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指導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31日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我們一步步向上前進提高文學修養的重要途徑。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小學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徵,加以引導幫助。我認為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去做工作。

  1.結合課堂教學,鼓勵學生進行拓展性閱讀

  在小學的課本中,有許多的課文是節選自一些名家名著的,由於篇幅的限制,有些原著中的精彩章節都無法呈現在學生面前。就如《魯濱遜漂流記》,在語文課本中,只是介紹了一些故事梗概,但是並沒有太多的展開陳述其中的一些細節發展。這時教師便可以以此為契機,向同學們介紹這本書,講述魯濱遜是如何在荒島上生活了這麼多年的,把他具體是建造房子,找食物,以及發明出的一些東西直至後來是如何離開荒島的都可以介紹一下,讓學生對這本書有一個大體的瞭解,進而嘗試去閱讀整本書。

  2.要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

  市面上,課外閱讀書籍林林總總,老師和學生都面臨著選擇的問題,學習和閱讀的時間合理分配需要我們學會精讀和略讀。

  何謂精讀?精讀其實就是將課外閱讀中的部分章節進行肢解分析,字,詞,意等等,學生在熟讀文章之後,抽絲剝繭的對章節進行反覆推敲。通過仔細的研究,從而最大程度的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內容,精讀的過程也是一個由淺入深的思考學習過程,在精讀課外讀書物的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略讀是閱讀的策略,文章中總有重點,我們精讀重點,對一般的情節內容可以採用略讀的方法,瞭解故事片的大致內容就可以,甚到為了節省時間可以完全忽略過去,這也是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之一。

  3.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只要形成了習慣,要改也更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所以,我們要切實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必須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我認為;除都學大綱規定學習的課文外,其餘的課外閱讀都應進行閱讀的訓練,即每個單元,重點,講解,研討一兩篇,其餘都進行篇章的閱讀訓練,而對於學生而言,要養成他們在生活中的自覺閱讀習慣,如報紙,雜誌,故事等,蘇東坡的"通讀,精讀,出神入化",這三個階段我們也不妨拿來一用,讓學生們在閱讀中逐漸深入,知識面逐步擴大,從而對文章形成自己的理解。

  我們不妨採用文化沙龍的形式,每週在班上舉行一次主題閱讀活動。讓學生們在閱讀之後學會思考和欣賞,在交流活動中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感受,不時的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來總結自身認識的不足,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標。

  4.表演展現童真童趣,洞察文章內涵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就要求教師要為他們營造環境鼓勵他們主動探索、主動思考,全身心地參與。在語文教學中,表演情境有時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裡面涉及到三種小動物和小壁虎的對話,所以我讓學生自學課文,把課文分成三個表演場景分別是小壁虎向不同的動物借尾巴的過程,然後分成6個小組,學生們認真研究課文,相互討論,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們在笑聲和表演中學習課文,從錯誤的表演中認識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終得出了正確的位置。這節課既培養了學生的聽話、說話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人物、事物的能力,還調動了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的積極性。

  5.創設媒體情景,渲染學習氣氛

  現代科技飛速發展,表現在教學中就是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從小學生直觀性思維的特點出發,我們要善於利用各種多媒體,創設語文情景,讓畫面、音樂統一,啟用學生的想象思維。把畫面、音樂語言與語言文字溝通起來,教學就真正實現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在這種聯覺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學《歡慶》這首詩時,我給學生設定了一幅盛大的舉國歡慶的盛典,並且放古曲《我愛你中國》,在充滿愛的音樂中,學生一下子融入到詩所渲染的意境中,真切地體會到作者的情感。 總之,創設情境的手段和途徑很多。在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善於挖掘教材中的創新因素,在教學過程中用心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創設各種不同的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觀察、思考和創新,促使智力和語文閱讀能力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充分挖掘材料,創造有趣的情景,使用各種形式的有趣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閱讀中,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下去,不僅能熟練的掌握語言知識,還掌握了學習方法,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的發展。這樣激趣教學,學生學得輕鬆、愉快,把閱讀當作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篇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籍作為人類文化的載體,需要我們好好的去品讀。現代的語文教學突出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語文教師在授課時不應只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而忽視對課文內容本身以及與課文相關的一些課外閱讀的指導。

