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計算機應用的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4日

  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計算機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的管理和執行中,且呈現迅猛的發展趨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應用的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算機應用的畢業論文範文一:淺析關於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計算機應用 人才培養模式 問題 對策

  論文摘 要:本文針對當前職業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人才培養與市場脫節、課程體系陳舊不適應企業和社會需求、缺乏辦學特色等問題,提出了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路,即:以職業能力為核心、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行動導向的學習。

  一、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的計算機教育無論在規模還是質量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但在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現行教育體制和辦學指導思想存在著許多與社會經濟、科技發展不相適應的方面,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一些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以及應試教育、分數教育的思想仍在影響著計算機教育。

  1.人才培養與市場脫節

  現行的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課程體系還是以學科體系為主,強調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存在理論知識過多、課程內容老化、教材滯後於技術發展、與社會和企業需求脫節等問題。計算機是一門飛速發展的科學,只有緊跟時代步伐,才能夠真正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2.課程體系陳舊,不適應企業和社會的需求

  計算機應用專業基本上還是沿用傳統的“三段式”教學計劃,教學安排嚴格按教學計劃進行,缺少彈性,也缺乏靈活性;教學內容陳舊,一些早已被行業淘汰的內容依舊出現在教學內容中。另外,職校生由於文化層次較低,在計算機理論知識的學習上存在較大難度,在他們身上經常出現看不懂、學不會、學了沒用的現象。

  3.職業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普遍缺乏辦學特色

  很多職業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大同小異,課程設定雷同,教學模式類似,沒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定位,沒有形成獨特的風格與特色。在課程設定與內容安排上,仍是以知識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的“滿堂灌”“注入式”教學模式仍然普遍存在;許多學校由於條件所限,重理論教學,輕實踐和應用技能訓練,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更是一片空白。

  二、改革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路與建議

  上述問題制約著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教育水平與人才培養的質量。認真分析、總結計算機應用專業教育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適合校情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和發展適應社會經濟和未來科技發展的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是職業教育界正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培養真正適應社會和企業的需要、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筆者認為改革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模式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以職業能力為核心

  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一項或若干相近職業所必備的本領。職業能力是個體在職業、社會和私人情境中科學思維,對個人和社會負責任行事的熱情和能力,是科學的工作和學習方法的基礎。職業能力包含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部分內容。

  在現代職業教育培訓中,推進素質教育改革,途徑就是實施以職業能力為基礎的教育。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不再是簡單的操作者和實施者,而是具有系統職業能力和職業特長的、全面發展的勞動者和高素質的社會公民,教學內容也不再是靜態的知識和技能,而是創新精神和創新

  能力。

  能力本位的觀點真正體現了面向未來的職業教育的特點。如果說素質教育是普通教育面向未來的選擇的話,那麼能力教育則是職業教育面向未來的選擇。而且,能力本位的教育,或者說能力教育,更加強調知識與技能的應用,其著眼點在於能力的創造性發揮,將更進一步強化職業教育的社會功能和教育功能。能力本位的思想將成為未來新文化價值觀的核心,這意味著能力教育在整個職教領域也將具有更加普遍的意義。

  2.以工作過程為導向

  工作過程是企業為完成工作任務並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式,是由勞動組織方式、不同的工作內容、工具以及主觀工作能力來決定的。在職業教育中,它是分析複雜工作系統的一個結構化工具,每個職業***專業***都具有其特殊的工作過程,在工作方式、內容、組織以及工具的歷史發展方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就是把學習與工作相結合,其實質就是構造基於工作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把工作內容與學習內容相結合作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綜合性改革,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標準、培養條件、培養途徑及機制的全面改革與創新。

  3.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是密切聯絡的兩個方面,其中任何一個方面沒有積極性,教學效果均無法保證。“以學生為中心”代表了近20年來國際職教的主流教育觀念。現代教育的使命更多地關注人的發展,以及適應這種發展的“自主學習”的需求。其主要特點是:“學”重於“教”,學生對自己的學業進展負責;教師的作用是評估、判斷、建議和指導課程的靈活性與個性化***不僅僅是資訊與知識的傳遞者***,承認學生入學前的經驗和技能;學生的自我評估具有重要作用;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諸如專案教學法、引導教學法、模擬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以學生為中心”已得到職業教育界的廣泛認可,並得以實施。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並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教師要從原來的傳統教學的組織領導者變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學習輔導者和主持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新性,發揚教學民主,給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權利;教學方法要多姿多彩,以營造充滿激情的教學氛圍,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4.行動導向的學習

  行動導向的學習提倡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其學習方法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轉變為創造性學習;教學目標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轉變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教師角色由傳統的知識的傳授者、教學的組織領導者轉變成為學習過程中的諮詢者、指導者和夥伴。教學任務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特別是培養“關鍵能力”;教學形式是學生同時用腦、心、手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法是以活動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通過行動的引導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形成關鍵能力。

  行動導向的學習要求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在學習中結合各種具體教學方法的使用,使學生主動地使用腦、心、手和所有感官全方位地投入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學會學習的方法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交往、溝通、協作、相互幫助、解決問題和化解矛盾等情感方面的社會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按照展示技術的要求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並對學生的展示技術和學習成果進行鼓勵性評價,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成就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最終實現全面提高學生的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個性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長生,唐歆瑜等.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學與教育資訊化,2008***3***.

