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勵志故事5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4日

  其實,不管是偉人還是普通人,生命中的起伏是一種常態。關鍵在於我們每個人對待起伏的態度和胸懷。只有在成功和失敗的交錯之中,我們的人生體驗才得以完善和充實。我們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普通人成功並非靠天賦,而是靠把尋常的天資發揮到不尋常的高度。以下是一些普通人的勵志故事,歡迎閱讀!

  普通人的勵志故事1:

  我最近想一想:發現普通人成功是最難的。所以,想重點研究一下。正好自己也是極普通的人。爸爸土建技術員、媽媽小學文化。沒有任何背景,所以我最清楚我們這些人成功是多麼的難?但是,我們一樣能成功,但是真的付出更多!

  西奧多?羅斯福有句名言:“普通人成功並非靠天賦,而是靠把尋常的天資發揮到不同尋常的高度。”可以這樣歸納普通人成功的經驗:

  一、學會自我約束。

  一位使數家“疲軟”的醫院生機再現,因而美譽遐邇的醫院院長對哦說:“成功哪是靠什麼天才,有一大瓶膠水就夠了,往你褲子上抹一把,再往你椅子上抹一把,然後就坐下吧,不幹得如花似錦你就別起來。”這話正道出了普通人成功的訣竅:養成自律習慣,執著於目標,把“摘桃子”的時間推遲,最終卻能得到最大最甜的蜜桃。而許多“天才”的弊病卻在於期望過高過急,指望唾手可得仙桃,一旦受挫便怨天尤人,意懶心灰,反倒連膏桃也沒弄到。50年前,一組研究者對幾百名大學男生做追蹤調查,瞭解他們的人生之路。結果發現,上學時的學習成績同他們以後的成就並無多大關聯。而某些素質,如執著、可靠、眼光現實和富於條理卻更為重要。此外,還有個舉足輕重的問題:能否將生活享樂推遲——而非提前。

  二、打下知識基矗

  很多“天才”易失之於好高騖遠,雖志蓋日月,卻腹內空空,終難心想事成。普通人卻不會夢想一步登天。他們從頭開始,拾階而上,步步堅實,在攀登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

  三、掌握專門技能。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發現,標準智商測試只能測兩種智慧:數學和語言智慧。而實際上,人的基本智慧至少有7種:數學、語言、音樂、空間感、運動感及兩種社會生活智慧——理解他人的能力和把握自身七情六慾的能力。所以智商並不能全面反映人的智慧。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總經理之子托馬斯?沃森從小就是個末流學生。同他聲名顯赫的父親相比,他簡直算是委瑣者。他讀公司的商業學校時,各科學業全靠一名家教的大力扶助才勉強過關。後來他開始學飛行,卻意外地有種如魚得水的感覺,發現駕駛飛機對他竟是那樣得心應手!這使他獲得了很大自信。而這一成功又進而把他引向更大的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當上了一名空軍軍官。這經歷使他意識到自己“有一個富於條理的大腦,能抓住重要東西,並將它準確地傳達給別人”。沃森最終繼父業成為公司總經理,使公司迅速跨入了計算機時代,並使年盈利在15年裡增長10倍。

  四、善用他人智慧。

  某制鏡公司的總經理坦率地說:“我成功全基於別人的智慧。我尋找那些才華出眾又善於自律的人,同他們發展友誼,使他們對我忠心。我妥善聘用他們,管理他們,待有了成果,再共同分享。”而許多“天才”卻由於自我中心意識作梗,難以容忍同別人分享成果。其實,合作往往是成功的關鍵。一位女企業管理專家說:“我手下人大都比我更有才華,我只是知人善任而巳,讓他們能協力同心,把活兒幹好。”令人吃驚的是,她把握到用人的竅門,卻是因女兒的疾玻她是位單身母親,女兒從小染病,多年來她常跑醫院,同小兒病專家們打交道。她多次發現,會診時五六名專家坐在一起,意見卻難得統一。於是她感到自己得參加進去,把他們引向同一軌道。“這既是協商,也是談判,儘管他們醫術比我高明,我卻更懂得怎麼使他們意見統一。”後來她從事企管,發現這門藝術同樣適用,同樣珍貴。

  五、信守諾言。

  我家鄉一位著名律師對我說:“我成功全靠信守諾言。如果我向顧客許願某材料將在某時備好,我一定如期兌現,這品格而今大罕見,如果你有這條,人們簡直會把你看成天才!”多年前,3個女人在西部某地合辦了一家室內裝潢公司,剛開始公司規模很小,技術上也沒啥獨創,但她們很講信用,答應使用者的業務必及時保質完成。在經濟蕭條時期,很多同類公司都相繼破產,她們卻始終以“可靠”和“守信”立身,竟安然闖過難關,日益繁榮起來。到去年時,公司資產已超過200萬美元。

