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創業之星成功的經歷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創業不僅有助於提高社會生產率,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還對新理論觀點的形成和建立起著決定性作用,而後者對經濟的長期發展更是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個創業社會裡,有很多草根創業的經歷在激勵著我們。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紅牛之父”從年薪92元到身家650億

  在《2015年胡潤百富榜》上,有位隱形而低調的富豪。他親手建立華彬帝國,業務橫跨體育文化、旅遊休閒、功能飲料、國際貿易、房地產及物業管理等諸多領域。他就是華彬集團董事局主席嚴彬,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泰籍華人鉅富。

  提起嚴彬,很少有人知曉。不過,提起他創立的“紅牛”飲料、北京華彬國際大廈、北京沃德蘭樂園等,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就是這些專案的持有者。 從一個落魄異邦靠***求生的青年,到富甲一方成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華商;從一個下鄉插隊的知青,到遊走於中泰高層的巨賈;這個當初貧困潦倒的窮小子,是如何一步步修煉成身家百億的“紅牛之父”的?

  害怕窮困,不得已到泰國尋出路

  1954年,嚴彬出生于山東一個貧窮的家庭,16歲初中畢業,作為那個年代必須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他來到河南省林縣插隊。在這個與山西交界的極貧困地區,他幹了整整一年,只得了92元錢。這一年裡,他沒見過幾眼白麵,天天吃的是紅薯。

  後來,太害怕窮困了,所以他選擇去泰國尋找新的生路。

  初到泰國,身上沒錢,沒飯吃,嚴彬曾***度日。所以,當找到一個肯收他打工的老闆時,老闆問他要多少工錢,他的回答很簡單:管飯。與嚴彬一起在唐人街打工的學徒中,還有兩個來自昆明的大陸人,他們三人都吃得特別多,而身為北方人的嚴彬比那兩個南方人更能吃。老闆娘不高興了,說:北方佬吃得真多!於是,他只好每頓就吃一碗,然後自己拿工資去買米,煮熟後用醬油拌著吃。

  打工期間,嚴彬特別勤快。別的學徒都是睡到8點鐘才磨磨蹭蹭起床,而他5點鐘就起來打掃院子,做好工前的準備工作。結果,不到兩個月,他就被老闆任命為經理。

  正是因為這種常人做不到的毅力和堅持,嚴彬經過多年打拼,終於在30而立之時,於泰國創辦了華彬集團,主要經營物業、旅遊、國際貿易等業務。後來逐漸成為當地華僑中非常有實力的企業。

  第一桶金來自房地產

  嚴彬說:“每個成功人士的第一桶金都是最艱苦的,我真正的第一桶金是來自於***的房地產,那一次的房地產賺了那一棟樓,現在這個大樓還在曼谷的市中心,雖然裝修老一點,但是歷史的見證。”

  泰國曼谷的華彬大廈位於曼谷市中心素坤逸路6巷,商業地理位置相當於北京的西單,共有兩幢大樓,租住著300餘戶公司。大廈左邊8米處是五星級的索菲特酒店,右邊10米處是四星級的王朝酒店,後面5米處是準五星級國際公寓奧米尼大廈,前面則是一座鐵門緊閉的城堡式富豪私家花園別墅。

  在大廈方圓200米的範圍內,還分佈著著名的萬豪酒店和喜來登酒店等。與這些建築相比,華彬大廈在泰國房地產界的檔次並不高:房屋老化、設施陳舊、保安不嚴……但就在這座大廈內,嚴彬設立了曼谷的主體辦事機構,包括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華彬公寓管理公司等機構。

  豪賭“鬍子工程”,市場敏感靠悟性

  能夠獲得成功的人,往往骨子裡都有著冒險精神,嚴彬雖然低調,然而他的每一次投資,都是一場豪賭,雖然這賭局經過了縝密規劃。

  1995年對於華彬來說是有著突破意義的年。也就是在這一年,他在北京買下了當時的一座爛尾樓,後來將其開發成北京CBD的頂級商務樓華彬國際大廈。

  當時華彬大廈拖了12年之久,是個“鬍子工程”,也是沒人敢接的燙手山芋。當時嚴彬找一位商業銀行行長貸款,這位行長不無揶揄的說:“這樓在長安街旁立了12年了,誰要是還能把它建起來,我就從樓上跳下去。”加之當時中國還未實行房改,房地產市場還無從說市場化、商品化,其運作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嚴彬卻賭贏了。如今這裡經常能看見各國政要、大公司董事長和名人出入。大廈門口也常年擺放著賓利和勞斯萊斯這樣的高檔車。泰國駐華使館也曾位於大廈內。

