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屬性感悟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發,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將給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帶來一場新的革命。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什麼是綜合實踐活動課,歡迎閱讀。
什麼是綜合實踐活動課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我國當前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其內容主要包括資訊科技教育、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和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
該課程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索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總之,這種新形態的課程對實現“四大支柱”教育,推進素質教育,改善教育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這種教育功能的實現要求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有正確的目標定位,先進的教育理念,適宜的實踐主題,良構的實施環境和發展性的學習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屬性
作為一種基本的課程形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具有嚴密的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的學科界限,它不是一門學科課程,而是有著不同於學科課程的規定性,一般來說,綜合實踐活動具有如下基本屬性。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經驗性課程
所謂經驗性課程,是指一方面課程的設計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問題與需要為中心的,強調學生經驗在課程中的獨特地位和價值;另一方面,課程的實施是建立在學生的活動經驗和活動過程基礎之上的,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和參與。
經驗課程的基本規定之一是強調學生經驗的發展價值。一般來說,經驗課程反對把書本知識作為現存的結論或定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是通過經驗獲得、經驗的重新組合或經驗重塑,使學生獲得成長的意義。經驗課程基本組織方式是“問題中心”,注重學生通過自主的問題探究與問題解決實現課程的發展價值。可以說,在教育史上,經驗課程從來都是與學科本位或知識本位課程相沖突的。經驗課程重視的不是系統的知識的獲得,而是經驗重組與改造過程中學生興趣、愛好、能力、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以及在經驗生成與改造過程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發展乃至生活方式的變革。
經驗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是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應該說,歷史上的各種經驗課程的共同之處就在於強調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和自主發展的能力。學生是經驗者、是經驗改造者,是自主發展者。經驗課程設計的意義在於為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一種以問題為中心的發展環境。如果在經驗課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尊重和發揮,那麼,其課程價值就難以得到實現。
經驗課程的設計面對的不是符號系統,而是鮮活的生活世界,面向學生的生活情景,面向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生活領域,並以整合的方式組織經驗,是經驗課程的基本特點之一。在生活情景中發現問題、明確問題,通過自主探究和實踐,形成問題解決的能力和組織生存的能力。日本新課程中的“綜合學習時間”的基本活動領域之一就是自主生存。因為學生的發展不應該完全是在預設的課堂教學和學科知識的傳遞過程中實現的,如何面向現實的生活,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實踐、批判反思來獲得發展,成為經驗課程關注的核心問題。
作為一種經驗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聯絡學生生活經驗和生活背景。因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背景往往來自於學生自身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是這些生活領域中遇到的各種感興趣的現象和問題。經驗課程的特徵就是超越單一的“書本世界”,迴歸學生自我的“生活世界”。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或生活經歷中發現問題,並從中提出活動主題,便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質的規定和要求。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題直接來源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領域。作為一種經驗性課程,它不存在內在的知識邏輯和知識體系,它的內容組織不是以知識的邏輯順序來組織的,而是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為線索組織的,因而,可以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組織遵循的是問題邏輯。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綜合實踐活動突出主題,即按活動主題的形式來展開設計活動內容。從課程實施的過程上看,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學生親身經歷親近自然,接觸社會,反思自我的過程,就是學生不斷地獲得新的經驗,重整人生經驗的過程,這也許是經驗課程的核心價值之所在。如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不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忽略了學生新經驗的獲得與形成,其課程價值也就喪失怠殆盡了。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種經驗性課程,它的獨特性就在於通過經歷來獲得體驗,包括對生活中遭遇的各種情景和問題的體驗。獲得新經驗是經驗性課程的目標之一,但不能僅僅停留在經驗的獲得上,而是通過經驗的獲得,產生體驗和感悟,在經驗的基礎上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則體現了經驗課程的根本價值。
2.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實踐性課程
作為一種基本的課程形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尤其注重學生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方式,轉變學生那種單一的以知識授受為基本方式、以知識結果的獲得為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質屬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集中地體現了實踐的課程觀。實踐的課程觀不再把課程僅僅視為“學科”、“知識”或“教材”,而把課程視為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所進行的一種批判性、反思性、建構性的實踐活動。實踐的課程觀念強調,第一,課程不僅僅是知識的羅列,不僅僅是以文字形式來設計和組織的,而是以一系列活動為基礎的,可以說,在實踐的課程觀指導下的課程,是以活動為中心的。第二,課程實施中的實踐情境包括課堂活動情境和開放的社會活動情境。如果把綜合實踐活動僅僅理解為課堂或教室裡的活動,那實際上與學科的活動教學就沒有了本質的區別。第三,實踐的課程觀強調的實踐,一方面不是指人類一般的、普遍的實踐活動,而是指以學習和自我發展為目的的實踐。這種實踐依然是一種學習方式,是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為基礎的學習過程,如“研究性學習”的側重點依然在“學習”上,而不在“研究”上,它首先是一種實踐性學習方式或活動方式;另一方面,實踐不是形式上的活動,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實踐具有明顯的“任務取向”,是圍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或活動主題來開展的各種實踐性學習活動。第四,實踐的課程觀注重的實踐不純粹強調實踐的實際產品,它注重的是學生通過實踐的實際體驗,通過體驗,進一步獲得感悟,獲得能力發展和情感昇華,形成良好的態度和價值觀。當然,離開了實踐和活動本身,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名存實亡了。