  六、視失敗為動力。

  中年婦女西爾維亞?厄爾德曼各方面條件都極尋常,學生時代就是個雷打不動的中等生。42歲時她受聘於某香水公司,任部門經理,但僅幹了7個月就被炒魷魚。她感到彷彿“鼻子上冷不防被人揍了一拳”。氣憤之餘她決定自闖天下。正巧有位出版社的朋友請人向美容界拉廣告,她立刻攬下這活兒,八方奔走地幹起來。僅兩年工夫,她己成為此行的佼佼者,收入數倍於當初任部門經理。這經歷使她感到,失敗未必就是壞事,它也可轉為動力,促使你幹得更漂亮。生活中真正的強者是那些懷著熱情和自信,昂首迎接生活挑戰的普通人。亞伯拉罕?林肯貌似平凡本可能被社會埋沒甚至毀了,因為他不僅出身貧賤,外表也不好看,但他卻一步步走向偉大,並賦予“普通人”以新的含義和高貴的地位。這正如他本人曾說的:“上帝一定很愛普通人.因為他創造了那麼多普通人!”

  我們都是普通人。但我們要成功就要知道需要做些什麼?很多人去聽快速成功課程。有的去搞直銷。結果,他們多數還是窮人。因為他們放棄了專長。也沒有在專長上努力。我的一個員工以前在伊利車間工作:說那裡很累,來任務了是把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畜生用,當然這是出於她的口。她和一個同學看到我們的招聘覺得學習美容美髮發很好,就來了。後期也學得很好,我們也重用了她們。結果中途她們又幹夠了,覺得時間長,管理嚴。最後又辭職了。而且,你知道店的行業與工廠不同。一辭職有很大損失。但是,她們不管。因為自己不舒服了。結果,2年學習,就這麼丟掉了。

  其實,美容美髮行業很缺少人才,行業前景也很好。她們走後去新單位,在網上留言說,在我們這裡學習了很多。新單位也不如意,可是要忍耐。這就是普通人不容易成功的原因。沒有一個目標和持續努力。而是總抱怨,總想舒服。她們忘記了普通人要更執著,更堅持,更努力。而不是投機。

  普通人的勵志故事2:

  昨天收到讀者來信,又一個人講述自己大學讀錯了專業,錯失了自己的最愛;工作上各種不順心,辛苦奔波表面光鮮而已;自己的未來一片迷茫,到底該怎麼辦?

  我也不知道你該怎麼辦,真心不知道。這個世界彷彿幾乎沒什麼人大學讀對了專業,又恰好做著自己所愛的工作,領導重視,同事關愛,還清閒樂得工資高。我想給你講講我身邊三個年輕人的故事。

  故事一

  男青年,是我家寬頻公司的一名普通修網路的工人,某次網路大壞後跟我家結成了友好聯邦。我聽他說,他從小父母離異,跟外公一起生活。他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半夜12點多,因為過了12點有一小時100塊錢的加班費。

  某次我又報修網路,他說週日不能來,因為要考雅思!我心想我都沒考過哎,你一個維修工人考雅思?過了一段時間,他再次上門維修,跟我說:“我要去紐西蘭讀書了,雅思考過了,也拿到了offer。以後就不能來修了。”我驚訝得不得了,隨口問他:“那你為什麼去紐西蘭,雅思過了好多國家都可以去啊!”他說:“因為我女朋友在那兒,我就想過去陪她一起。陪讀的話,我們慢慢會有差距,所以我也要考過去,這樣我們的距離不會太遠。”

  我送了他一枚從昆明帶回來的香包,祝他幸福。他再也沒來過我家修網路,有時候網路壞了,我就會想起他的故事。

  故事二

  在電梯裡工作的電梯工女孩,每天在電梯裡上上下下,穿的很土,不化妝,一個馬尾,一個水杯,手裡一本英文書。從開始見到她是高中課本,然後慢慢變到大學課本,四六級,考研,託福。誰都沒有相信過,也沒有在意過她在學什麼,她在看什麼,她是什麼背景,她住哪裡,工資多少,她有什麼夢想,她學這些想要幹什麼?她除了學這個還在學什麼?不知道。只是樓裡的居民有時候會把家裡看過的雜誌送給她,大概是覺得,只要是有字兒的東西,對一個電梯工來講,就能用來學習吧。