  市場敏感這個東西,嚴彬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說:“市場敏感書裡是沒有的,關鍵是你是不是注意這個東西,是不是很冷靜地去看待市場,企業到了一定程度,市場是第一位的。你不會做市場,不會看到你自己的消費人群,不會找出自己的市場空間,什麼都是假的。”

  嚴彬補充道:“1997年成功應對亞洲金融風暴就是例證。這點可以不慚愧地說,很多人都佩服我。從中國大陸來到泰國的人,能在金融風暴的前半年就把財產變成現金全調回大陸了,不敢想象呀。其他的企業都是拿美金在投,而且當時國家幣值貶值近兩倍,我反而是在賺錢,泰國的金融界提起這一點,都衝我伸大拇指。泰國華人也好,泰國企業也好,都沒有這個敏銳度。這個還是要靠悟性。我每天晚睡早起,看很多報紙,中文的、英文的,動腦筋去琢磨。”

  當然,嚴彬的投資並非總是一帆風順,也曾遭過重大挫折。1994年的時候,華彬集團向昌平南口鎮承租1000多畝土地,興建沃德蘭樂園,該樂園建成將成亞洲第一大的樂園。然而該專案最終卻因未曾公開的原因而夭折,成為亞洲最大爛尾樓,隨著2013年開始拆除,曾經的童話也終於夢碎,也成為嚴彬永遠的痛。

  耗費兩億做推廣,“紅牛”紅遍中國

  紅牛功能飲料誕生在泰國,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發明這種飲料之初,正是泰國經濟開始起步的階段,這種以各種營養成分巧妙配合,能夠提神醒腦、補充體力、口感好的飲料,很快就博得了人們的喜愛。經過長期不懈的辛勤耕耘,紅牛先後在東南亞、中歐、澳大利亞等地逐步紮根,並且向四周各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不斷擴大市場,目前已經成為行銷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著名品牌。在世界功能飲料行業中,“紅牛”以銷售總量和進入國家***地區***最多而聞名。其中,僅僅在泰國一地,年銷售量就達到了10億罐***瓶***.

  1995年,嚴彬開始回國投資。當時他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和“紅牛”飲料對社會人群的意義,遂將“紅牛”引進中國,在深圳特區成立了中外合資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因此,嚴彬也被稱為紅牛進入中國的牽牛人。

  據知情人士透露,當年紅牛進入中國市場時,衛生部曾就功能飲料的試驗、審批等程式專門到國外進行了一段時期的考察。後來,經過衛生部審批,“紅牛”才得以進入中國。由於當時中國還沒有能量飲料的概念,因此有關部門將紅牛飲料定義為特殊用途飲料。

  當年“紅牛”進入中國市場時,中國還沒有能量飲料的概念,因此有關部門將“紅牛”飲料定義為“特殊用途飲料”。紅牛作為一個高價位、具有鮮明功能性的產品,第一年僅市場推廣就耗費了兩億人民幣。初期可以說走得很艱難,第二年後“紅牛”才真正紅遍大江南北。“累了困了喝紅牛”的廣告語被億萬消費者所熟知。

  1998年10月,紅牛建立北京生產基地,並將總部設立在北京,註冊資金1億元人民幣,是當時北京市最大的中外合資飲料企業之一。

  嚴彬說:“企業到了一定程度,市場是第一位的。你不會做市場,不會看到你自己的消費人群,不會找出自己的市場空間,什麼都是假的。”

  後來,紅牛成了全國聲援申奧活動的著名企業之一,並舉辦了各種活動支援體育事業。當時紅牛的口號是:為在改革開放中自強不息、蒸蒸日上的中國人民添力加勁。截止目前,紅牛飲料仍佔據著中國功能性飲料很大的市場份額。

