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的成功之道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以來,經過經濟建設與改革開放近三十年的冶煉,作為一個獨立的階層,中國企業家已經裂變為國有企業家與民營企業家。根據對此間成功企業家奮鬥與打拼全方位的追蹤、考察、評估,可以將,歸結為“忍·悟·運”三字。
心上一把刀,其實非常難為的是這一個“忍”字。但是,如果企業家希望成就大業,就必須忍人之所不能忍。“嚴於律己,寬厚待人;勝不驕,敗不餒;平常心態,處變不驚;感恩惜緣,回報社會;”都是成功企業家艱“忍”人生偉大的光彩折射。
“忍”是企業家成功的基礎。一“忍”百“悟”生,即便是資質不高的凡人,在艱“忍”的涵養下,也能培育出良好的“悟”性。可是,雖然是有著良好悟性的天才人物,假若沒有艱“忍”求實的強力支撐,那麼也只會庸碌無為地終老一生。
然而,從表面上看,“忍·悟”只是過程,“運”才是結果。企業家做企業,即使是把過程全部做好,也不見得能夠獲得良好的成功結果。可是,社會對企業家的評鑑,最終還得要看企業家所取得的結果。換而言之,企業家能否把企業做起來、並且做大做強、以至於永續經營,這才是一切問題的關鍵。
事實上,企業家能夠控制的僅是過程,至於成功與否的結果,企業家是無法通過人力去控制的。誠然,結果關係到社會對企業家的評價,確乎重要。可是企業家的價值,畢竟體現在他們是否做好了過程。
也許,現實給予企業家的結果,並不是他們原來所預期的結果,甚至於這個結果,本身就是失敗的。但是,唯有通過控制過程,才能影響到結果。只要成功的企業家,在面對失敗時毫不氣餒,始終保持著一種平常的心態,處變不驚、堅忍不拔,就一定會成功。
儘管企業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可能地去預測、監控結果,但是這只不過是理性上的觀念,還必須要接受現實中實在的檢驗。並且,在實際生活之中,社會對於企業家成功與否的鑑別,主要還是通過企業家個體輝煌的表象結果來透視的。
可是,當追溯起企業家成功的緣由時,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說法確實讓人眼花繚亂。而且,特別是那些一向不為社會所看好的群體,諸如低學歷、出身低賤、行事卑瑣、負債累累此類等人群,很難以理性與邏輯解釋出他們的成功,因此,就一律概略為“命”好或交好“運”。
雖然“忍·悟”只是過程,“運氣”才是結果;但是,有什麼樣的過程,便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換句話說,過程做好了,結果就一目瞭然。倘若企業家基於“忍·悟”的個人奮鬥,在冥冥之中撞上了時代湧動前進的潮流,必然會把他推向成功的輝煌。
此時,就是企業家主觀上想不成功也不行,或許這便是預測大師所說的“命”裡行好“運”。就連孔子都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所以,無怪乎走好運、八字好,就沿襲成了人類世代相傳的“命”“運”說。只不過,凡此以往,對‘命’或‘運’的闡述,過於消極、神祕罷了。
其實,如果深而究之,孔子的“命”是建立在奮鬥的基礎上,可以等同於“忍·悟·運”中的“運”,即與歷史發展大潮合拍的“運”。並且,就整個歷史發展的潮流而言,俱備堅“忍”、善“悟”等優良品格的企業家,只要生命依在,其“運”來也當是必然的、不可更改的。
而且,“忍·悟·運”不單單是企業家成功之道的經典刻劃,還是工界、農界、商界、軍界、政界、學界,乃至一切領域之成功的簡要描述。另外,由於導致企業家走向成功的歷史潮流,是任何主觀意志所無法改變的,人們只有通過自己的理性去認識它、適應它、把握它,假之以“運”也就不請自到了。當然,此中之“運”,與放棄奮鬥、追求、過程的迷信思想或宿命論中之“運”,在本質上有著涇渭分明的明晰界限。
根據《中國企業家》調查統計表明,截至一九九七年底,中國首屆二十名優秀企業家,一人叛逃、一人病逝、五人離退休、六人辭、免、停職,仍在原企業任職的剩四人,僅有三人升遷。同時,亦有資料表明,後幾屆優秀企業家的結局,與此大致相仿。
無論是國有企業家,還是民營企業家,他們取得的輝煌業績,無不源自於忍·悟·運聯為一體的結晶。相對於民營企業家日趨市場化的今天,國有企業家的選拔、使用、評價,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仍然沿用組織人事部門任免的辦法。因為這種陳舊的落伍選拔機制,很難將優秀的人才,配備到國有企業家的崗位上去。
更兼之由於經營業績,不能量化成企業執行的首選目標,客觀上誘導企業家把相當一部分精力,用於處理複雜的人事關係。這在很大程度上,干擾了市場選配機制的執行。而成功的民營企業家,絕大部分都是以白手起家,他們往往歷經滄桑、飽受折磨,卻從不言放棄。
正是由於他們堅忍卓絕的毅力,才從他們的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當然,白手起家的企業家,一律都可以歸結為民營企業家。因為,任何一位國有企業家,都或多或少地支配著一定數量的國有資產,絕無白手起家之說。可是,並不能就此認為民營企業家會比國有企業家更加高明些。
事實上,很多民營企業家在自認為做大做強後,君主式大老闆的氣派也就隨之而來了。這些人再也沒有當初創業時候的半點善“忍”的作派,他們聽不進半句忠告,身邊只能容納善察言觀色、見風使舵者。當然,這樣漸進式地長此以往,該民營企業家無異於自掘墳墓,最終被市場經濟大潮淘汰出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企業家落馬並不可怕,假如還要重塑輝煌,也未嘗不可。關鍵卻在於,這些人是否可以總結經驗教訓,能否做好過程,再出奇兵以制勝。不過,話又說回來,落馬的企業家要想重踏成功,確實是需要非常艱韌的意志與勇氣,再修“忍·悟”的過程。當然,也只有等到過程確實做好,“運”才會隨著時代的潮流奔湧而來。
企業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