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信貸的現狀與發展方向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8日

  消費信貸在我國從無到有,從1999年開始有規模發展至今,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中。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1998年以來,我國消費信貸發展迅速,成效顯著,為促進消費、擴大內需以及提高人們消費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消費信貸不僅刺激了消費需求,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商品銷售,併成為國家對消費市場實施選擇性調控的重要手段。截至2006年4月末,我國消費信貸餘額為22655億元,比剛剛起步時的1997年末增加了22465億元,增長了118倍;消費信貸餘額佔各項貸款餘額的比例也由1997年末的不足0.23%上升到10.2%。消費信貸品種呈現多元化發展。從消費領域看,已發展到住房、汽車、助學等多個消費領域;從信貸工具看,已出現信用卡、存單質押、國庫券質押等多種信貸方式;從開辦消費信貸業務的機構看,已由國有商業銀行“一枝獨秀”發展到有條件開辦信貸業務的所有商業銀行和城鄉信用社都在經營此項業務。具體來看,我國消費信貸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貸款總量逐年增長但增速趨緩

  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關於開展個人消費貸款的指導意見》,消費信貸的發展從此步入快車道。2000~2005年,消費信貸的年均增長率為31.4%,但受到基數逐步擴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消費信貸增長率呈逐年走低趨勢,2000年,消費信貸增長率高達205.4%,而到了2005年這一增長率僅為10.4%。消費信貸快速增長的原因,除了居民消費觀念的變化、金融服務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外,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費水平增長較快是近年來推動消費信貸增長的最重要因素。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493元,比2000年增加4213元,年均名義增長1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 2000年的37664億元增至67177億元,年均增長達12.3%。消費信貸的增長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變化趨勢是基本一致的。

  消費信貸結構總體穩定但個別品種波動較大

  個人住房貸款一直是消費信貸的主體。近年來,隨著我國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個人住房貸款成為消費信貸發展的重點。為了支援和鼓勵居民購買住房,國家通過重點支援經濟適用房建設、對住房貸款實行優惠利率等多種措施,發展住房貸款。 2000~2005年,個人住房貸款佔消費信貸總額的比重基本穩定在80%左右;截至2006 年4月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已達19069億元,佔全部消費信貸餘額的84%。

  助學貸款穩步發展。1999年以來,為配合高校擴招政策及收費制度的改革,國家出臺了教育助學貸款政策。2004年,針對國家助學貸款業務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人民銀行配合教育部等部門出臺了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經辦銀行、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等一系列新政策,使助學貸款業務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截至2006年4月末,國家助學貸款餘額已達115.75億元,加上商業性助學貸款,各項助學貸款餘額已達137.9億元。初步統計,此項信貸業務開辦至今各金融機構累計發放國家助學貸款185億元,約228萬名學生得到幫助完成學業。

  汽車貸款風險逐步暴露,波動較大。汽車貸款是商業銀行較早開辦的消費信貸品種之一。1998~2003年,汽車貸款業務迅速發展。2001~2003年,汽車消費貸款餘額年均增長148%,佔全部消費貸款餘額的比例歷年依次為6.2%、10.8%和11.7%。但從2004 年初開始,汽車貸款風險逐步暴露,金融機構開始控制汽車貸款規模,採取了更為嚴格的風險防範措施,汽車貸款發展步伐放緩。截至2006年4月末,汽車貸款餘額為1011 億元,比2004年末下降583億元。

  此外,耐用消費品貸款、信用卡消費等其他消費信貸發展比較平穩。截至2006年 4月末,其他消費信貸餘額為2298億元,佔消費信貸餘額的10.14%,其中信用卡透支消費成為一個新的亮點。

  消費信貸地區分佈極不平衡

  消費信貸發展的地域不均衡與整個消費增長的地域分佈不均衡相吻合。據統計,佔全國人口近60%的農村市場銷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近年來逐步下降, 2000年為38.2%,2005年則降為32.9%。銷售進一步向發達地區集中,東部地區銷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達60%,且比重仍在逐步提高。總體上看,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其消費信貸規模越大。截至2006年4月末,消費信貸餘額前六名的省市分別為廣東、上海、浙江、北京、江蘇、山東,其消費信貸餘額佔全國的比重高達66%,而西部十二省***區***市的消費信貸餘額之和為3126.11億元,僅佔全國的13.8%。