  站著睡覺的工作狂,用人不拘一格

  有些公司為上市心機用盡,有些行業翹楚卻堅持不上市,如華為、娃哈哈等,嚴彬和任正非、宗慶後一樣,也拒絕上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嚴彬曾表示,“企業責任更多,有些人辛辛苦苦攢了一點錢,別去玩股票,好好幹點實業的事都好。”

  嚴彬是名副其實的工作狂人。在2012年接受採訪時嚴彬稱自己是站著睡覺的,“我5點就起來,早起腦子才清楚,我屬馬的,馬睡覺是站著睡”。“一年在全世界已飛了1300多個小時,共117天在飛機上,1分鐘的成本是人民幣40萬。”而當年在建華彬國際大廈時,他一天能上下往返20次,檢查每一層,看為什麼出問題。

  嚴彬用人不拘一格,好啟用年輕人,往往能收到奇效。他認為“年輕經理人有朝氣、視野廣泛、善於學習,觀察敏銳透徹、想象豐富新奇、勇於棄舊圖新、善於隨機應變”。

  2003年,嚴彬決定任用當時年方33歲的方偉忠接任紅牛中國區執行總裁,另一大將郭傑原本只是福建地區的一個代理商,也是偶然被嚴彬發現,就一步步提攜成左膀右臂。而兩人此後在華彬的表現也著實不同凡響。

  為人低調,淡看繁華

  經過20多年的時間,嚴彬已經使華彬集團成長為一個集體育文化產業、旅遊休閒度假、功能飲料、國際貿易、房地產及物業經營管理、礦產資源等多種產業的跨國投資集團公司。該集團在新加坡、加拿大、美國、英國、德國、瑞士等國都設立了分支機構。

  將華彬集團做成這樣一個龐大的企業,嚴彬本人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在他低調行事風格的影響下,外界自然瞭解不多。據一位曾經在其集團內工作的員工透露,嚴彬的性格比較“強勢”,多數時間喜歡住在華彬莊園的別墅內。

  就連他的總裁郭傑講述自己老闆的經歷時,言語間也會非常謹慎,談到嚴彬的一些經歷和背景,也總是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儘管嚴彬也有自己的部落格,但除了對其“紅牛”飲料發展策略的分析外,並無個人情況的介紹。

  即便擁有巨大的財富,嚴彬仍然低調。其實只要他想,一個電話就可以去美國打高爾夫,法國農莊品紅酒,韓國濟州島垂釣。但在嚴彬眼裡,坐奢華的賓利、高檔的私人飛機,和坐70年代的自行車無異,並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

  有這樣的胸襟,又有過人的氣魄和才能,我們相信,嚴彬和他的華彬國際的故事將會繼續演繹精彩。

  二

  35釐米長大饅頭賣1元,8年不漲價,每年賣2000萬元

  只賣1元,8年從不漲價,在一塊美食林立的土地,以及物價飛漲的今天,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物,如何殺出重圍並且持續盈利?圍繞一個饅頭,完成商業生態,升級商業模式,這樣的產品你可能學不會!

  饅頭的營銷學

  在重慶洋人街,有很多怪事。

  比如,世界最大最牛的廁所,沒有收銀員的小貨攤,以及1元錢的美心饅頭。

  黃昕是洋人街美心饅頭的負責人,在她眼中,饅頭有一種樸實的情結。

  個頭飽滿的美心饅頭,長得像擀麵杖,很多人叫它“擀子饅頭”,每一個有35釐米左右,分量更是普通饅頭的4倍。在遊人如織的洋人街,總會看見排著的長長隊伍,提著一大包饅頭的人們。“跟重慶小面、陳麻花和合川桃片一樣,美心饅頭也成為重慶的美食名片。”在黃昕看來,看見自己的饅頭如此受歡迎,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洋人街的美心“擀子饅頭”

  如今的美心饅頭還是小小的網紅,有一幫簇擁者,在微博上搜索洋人街,幾乎一半的結果會提到它。和饅頭來一張合影,比一比誰的臉小,或者分食饅頭秀恩愛,層出不窮的新鮮玩法,讓普普通通的饅頭有了新的生命。

  美心饅頭的名聲,漸漸地在當地家喻戶曉,洋人街的人氣也因此越來越大,“打的去洋人街買饅頭”成為一時潮流。需求太大也成了一種煩惱,黃昕描述到:“一天賣兩噸麵粉,節假日還要翻倍,有時更是要24小時加工。”

