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不掉的胡煥庸線閱讀答案
胡煥庸線是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幾十年來這條線的“巋然不動”令人唏噓。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破不掉的胡煥庸線》閱讀材料
中國國土上,有一條看不見的線,你不一定知道它,它卻可能影響過你的生活。
這條線北起黑龍江省黑河,一路向著西南延伸,直至雲南騰衝。1935年,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主任胡煥庸通過數萬個數據一點一點在地圖上摸索出這條線。那時他是從人口的角度看這條線的——線的西北方向,是“大漠長河孤煙”,佔中華民族國土面積的64%卻僅有4%的人口;而線的另一頭,是“小橋流水人家”,僅有36%的國土,卻聚集著另外的96%的人口……
那是一條清晰的、幾乎驟然就從熙熙攘攘變得人煙稀少的分界線,就好像從南到北的中國人,在接近這條線時會意識到什麼,於是不約而同停止了向外遷徙的步伐。
這讓胡煥庸忍不住在論文中感嘆:“其多寡之懸殊,有如此者。”
不過,最令人唏噓的,要算這條線的“巋然不動”。
這條線被發現後的幾十年裡,很多驚天動地的事情發生過:建設兵團墾荒戍邊,支援大西北,三線建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國人一次次地大規模從線的東面遷往西面,一次次喊著“人定勝天”走向廣闊天地開創未來。然而,2014年4月11日,當即時通訊軟體騰訊QQ的同時線上使用者數突破2億時,有人發現,使用者們依然從東北到雲南劃出了一條清晰的邊界——一邊滿是QQ線上的訊號,另一邊就是大片黑暗,一如1935年中央大學教授書桌上人口分佈圖的模樣。
這條線如今被稱為“胡煥庸線”。在2009年地理學界評選出的“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中,它僅次於“珠峰測量”,名列次席。
我們的祖先也嘗試過跨越這條線:明朝時,為了“戍邊”,政府在甘肅大規模屯田,遷入大批內地人口,當地農業因此迅猛發展;清代陝甘總督就在甘肅署理軍政事務,於是當地城鎮集市規模不斷擴大……但到了民國24年,當地理學家胡煥庸通過蒐集到的人口資料在中國地圖上釘上一個個代表1萬人口的點子時,這些都成了絲毫不起作用的前塵往事——人口都聚集到了線的另一邊。
就是有這麼神奇,如今,中國依舊有94%的人口居住在胡煥庸線的東南面;96%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在這一面。
地理學家們現在傾向於從氣候的角度理解胡煥庸線的存在:在北方,中國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線與其在許多地方重合,也就是說,這條線的一邊是半乾旱區,另一邊則是溼潤區。而從甘肅天水至雲南騰衝,這條線幾乎一路就沿著青藏高原的南緣而下,一邊是高原,一邊是平原。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教授王錚曾經做過研究,通過古代降水的變化,確定胡煥庸線大約在公元1240年代左右形成。那幾十年,恰逢氣候突變,溫度驟降,西北不復漢唐時的溫暖溼潤,轉而朝著現代氣候特點發展。各種旱澇災害的發生,亦在這一氣候突變之後,與胡煥庸線的走向越來越吻合。
可能還有更深層的原因。然而,至少可以肯定,因為這種變化,900年來,東南沿海與西北內陸的農業生產力差異明顯,由此造成的人口分佈突變,使地圖上呈現出一條胡煥庸線。
可以想象,不管明清時政府對西北如何用心,在靠天吃飯的農業社會中,他們的努力終究不會起效。
而在如今這個科技時代,事情看起來有所不同。王錚教授就在一篇長博文中表達了他的看法:如果加快胡煥庸線以西的資訊化建設,發展非耗水的現代服務業,也許可以聚集人口與產業,藉此打破中國經濟發展格局被胡煥庸線鎖定的現象……
不錯,當胡煥庸線被發現整整80週年之際,學界又展開了一場新的討論:現在有沒有可能突破這條劃分了荒涼與繁華、城鎮化水平高低的分割線呢?
***摘自《中國青年報》2015年1月21日期***
《破不掉的胡煥庸線》閱讀題目
6.下列歲“胡煥庸線”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胡煥庸線”是一條劃分我國人口分佈多寡的分界線,也是一條劃分我國區域經濟荒涼與繁華差異的分割線。
B.“胡煥庸線”是1935年由時任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主任胡煥庸通過數以萬計的人口資料在地圖上摸索發現的。
C.“胡煥庸線”的形成可追溯到1240年代,那時氣候突變,西北不復漢唐時的溫暖溼潤,各種旱澇災害的發生,亦與“胡煥庸線”的走向越來越吻合。
D.“胡煥庸線”被發現至今已經整整80年,2009年地理學界評選“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這條線名列次席,僅次於“珠峰測量”。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復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中國國土上,北起黑龍江黑河,南至雲南騰衝,有一條看不見的線,把中國分為兩個部分,線的東南一側人口稠密,另一側卻人煙稀少。
B.更令人唏噓的是這條“胡煥庸線”一直巋然不動,中國人在由南往北的遷徙中,一旦接近這條線時就會意識到什麼,於是停止向外遷徙的步伐。
C.2014年4月11日,有人根據QQ線上訊號從東北到雲南依然劃出了一條邊界,發現這條邊界一如當年胡煥庸根據人口分佈摸索出的那條線。
D.我國明清兩代政府也曾嘗試在西北地區大規模屯田,遷入大批內地人口,不斷擴大當地城鎮集市,結果也沒能跨越這條“胡煥庸線”。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胡煥庸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分佈的多寡懸殊,佔國土面積64%的西北地區僅有4%的人口,僅有36%的東南地區卻聚集著96%的人口。
B.發現“胡煥庸線”至今幾十年來,國人一次次地大規模從線的東面遷往西面,驚天動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並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C.地理學家傾向於從氣候的角度理解“胡煥庸線”的成因,所以因此,在靠天吃飯的農業社會,不管政府對西北如何用心,也終究不會起效。
D.在如今這個科技時代,如果加快“胡煥庸線”以西的資訊化建設,發展非耗水的現代服務業,聚集人口和產業,也許可以破掉“胡煥庸線”鎖定的現象。
《破不掉的胡煥庸線》閱讀答案
6.C***原文是猜測語氣“大約”。***
7.B***誤解文意,“胡煥庸線”巋然不動令人唏噓的應該是政府的努力無法打破這條“胡煥庸線”。***
8.C***A項“人口分佈的多寡懸殊”不是“胡煥庸線”形成的主因,而是其表現特徵。B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中無據。D項“聚集人口和產業”是結果,不是前提。***
雞為什麼要叫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