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的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8日

  《石榴》這篇課文是一篇很好的習作例文,作者以季節變化為線索,描寫了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果的情景。最後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與滋味,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範文一

  今天我上了《石榴》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讀通全文,並能理解第一、二自然段。我覺得自己前面的教學任務基本是完成了,但是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沒能把握好“整體感知”,把課文的詞句割裂開來,而使學生喪失了體味美的機會。課文寫夏天的石榴園,主要是描繪了石榴花的顏色、形態之美,教學時應該在讓學生感受到美的基礎上,再去體味詞句。而我在教學時先讓學生找到詞句,再去體會其中蘊涵的美。

  由這節課我想到:理解與運用語言的能力,往往是一個潛移默化的積澱過程。我們要把語文課上到學生的心裡,不要為了傳授知識而傳授知識,讓學生成為課堂的局外人。語文的教學應以語感的培養為中心,強調老師和課文對學生的薰染、陶冶、感化,講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文的涵泳、體驗、感悟。我們要樹立“語感中心論”。王尚文認為:“語感中心論”是以優秀的言語作品吸引學生,點燃學生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維,廣化、深化、美化、敏化學生的語感,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聽說讀寫實踐,走進生活,走進作者。“語感中心論”以人為中心,以人為目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主體意識,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追求學生一聽就清、一說就順、一寫就通、一讀就懂的境界。 “語感中心論”認為學生與課文之間是一種“對話”的關係,課文的意義不是由老師提取出來教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去發現、去創造。這種發現和創造誰也不能取代,只有靠學生自身的閱讀實踐。老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閱讀的願望和激情,要洞察學生在同化、順應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要不斷地誘發學生走進課文,與課文暢談,在課文中涵泳、體驗,從而讓學生與課文產生共鳴。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加強語感教學,轉變語文教學的重心:由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轉變到注重語文能力的培養;由注重對課文的思想內容的理解,轉變到對語言材料的感受領悟;由注重篇章結構的詳盡剖析,轉變到對語言的閱讀品味;由單純重視語文表達,轉變到同時重視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應用語文的能力。

  範文二

  《石榴》這篇課文是一篇很好的習作例文,作者以季節變化為線索,描寫了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果的情景。最後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與滋味,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在教學時,我努力運用直觀效應,引導學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詞語,感悟課文內容,從而更好地進行朗讀與說寫訓練。因此,教完這篇課文,我要求學生將全文加以背誦,同時,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寫《我最愛吃的一種水果》。仿寫前,我讓學生好好地品讀書上段落是怎麼寫的?抓住了石榴果的什麼來寫的?孩子們一下回答出來:形狀、顏色、味道來寫。由於二年級時口語交際課上,我讓學生對各種水果的形狀、顏色、吃法、味道做過細緻的練說指導,當時並要求把練說的話寫下來,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來代替,所以大多數學生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寫前我稍微提醒了一下***抓住各種水果的形狀、顏色、吃法、味道來寫***,結果大多學生寫出來的文章都不錯.如羅梟展寫到:我最喜歡吃的水果是大西瓜。它穿著一件條紋襯衫,圓圓的頭上戴著一頂帽子。切開綠油油的它,只見黑紅相間,紅通通的肉裡鑲嵌著密密麻麻的黑核子,真是好看極了。咬一大口嚼嚼,甜滋滋的,頓時感到清甜無比,生津止渴。賈瑤瑤寫到:你摘下一根香蕉,把皮慢慢地撕開一半,頓時手裡就像拿著一隻開花的小船,吃一口,甜甜的,好吃極了!......諸如這些,比課文上第四自然段內容更具體,將水果進行了全面的描寫,從它的外形寫起,由外到內進行敘述。重點抓住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來寫,條理較清楚。看來以前的功夫沒白花。

  範文三

  《石榴》一文文筆優美,以季節的變化,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了石榴的成熟過程,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本課語言生動形象,記述條理清楚,是學生學習語言與習作的範例。本次我進行了第二課時的上課——精讀課文。我確定瞭如下的三個教學目標:

  1、理解重點的新詞,瞭解石榴樹的枝葉、花朵以及果實的特點。通過品讀,感受作者語言文字的美。***重點說擬人修辭手法***

  2、學習課文,瞭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學習第四自然段品石榴的寫法。

  3、體會文中優美的詞句,學習擬人句。

  第一課時,我已經讓學生學習了生字、詞語,朗讀了課文,理清課文脈絡,並且講讀了第一自然段,理解了“馳名中外”這個詞的意思***名氣很大,國內外有名。***

  第二課時,我從複習課文脈絡入手,石榴園——石榴花——石榴果——品石榴,再按照段落一步步的學習、品讀課文。

  首先,閱讀第二節,瞭解枝、葉、花的特點。讓學生通過詞語“抽出”“長出”“開出”“掛滿”這些詞語體會石榴樹的的生長過程:抽枝——長葉——開花——結果,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填空練習,瞭解石榴樹的生長過程。課文中有描寫石榴花“像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寫出了花朵的形狀特點以及花朵開得熱鬧的特點,但是再此教學過程我省略了,也沒有著重強調比喻的修辭手法。

  石榴果實從生到熟,外皮顏色發生了逐步的變化。我採用了讓學生找一找、畫一畫的方法,找出顏色變化的詞語,再點出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最後出示桔子成熟過程中顏色變化的圖片,讓學生們填空,進行了一次擴充套件訓練。

  作者描寫熟透了的石榴的形態,這一段話寫得特別精彩,既形象又生動,因為作者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熟透了的石榴看作了一群石榴娃娃,成熟的石榴裂開了皮,寫成了石榴娃娃笑得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讓學生帶者快樂的心情反覆朗讀,讀出豐收的喜悅,讀出石榴娃娃的調皮與歡樂,並讓學生結合觀察書上的插圖,在朗讀中瞭解石榴果實的外形特點,體會作者寫法的精彩。

  然後引導學生學習第四節,瞭解石榴子兒的形、色、味的特點。在理解“瑪瑙般的子兒”時,我向學生介紹了瑪瑙,對照圖片讓學生體會石榴子兒的形狀特點。在理解“一顆顆緊偎在一起”時,通過觀察圖片、舉例子理解“緊偎”,通過這段學習,理清段落順序,先寫作者看到的形狀、顏色,再寫品嚐到的味道,為課後習題品嚐一種水果奠定了寫作基礎。

  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就考慮過課的型別,最後決定採用教師主講,學生聽、學的方法為主,考慮三年級語文基礎知識比較貧乏,所以教師講授的內容較多,我過於主導,讓學生髮揮的機會比較少,一篇課文可以有許多種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一個人的思維有限,一堂課上下來也發現了設計上有一些缺陷,而且學生不太敢回答問題,希望日後能更改善。

 

水鄉歌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一年級猜數遊戲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石榴的教學反思
石榴的教學反思案例
四年級搭石的教學反思
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
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教學反思
蝴蝶花的教學反思
高一物理的教學反思案例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反思
解簡易方程的教學反思
三年級數學把握教學重點的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