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有哪些具體的事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從小學到大學,教育伴隨著孩十多年,那麼怎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的事例,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的事例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每天早上,託比醒來後,蘇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顧自地忙去了。託比會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麵包片。

  吃飽後,他回自己的房間,在衣櫃裡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畢竟託比只有3歲,還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腳。

  有一次託比又把褲子穿反了,我趕緊上前想幫他換,卻被蘇珊制止了。

  她說,如果他覺得不舒服,會自己脫下來,重新穿好;如果他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那就隨他的便。

  那一整天,託比反穿著褲子跑來跑去,蘇姍像沒看見一樣。

  又一次,託比出去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沒多大會就氣喘吁吁地跑回家,對蘇珊說:“媽媽,露西說我的褲子穿反了,真的嗎?”

  露西是鄰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歲。

  蘇姍笑著說:“是的,你要不要換回來?”託比點點頭,自己脫下褲子,仔細看,重新穿上了。

  從那以後,託比再也沒穿反過褲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孫女五六歲時不會用筷子,上小學時不會繫鞋帶。

  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個週末都要帶回家一大堆髒衣服呢。

  二:不吃飯就餓著

  一天中午,託比鬧情緒,不肯吃飯。蘇珊說了他幾句,憤怒地小託比一把將盤子推到了地上,盤子裡的食物灑了一地。

  蘇姍看著託比,認真地說:“看來你確實不想吃飯!

  記住,從現在到明天早上,你什麼都不能吃。”託比點點頭,堅定地回答:“Yes!”

  我在心裡暗笑,這母子倆,還都挺倔!

  下午,蘇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國菜。

  我心領神會,託比特別愛吃中國菜,一定是蘇珊覺得託比中午沒好好吃飯,想讓他晚上多吃點兒。

  那天晚上我施展廚藝,做了託比最愛吃的糖醋里脊、油悶大蝦,還用義大利麵做了中國式的涼麵。

  託比最喜歡吃那種涼麵,小小的人可以吃滿滿一大盤。

  開始吃晚飯了,託比歡天喜地地爬上凳子。

  蘇珊卻走過來,拿走了他的盤子和刀叉,說:“我們已經約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飯,你自己也答應了的。”

  託比看著面容嚴肅的媽媽,“哇”地一聲在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餓,我要吃飯。”

  “不行,說過的話要算數。”蘇珊毫不心軟。

  我心疼了,想替託比求情,說點好話,卻見兒子對我使眼色。

  想起我剛到美國時,兒子就跟我說,在美國,父母教育孩子時,別人千萬不要插手,即使是長輩也不例外。

  無奈,我只好保持沉默。

  那頓飯,從始至終,可憐的小託比一直坐在玩具車裡,眼巴巴地看著我們三個大人狼吞虎嚥。

  我這才明白,蘇珊讓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

  我相信,下一次,託比想發脾氣扔飯碗時,一定會想起自己餓著肚子看爸爸媽媽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經歷。

  餓著肚子的滋味不好受,況且還是面對自己最喜愛的食物。

  臨睡前,我和蘇珊一起去向託比道晚安。

  託比小心翼翼地問:“媽媽,我很餓,現在我能吃中國面嗎?”

  蘇珊微笑著搖搖頭,堅決地說:“不!”

  託比嘆了口氣,又問:“那等我睡完覺睜開眼睛時,可以吃嗎?”

  “當然可以。”蘇珊溫柔地回答。

  託比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況下,託比吃飯都很積極,他不想因為“罷吃”而錯過食物,再受餓肚子的苦。

  每當看到託比埋頭大口大口地吃飯,嘴上臉上粘的都是食物時,我就想起外孫女。

  她像託比這麼大時,為了哄她吃飯,幾個大人端著飯碗跟在她屁股後面跑,她還不買賬,還要談條件:吃完這碗買一個玩具,再吃一碗買一個玩具……

  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有一天,我們帶託比去公園玩。

  很快,託比就和兩個女孩兒玩起了廚房遊戲。塑料小鍋、小鏟子、小盤子、小碗擺了一地。

  忽然,淘氣的託比拿起小鍋,使勁在一個女孩兒頭上敲了一下,女孩兒愣了一下,放聲大哭。

  另一個女孩兒年紀更小一些,見些情形,也被嚇得大哭起來。

  大概託比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站在一旁,愣住了。

  蘇珊走上前,問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她一聲不吭,拿起小鍋,使勁敲到託比的頭上,託比沒防備,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來。

  蘇珊問託比:“疼嗎?下次還這樣嗎?”