  一個饅頭成就了整個洋人街,但背後的過程卻是艱辛的。

  早在2006年,彼時的洋人街剛剛開業,交通還很不方便,遊客多,商家少,配套服務完全跟不上,甚至連最基本的餐飲都無法提供。

  “解決這個問題,並打響市場,需要一款拳頭產品來引導”。黃昕說,“大眾都能接受的饅頭成了第一選擇。”但是,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太表面,更不能為了做饅頭而做饅頭。於是從2008年開始,洋人街就著力打造“1元錢經濟”,豆花、餈粑、麵包和礦泉水等1元食品可謂五花八門,這些低價美食吸引了大量遊客,每天銷量超過8萬件。

  可饅頭畢竟是北方的主食,南方人吃得少,市場本身不大,“前期經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這是黃昕經手以來,最難忘的一段時間。“最初美心饅頭的知名度低,洋人街也是假日經濟,平時人不多。”為了開啟銷路,引導顧客去洋人街消費,黃昕和團隊做了很多努力,有一段時間,他們幾乎跑遍了市區每個人多的地方,每天開車派人做地推宣傳,直到天黑連路燈都關了,才收攤回家。堅持了半年,基本打開了銷路,人們知道重慶有個洋人街,洋人街有個美心饅頭。

  美心饅也漸漸有了自己的品牌,成為一種即食又便於攜帶的旅遊小商品,風靡於洋人街的街頭巷尾。

  “1元饅頭是招牌,是洋人街食品線的引導者,更是洋人街的縮影。”黃昕回答。

  饅頭的經濟學

  依靠“1元策略”,美心饅頭的銷量很好,但是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卻浮出水面。

  隨著原材料漲價,饅頭的成本不斷增加,1元的饅頭很快出現虧損。“2008年50元一袋麵粉,一個饅頭還能盈利幾角錢,現在漲到100元一袋,饅頭的成本也達到1.5元。”擺在黃昕面前的似乎只有兩條路:要麼饅頭漲價,要麼分量減少。

  為了此事,美心集團董事長夏明憲專門組織開了一場會議,他甚至拍著桌子說道:“美心饅頭打死也不漲價,不減量!”

  同時,外界也不斷髮出質疑聲。“打死不漲價的饅頭到底能夠撐多久?”“發生通貨膨脹,老闆能頂得住嗎?”

  面對內部和外部的壓力,黃昕意識到,沒有商業化的邏輯,饅頭根本不能持續地走下去。“賣得越多虧得越多,不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有沒有一個辦法,既不用漲價減量,又能持續發展?黃昕慢慢發現,美心饅頭其實帶來了巨大的人流,但是卻沒有好好利用。“把顧客、饅頭和其他食品捆綁在一起,通過饅頭帶來顧客,然後從其他食品上盈利。”黃昕說道,“雖然饅頭賣一個虧一個,但是圍繞饅頭的衍生產品利潤填補了一元饅頭的虧損。”由於銷量大,所以原材料消耗大,因此進貨價格比市場低,再加上美心饅頭周邊,有了酸辣粉、香辣豆乾以及各種伴飲的攤位,已經形成一個食品生態。在粉絲經濟大行其道的今天,這招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方法,不僅讓饅頭生存下去,反而賺到更多的錢。

  現在黃昕不擔心饅頭賣得越多虧得越多,反而是1元的饅頭賣斷貨最讓她頭疼。“美心1元饅頭的招牌不能砸,如果1元錢饅頭斷貨了,只賣兩元錢的麵包,顧客會懷疑1元饅頭只是噱頭,我們是欺騙顧客。”

  饅頭賣得好,市場上也紛紛出現山寨品。有商家模仿美心饅頭,外形上如出一轍,價格上也打出“只賣1元”,但是根本上沒有洋人街美心饅頭的生態模式,單一的產品很快承受不了持續的虧損,只好把分量減小一點。“減少了分量就明顯不是美心饅頭,還不如去洋人街賣。”銷量小了,產品積壓,造成口感很不新鮮,最後這些“山寨店”基本都關門了。