  後來,她消失了很久。

  再見到她,她穿著職業套裝,匆匆忙忙地跑進一個寫字樓裡。她不認識我,但是我記得她。

  故事三

  一個農村姑娘,從小到大沒出過縣城,來北京在我一個朋友家裡做保姆。家務之餘,此女苦讀英文學普通話,上夜校,讀自考,啥水平不知道。後來她的主人告訴我,這姑娘當了對外漢語老師,專門給沒有很多錢但是又需要中文輔導的外國學生做老師,她不挑活兒,大小錢都賺,自己又節省,後來買了一部小QQ,這樣能更快地穿梭在城市中,給更多的學生上課,省下路費和時間。令人驚奇的是,姑娘還開了個早點攤兒,每天賣豆漿雞蛋和燒餅,同時還賣玫琳凱。

  我覺得上帝都得被這姑娘逼瘋了。

  這就是生活在我身邊的三個普通青年,他們沒學歷沒背景沒牛逼爹媽,他們連選錯一個大學專業的機會都沒有,他們連什麼叫“對口專業”都不知道,他們連讓高素質牛人打擊的機會都沒有。他們想要的,也許只是你我唾手可得的東西;他們拼命努力賺得的錢,也許是我們開口就能從父母手裡得到的數字;他們來到這個城市之初,卑微的所有人都看不見。但是不要緊,他們看得見他們自己。

  考拉小巫跟我講,現在的年輕人太想要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一件事兒堅持三個月看不見結果,就開始抱怨上帝不公,沒有伯樂。什麼是奮鬥?奮鬥不是讓你上刀山下火海聞雞起舞頭懸梁錐刺股。奮鬥就是每天踏踏實實地過日子,做好手裡的每件小事,不拖拉不抱怨不推卸不偷懶。每一天一點一滴的努力,才能彙集起千萬勇氣,帶著你的堅持,引領你到你想要到的地方去。

  難麼?不難。

  有沒有勇氣,摸著自己的心說一句:我的青春,不抱怨社會,不埋怨不公,只努力,超越自己。挺住,意味著一切!

  普通人的勵志故事3:

  一個地地道道農民的兒子,外表看上去與在城市打工的千千萬萬農民工沒有任何區別,沒有受過任何與演員這個職業有關的培訓,也沒有哪怕一點點在一般人看來是成功必須的一些“社會資源”,甚至沒有一個“城裡人”親戚,唯一有的只是一個要靠演電影來擺脫貧困生活的夢想。他的夢想實現的機率有多大?

  當許許多多都市青年沉迷於港臺、韓國的那些胡編亂造到不食人間煙火的所謂“青春勵志”電視劇,為劇中人物唏噓長嘆,繼而感懷自己的時候,王寶強卻用他的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演繹了一個真實的青春勵志故事。

  “以前大家看到我,都‘傻根’‘傻根’地叫,現在他們都改叫‘許三多’了———這是我最驕傲的事情,因為它說明我這幾年的努力沒白費。”王寶強特有的笑容中,帶著些許自豪地說。

  “我就是許三多”

  讓普通觀眾熟知王寶強的,是《天下無賊》中的“傻根”和《暗算》中的“阿炳”。在王寶強自己看來,“完全可以代表我王寶強”的則是“許三多”。

  王寶強說:“‘傻根’、‘阿炳’只能說有我自己的一部分,現實生活中我不可能像傻根那樣。而‘許三多’完全可以代表我王寶強,因為無論從舉止還是內心,他是一個很豐富很現實的人,而且跟我很像。”

  8歲那年,王寶強“決定不能在村裡待一輩子,一輩子種地沒意義,一定要出去闖。”於是他去了少林寺,因為深受李連杰電影《少林寺》的影響,王寶強以為去了那裡就可以拍電影。

  在少林寺當了6年的俗家弟子,除了練了一身“真功夫”之外,王寶強連“拍電影”都沒有見過一次。這時,他才相信了寺裡的和尚對他說的話:這裡真的不是拍電影的地方。

  16歲的時候,王寶強決定去“能拍電影的地方”——北京。當時,他的父母對他說:你這沒頭沒腦的孩子能闖出個什麼天地來?的確,一個農民的兒子,沒有任何可利用的社會資源和背景,也沒有接受過任何演員的訓練,想通過演電影來改變自己的人生,當時看來他這個理想的確有些不可思議。

  “北漂”生活是極端艱苦的。那時王寶強每天生活的主旋律是在北影門口等待一個群眾演員的機會。如果等到了,每天可以掙20塊錢,還有劇組的盒飯吃。這個機會不是經常有的,為了生活,王寶強就在北京的各個建築工地上做起了農民工。

  讓王寶強記憶特別深刻的是一個除夕。當時他口袋裡只剩下2元錢,在這個舉國歡度春節的時刻,他只能選擇躺在工棚裡睡覺,用睡覺來熬過那陣陣襲來的飢餓和孤獨。王寶強說他那個時候從來不告訴父母他在北京做什麼,只說自己挺好的,因為怕父母擔心。

