進人員,更要做到有心。小到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大到集團的發展,國家的政策,這一切都要用心學習,有意積累。敏銳的眼光也正是“有心”的結果。除了“有心”,更要學會吃苦,學會忍讓。一個能負重的人,必然能夠忍辱。集團是一個大集體,在團結友愛的大氛圍中,說“忍辱”有些誇張,但作為新進員工,必須學會吃苦。不是斤斤計較,而是默默無聞。做好手頭上的每一件事,讓領導放心,讓自己安心。“do it, and do it best”, 這一條應該成為我們職業生涯的座右銘。
(三) 追求卓越 力爭完美
要把優秀作為一種習慣,把完美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雖然季羨林先生曾經說過:“人生本身就是不完美的。”但是一個優秀的人,必定是不輕易滿足,追求完美的人。作為集團的一分子,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力爭做一個優秀的人,做一個讓別人放心的人。對自己負責,對崗位負責,對事業負責,對社會負責,大膽而驕傲地說出:“我的崗位我負責,我的崗位請放心。”對於我們新進員工來說,更應該從一開始就精益求精,盡職盡責就像亞非總裁所說:“長期的積累,偶發的思維,成就驚天動地的事業。”我想,這是我的夢想,更是我職業生涯的一盞明燈。
牛昕副書記則簡要地介紹了出版行業的發展歷史以及安徽省出版行業的過去與現在,其中重點介紹了我們安徽出版集團的發展歷程以及下一步的發展規劃。同時,牛昕副書記結合自身經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講述了一個剛剛踏入工作崗位的員工應該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實現自我發展。他提出了對我們新進員工的幾點要求以及所寄予的厚望。這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牛昕副書記說的“常懷感恩之心”以及“要有責任心,要幹實事”。
(一) 常懷感恩之心
我們80後的這批年輕人多數是獨生子女,相對於父母那一代,似乎少了幾分謙讓和感恩,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一切都以自己為中心。現在靜下心來想一想牛總的話,我感觸很深。人生是一次旅途,也是個不斷選擇的過程。當我們選擇一條路的風景時,也就意味著錯過其他所有路的風景,這是一種缺憾,但這不更意味著我們的相遇和共事是一種緣分嗎?今天,我們能進入安徽出版集團工作,首先要感謝父母師長無私的付出,感謝集團領導的關心和肯定,感謝同學同事的幫助。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也要時刻懷著感恩的態度去面對所有的人和事。
(二) 想幹事,肯幹事,幹成事,幹好事
其實就是要有責任心,多做實事,少說空話。做事如寫字,當先方而後圓。所謂方,指的是做事要明大義,識大體,有骨氣,有人格,有規矩。然後,才是圓,即做事要講究方法,講究藝術。對於我們剛入職的畢業生來說,我認為應該從工作態度和業務積累兩個方面來提升自己。以前在學校,我們是學生,追求的是一種掌握知識的能力;現在參加工作,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的體現。作為社會人,要對社會負責,對單位負責,對周圍的人負責。在人生的每一階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擔好自己應該肩負的責任。
二、 實地參觀 切身感受
培訓學習的第二天上午,我們來到了集團產業園以及新華印刷廠實地參觀學習。雖然時間短暫,卻讓我深刻認識到了一本書的誕生是多麼不易。從收集資訊到最終擺在讀者面前,這中間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慎之又慎。它需要的不僅僅是對工作的無限熱情,更需要有過硬的業務知識。印刷廠內機器轟鳴,室外酷暑難耐,但印刷工人們無一例外都在一絲不苟地工作。當我聽過帶隊師傅的講述後,實際參觀又有疑問想上前請教的時候,我停住了腳步,因為我怕自己耽誤了他們的工作。這些一線的工人,沒有言傳,只有身教,他們敏銳的眼神和粗糙的雙手無聲地告訴了我們什麼是業務嫻熟,什麼是敬業。
三、 在競爭中生存 爭做優秀編輯
在這幾天的學習中,我們還有幸領略了安徽省十佳優秀青年企業家之一的王民副總裁以及資深編輯範源老師的風采。
王民副總裁結合華文公司的問世以及飛速發展的過程,向我們闡釋了何為競爭,如何面對競爭。就像王民副總裁所說,在當今社會,競爭是無處不在的,不光是工作中,就連生活中也時刻充滿了競爭。在這所有的競爭中,行業間的競爭最殘酷無情,也最驚心動魄。對於個人來說,生存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一個優秀的人絕對不會躲避競爭,相反,競爭越激烈,越能突顯英雄本色。對於企業來說,競爭並非帶來兩敗俱傷,而是“共贏”。正是因為有了競爭,各個行業才會追求更好,追求卓越,才能促進行業的發展。而作為公司新進人員,我們應該珍惜安徽出版集團這個發展平臺,及時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設立近期及長遠目標,不斷地積累知識,為今天,更為未來。
範源老師從1985年開始就從事編輯工作,她以自己紮實的業務知識給我們新進員工,尤其是編輯人員上了生動而實用的一課。編輯流程的13個環節,校對工作的絲絲縷縷,點點滴滴,她都如數家珍。這讓我欽佩,讓我羨慕,更給了我學習的方向和目標。3個小時的課非常短暫,範老師向我們傳授編輯校對的基本知識,更向我們展示了自己平淡又輝煌的職業生涯。她在黑板上所寫的每一個字都是多年勤奮的積澱,充滿了自信,更充滿了對我們這批年輕人的期待。
培訓仍在繼續,但一個個鮮明優秀的形象,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已如盞盞明燈,指引著我,起航!
學校安全教育學習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