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成功之道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當我們考察某個績效很好的公司時,它的某些突出的地方會自動地顯現出來,讓人覺得這就是它成功的關鍵。

  A公司可能是人才激勵機制,B公司可能是創新能力,C公司可能是品質管制,D公司可能是成本控制,E公司可能包括了幾個方面的優勢等等。

  於是乎,結論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1、在於抓住自己的關鍵成功因素,即管理學中的所謂KFS;2、企業的情況不一樣,各個企業的KFS有可能不一樣。這種思維已形成了一種定論,不再被懷疑。如是企業家的職責就是竭力去研究創造自己的KFS,並把它做好。

  可是為什麼至今為止,真正優秀的企業其比例如此之少呢?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分析在我們研究一個企業時,可能會犯什麼樣的錯誤:

  第一,我們只能收集資訊化了的資料,沒有被資訊化的就沒法收集;

  第二,我們『能收集某一時期或某一時刻的資料,我們看不見時間的動態所產生的演變以及資料之間的相互關係;

  第三,我們收集的資料是部門化了的資料,或者說是一個整體被分割後的資料,是一塊一塊的片面的片斷的集合;

  第四,企業是以目標為導向的。這使得我們注重結果,而容易忽視產生結果的原因。原因往往是藏在背後或被時光掩埋了,不象結果那麼受注意;

  第五,在一般情況下的思維方式申,原因與結果是一個單向直線關係。人類的語言實際上是不能完全表達人類的思維的,為了遷就語言表達,我們的思維會傾向性的、自覺或不自覺的犯錯誤。我們知道不管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特別是在一個系統申,因與果不是單向直線的關係,但當其複雜程度達到僅用語言不能表達清楚時,人們會選擇簡化的表達方式。

  除此之外,我相信還有許多導至我們分析出錯的因素。

  因此,人們所謂的創新、人才、質量、成本等等KFS,到底是企業的因還是果?或者兩者都是?

  企業到底有沒有最根本的動因?或者企業從來都是一個多因素因果互動的連續體?企業到底有沒有產生良性迴圈的切入點?這個切入點,對所有企業都是一樣的,還是各個企業有不同的切點?這 我們使用一個類比,以期引發腦力激盪;在這個地球上,每天有數千萬的人練習太極拳,練習的方法理論隨手可得,足以讓任何人功成正果,但為什麼真正懂太極拳的人少之又少?而真正功成正果的更是鳳毛麟角。

  第一個原因就是,儘管練習的方法理論隨手可得,但由於影響因素太多,人們還是不知道該練什麼?切入點在哪裡?其次就是分不清什麼是果,什麼是因。

  如果將果視為因來練,必然產生錯誤的練習方法,達不到水到渠成的目的。太極拳中的水是氣,氣靠養和聚,怎樣才能養氣聚氣,是練太極拳的切入點。

  那麼,企業是不是也有水到渠成之一說?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企業的"水"是什麼?怎樣培育企業的"水",便是企業家的核心任務。

  再例如,現在許多私營企業最頭痛的是人材問題,總想有什麼靈丹妙藥一劑見效。其實,人才就像可以自由跳動的樹,他們需要的是土壤、環境和空間,如果只是盯著物質利益,採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是永遠也解決不了問題的。

  這裡我們做一個假設:企業做為一個系統,有下例兩種極端的運動行式和結果:

  1、一盤散沙,過渡到惡性迴圈,最後趨向滅亡:

  2、良性迴圈,最後趨向完美。

  推論:由於企業存在良性迴圈的可能性,因此將企業推向完美的切入點是存在的。

  到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決定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決不是做好某個或某些KFS,而是用系統的演進的觀點,準確的分析企業各個時期可以引起良性迴圈的切入點,並竭力貫徹實行。企業的成功決不是某個方面的問題,而是全系統的協調。

企業家的成功之道
夢想的高度成功之道
相關知識
企業的成功之道
創業的成功之道
創業的成功之道
企業家的成功之道
從墨子用人到企業的溝通之道
初創企業的管錢之道有哪些
傑克的成功之道
成功人士孫堅的成功之道
海韻集團董事長陳憲清的成功之道
萬達集團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