從此意義上說,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種實踐性課程,它是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以主題為活動為組織方式,以任務為取向,注重學生親歷實踐的活動形態的課程。這種課程的實施,不能以“成人蔘照”或“科學參照”來評論其實踐的規範性和科學性。因此,可以說,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實踐”具有嘗試、經歷、親歷、做中學等特性。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種實踐性課程,它所強調的“實踐”,不是為了活動而活動,為了做而做,各種不同的實踐方式都是一種學習方式,實踐性的學習方式的根本目的在於引起學生各種觀念的反思和能力的建構。
3.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綜合性課程
作為一種基本的課程形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侷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活動領域延伸,密切學生與自然。與社會、與生活的聯絡。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綜合性課程。
首先,作為一種綜合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不同於學科綜合,它不是對學科知識的綜合,也不是跨學科的學習,而是對學生生活領域和生活經驗的綜合,因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是綜合性的學科課程。因為學生生活中面對的問題是單一任何一門學科都難以回答或解決的。之所以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綜合課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綜合實踐活動面對的是學生鮮活的生活經驗和豐富多樣的生活領域和生活背景,是經驗和生活的綜合性所決定的。因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特別強調整合學生的經驗,整合學生的生活領域,並把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與現實的生活情境的問題加以整合。從下面呈現的學生活動主題就可以看出,學生提出的任何一個活動主題,都難以劃歸哪個獨立的學科領域或某幾個學科領域,它本身就不是一個純粹的學科活動。如:
2000年課程方案增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從1992年的活動課演變而來,是對活動課的進一步規範和發展。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主要包括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和資訊科技教育等,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主要包括研究性學習、社會服務和社會實踐三個模組。筆者作為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綜合實踐活動課感悟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一門全新的課程形態。它不同於國家課程中規定的學科課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論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和深刻性,及其對學生智力發展的認知功能,但特別強調課程內容的地域性、時代性和現實性。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全新的課程,需要廣大教師不斷探索和研究 教育實踐已經證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適應我國當前進行素質教育的要求,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為學生生活經驗的獲得和社會實踐能力的提高開闢了渠道,為學生個性的發展創造了空間。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相比,既沒有現成的教材,也沒有現成固定的模式,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對於在一線教學的教師來說,可能會有不少的困難和壓力。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發現新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以應對各種挑戰。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教師的綜合素養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眾所周知,作為教師我們已習慣於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權威形象,但我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對於一個學生來說,他們已經疲倦了這些未經自己思考、體驗過的老師直接傳遞的資訊,因為他們無法在自己的思索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思想。而綜合實踐活動正是這樣一種基於整體構建在遊戲發生、意志發生、認知發生的整合中,通過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認知世界的更高層次的觀念和意志鍛鍊過程。隨著活動時間的推移,綜合實踐活動所呈現出來的結果會讓學生在研究一個問題時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教師尤其要注意使學生多一份天真與幼稚,讓他們能進入屬於自己的創造思維狀態。此外,我們教師還應充分認清當前教育改革的形勢,更新教育觀念,加強學習探索,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始終走在課程改革的最前列。
三、把握課程基本特徵,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充滿活力
首先,師生之間要建立一種新型的民主、平等的關係。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我們教師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即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的知識體系傳遞給學生,而是與學生共同開展探究知識的過程。在課堂讓學生做活動的主人,教師成為活動過程的參與者、組織者、幫助者和促進者。其次,在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安排上,要充分體現課程管理的靈活性和開放性。我們可以根據需要做到分散和相對集中相結合,根據活動方案安排的總課時數分配到若干個教學區間去。為了提高學生收集資訊的能力,擴大學生收集資訊的來源,我們可以利用一段時間,對如何進行漢字輸入、上網查詢資料和下載相關資料的知識進行集中解讀;在課程的空間安排上,我們充分利用校園、社群的資源,走出課堂,走進校園,走進社會,大大增加學生的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創設多樣問題情境,開放學生思維的空間,並給以充分的時間,或動手操作;或獨立思考,或相互辯論;或大膽想象,或互相質疑,讓綜合實踐活動處處閃爍著創新的火花。再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過程既是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過程,也是學生主體能力生成和發展的過程,它是一個動態變化的發展過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特別強調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自主空間,讓學生主動實踐和親自體驗。此外,在組織形式上也更加靈活,既有培養獨立精神的個體活動,也有體現合作精神的小組活動。一言蔽之,我們要真正把創新的機會交給學生,讓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種全新的課程觀,打破了原有封閉的課程框架,它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教育創造空間,其自主性、生成性、開放性等特點也對任課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教師惟有順應教育改革形勢,迎難而上,不斷探索,才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激起學生創新的火花。
世界上最大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