  王寶強說:“我跟許三多的經歷很像,他在當兵前被他爹叫‘龜兒子’,都不敢言語,我剛從老家到北京去做北漂時,也很懦弱,怕被別人瞧不起,因為俺家是農村的,沒有背景,沒有條件。我做武行,卻又長了一個苦瓜臉,他們都嘲笑我,說我一輩子不會有什麼出息。我很自卑,但也很好強,所以剛到北京那會,經常打架。”

  一個偶然的機會,導演李揚在眾多的試鏡資料片中看到了王寶強,於是,18歲的王寶強被選中出演處女作《盲井》。這部電影於2003年獲金馬獎“最佳新人獎”,2004年獲法國杜維爾亞洲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和泰國金鳥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王寶強說:“我很幸運,不光是因為我等到了機會,還因為這個機會是在我最單純的年代降臨的。我不敢保證,假如換了今天的我,我還會不會相信這個機會最終真的會到來。”

  因為《盲井》,王寶強引起了著名導演馮小剛的注意,並最終選擇他出演《天下無賊》中傻根這個角色。“傻根”讓王寶強有了更多的自信心,他說:“那個時候我甚至都想沒有我王寶強幹不了的事了,我跟劉德華都合作過了,還有什麼可以難得倒我?”

  從《盲井》開始,幸運之神似乎開始眷顧王寶強了。王寶強說在他成長的道路上,導演李揚是他的“史今班長”,馮小剛是他的“袁朗隊長”。

  許三多這個角色使王寶強成為2007年影視界最耀眼的一顆星,而王寶強也特別願意告訴別人,是“徐帆老師讓我有機會演了許三多”。當時,著名演員徐帆得知《士兵突擊》劇組在遴選許三多的扮演者時,第一時間告訴了王寶強,並極力勸他去爭取這個角色。

  在“藝術人生”錄製現場,主持人第一個問題是問王寶強扮演許三多的感受,而王寶強的第一反應則是一邊憨厚的笑著一邊說:“你怎麼不問我怎麼演上這個角色的?”然後他站起來對這攝像機給徐帆深深的鞠了一躬。

  現在,王寶強的事業正是如日中天,馮小剛導演、王寶強主演的賀歲大片《集結號》正在全國上映,他與周迅分別擔任男女主角的《李米的遭遇》正在緊張拍攝中,還有一部他主演的功夫片開始拍攝,名字叫《野風》,功夫片一直是王寶強的理想。

  同時還有不少的劇本、廣告、採訪、活動在等著他,他的片約已經排到了明年。

  回頭看看自己這近十年來所走過的路,王寶強說:“在我看來,許三多就是一個靠精神活著的人——每個人都覺得這個人不可能成事,但他偏偏就是成事了。我覺得這個人物最大的價值就是:再怎麼自我感覺渺小的人都能從他身上得到鼓舞———大家總比許三多強吧,連他都能成功,我們只要用心,憑什麼不能成功呢?!我跟許三多確實挺像的。當年我說自己要當演員,身邊沒一個人相信,不是不相信我的決心,而是不相信我有成為演員的可能。只有我相信,我每天都跟自己說:‘王寶強,你一定能成!’最後真的成了。”

  “我身上根本沒有星光”

  與幾年前那個滿懷夢想、天天在電影廠門口苦等著有個群眾演員的機會,為了生活也不得不去工地當農民工的時候相比,現在的王寶強已經是天壤之別。已經成了“著名演員”的王寶強,是不是也像很多所謂的明星那樣有了明星的“派頭”呢?

  “這段時間沒寫部落格你們都想我了吧,我在河北老家收秋呢,前幾天天天都下地裡幹活兒,在玉米地裡掰玉米,鋤地,刨花生,摘棉花,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家裡的農活兒我照幹,每天累得我晚上飯都不吃就睡,雖然很累但是我很有趣……”這是王寶強2006年的部落格記錄,雖然當時他已經因為“傻根”而出了大名,但他回到家裡還是個“農民”。鄰居說:王寶強成明星了,明星誰下地啊,誰能見到像他這樣的***明星***。

  王寶強說:“我從沒把自己當明星——我有自知之明,我身上根本就沒有那種‘星光’!”至今,他都不認為自己是娛樂圈的人,更難得跟圈裡人混在一起打牌唱歌吃飯。“我的生活其實很單調——不抽菸不喝酒,只要不拍夜戲,每天晚上12點之前一定上床睡覺。有人覺得這樣的生活很無聊,我覺得很好。”

  從幾個細節可以看出王寶強的心態。

  王寶強上街幾乎從來不戴墨鏡——王寶強管它叫“眼鏡”。王寶強說:“王寶強還是王寶強,就是知道我名字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也告訴我,當明星得先學會戴眼鏡,可俺就是戴不慣那玩意,除非太陽刺眼我戴是為了保護眼睛。演戲時剃了禿頭,現在上街倒是戴帽子,怕太晃眼。”

  王寶強對待媒體採訪相當認真。王寶強說:“從《天下無賊》之後,我的採訪一直都沒斷過,我會盡量滿足每個人,因為我知道我做的是這份工作,既然我喜歡它,為什麼不能接受它帶來的其他工作呢?”