  [2]李殿勳.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的思考[J].科技資訊***學術研究***,2008***20***.

  [3]蔡啟茂,袁美華.職業院校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J].職業技術教育,2007***17***.

  [4]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計算機應用的畢業論文範文二:淺談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應用

  論文關鍵詞:中職 課程改革 計算機教學 探索 應用

  論文摘 要:新的課程改革提出了課程的結構專案優化,實施任務驅動方式的新教學方法,孕育著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教學的目標,這些都給計算機授課老師帶來了壓力和挑戰。對於大多數的中等職業學校而言,計算機課程的開設是為適應飛速發展的科技、經濟以及社會的發展,力爭培養建設、生產、服務和管理於一身的人才。培養學生最重要手段是能力教學,我們只有不斷的探索和改革現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培養更多優秀的計算機人才。

  一、前言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科學技術取得了迅猛的發展,促進中等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和使其適應我國的經濟體制與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已經成為了我們首要解決的問題。在教學改革觀念下的計算機學科教學,應想辦法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積累專業基礎知識,鍛鍊較強的動手能力,增強自身解決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就計算機這樣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而言,教學基礎內容與教學知識結構的實用性、實踐性和創新性以及計算機知識的更新等方面的問題都無法滿足新技術的發展要求和變化,如果缺少對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的培養,只能使得學生修得中專學歷,不能得到更高層次的教育,會導致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上缺乏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因此,進一步發展與改革職業學校裡的計算機教學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

  1、開設課程不夠合理

  到目前為止,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育基本上還處在初級階段,並沒有在教學上給出一個清楚的定位。雖然開始了許多種類的計算機課程,例如:3D MAX、Auto CAD、VB、Photoshop、Flash等軟體,但存在流行什麼學什麼語言,並不具有很強的教學計劃性,造成學生沒有一門非常精通,無法靈活運用等情況。此外,部分中職學校還開設了編譯原理等一些難度很高的課程,在某種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

  2、教學目標定製的不合理

  當前,大多數的職業學校計算機教育僅僅是圍繞著一些計算機考試和計算機方面的職業技能資格考試作為其專業教學目標和宗旨,並不是將教育學生全面的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應用能力作為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和衡量標準。目前,教學模式主要是應付計算機考試或職業技能資格考試,學生滿足於獲得證書,導致了學生的知識面窄,缺乏計算機系統全面的瞭解,硬體和軟體知識不足,限制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提高。

  3、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不夠

  現在很多職業要求的技能、知識已經不是以前的傳統職業所規定的內容和範圍了,它們屬於的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是許多職業的共同基礎。計算機的飛速發展已經呈現了一個強有力的態勢,它的普及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把計算機作為一個工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求職場上遜色於熟悉計算機的其他專業的學生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

  三、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應用

  1、教學課程模式的改革

  首先,由於先前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程的課程設定一般都是參考現有大綱或由學校的幾位老師共同商量制定。由於標準、大綱沿用時間過長,有的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針對這種情況學校要及時的調查學校的實際的教育情況,結合現代化企業的需求,把市場的需要作為學科導向來設定新的課程要求和任務。學校可以聘請走在學科前沿的專家做學科的帶頭人,還要和企業共同建立一個專家委員會,經常開展“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研討會,通過研討會進一步的確定專業的方向、崗位任務等,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這樣設定出來的課程不僅可以符合社會、學生髮展的要求,也可以使老師、學生都有的放矢。

  其次,在教學方法方面,我們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採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法,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採用專案教學法,在專案教學的過程中把學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融入其中,例如將學生的資訊處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融入課堂,並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注重資料的收集、整理,以便在取得一定的成效的時候方便教學經驗、成果的整理。

  2、加強操作型人才的培養

  重理論輕實踐是我國教育體制的一大弊端,背的東西多,實際操作知識卻學習的不深入。中等職校的計算機教學課程是一門很重視實踐、實用性的課程,如果我們只偏重學習理論知識,輕視練習實踐,增加的只能是學習難度、枯燥程度。我們在設定計算機課程的時候要注意適當的放大上機練習的比例,多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練習。與此同時,還要充分的利用課餘時間,加長微機室的開放時間,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進行上機實踐,只有足夠的操作實踐才能很好的強化、鞏固和促進學習的理論知識。

  3、加強計算機專業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資訊科技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作為其他學科的輔助學習手段,會更有效地發揮作用。教師應當在課程設定中加大這方面的力度,強化其他學科在計算機專業的融合,雖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但可以通過選修課的方式提高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認知能力。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還可以鼓勵他們學習第二專業。通過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理解,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池光平,矽谷. 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的困惑與思考[J]. 矽谷,2008***06***:133- 134.

計算機在數學裡的應用論文
淺談計算機應用畢業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淺談計算機應用的畢業論文
關於計算機應用的畢業論文
有關計算機維護的畢業論文
有關計算機病毒的畢業論文範文
有關計算機病毒的畢業論文
有關計算機病毒的畢業論文
淺談計算機應用畢業論文範文
淺談計算機應用基礎研究論文
淺談計算機應用管理論文
淺談計算機應用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