  推動消費信貸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當前巨集觀調控處於重要階段,在繼續搞好總量平衡的同時,要重點推進結構調整,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從國內外經濟發展經驗看,發展消費信貸,是促進消費需求增長的有效途徑。

  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穩步提高是促進消費信貸發展的根本

  隨著社會公眾金融意識的進一步提高,消費信貸已經成為居民優化儲蓄及消費結構的重要工具。一般而言,對居民個人收入和支出的預期會直接影響到其進行消費信貸的深度和頻率。近年來,雖然消費需求增長較為平穩,但投資需求增長加快,增速明顯快於消費需求,導致消費率持續下降,從2001年的61.1%下降至2005年的50.7%。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續擴大,導致總體消費傾向下降,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尚不完善,也使城鄉居民預防性儲蓄動機明顯增強。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消費信貸的增長。因此,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應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千方百計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減輕居民教育、醫療負擔,從而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改善支出預期,促進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和擴大消費,為消費信貸的持續發展創造堅實基礎。

  加快個人信用徵信體系建設,為促進消費信貸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借款人誠實、守信是消費信貸得以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但我國建立個人信用制度的工作才剛剛起步,信用觀念尚在推廣過程中,借款人構造虛假的個人資料,騙貸、逃貸的情況屢有發生,嚴重挫傷了商業銀行發放消費信貸的積極性。如,汽車貸款近年來持續下降與個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有十分緊密的關係。從國外的實踐經驗看,個人信用體系建設和商業化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可以增加居民資產負債狀況的透明度,有利於防範貸款風險;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金融機構管理成本,提高其開展個人業務的積極性。人民銀行近年來在完善企業徵信系統的同時,加快了個人資訊基礎資料庫的建設。目前企業徵信系統已在全國範圍內實現聯網執行,為推動消費信貸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下一步的關鍵是要完善個人資訊披露的法律依據,儘快制定徵信法規,並出臺相關配套辦法,使徵信發展和管理有法可依,為保障信貸資產安全、開展消費信用調查以及依法保護個人隱私等提供製度保障。同時,還應該完善個人信用評級體系建設,促進相關中介機構的健康發展,為金融機構更好地開展消費信貸業務提供服務。

  開拓農村消費市場是消費信貸業務發展的重點

  消費信貸業務主要在城市開展,這與農村消費水平明顯偏低直接相關。2005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僅為城鎮的32.2%,比2000年下降了1.2個百分點。從消費結構看,2005年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高出城鎮居民8.8個百分點,農村消費結構明顯落後於城鎮。黨中央和國務院已明確提出在“十一五”期間要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發展農村消費市場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各金融機構應從促進消費信貸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對農村居民消費需求進行深入分析,大力發展大額耐用消費品信貸等直接推動農村消費升級的信貸品種,同時也要探索開發其他一些適合農村居民消費習慣的信貸新品種。

  推動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是促進消費信貸的創新方向

  消費信貸期限一般較長,流動性風險和利率風險都較高。除了一般貸款都要面對的利率變動、借款人收入變動等風險因素以外,消費信貸風險的不確定性因素還表現在借款人工作、住所、健康、家庭變故等都可能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產生不利影響。與較長的貸款期限相比,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期限一般較短,一旦商業銀行對經濟金融變化估計不足,未能相應調整現金流量,“短存長貸”風險爆發,銀行就可能被迫折價變現資產或高價緊急融資從而造成損失,出現流動性風險。從國際經驗看,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經過實踐檢驗的比較成熟的結構性融資工具,對推動消費信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證券化的途徑,可以將長期的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及其他消費貸款打包出售,回籠資金,有利於降低中長期貸款比重,改善信貸期限錯配狀況,優化利率期限結構,形成合理的收益率曲線。目前,我國的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剛剛起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已經進行了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試點工作,先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了資產支援證券。下一步,在總結相關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可研究探索擴大試點的信貸資產範圍,將汽車貸款、助學貸款、信用卡透支等進行證券化,同時加快推動個人住房貸款證券化程序,為金融機構,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加快個人消費貸款業務發展拓展空間。

