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的歷史與發展現狀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31日

  古老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同各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及人 文相結合,演變成英國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韓國茶文化、俄羅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誌。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製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自元代以後,茶文化進入了曲折發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複、瑣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內涵,過於精細的茶藝淹沒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潔深邃的本質。在朝廷、貴族、文人那裡,喝茶成了“喝禮兒”、“喝氣派”、“玩茶”。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標誌著中華民族全面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數民族雖喜歡茶,但主要是出於生活、生理上的需要,從文化上卻對品茶煮茗之事舉趣不大;另一方面,漢族文化人面對故國破碎,異族壓迫,也無心再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通過飲茶表現自己的情操,磨礪自己的意志。這兩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後,促進了茶藝向簡約、返璞歸真方向發展。明代中葉以前,漢人有感於前代民族舉亡,本趄一開國便國事艱難,於是仍懷礪節之志。茶文化仍承元代勢,表現為茶藝簡約化,茶文化精糖果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

  現代茶文化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巨集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臺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份份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巖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列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總之,中國茶的歷史及其發展,不僅僅是形成簡單的一種飲食文化的過程,而同樣映射出一個具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質。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現狀

  1.各種形式的茶文化活動廣泛開展

  1985年杭州“茶人之家”成立後,經常舉辦茶會;在北京舉辦了“茶與中國文化展示周”,展示了大量中國茶的歷史文化圖片和名優茶產品,吸引了33個國家和地區的茶文化人士參加;1990年在杭州舉辦了“茶文化節”,同時舉行茶文化展示、研討與表演,內容豐富。此後,各地紛紛仿效,舉辦形式多樣的茶葉節和茶文化節。通過這些茶文化活動,既普及了茶文化,也展示了各地的名優茶,促進了茶葉消費,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十分有利。

  2.茶文化的研討與交流順利開展

  自1990年在杭州舉辦第一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之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每兩年舉行一次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茶文化專家學者踴躍參加,對茶文化的各方面展開深入的研討,這對促進茶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3.茶文化著作等出版物不斷湧現

  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全國各地的茶文化專家,在對茶文化深入研究的基礎上,著書立說,茶文化出版物不斷湧現。諸如《中國茶經》、《中國—茶的故鄉》、《中華茶文化光碟》、《中國茶文化經典》、《中國茶葉大辭典》、《中國名茶志》、《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中華茶葉五千年》等大型茶文化著作紛紛出版。此外,茶文化的普及性讀物和系列叢書也大量湧現。

  4.茶文化社團紛紛建立

  從1985年開始,先後在杭州、廈門、福州、上海、成都、濟南等地紛紛建立了“茶人之家”之類的茶文化團體。1991年在杭州建立了“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隨後在北京、上海、山東、四川、江西、廣州、湖北、遼寧、新疆、寧夏、雲南等地,也紛紛建立了茶文化研究會、促進會之類的社團。臺灣、香港、澳門地區也先後建立了相應的茶文化團體。這些茶文化社團的建立,為弘揚茶文化、普及茶文化知識、開展國內外茶文化交流、推動茶文化事業的發展等,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5.茶館業蓬勃興起

  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文化休閒氣息濃郁的現代茶館,在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地紛紛開辦。數萬家現代茶館的出現,己成為現代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已成為休閒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城市將這些茶館業的發展納入了建設文化名城的重要內容。

  6.茶文化歷史文物、古蹟不斷被挖掘、整理與考證

  近些年來,各地調查發現、挖掘出土的有關茶的文物、古蹟不斷有報道。如雲南的古茶樹、陝西法門寺的唐代宮廷御用金銀茶具、浙江長興顧渚山的唐代貢茶院遺址、福建建甌的宋代“北苑貢茶”摩崖石刻、河北宣化古墓中挖掘出的遼代古茶具和煮茶、奉茶、飲茶壁畫、福建武夷山的宋代鬥茶遺址—“競臺”等。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茶文化歷史遺存,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7.歷史名茶基本恢復,新創名茶不斷湧現

  各地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歷史名茶和新創名茶,在近十多年來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一批批“文化名茶”在各項各級評比中紛紛亮相。有些歷史文化名茶獲得“金冠”後,市場拍賣十分火爆,有些拍賣價十分驚人。這對促進名優茶生產,繁榮茶葉經濟十分有利。

  8.藝術茶具有了創新與發展

  這十多年來,紫砂茶具、瓷器茶具的造型和藝術裝飾都在不斷創新,隨著各種茶的茶藝、茶道的發展需求,多種整套性茶具也創造出來。另外,一些純粹為觀賞和收藏的各種精雕細刻的石茶具、紫砂茶具、瓷茶具、漆器茶具等五花八門,很有觀賞價值。還有很多為各類紀念活動特製的茶具更是多種多樣。

  9.茶文化藝術品不斷湧現

  有茶內容的書法和繪畫作品自古有之,近幾年來,隨著茶文化活動的頻繁開展,有茶內容的書畫作品層出不窮。前些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組織一些名流書畫家,成立了“中國國際茶文化書畫院”,很多作品頗有氣勢。茶文化藝術品除書畫作品外,還有以茶為內容的根雕、泥塑、金石、繡品等也湧現了出來。

  10.茶文化人才培養得到重視

  全國已有幾家高等院校設立了茶文化專業,不少大學裡的茶文化選修課十分受歡迎。近幾年來,隨著茶館業的開辦,泡茶已成為一門技藝。國家勞動部門已將“茶藝師”列為職業技能培訓的範疇。因此,各地紛紛開辦初、中、高階茶藝師培訓班。有趣的是,日本、韓國等不少國家的茶文化人士,也紛紛來中國學習中國泡茶技藝。

  11.泡茶技藝得到發展,茶藝表演精彩紛呈

  近幾年來發展起來的泡茶技藝,在很多茶事活動中往往就形成了“茶藝表演”。這種茶藝表演,把泡茶的實用技術進行藝術加工後,形成了一種表演藝術。各民族、各種茶類的茶藝表演十分精彩,它已成為現代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2.茶旅遊事業開始興起

  中國不少旅遊勝地也是名茶產地,有些歷史名茶產地就有著茶文化的歷史遺存。如浙江長興顧渚山的唐代貢茶院遺址、杭州龍井的十八棵御茶、四川蒙山的漢代仙茶園、浙江餘杭的徑山寺、天台的國清寺、福建武夷山的大紅袍等等。這些地方很多都已開展與茶內容相結合的旅遊活動,受到遊客的普遍歡迎。

 

淺談關於中國茶文化的論文
中國茶文化叢書紀茗的介紹
相關知識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與發展現狀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歷史
中國茶文化的起源與發展趨勢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發展
淺談中國茶文化的歷史
研究中國茶文化的歷史
介紹中國茶文化的歷史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書籍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