  王寶強對待身邊的工作人員完全就是朋友關係。他的經紀人說,有時候工作晚了,就到王寶強在北京的家裡,王寶強蒸饅頭、煮麵條給大家做夜宵。

  如果說成名之後的王寶強有什麼變化,最明顯的就是他現在終於有了錢,再也不用為生活而擔憂了。有了錢之後的王寶強,則像所有在外打工的農村小夥子一樣把錢寄給了家裡,還給家裡人蓋起了房子,“是我們鎮上最好的。我父母從沒想過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他們很不容易,把哥哥、姐姐和我拉扯大。我就是想爭口氣,讓父母住得好。8歲那年我就決定不能在村裡待一輩子,一輩子種地沒意義,一定要出去闖。出來之後壓力就大了,也回不了頭了,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我的身上,就是說我在外面一天,他們就有一天的希望。所以,現在有錢為家人蓋房子,我感到很開心。”他說。

  很快紅起來的王寶強,其實很清醒。“人生有起伏,在高峰的時候別得意,在低谷的時候也別失落。趁現在紅著,趕緊抓緊機會多演點戲,讓父母的日子過好一點,萬一將來不紅了,也不至於留下太多遺憾。”王寶強說自己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世界不是你一個人的,不可能什麼事情都隨你的願……最近我經常想起以前捱苦的日子,挺美好的——沒有當初的準備,哪有今天呢?!現在也是一樣,都是在為將來作準備。”

  對於現在的生活,王寶強擔心的只是給自己的家人帶來麻煩。他很不願意看到一些媒體把他老家的地址公佈出來,“***媒體上***連村的名字都有。這給我的家人帶來很多麻煩,很多人上我家去採訪,把我們村弄得很亂。”王寶強說:“以前跑龍套的時候我還追星,後來真正進入演藝圈,接觸很多名人,習以為常了,發現他們也是普通人。這個過程有時候想起來也像做夢似的。我現在就是用平常心去對待,但我不想給家人找麻煩,不想兒子成名了,卻給父母帶來不安寧的生活。來我身上,沒關係。”

  “本色演出有啥不好?”

  對於這幾年來王寶強的出演的幾個角色,外界有一個相當普遍的觀點:本色演出。也有輿論認為,王寶強就這點能耐,只能進行“本色演出”。這個“本色”,就是憨頭憨腦,又有一股執拗的勁頭。

  對此,王寶強自己的看法是:“我沒覺得本色演出有啥不好的。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的特色,假如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特色的角色,自己演得到位,觀眾看得開心,那有什麼不好?就像我當年演《天下無賊》,大家都叫我傻根,現在我演了《士兵突擊》,大家又改叫我許三多了。我覺得這就是我的成功———原本我還以為我一輩子都要叫傻根了呢!”

  實際上,在王寶強出演的角色中,真正說得上是“本色”的,目前只有一個“許三多”。《暗算》中的阿炳和《天下無賊》中的傻根,都只是在某個方面與王寶強有些相似。在今年的賀歲大片《集結號》中,王寶強扮演的是一個個性鋒利的狙擊手。而他在《李米的遭遇》中扮演的那個賭販,則完全不同於王寶強本人。

  王寶強說:“‘許三多’是一個里程碑,是我的代表作品。《天下無賊》是一部好作品,但‘傻根’並不能代表我,而‘許三多’,等我再過幾十年,讓我的孫子來看,我都會覺得很自信,因為‘許三多’代表了一代人的成長曆程。”

  《士兵突擊》的導演康紅雷也比較看好王寶強,他在《士兵突擊》拍完之後對王寶強說:“我覺得你現在是體驗派加演技派,有點靠譜了。”

  著名導演馮小剛對王寶強的評價是:王寶強的潛力很大,戲路也不侷限演農民。只要給他機會,他會非常出色。

  對於所謂的“本色演出”,實際上應該分為兩個情況,一種是演什麼角色都帶著演員本人濃厚的痕跡,一種是都讓觀眾以為這個角色就是演員本人。這顯然是兩種層次,前者很容易受制於某種特定戲路而難以拓展,後者則是演技高超的表現。