  在在重慶涪陵區藺市鎮美心紅酒小鎮,美心集團也照搬洋人街的模式,在當地開發了美心饅頭,因為比市場價格低,這裡發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人專門來批發美心饅頭,然後把一個美心饅頭切成幾個,再轉手以1元一個的價格賣出去。”這種倒賣的生意,讓美心饅頭的團隊也很無奈,“這沒有違反遊戲規則,的確也是美心的饅頭,打假怎麼打。”美心饅頭成了當地的饅頭工廠,也成了一條美食風景線。

  沒有組合拳的產品和規模化的生態,美心饅頭的特殊商業模式很難複製,這已經形成洋人街獨有的饅頭經濟現象。

  饅頭的工匠學

  最早的時候,美心饅頭的生產線只有一條,還是在一個破舊的茅草房,由於供不應求,現在已經增加至三條生產線。站在重新裝潢的店面外,通過透明的櫥窗玻璃,可以看見整個饅頭的加工過程。

  從一把麵粉到最後的成品,為了做好一個饅頭,八年如一日,對於這份工作,黃昕和她的團隊從未間斷,也從不埋怨。

  因為熱愛,所以追求。經過不停地改良,美心饅頭漸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科學。“同家裡面的手工饅頭相比,我們的講究更多,比如和麵精度就必須達到規定程度才行。”原材料和輔料都是標準化機器生產,而這整套機器也是通過美心饅頭的實際情況組裝改良的。

  在不同的季節,因為溫度和溼度的變化,麵粉在醒發的時候也會有差異。“有一次,供應商的麵粉用手工做出來沒有問題,但是用機器做出來,開啟蒸爐的時候,本來看起很飽滿的饅頭瞬間就縮緊了。”對於這種不合格的產品,黃昕表示不會二次加工再賣給顧客。“洋人街有魚塘,這種產品會做成餵魚的飼料,饅頭做不好是技術問題,缺斤少兩是人品問題。”

  因為饅頭的特殊性,保質期不會很長,追求新鮮度的美心饅頭,更不會委曲求全的新增防腐劑,甚至做成半成品,物流運輸半徑和範圍的縮小,讓它的電商化之路根本走不通。

  現在,圍繞美心饅頭的洋人街食品線,員工已經超過一百人。“新員工需要組織專門的饅頭培訓,老員工也有定期考核,公司還派人去北上廣和日本學習先進的食品機械和管理。”既是為了一個饅頭,也是為了一份工匠精神。

  “有時候你會看見開豪車來購買的人,也會看見很多社會底層只為填飽肚子的人,美心饅頭在他們面前沒有貧富之分。”這種善的商業邏輯和價值,也成就了一項民生工程。

  在進駐洋人街之前,美心饅頭在海峽路有過一個老店。提起這件往事,黃昕至今還很感慨:“經常可以看見一對做環衛工作的老夫妻,當時我們有兩塊錢免費劵的活動,你可以看見他們每天都來排隊領受,一個饅頭加一杯玉米羹,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美心饅頭除了對老百姓的生活有利之外,對於抑制洋人街的物價也有很大的作用。洋人街裡面也有其他外來的經營戶,但是都是捆綁在洋人街做生意,美心饅頭起到了平抑價格的作用,欺客宰客,漫天要價,這種現象在洋人街幾乎很少發生。“老百姓一提到洋人街,都是豎起大拇指。”

  因為僱傭收銀員的成本高,在每個美心饅頭的售賣點,都安放得有一個一米多高的投幣箱,顧客自己投幣,因為零錢太多,每天還要安排人來數錢。“今年過年期間,6天賣了100萬元,七十多袋裝零錢的編織袋,堆了半間屋。”

  2015年,美心饅頭的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相比掙錢,更大的價值是帶來了海量的人流量,把洋人街打造成了重慶著名景區。黃昕已經記不起來自己賣了多少饅頭,摸了摸頭笑著說:“1億個肯定有了!”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年輕女性創業榜樣故事
名人創業之星的成功故事
相關知識
草根創業之星成功的經歷
回鄉創業艱難成功的經歷
草根創業之星的成功經歷
大學生創業之星成功故事
大學創業之星成功經歷
網路創業之星成功事蹟
飲食創業之星成功事蹟
大學生創業之星成功經歷
大學生創業之星成功經歷
創業明星成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