  託比一邊哭,一邊拼命搖頭。

  我相信,他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

  四:遇到問題自己解決

  託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輛淺藍色的小自行車,託比非常喜歡,當成寶貝,不許別人碰。

  鄰居小姑娘露西是託比的好朋友,央求託比好幾次,要騎他的小車,託比都沒答應。

  一次,幾個孩子一起玩時,露西趁託比不注意,偷偷騎上小車,揚長而去。

  託比發現後,氣憤地跑來向蘇珊告狀。

  蘇珊正和幾個孩子的母親一起聊天喝咖啡,便微笑著說:“你們的事情自己解決,媽媽可管不了。”

  託比無奈地走了。

  過了一小會兒,露西騎著小車回來了。

  託比看到露西,一把將她推倒在地,搶過了小車。

  露西坐在地上大哭起來。

  蘇珊抱起露西,安撫了她一會兒。很快,露西就和別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

  託比自己騎了會車,覺得有些無聊,看到那幾個孩子玩得那麼高興,他想加入,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蹭到蘇珊身邊,嘟囔道:“媽媽,我想跟露西他們一起玩。”

  蘇珊不動聲色地說:“那你自己去找他們啦!”

  “媽媽,你陪我一起去。”

  託比懇求道。

  “那可不行,剛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現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自己去解決問題。”

  託比騎著小車慢慢靠近露西,快到她身邊時,又掉頭回來。來回好幾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託比和露西又笑逐顏開,鬧成了一團。

  教育孩子的勵志故事

  無知者無畏

  1796年的一天,在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個19歲的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佈置給他的每天例行的兩道數學題。像往常一樣,前2道題目在2個小時內順利地完成了。但青年發現今天導師給他多佈置了一道題。第三道題寫在一張小紙條上,是要求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邊形。他也沒有多想,就做了起來。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力。開始,他還想,也許導師特意給我增加難度吧。但是,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第三道題竟毫無進展。青年絞盡腦汁,感到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解開這道題沒有什麼幫助。困難激起了青年的鬥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來!他拿起圓規和直尺,在紙上畫著,嘗試著用一些超常規的思路去解這道題…當視窗露出一絲曙光時,青年長舒了一口氣,他終於做出了這道難題!見到導師時,青年感到有些內疚和自責。他對導師說:“您給我佈置的第三道題我做了整整一個通宵,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栽培……”導師接過學生的作業一看,當即驚呆了。他的聲音都顫抖了,說:“這……真是你自己……做出來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著激動不已的導師,回答道:“是的,但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個晚上才做出來。”

  導師讓他坐下,取出圓規和直尺,在書桌上鋪開紙,叫青年當著他的面做這道題。青年很快就解開了這道題。導師激動地對青年說:“你知不知道,你解開了一道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數學難題?牛頓也沒有解出來,阿基米德沒有解出來,你竟然一個晚上就解出來了!你真是天才啊!我最近正在研究這道難題,昨天給你佈置題目時,不小心把寫有這個題目的小紙條夾在了給你的題目裡。”後來,每當這個青年回憶這件事時,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就無法解開它。這個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點評:孩子大都少有循規蹈矩思想,少有畏懼心理。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難時,孩子往往能夠做得更好。其實,畏難情緒害怕的不是困難,而是害怕自身,對自己沒有信心。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以自己的眼光把畏難情緒也灌輸給孩子;應該鼓勵孩子敢想敢做,建立自信。