  現在我們還很難準確判斷王寶強究竟是前者還是後者,因為截至目前觀眾看到的他的銀幕形象,都與他本人有著這樣那樣的相似,也許只是碰巧劇本如此。

  王寶強也在暗暗努力要突破人們的成見:“我一定會尋找突破的,但這得順其自然。其實保持本色很寶貴,但這與突破自我又很矛盾,所以我一定會在合適的時機給觀眾一個驚喜的,到時候人們也許會說,變樣的王寶強也一樣吸引人。”

  我們希望看到王寶強在不同的戲路上都有所發展,因為那才是一個真正的好演員。我們也相信他能做到,因為他就是“不拋棄、不放棄”的許三多。

  普通人的勵志故事4:

  世界激勵大師約翰·庫提斯剛出生時,身體嚴重畸形,只有一隻礦泉水瓶大。他生下來後,醫生看著他罕見微小的樣子,斷定他不會活過當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礦泉水瓶”男孩兒卻活了下來,並在父母的精心呵護和照料下一天天成長起來。如今的他,不僅讓當年一再為他的生命設限的醫生張口結舌,還成功地養活了自己,而且在精神方面已經變得無比強悍。更讓世人稱奇的是,這個至今“身高”還不到1米的演講天才,他受到過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接見,並且與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同臺演講過。在他不平凡的成長曆程中,他的業餘生活十分豐富,他不但喜歡駕車、釣魚、看球賽,還做過殘疾人游泳、跳水、橄欖球、乒乓球教練……

  因為殘疾和病痛,1970年出生的約翰·庫提斯這些年究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自己也說不清了。他只記得早在上小學時,曾因為身有殘疾,被其他健康的孩子追得到處躲藏。有一次,一群孩子把他綁起來,用膠布封上嘴,把他仍進了垃圾桶裡,然後點上火企圖把他燒死。那時,垃圾燃燒生出的濃煙,發出的“噼裡啪啦”的聲音,把他嚇得幾近窒息,為了活命,他在垃圾桶裡拼命扭動,直到把身邊的火苗撲滅,就在他奄奄一息時,才被人發現救了出來。在他17歲那年,由於下肢疾病的惡化,他不得不從腿部截肢,剩下的“身高”不足1米,從此,他成為名副其實的僅有“上半身”的矮人。然而,更讓約翰·庫提斯難以想到的是,悲慘的命運總是拿他開玩笑,病魔和痛苦不去光顧別人,竟然總是在他這樣的高度傷殘者身上揮之不去,在他29歲那年,僅剩“半個身子”的他又患上了癌症。

  為了自強自立,更為了用他的拼搏精神和不甘向命運低頭的意志去激勵別人,約翰·庫提斯在同命運和自身殘疾挑戰的同時,喜歡上用自己“半個身子”現身說法的演講事業,在8年多的激情演講中,他“走”過19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聞名世界的傳奇式人物,並被譽為世界激勵大師。而他在“走”向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演講征程中,他經常會用一隻胳膊支撐著“全身”,騰出另一隻手推動滑輪,驅動不到1米高的軀體在地面上快速前行,頭始終高昂著,神情中甚至有幾分驕傲。有人對他如此“賣力”和不珍惜自己的身體有些不解時,他總是充滿自信地說:“我這樣做的唯一原因就是為了激勵別人,證明自己沒有不可能!”

  為了激勵別人,約翰·庫提斯在8年的演講中曾不止一次地講述過他早年申請駕照時的一段“趣聞”。當時他坐在椅子上,接待他的小姐坐在櫃檯裡,只能看見他的上半身,便問他有沒有殘疾。“怎麼跟你形容呢?”約翰·庫提斯煞有介事地說,然後猛地雙手撐住櫃檯跳了起來:“這算不算殘疾?”當時嚇得小姐幾乎暈過去了。他在對人介紹自己時說:“你們看到的我沒有雙腿,但我卻能做很多的事情,而有的人四肢健全,卻什麼也做不成,整天抱怨,為什麼我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在到一些地方演講時,他不止一次地對聽眾說:“現在我來到這裡,就是想用自己的成長經歷來激勵別人——無論你現在的狀況有多差,要永遠想念明天可以更美好!我現在每天都很忙,在世界各國演講,我是在激勵別人也是在激勵自己,別對自己說‘不可能’,這是我這樣一個高度殘疾人永恆的信念,但願通過我的演講激勵,它也會成為許多身體健全者的信念。”