  一、結合課堂教學,鼓勵學生進行拓展性閱讀

  在小學的課本中,有許多的課文是節選自一些名家名著的,由於篇幅的限制,有些原著中的精彩章節都無法呈現在學生面前。就如《魯濱遜漂流記》,在語文課本中,只是介紹了一些故事梗概,但是並沒有太多的展開陳述其中的一些細節發展。這時教師便可以以此為契機,向同學們介紹這本書,講述魯濱遜是如何在荒島上生活了這麼多年的,把他具體是建造房子,找食物,以及發明出的一些東西直至後來是如何離開荒島的都可以介紹一下,讓學生對這本書有一個大體的瞭解,進而嘗試去閱讀整本書。

  二、鼓勵學生進行探究閱讀

  所謂的探究閱讀就是指在語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提倡學生以個人或者集體的方式通過質疑、探究與討論等方式獲得知識技能。在語文課本中,會涉及到一些關於歷史人物或者是歷史事件的文章,如《十里長街送》這篇文章。在閱讀這篇文章前,可以讓學生查閱有關周的生平,事件以及那個歷史時期的一些重要事情,這樣既可使學生在閱讀課文中的內容時有更深刻的體會,更能使他們通過查閱,對中國的歷史有一定的瞭解與閱讀,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同時,如果在課文中有出現成語典故等,也可以讓學生查閱,這樣他們不僅對這個成語有一個更好的掌握,通過這些故事,也可以使他們閱讀的興趣,提高文學素養。

  總而言之,閱讀是教師語文教學,學生語文學習中的重中之重,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語文課本,並盡最大的可能為學生介紹更多的課外閱讀素材。對他們的語文閱讀進行正確的指導,讓他們領略閱讀的魅力,從而找到閱讀的興趣,這對他們今後的語文學習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篇三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成功的閱讀絕不是讓學生機械地複述原文,而是通過一系列的閱讀實踐活動,達到培養學生認讀能力、理解能力、吸納能力、評價能力的目的。

  如何達到上述目的呢?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覺得起碼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強化朗讀和背誦能力

  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歸根到底就是通過閱讀,將字、詞、句、段、篇搞清楚,掌握必要的字、詞、句,瞭解文章的篇章結構,而要達到以上目的,關鍵在讀,閱讀一般分為朗讀、默讀及背誦。朗讀主要是為了訓練節奏、語感的掌握,體會作者的感情;默讀是消化的過程,在默讀中可以更用心地對原文加以感悟,把握作者情感動向;背誦是小學生的基本功之一,也是積累語言的重要方法。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強化背誦訓練,交給學生必要的背誦方法。

  二、在閱讀中培養學生動筆的習慣

  朗讀也好,背誦也好,讓學生養成隨時動筆的習慣,尤其課外閱讀更是如此!這不僅有助於思考,而且有助於加深印象。

  三、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學生有沒有欣賞能力,這直接關係到對課文內容、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的理解、體會。作者寫文章是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如果我們沒有一定的欣賞水平,那精彩的文章也不會讀出味道。所以,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也是主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如何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呢?第一,就是要引導學生用心體會作品。聯絡創作背景,體會作者當時寫這篇文章的目的,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只有這樣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創作動機。第二,要善於聯絡實際,許多知識都有著內在的聯絡,如在閱讀教學中,能巧妙地組織這些聯絡,從知識的聯絡中發展學生的思維,對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會有很大的幫助。第三,培養學生想象和聯想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想象豐富,不僅可以更充分、更深刻地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情於景,而且還可以啟發學生進行藝術的再創造。小學課本中的許多文章屬於形象文章,形象文章要用形象方式來讀。通過想象,把話變為畫,讓學生頭腦中浮現出優美的意境。這樣,就能更好地拓寬思維空間。

  總之,閱讀教學要把握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這條原則,從而使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成為有機整體,我們的閱讀課就不會迷失方向,這是我們指導閱讀的根本所在!


橋那邊有個美麗的地方閱讀答案
小學語文小組合作論文
相關知識
小學語文閱讀指導論文
小學語文閱讀指導寓言故事
初三語文說明文閱讀指導及訓練題
抒情類散文閱讀指導
小學語文閱讀輔導計劃
小學語文教學指導論文
讓小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語文素養
小學生英語作文閱讀素材範文
一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指導
中考語文課外名著閱讀指導及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