  消費信貸存在的問題

  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中國在進入經濟轉軌期後,國有企業數量及國有經濟份額下降,國家橫向統籌能力明顯減弱,民營經濟成為就業的主渠道,而民營企業的社會保障十分不健全。並且,中國也面臨著嚴重的老齡化問題,2000年中國老齡人口比重達到總人口的10%,比世界總體人口年齡結構提前10年進入老齡社會,社會撫養負擔明顯加重。同時,中國計劃生育政策造成退休人員/在職人員的比例迅速上升,由1978年的1∶30上升到1997年的1∶4.42,社會統籌養老基金入不敷出,個人必須承擔相當部分的養老支出。加上深化國企改革的力度加大,大批人員下崗分流,這不僅給下崗職工的家庭生活帶來困難,而且對在崗職工也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居民的理性選擇就是增加儲蓄、削減消費,以備不時之需。 中高檔房偏多,住房價格偏高。市場上針對廣大農民以及城鎮低收入群體的中低檔消費品供給十分有限,消費供給存在著結構性需求缺口。中高檔住房偏多,房價普遍較高,住房價格與人均收入的比例高於許多發達國家,超過了居民的承受能力。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地產價格與紐約、新加坡等發達國家的大城市持平,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無力購房,住房有效需求不足,有的城市空房率高達40%以上。

  居民收入差距較大,消費傾向下降。由於各種原因,中國社會分配差距還在擴大,不到30%的家庭佔有80%左右的居民儲蓄。高收入家庭的消費需求已經得到很大的滿足,住房、汽車應有俱有,消費傾向下降;低收入家庭有強烈的消費慾望卻沒有必要的支付能力,這正是中國消費信貸增長速度放緩的主要原因之一。

  資訊不對稱,信用體系建設落後。消費信貸最大的風險是信用風險。中國信用體系的不健全,特別是個人信用體系缺失,缺乏一個統一的、完備的個人資信系統,有關個人信用檔案的資訊被封閉在不同行業主管部門手中,銀行不能共享;而且還缺乏提供權威個人信用資訊的中介機構,使消費信貸的發展面臨制度性約束。而且,消費者信用意識淡薄,一些貸款申請者通常開立高於實際收入水平的收入證明以獲取貸款;還有一些借款人,在有能力還本付息的情況下故意拖欠。銀行、消費者、消費產品提供者之間存在比較嚴重的資訊不對稱問題,並由此產生風險。

  消費信貸產品單一,交易成本比較高。中國消費信貸的主要品種為住房和汽車貸款,而這兩類貸款的品種有限,基本上都是等額還款方式,市場細分不夠,不能滿足不同收入層次、不同消費需求的消費者需要。長期以來,中國銀行業主要從事以企業客戶為物件的批發性信貸業務,消費信貸尚處於起步階段,銀行還缺乏以千家萬戶為物件 的消費信貸業務的管理經驗和專業人才。因此,銀行在發放消費貸款時對風險不得不嚴加防範,對貸款條件及手續規定甚為嚴格,對每一筆貸款都要求抵押擔保、評估、保險,致使貸款申辦程式手續繁雜,不僅給借款人帶來諸多不便,而且也增加了借款人的交易成本。

  缺乏二級市場。從理論上講,消費信貸具有規模小、成本高、風險大的特點。對於中國的住房和汽車貸款而言,信用風險特別令人關注。因為在人均收入突破1000美元、經濟對外開放加速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大規模產業結構調整的特殊時期,居民收入的總量增長與個別行業員工收入的減少同時並存,一些行業與地區居民收入的波動性、不穩定性比較嚴重,客觀上造成了住房貸款的違約風險上升。在一些發達國家,商業銀行通常將消費貸款打包出售或者進行證券化處理,將這些風險較高、流動性較差的資產在二級市場變現,較好地實現了資產負債、風險和收益的適當匹配。

  

消費貸款有哪些申請方式
如何控制消費信貸的風險
相關知識
消費信貸的現狀與發展方向
我國舞臺燈光技術的現狀與發展方向
我國舞臺燈光技術的現狀與發展方向
探析我國機械製造技術的現狀及發展方向
淺談我國電力通訊的現狀與發展
淺談我國高校工業設計教育的現狀與發展
淺議關於我國汙水處理的現狀與發展研究
中醫現代化的現狀與發展
手機報科技傳播的現狀與發展對策
論中國乒乓球運動的現狀與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