  約翰·庫提斯被冠以世界激勵大師這一稱謂,他以不足1米高的殘軀周遊世界進行勵志演講的行為堪稱舉世無雙。更為可敬的是,他除了擁有永遠激情的語言,激勵別人的還有他一貫的行動。面對世界各國的觀眾,約翰·庫提斯總給人一種“激情洋溢”的印象,他好像擁有永不枯竭的鬥志,眾多聽過他演講的人,常常會這樣評價他。近年來因為演講,約翰·庫提斯到過中國若干座城市,讓很多中國人見證了他的“傳奇”。7年前,他第一次來到中國,一句漢語也不會說,中國助理成為他的第一位漢語老師,經過不停地學習,現在約翰·庫提斯已經可以準確地說一些漢語了。

  前不久,約翰·庫提斯再一次來到中國,他在山東濟南進行演講時對記者說:“在中國,我經常聽見朋友們說‘我今天過得很不開心’。但什麼是不好的一天呢?對我而言很少。就像自己的命運,不管你覺得多麼不幸,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人比你更加不幸。我當然也會有傷心和沮喪的時候,因為我是正常的人,但這只是人生的起起伏伏,人生的起伏有高低,才會繼續下去。”

  是的,人生有起伏有高低,自己的路才會繼續走下去,人生沒有什麼不可能!無論是坎坷,還是平坦,只要自己像約翰·庫提斯那樣高昂著頭堅持走,就會摘取到成功的果實,品嚐到美好生活的滋味。我想,像約翰·庫提斯這樣高度殘疾的人,之所以能夠在挑戰命運中取得成功,是因為他不僅僅是一個不對自己說不可能的強者,而且在他的心靈中,他還會像花朵一樣溫柔,像火一樣熱烈,又像水一樣博大,唯有擁有這些,才能成為人生競技場上的勝利者。

  普通人的勵志故事5:

  1984年,歷經辛苦的馬雲終於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師範大學外語系———他的成績是專科分數,離本科線還差5分,但恰好本科沒招滿人,馬雲就這樣幸運地上了本科,並憑著滿腔熱情和一身俠氣,當選學生會主席。

  大學畢業後,馬雲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英語。1991年,馬雲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結果第一個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遭到一致譏諷。

  在大家動搖的時候,馬雲堅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他一個人揹著個大麻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翻譯社開始賣禮品、鮮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買賣來維持運轉。  在大家動搖的時候,馬雲堅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他一個人揹著個大麻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翻譯社開始賣禮品、鮮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買賣來維持運轉。

  兩年間,馬雲不僅養活了翻譯社,組織了杭州第一個英語角,同時還成了全院課程最多的老師。如今,正如馬雲當年所願,海博已經成為杭州乃至浙江省最大的翻譯社。

  “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賺錢的人必須把錢看輕,如果你腦子裡老是錢的話,一定不可能賺錢的。”初次下海的經歷,給馬雲留下了深刻的體會。

  1994年底,馬雲首次聽說網際網路;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國,首次接觸到網際網路。對電腦一竅不通的馬雲,在朋友的幫助和介紹下開始認識網際網路。當時網上沒有任何關於中國的資料,出於好奇的馬雲請人做了一個自己翻譯社的網頁,沒想到,3個小時就收到了4封郵件。

  敏感的馬雲意識到:網際網路必將改變世界!

  隨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個想法:要做一個網站,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釋出。

  此時,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馬雲已經是杭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校長還許諾他外辦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獨行的馬雲揮揮手,放棄了在學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此時,網際網路對於絕大部分中國人還是非常陌生的東西;即使在全球範圍內,網際網路也剛剛開始發展:大洋彼岸,尼葛洛龐帝剛剛寫就《數字化生存》、楊致遠建立雅虎還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國科學院教授錢華林剛剛用一根光纖接通美國網際網路,收發了第一封***。

  在這樣的情形下,遠在尚未開通撥號上網業務的杭州,馬雲就已經夢想著要用網際網路來開公司、下海、盈利。這個想法立即遭到了親朋好友的強烈反對。

  “我請了24個朋友來我家商量。我整整講了兩個小時,他們聽得稀裡糊塗,我也講得糊里糊塗。最後說到底怎麼樣?其中23個人說算了吧,只有一個人說你可以試試看,不行趕緊逃回來。我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決定還是幹,哪怕24個人全反對我也要幹。”

  “其實最大的決心並不是我對網際網路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無論失敗與成功,經歷就是一種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掉頭;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的道理。”

  時隔多年,回憶起當年力排眾議的情形,馬雲依然為自己的選擇而叫好。

  1995年4月,馬雲和妻子再加上一個朋友,湊了兩萬塊錢,專門給企業做主頁的“海博網路”公司就這樣開張了,網站取名“中國黃頁”,成為中國最早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

