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素質淺析論文
心理健康素質是在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礎上提出的一個新概念。良好的適應和行為是其外在表現,其實質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質,特別是心理健康素質。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論心理健康素質》
摘要:心理健康素質是在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礎上提出的一個新概念。本文主要探討了心理健康素質問題研究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基礎;構建了心理健康素質的框架結構,解釋了心理健康素質的內容,要素及其涵義;並對心理健康素質的影響因素作了簡單闡釋。
關鍵詞:實踐和理論意義,心理健康素質,影響因素。
1研究心理健康素質的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
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資訊網路化的時代,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程序加快,使整個社會的發展處於轉型期。在這樣的社會中,人們不僅要學會生存、學會適應、學會選擇,更要學會發展、學會思考、學會創造,這是社會變化及變化所帶給人們的要求。這一系列要求的達成,無一不建立在人的健康發展的基礎上。人的健康不僅指身體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在其憲章中就明確規定了的。這一規定反映了人類對自身認識的新水平。人的身與心、生理與心理的健康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然而,在過去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人們對於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卻遠遠落後於對身體健康重要性的認識。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對於心理健康重要性、心理健康本身的認識和研究也在不斷地深入。心理健康不僅有外在表現,而且還有其本質特徵。良好的適應和行為是其外在表現,其實質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質,特別是心理健康素質。因此,可以說心理健康素質概念的提出是時代發展、社會進步和人們認識水平提高的必然產物。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是奠基工程。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要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人的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勞動技能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其中,心理素質是其它各種素質的載體,是一個人整體素質提高的基礎,因此心理素質的培養應是素質教育的奠基工程。心理素質中,影響或決定一個人心理健康的部分,即心理健康素質,是心理素質培養所追求的高層次目標,是人生髮展所追求的高階境界。素質教育要塑造勞動者的各種素質,使勞動者的各種素質都得到相應的提高,那麼作為奠基工程的心理素質培養,根本的目的也就是培養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人。因此,心理健康素質反映了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
然而,青少年正處於心理急劇變化的年齡段,在學習壓力日益加重、生活環境日益複雜的今天,心理上極易出現問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諸多調查顯示,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檢出率平均至少在15%左右,說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鬥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這一決定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指明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其中,青少年堅韌不拔的意志力、艱苦奮鬥的精神、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源自於他們的心理健康素質。但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卻多為現狀調查和影響因素的零散研究。因此,要提高廣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把握準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點,必須研究心理健康素質。
心理健康素質研究是對傳統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的反思與反思後對研究方向的新選擇。心理健康屬於心理學的應用範疇。心理健康的直接定義是“非不健康的狀態”或“沒有心理症狀的心理狀態”;另一方面的定義則是重視心理健康的積極面,如Johoad就舉出了9種積極的心理狀態,認為一個人若擁有這些有價值的心理品質,就是心理健康。這些心理品質包括幸福感、和諧、自尊感、個人的成長、個人的成熟、人格的完整、與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有效地適應環境以及在環境中保持獨立等[2]。心理健康作為一門科學,它是研究維護和增進人們心理健康的原則、途徑和方法;作為一種工作,它包括一切維護和增進人們心理健康的工作。它的任務有三:一是使健康者繼續健康或更健康;二是早發現、早診斷心理問題;三是預防精神疾病。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範圍內整個心理學成了一門致力於治療的科學,它的研究焦點集中於測評並治癒個人的心理疾病,出現了大量對於心理障礙的研究以及對離婚、死亡、***待等環境壓力對個體造成的負面影響的研究。Seligman曾經注意到在對人類的情緒研究中,就有約95%的研究是關於抑鬱、焦慮、偏見等負性情緒的研究[3]。有人對美國《心理學文摘》電子版的搜尋結果表明,已有的心理學文獻中,有關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文章比率數為1:14[4]。我國的心理健康研究也仍然侷限於它的直接意義。關於影響因素的研究,仍舊注重影響心理症狀因子或焦慮、抑鬱等負性情緒因素。反思傳統心理健康的研究歷程,其實際上只研究了心理健康的涵義之一,針對的是少數有問題的人。所以,心理健康素質研究是我們對幾十年心理健康研究反思後的新選擇。
