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傳承茶文化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泡茶是中國人的發明,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拐點,帶動了茶具、茶道、茶藝、茶文化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傳承茶文化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傳承茶文化的方法

  一、豐富文化內涵,拓展茶和茶文化的產業鏈

  研究茶和茶文化的發展史,還能觀察到中國歷史上不論是儒家、釋家、道家和民間人士都非常重視茶文化中所蘊含的精神文明,非常重視茶與文化的結合。

  研究儒家的人士,從茶性平和、高潔,引伸出茶導和、和為貴的哲學命題,把飲茶和修身養性結合起來;釋家提出茶禪一味,把飲茶與修禪悟道融為一體;道家重視茶的怡情養性功能,認為飲茶能輕身換骨,進而追求精神的永恆。民間人士則以茶為禮,以茶會友,以茶待客,形成各有特色的社會習俗。

  從上述理念引伸開去,茶與文化的結合就有了多種形式和載體。

  在《茶經》這部茶葉專著中,就載有著名詩人有關茶的詩句。如西晉·左思《嬌女詩》中:“心為茶 劇,吹噓對鼎釒歷”的詩句。張孟陽《登成都樓》中:“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的詩句。據茶史家朱自振先生調查,自晉及清,我國詠及茶事的廣義茶詩大約有一萬七、八千道。著名詩人幾乎都有詠茶的詩。其中最為世人傳誦的則是唐·袁高的《茶山詩》,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盧仝的《走筆謝孟諫寄新茶》***即通稱為《盧仝茶歌》***和唐·皮日休的《茶中雜詠》,陸龜蒙的《奉和襲美茶中十詠》等。

  有名的茶書***法***、茶畫-,雖然沒有茶詩那麼多,但其中傳世佳作載入史冊者也不少。臺灣茶人蔡榮章先生列出有關茶的書法作品,就有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唐·懷素的《苦 帖》,宋·蘇軾的《啜茶帖》《一夜帖》,蔡襄的《精茶帖》;明·唐寅的《夜坐》,文彭的《盧仝飲茶歌》長卷;清·丁敬的《論茶六絕句》等三十四種。描寫茶事的名畫,則有唐·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宋·劉松年《鬥茶圖》和《茗圓賭市圖》,元·趙原《陸羽烹茶圖》,明·文徵明《惠山茶會圖》,唐寅《品茶圖》,清·金農《玉川先生煎茶圖》,近代則有傅抱石的《蕉陰煮茶圖》等。

  在篆-刻藝術作品中,清·黃易與趙之琛都刻過“茶熟香溫且自看”的閒章,童大年有“天地一壺間”的閒章。

  茶具中的藝術作品更多。從唐代起各地名窯就燒製出著名的陶瓷茶具。如越窯在唐代燒製出“青瓷荷葉盞、託”和“祕色瓷茶盂”,從紫砂茶具問世後,明代制壺大師供春、時大彬、惠孟臣和清代的陳鳴遠、楊彭年、邵大亨都曾製作出傳世的紫砂茶壺。尤其是楊彭年與書畫家陳鴻壽合作,刻製出融詩文書畫與紫砂藝術為一體的《曼生壺》,使茶文化有了新的載體。

  歷代茶人,尤其是精通文化藝術者,把他們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與茶相關的文化藝術作品之中,使這些作品鮮活起來、厚重起來,成為人們爭相收藏的珍品,甚至成為國寶。這就是文化的魅力,就是茶與文化結合的奇妙之處。茶不與文化結合,就是普通的農產品,一旦與文化結合起來,就成為有生命、有靈魂的東西。它的價值就成倍成幾十倍地提高了。

  在當代社會中,文化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茶與文化的結合,也必然有新的延伸,新的形態,新的載體。它可以和現代藝術結合起來,用於茶藝演示;可以和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結合起來,在茶館、劇場、和盛大的茶會上演出;也可以製成光碟、拍成電影和電視劇供人欣賞,成為新的文藝作品,成為現代人生活的新內容。

  2004年在四川雅安舉行的茶文化一會一節中,以四川傳統茶藝——龍行十八式為基礎,擴充套件為一百零八人組成的威武雄壯的茶藝表演,配以幾百人的大合唱,贏得了參加開幕式的國內外茶人長時間的鼓掌喝彩。以歌頌首創人工植茶的吳理真為主題,演出的歌舞劇,把茶人的崇高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也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據中華合作時報《茶週刊》報道,以安溪茶鄉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鐵觀音傳奇》拍攝完成,開創了茶與文化結合的新形式,使茶文化有了新的傳播手段。