  油燈的光芒依舊

  一名學生因為怕麻煩老師,所以總是不敢問問題。這個老師非常細心,經過長時間和學生們的相處,老師終於發現了這個現象,就問他原因。學生說:“老師,很抱歉”。您給我的答案我又忘記了。我很想再次請教您,但想到我已經麻煩您許多次了,就不敢再去打擾您了!老師想了想,對他說:“你先去點一盞油燈”。學生照做了。老師接著又說:“再去多拿幾盞油燈來,用第一盞燈去點燃它們”。學生也照做了。這時老師笑著對他說:“其他油燈都是用第一盞燈點燃的,但是第一盞燈的光芒有損失嗎?”學生回答道:沒有啊!老師又對他說:“和你們分享我所擁有的知識,我不但不會有損失,反而會有更大的快樂和滿足。所以,有問題的時候,歡迎你隨時來找我”。

  點評: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一個人的知識是很有限的,但經過多人長時間的互相討論、請教,他們的知識和底蘊都會有所提高,所以,如果遇到什麼問題你不會不懂,就去問別人。請教也是一門學問,每時每刻都可以去請教,只是請教的物件不同,有直接,有間接。可以向書本請教,也可以向同學、老師和家長請教。沒有請教就沒有進步,就沒有成功。

  教育孩子的方法與經驗

  興趣習慣的培養與形成:

  在逐漸形成良好的習慣之後,就可以進行正式的學習了。在3-10歲之間,重在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習慣,給予孩子的個人性格特性,比如喜歡航空***特喜歡飛機模型等、特喜歡畫畫、特喜歡鋼琴,這時候的孩子是天真無邪的,如果有什麼煩惱和不解,記得給其解答

  解惑與放手:

  10-16歲時孩子進入青春期的逆反期,這時候不太聽話,有時候喜歡喝父母對著幹,這時候,需要給的就是小部分指導了,如戀愛觀***可以早戀,但是不能過分,如發展到過分的地步***、事業觀***要有事業才能在社會立足才能供養自己喜歡的愛戴的人等***。同時,這個時候孩子有了自己的空間感,需要獨處,所以孩子在長大了,這時候需要元件鬆手的,但是重大事項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成為朋友:

  16-20左右的階段,孩子心智基本成熟,這個時候獨立的願望和意識充分覺醒,需要的是你給的空間,這時不能夠倚老賣老,顯擺自己的資格和權威,避免與孩子的衝撞

  保持聯絡:

  20-左右之後,孩子基本獨立,已經進入理想大大學深造,由於大學中相對字自由,部分孩子會墮落打天天打遊戲、逃課等等,但是小時候培養的態度和學習習慣會指導孩子自學,ta開始知道自己學習的不足,會自動學習補充,進行能力提升。這時候需要的是部分時間去了解和與孩子聯絡了,而不能老是把他看做長不大的孩子了。

  後續孩子重大決策參考:

  孩子畢竟是孩子,還有不成熟的地方,因此儘管這個時候孩子基本長大,但是在面臨重大決策的時候,還是略顯稚嫩,比如面對考研保研深造、出國留學、結婚、買房等等重大事項,還是需要父母給予一定參考,但是不能逼孩子,畢竟孩子不是自己的複製品,沒有必要完全按照父母的意願來追求和選擇,因為父母以前缺什麼就容易在還在身上找回來,這樣勢必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反而顯得過於控制,逆反和矛盾在所難免了。

1.教育孩子經典的小故事

2.教育孩子成長的小故事有哪些

3.名人教育孩子例子

4.歷史上家長教育孩子的經典例子

5.名人培養教育孩子的典型事例

教育孩子的具體做法是什麼
教育孩子的具體成功案例有哪些
相關知識
教育孩子有哪些具體的事例
教育孩子有哪些成功的事例
如何教育孩子有哪些具體方法
父母教育孩子有哪些經典的句子
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實用的方法
教育孩子有哪些成功的方法
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正確的方法
教育孩子有哪些方面的問題
教育孩子有哪些適合的哲理名言
教育孩子有哪些經典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