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對心理學的研究,尤其是美國關於“積極心理學”的思想,給了我們研究心理健康素質的有益啟示。1997年Seligman就任美國APA主席一職,提出了“積極心理學”的思想後,愈來愈多的心理學家開始涉足這一研究領域,逐漸形成了一場積極心理學的運動,有人稱之為一種心理學的思潮或一種新的研究方向[5]。在1998年《APA Monitor Online》的一篇文章上,Seligman指出,心理學有3個使命:***1***研究消極心理,治療精神疾病;***2***讓所有的人生活得更加充實有意義;***3***鑑別和培養天才[6]。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過於重視其第一項任務,使得心理學成為一門受害者的科學。因此,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的力量和優秀品質、發掘人類自身擁有的潛力和力量,成為不僅僅是疾病和健康的科學,更成為關於工作、教育、愛、成長和娛樂的科學[3]。它主張應對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條件下更好地發展、生活,具有天賦的人如何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揮等方面進行大量的研究。研究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心理健康素質,與積極心理學的思潮不謀而合,而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思路也給了人們非常有益的啟發。
綜上所述,開展心理健康素質的研究,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心理健康素質的本質及其結構
2.1心理健康素質的本質
心理健康素質是一個本土化概念。該概念的提出與界定,我們有如下考慮:
***1***心理健康素質概念的提出,從內涵上遵循的順序為:素質―心理素質―心理健康素質。心理健康素質這一概念首先具備素質概念的特徵,即基本性、穩定性和內隱性。其次,它還屬於心理素質的一種,心理素質是一種多層次、多維度的概念,但其功能卻是中性的***不做正負或積極與消極之分***,對於個體來講,心理素質存在正性***積極的或健康的***和負性的***消極的或不健康的***兩種功能之分。那麼心理健康素質就是心理素質中主要影響一個人心理健康的內在穩定因素。
***2***心理健康素質概念與身體健康素質概念相對應而提出。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那麼既然有身體健康的素質,也就應有心理健康的素質。如同身體健康素質與身體健康的關係一樣,心理健康素質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也是內在的穩定的品質與外在的狀態表現之間的關係。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與心理健康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相關。高心理健康素質的人,不易產生心理問題;相反,低心理健康素質的人,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因此,作為外在狀態的心理健康問題已被研究了近一個世紀,而作為與它有直接關係的心理健康素質也應提到研究者的議事日程上來。
***3***心理健康素質是一個複合概念,其結構應該是多層次、多維度的;其功能也應該是多方面的。心理健康素質首先指個體內在的、穩定的品質,但也不排除作為在群體當中生活的個體與其他個體、群體之間關係的品質;既包括作為整體人活動的人格的內容,也包括人在社會中賴以生存的、與社會互動作用而達到的和諧的行為習慣和心理狀態。不能完全割裂內在結構與外在表現之間的關係,因此通過研究,明確這一概念,並要證實各層次、維度和各功能之間的關係。
***4***心理健康素質的研究物件絕不侷限於以往心理健康研究的有心理問題的人,而是所有人。因此,所有的人都有心理健康素質,且絕大部分人的心理健康素質是高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異,反映了其心理健康素質水平高低的差異。研究這些心理健康素質,使培養和教育人的所有活動可以有目標、有步驟地進行。
由此,可以將心理健康素質初步界定為:個體在遺傳和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品質,這些心理品質影響或決定著個體的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並進而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態。
2.2心理健康素質的結構及其含義
心理健康素質是一種個體的心理現象,包含心理現象的所有內容。個體在社會群體當中生活,個體的心理現象是與他人、群體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就應包括與人交往時所需要和所表現的人際交往素質。個人的心理現象中“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品質”既包括指向於自我的各種心理品質,如自我知覺、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調節和自我效能感;又包括指向於其他物件***包括人和物***時所需要和表現的各種心理品質,如個人的性格、心理活動的動力系統以及個人的認知風格、情緒體驗和調節、個體的應付風格等。而作為整體的人在社會當中能否健康地生存與發展,主要表現就是適應,即自我適應、社會適應和自然適應。
***1***人際交往素質:指個人能與周圍的人和群體進行交往、溝通,建立良好的人際環境,維持、改善和提升人際關係的能力和品質。包括人際知覺***認知***、人際溝通等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人際關係建立過程中的自我情緒調控能力以及維持、改善和提升人際關係的能力等。
***2***自我的結構:指個人對自己的認知,對自己情緒的體驗和調節,對自己行動控制的知覺和信念。具體來說,包括自我知覺、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調節。
***3***心理活動的動力系統:指個人心理活動的動力源泉,包括心理活動最基本的動力源泉――需要,以及在社會生活當中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生活目標等。
***4***性格:指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主要反映人格中較為穩定的對事物認識及其變化發展的樂觀與悲觀態度,敢於負責、敢於行事和獨立行事且能夠克服困難並自我約束的意志品質以及在挫折情景下的挫折容忍力。
***5***認知風格:指個體在認知過程中所經常採用的、習慣化的方式,具體說是在感知、記憶、思維和問題解決過程中個體所偏愛的、習慣化了的態度和方式。它對個人的心理健康起明顯決定作用。它包括認知方式和歸因方式兩個方面。認知方式有場依存―場獨立、沉思―衝動、發散―輻合、語言―形象、複雜認知―簡單認知、具體認知―抽象認知、冒險―謹慎、整體式―分析式,歸因方式有內歸因與外歸因、穩定歸因與不穩定歸因等。
***6***情緒調控能力:情緒是心理健康概念當中的重要因子。從情緒表現上說,一般分為正性的***積極的***和負性的***消極的***情緒,正性的***積極的***情緒對人的活動具有增力作用,對人的生活具有良好的適應功能,對人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那麼,如果人有能力通過情緒調節和控制,使積極情緒在個人的情緒生活中占主導地位,也可視為心理健康素質的一部分。
***7***應對風格:指在一個人身上較為穩定的、獨特的應付應激環境和應激事件的策略、方式和方法。應對風格既是一個人以往應付經驗的積累,也是應付策略和方式的學習,是特質也是行為傾向。
適應:適應是心理健康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心理健康者的特徵。心理衛生在過去又稱為適應心理學,可見,只要適應,就能生存。那麼在現代社會,適應還意味著隨社會進步、生活節奏的改變,不斷改變自己、改變環境、改變自身的需要以適應不斷變化著的現實。它包括生理適應、情緒適應、生活適應、學習適應和社會適應***包括社會環境適應和人際關係適應***。
3影響心理健康素質的因素