  雲南省思茅市是普洱茶的原-產地,今年四月舉行了盛大的普洱茶節,並將思茅市改為普洱市,這也是弘揚茶文化的新舉措。

  湖州是茶人們公認的茶文化發祥地,2008年將在湖州舉辦的一會一節,應該在茶與文化的結合上有新的拓展。湖州陸羽茶文化研究會正在組織茶文化工作者編?-湖州茶文化叢書,既有闡述晉唐以來湖州茶與茶文化的發展歷程的《湖州茶史》,又有《湖州茶詩》、《湖州擦茶文》、《湖州茶俗》、《湖州茶業》。由謝文柏主編的《顧渚山志》也將在2008年一會一節中公開發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還有一個演出《茶戀》的計劃,把茶聖陸羽的故事搬上舞臺,貢獻給國內外茶人與越劇愛好者

  二、傳承科學精神,打造現代茶產業的競爭優勢

  用心研讀《茶經》和歷代茶書,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茶經》還是各個朝代的茶書,總是從當時的實際出發,研究種茶、採茶、製茶、飲茶的帶有規律性的問題,從各方面闡述如何提高茶的品性以適應當時飲茶者的需要。

  陸羽通過自己的調查和實踐,總結出好茶生在“陽崖陰嶺”這種最適合於茶樹生長的生態環境,並指出“爛石”是最好的立地條件;採茶的時間是按照不同地區的氣候,與不同茶樹的生長規律來規定的,關鍵是看茶芽的生長情況,以“紫者上”、“筍者上”、“葉捲上,”而且要做到“有雨不採、晴有云不採,晴採之”。通過採、蒸、搗、拍、焙、穿、封七個環節,製成當時流行的餅茶。

  宋代貢茶的主要產區轉向建安,蔡襄《茶錄》就著重論述建茶的甄別和飲用方法;而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則進一步闡明北苑茶的生態環境和茶質優劣的關係;尤其是趙佶的《大觀茶論》,對白茶的獨特效能作了生態的描述,對培育茶的良種有重要啟示作用。到明代,改餅茶為散茶,於是有許次紓的《茶疏》,詳述羅岕茶的勝人之處,採摘製造之法和烹點飲啜之要;周高起的《洞山岕茶系》更對羅岕茶作深入考察研究,作出更確切的論述。到清代,隨著龍井茶的崛起,於是有程淯的《龍井訪茶記》,對龍井茶的特色、立地條件、培植、烹瀹、收藏,作了具體的論述。

  我們從《茶經》和歷代茶書中應該傳承什麼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傳承這些著作中所創導的科學精神。我們應該適應新的需求,用科學的方法研究開發新的、品質更優異的茶葉品種和茶的製成品,來提高茶產業的競爭力。

  一千二百多年前,湖州長興的顧渚紫筍是唐代最好的貢茶。由於歷史原因,到上個世紀中葉,紫筍茶已經不那麼出名了。湖州長興的茶葉科研人員從研究《茶經》入手,在唐代貢茶的原-產地——顧渚山明月峽一帶,選擇生態環境和立地條件最佳的茶山,採摘最富有營養成分的茶芽,按現代製茶方法,炒製出“芽葉微紫、芽形似筍、茶湯清澈、茶性溫和”的紫筍茶。一舉奪得全國名茶的稱號,這是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的成功範例。

  安吉縣通過茶樹良種普查,在大溪橫坑塢發現一株宋·趙佶在《大觀茶論》中闡述過的“與常茶不同”的白茶,用無性繁殖的方法,開發出氨基酸含量高於普通綠茶二至三倍的現代白茶,市場價格高於綠茶數倍,幾年時間,就使白茶種植面積擴大到四萬多畝,成為安吉茶農種茶致富的“搖錢樹”。事實上,從不發酵的綠茶到半發酵的烏龍茶,到全發酵的紅茶和後發酵的確普洱茶,也是茶葉加工方法創新。如果我們還能用現代的科學方法,開發出適應消費者新需求的茶製品,就能進一步提高湖州茶產業的競爭力。筆者認為,這是在現代條件下,傳承歷代茶人所堅持的科學精神,努力創新的正確方向。

