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兵的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4日

  .長兵,國武術專案之一,是在武術槍、棍等長兵器擊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對抗性武術競賽。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1.

  長兵是槍、棍、大刀、戟、戈等長兵器的總稱。拳諺稱:“槍為長兵之帥。”其他長兵類別都是以槍為前身而發展出來的變體,所以長兵技術歷來皆以槍法作為技術核心。

  槍法無論在古代軍旅還是在民間均有傳授,流派繁多,各具特色。著名流派有楊氏梨花槍、沙家杆子、馬家槍、峨嵋槍、六合大槍、奇槍等。近代,從長度和技法來說,有大槍與花槍之別,就握槍方法而論,又有陽手與陰手的區分,操練方法一般包括散招、對劈、套路3部分。

  中國從20年代起,曾多次舉行全國性的長兵競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已把長兵列為競賽專案之一。現代長兵競賽一般在直徑10米左右的圓形場地進行,運動員身著護具,頭戴護面,手持白蠟木質長杆一般杆長約3米,重約1~1.5公斤,杆端縛著軟質槍頭,並須擊刺在規則規定的身體各部位。在對刺過程中,採用命中積分和擊倒相結合的方式分勝負。競賽一般進行3 個回合,每一回合為3分鐘,回合之間休息1分鐘。但也可採取計算命中槍數與計算時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競賽。
 

  2.長兵器的特點

  長兵器或長兵是指超過成年男子眉高的武器而言。這裡介紹的長兵器,是以槍為代表的一種在長柄上安有銳尖即矛尖的兵器,是以“扎”為主要攻擊方式的兵器。除此之外,大刀、大斧和長棍這些打兵器也屬於長兵器。

  長兵器柄長,和短兵器相比具有時效性好、可先發制人的優點。當然,如果槍柄過長,使用起來就會不靈活。在《周禮》考工記中,對此就有明確的記述:長柄兵器,以不超過使槍人身長的三倍為原則。但是也曾出現過超過身長三倍、長達6米的長兵器。作為個人使用的長兵器,柄的長度應和身長相稱,使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發揮更大的威力。但是,作為一個集團或軍隊的整體裝備來說,確定兵器長度的原則,應該考慮對戰鬥隊形是否有利。另外,統一規格的長度和用料,更便於批量生產。一般來說,戰場上使用的兵器比較長,而武術中使用的長兵器,則是按照每個人的實際情況,把柄相對做得短一些。

  長兵器以刺為主要攻擊方式,其中又以直刺為最常見。但是,用“扎”來表現比“刺”更貼切。殺傷範圍表面看似乎比較狹,但是在戰車或騎馬時使用,威力大增,甚至能穿透鎧甲。

  這種以刺為主的長兵器,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刺中目標,尤其扎透之後,往往很難拔出來。特別是戰車和騎兵,在快速的行進中,一旦刺中敵人,就只有放棄不要了。為此,又出現了能防止深刺構造的兵器。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可刺可斬的鉤鐮槍。在使用技法上,由於長兵器安有堅硬的長柄,所以也可作為棍棒來使用,在明代的槍法中,就融入了很多棍法的打擊技巧。

  3.長兵器的歷史

  長兵器的出現,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是一種在長柄上帶有石制鋒尖的最原始長矛。

  在戰車成為戰場主力前十六至前三世紀的年代,攻擊力甚強的戈、矛、戟、鈹、這些帶有青銅刀尖的長柄兵器,也就隨之成了主要兵器。特別是在貼身近戰的車戰中,戈是最好使的常用兵器。

  戰車衰敗之後,戟就成了長兵器之首。到了唐代,戟逐漸從實戰兵器變成了儀仗專用兵器。

  唐代以後,把以前稱之為矛、鈹的長兵器,改稱為槍,槍從此就成了長兵器的代名詞。宋朝以後,槍的樣式就更多了。

  到了明代,除了槍以外,又出現了鏟、鈀、鏜、叉、狼 這些具有很高防禦能力的新型長柄兵器。

空手道流派的簡介
武器流星的簡介
相關知識
中國長兵的簡介
中國摔跤的簡介
中國象棋的簡介和走法
中國茶療的簡介
關於中國長征的朗誦詞
電影長城的簡介
電影長征的簡介
陝西省武術協會副主席趙長軍的簡介
阿拉伯中東戰爭的簡介
中國殘局的簡單認識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