  3個月後,臨近杭州的上海正式開通網際網路,馬雲的業務量激增。在各企業紛紛忙著建立自己主頁的時候,馬雲的先見之明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當時,製作一張主頁,中英文對照的2000字內容、一張彩照,開價就是2萬元人民幣。不到3年,馬雲就輕輕鬆鬆賺了500萬元利潤,並在國內打開了知名度。

  1997年,在國家外經貿部的邀請下,馬雲帶著自己的創業班子揮師北上,建立了外經貿部官方網站、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國家級站點。

  這段經歷對馬雲彌足珍貴。他告訴記者:“在這之前,我只是一個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經貿部的工作經歷,我知道了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學會了從巨集觀上思考問題,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1999年初,開闊了巨集觀視野的馬雲返回杭州,進行二次創業,他決定介入電子商務領域。

  採用什麼模式?當時全球網際網路所做的電子商務,基本上是為全球頂尖的15%大企業服務。但馬雲生長在私營中小企業發達的浙江,從最底層的市場滾打過來,深知中小企業的困境。他毅然作出決斷———“棄鯨魚而抓蝦米,放棄那15%大企業,只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

  “如果把企業也分成富人窮人,那麼網際網路就是窮人的世界。因為大企業有自己專門的資訊渠道,有鉅額廣告費,小企業什麼都沒有,他們才是最需要網際網路的人。而我就是要領導窮人起來鬧革命。” 馬雲要做的事就是提供這樣的一個平臺,將全球中小企業的進出口資訊彙集起來———“中小企業好比沙灘上一顆顆石子,但通過網際網路可以把一顆顆石子全粘起來。用水泥粘起來的石子們威力無窮,可以與大石頭抗衡。而網際網路經濟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就這樣,1999年9月,馬雲的阿里巴巴網站橫空出世,立志成為中小企業敲開財富之門的引路人。當時國內正是網際網路熱潮湧動的時刻,但無論是投資商還是公眾,注意力始終放在入口網站上。馬雲在這個時候建立電子商務網站,在國內是一個逆勢而為的舉動,在整個網際網路界開創了一種嶄新的模式,被國際媒體稱為繼雅虎、亞馬遜、易貝之後的第四種網際網路模式。阿里巴巴所採用的獨特B2B模式,即便今天在美國,也難覓一個成功範例。

  網站註冊成立一個月後,由高盛牽頭的500萬美元風險資金便立即到賬。馬雲用這筆錢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從香港和美國引進大量的外部人才。這個時期,也正是馬雲對外宣稱“創業人員只能夠擔任連長及以下的職位,團長級以上全部由MBA擔任”的時候。彼時,12個人的高管團隊中除了馬雲自己,全部來自海外。

  1999年底,馬雲以6分鐘的講述獲得有“網路風向標”之稱的軟銀老總孫正義的賞識。兩人進行了3分鐘的單獨談判後,馬雲獲得了孫正義3500萬美元的投資。 軟銀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資申請,只對其中70家公司投資,而孫正義只對其中一家親自談判。

  事實證明,無論是高盛還是孫正義,對馬雲的判斷都是準確的。在電子商務領域,馬雲顯示了自己的獨特視角和預見性:創業當年,阿里巴巴的會員就達到8.9萬個;2000年達到50萬;在2001年網際網路的嚴冬季節,依然實現了百萬會員的目標,併成為全球首家超過百萬會員的商務網站;目前的會員總數已經超過350萬之巨。

  在網際網路最寒冷的冬天裡,阿里巴巴成為最早宣佈贏利的之一,並被哈佛、斯坦福等著名商學院選為案例,連續4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佳電子商務站點第一名。

  今年2月,阿里巴巴特意在北京公佈了自己總額為8200萬美金的新一輪私募成功,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網際網路業金額最大的一次募資。這筆戰略投資加上此前風險投資的結餘和自身1億多元人民幣的利潤,目前,阿里巴巴已有1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在手,已經可以和國內任何一家入口網站並駕齊驅了。

  馬雲就此放出豪言———“2004年,我們要實現每天利潤100萬;2005年,我們要每天繳稅100萬。”

  這話如同馬雲本人一樣———看似狂妄,實則精明。馬雲對外宣稱的數字,都是通過財務統計過的:單日贏利100萬的目標,其實在2003年7月就已經單月實現了;而他在公眾面前誇下每天繳稅100萬的“海口”,也都是公司內部正在執行的目標。



 


沒文化打工仔怎麼創業
女人如何白手起家
相關知識
普通人的勵志故事5個
一個普通人的勵志故事
成功女人的勵志故事3個
成功女人的勵志故事模板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_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大全2
關於名人的勵志故事_有關勵志的名人故事
現代人的勵志故事
偉人的勵志故事文章
中國殘疾人的勵志故事
著名殘疾人的勵志故事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