  茶文化泡茶的方法

  1、用量

  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1: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與消費者的飲用習慣也有密切關係。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以肉食為主,當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葉成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們普遍喜飲濃茶,並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鹽,故每次茶葉用量較多。華北和東北廣大地區人民喜飲花茶,通常用較大的茶壺泡茶,茶葉用量較少。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消費者主要飲用綠茶或龍井、毛峰等名優茶,一般用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廣東、臺灣等省,人們喜飲工夫茶。茶具雖小,但用茶量較多。

  茶葉用量還同消費者的年齡結構與飲茶歷史有關。中、老年人往往飲茶年限長,喜喝較濃的茶,故用量較多;年輕人初學飲茶的多,普遍喜愛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總之,泡茶用量的多少,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取四隻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鐘後審評茶湯滋味,結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極濃,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濃,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較淡。

  2、水溫

  古人對泡茶水溫十分講究。宋代蔡襄在《茶錄》中說:“候湯***即指燒開水煮茶***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最難。”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說得更為具體:“水一入銚,便需急煮,候有鬆聲,即去蓋,以訊息其老嫩。蟹眼之後,水有微濤,是為當時;大濤鼎沸,旋至無聲,是為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以上說明,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的“水老”。此時,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泡茶鮮爽味便大為遜色。培養沸滾的水,古人稱為“水嫩”,也不適宜泡茶,因水溫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飲用不便。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看泡飲什麼茶而定。高階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綠茶類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左右為宜。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在高溫下,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維生素C大量破壞。正如平時說的,水溫高,把茶葉“燙熟”了。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茶葉較極老,必須用100℃的沸滾開水沖泡。有時,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在壺外淋開水。少數民族飲用磚茶,則要求水溫更高,將磚茶敲碎,放在鍋中熬煮。

  一般說來,泡茶水溫與茶葉中有效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關,水溫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湯就愈濃;反之,水溫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湯就愈淡,一般60℃溫水的浸出量只相當於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這裡必須說明一點,上面談到,高階綠茶適宜用80℃的水沖泡,這通常是指將水燒開之後***水溫達100℃***,再冷卻至所要求的溫度;如果是無菌生水,則只要燒到所需的溫度即可。

  3、用水

  中國人歷來好品茶,泡茶似乎人人都會,但並非個個都能泡出好茶。好茶還需好水泡。

  古人知曉泡茶時水的重要性,因此非常重視水的質量。若水質差,茶葉的色香味就會被改變或者被淹沒,若非常適宜則會對茶湯品質起到優化作用古人評水主要從水質和水味兩方面給予評價,好的水質必須是清、活、輕,水味須甘、冽。

  泡茶水的標準從水質:清、活、輕;水味:甘、冽,從這五個方面來判斷。現代科學分析認為,每升水含8毫克以上的鎂離子鈣稱之為硬水,反之則為軟水。軟水沏茶,色、香、味俱佳,硬水泡茶,茶湯易變色,色、香、味也會大受影響。水的輕重還包括水中所含的礦物質成分的多少以及酸、鹼度,含鐵、鹼物質較多的水泡茶,茶湯會飄起一層“鏽油”,出現混濁並有沉澱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會深,甚至暗黑。所以建議選用軟性水泡茶***新美泉天然飲用水***。

  多數人是用沸騰的自來水泡茶,如果有條件可將自來水靜置20小時左右,揮發水中的消毒氣味後再用較好。水質不佳,可以多煮一會,沉澱雜質,消除異味。純淨水是泡茶的好水,無汙染的天然礦泉水也很不錯,遠離人口密集的江、河、湖水,也不失為沏茶的好水。古人推崇的雪水、雨水,但是如今因為水汙染,在多數地區已經不再有好水了。

  中國古代典籍中關於茶、水、器之間的關係就有很多記述,如明人許次紓在《茶疏》中說: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明代,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陸羽在《茶經》中對飲茶用水的原則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古人還總結出了“龍井茶,虎跑水”、“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等這類茶、水的最佳組合。

 

如何發揚茶道精神
如何保護茶文化
相關知識
如何傳承茶文化
如何推崇茶文化
如何發展茶文化
如何保護茶文化
如何傳承七夕傳統文化
如何傳承企業文化
如何克服跨文化語言溝通障礙
京東如何做企業文化個人感悟
如何以企業文化引領企業戰略
如何寫好大文化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