3.1生物學因素
關於心理本質的探討遵循著“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機能”這一觀點,也就是說一切心理現象都有其生物學的基礎。
人的神經系統由兩部分組成,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經系統。它們的協同活動使個體的心身處於正常狀態。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脊髓、腦幹、中腦、丘腦、大腦皮層;外周神經系統包括感覺神經系統、運動神經系統和植物性神經系統,而植物性神經系統又包括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人類神經系統的上述兩個部分是個體心理健康素質的物質基礎。就中樞神經系統來說,已有研究發現,腦幹是維持生命的中樞,主要負責個體的呼吸、心臟活動和消化。在正常情況下,呼吸以平穩速度進行,可確保個體心神***。當人的丘腦受損傷後,病人對情緒刺激反應過度,有些人會表現出無法控制的哭泣或狂笑,同時還發現丘腦是感受疼痛的中樞;海馬受損傷影響個體的記憶和學習;等等。就外周神經系統來說,已有研究發現,腎上腺分泌激素中的一種皮質醇,如果其分泌過度會抑制免疫系統,從而導致個體對感染和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抑制促皮質釋放素***CRF***,將會增加個體的焦慮和與抑鬱有關的情緒;甲狀腺素分泌過多,會使人感到緊張和焦慮,並經常伴隨著很累的感覺,並且難以入睡[7]。
關於兒童大腦與神經系統的發育成熟,影響著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神經心理學有關腦與行為關係的研究表明,老年人腦和神經系統的老化與病變,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甚至產生心理障礙和完全異常的心理現象[8]。國外的大量研究也探討了身體疾病和神經遞質異常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並且神經遞質的異常被視為造成心理障礙的重要的生物學原因,成為目前心理健康的生物學研究的前沿[9]。身心相互作用,生物學因素是影響心理健康素質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3.2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包括一切作用於人的自然和社會因素。人生活在環境中,自然環境的優美與潔淨,會使人心曠神怡,身心放鬆,有益於人的身心健康,並可促進人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素質的提高。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就更加直接,已有許多關於家庭、學校與社會對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影響因素的研究[9,10]。如家庭因素中,家庭的氛圍如家長對子女持積極、良好的態度,子女才能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才能不斷髮展自主能力、獨立能力和其他社會能力,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家長適度、積極的期望,能促使學生適應良好、發展和諧、主動創造。關於家庭教養方式的研究表明,民主和睦型是最理想的家庭教養方式,這種教養方式教育出的子女常常具有很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獨立性和創造性強,社會適應好,容易獨立成才[9]。另外,家庭結構***如單親家庭***,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文化程度與職業,家庭所在地***農村或城市***等也會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養成。學校教育對於青少年成長是最重要的環境因素,如學校的氛圍,包括校園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尤其是校園文化環境,如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對學生良好身心素質的養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師生關係是學生嘗試建立的人生第一次正式的人際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調節學生的行為,並可為學生形成人際交往能力和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教師的人格特徵、學校的型別***如重點與非重點***,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和態度等對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養成也有重要影響。社會中的大眾傳播媒體、社群的環境與人文條件以及社會風氣和各種生活事件等,都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影響著他們心理健康素質的形成與發展。
總之,開展心理健康素質的研究,一方面深化人們對心理素質本質的認識,另一方面促進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俞國良. 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發展. 教育科學研究, 2001, 7: 62~65, 69
2 王登峰. 心理衛生學.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Seligman M E, Csiksizent M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 5~14
4 Myers D. The funds, friends, and faith of happy peopl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3***: 56~67
5 張倩, 鄭湧. 美國積極心理學介評. 心理學探新, 2003, 23***3***: 6~9
6 李金珍, 王文忠, 施建農. 積極心理學: 一種新的研究方向. 心理科學進展, 2003, 11***3***: 321~327
7 Rice P L. 壓力與健康. 石林等譯,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0
8 Amen D G, Stubblefield M, Carmicheal B, et al. Brain SPECT findings and aggressiveness. Annual Clinical Psychiatry, 1996, 8***3***: 129~137
9 Mcgeer & Eccles. Molecular Neurobiology of the Mammalian Brain.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7, 2002: 25~76
10 施學忠, 吳敏, 陳姜. 家庭教育方式於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 中國學校衛生, 2002, 23***2***: 111~112
11 李茜茜. 心理素質教育的制約因素探析. 教育探索, 2004, 6: 86~89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淺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