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的進補有什麼重點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冬令進補是養生的一大熱門,全國各地、大江南北的人們都熱衷於此。“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進補最重要的也是因地制宜,根據自己地區的環境、氣候特點來有效進補。那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西南的進補重點1:初冬補陽,冬末滋陰

  西南地區地形複雜,雲貴高原冬季氣候陰冷溼寒,四川盆地則潮溼多雨。總體雖不及北方嚴寒乾燥,但早晚溫差大,溼寒對人體的侵襲較重,特別是陽虛體質人群,抗寒能力較弱,冬季易生病。所以,初冬進補以補陽為主,待到來年開春,氣候轉為乾燥時,需在補充陽氣的同時注意滋陰潤燥。

  該地區人們喜食酸、辣、麻,飲食偏鹹,味多濃厚,以驅趕寒溼。雲南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教授王志紅介紹,羊肉火鍋是一道非常好的冬季食療方。羊肉性溫能補陽,火鍋中的主要調料辣椒、花椒,性味辛溫,具有驅寒除溼、活血祛風、行氣止痛等功效,對患有畏寒肢冷、腰膝關節痠軟冷痛、腹脹、食慾不振的人群有較好地改善作用。另外,冬季還易出現“寒於外,熱於內”的體質特點,此時不可急於寒涼清熱,而是要通過滋陰生津以除燥熱,可多吃滋潤類的食物,如百合、藕、銀耳、蘿蔔、蜂蜜等甘潤生津之品。

  在雲南民間,人們有冬季上山採挖草烏燉肉吃的飲食習俗。草烏具有祛風除溼、溫經止痛、補陽禦寒的功效,對中老年人關節冷痛有不錯的治療效果。要特別注意的是:草烏需要至少燉煮6小時以上,以免所含的烏頭鹼導致人體中毒,服用後忌食酸冷。此外,黃燜鱔魚、黃燜狗肉等也是值得推薦的飲食良方,在湯中加入一些辣椒、生薑、胡椒等,可以散寒祛溼。

  東南的進補重點2:大雪開補,羊肉當先

  東南地區的冬季陰冷潮溼,多雨雪的天氣會使精神抑鬱的人增多。另外,面板凍傷之類的問題,以及消化系統疾病較之北方更為高發。以南京為例,夏季炎熱暑溼,人體消耗大,因此有必要在冬季適當進補。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朱欣佚提醒,真正的進補還需等到大雪節氣以後,補得太早或吃太多高熱量食物,反而容易出現上火症狀。此時可以吃點蘿蔔,有助通便,減少便祕和胃腸脹氣。就南京地區來看,冬至前後,天氣真正冷下來,吃羊肉進補就開始了。老南京人有大雪進補吃羊肉的習慣,有助益氣補虛、促進血液迴圈、增強禦寒能力,羊肉還可以增加消化酶,幫助消化。冬天食用羊肉進補,可以搭配山藥、枸杞等,營養更豐富,溫補又防燥。

  冬天進補有幾種常見誤區:一是過分進補,二是不分體質進補。中醫的原則是“虛者補之”,因此不主張盲目吃膏方進補。膏方不是食品,如果想吃膏方,一定要由正規醫療機構的醫生診斷後在指導下使用。

  中部的進補重點3:保暖防溼,養腎為主

  中南地區冬季雨雪天氣較少,溫度多在冰點以上,人的肌膚腠理較為疏鬆,容易出汗和感受寒溼外邪。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臟內分泌內科主任何澤雲指出,由於中南地區人們喜食油膩、辛辣、厚味之品,多數人體型偏胖,脾胃功能和運化體內水溼的能力通常不太好,大便偏幹、失眠的病人較多,尿路感染、***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發病率也相對較高。

  結合冬季養“藏”之道,此時節要保暖防寒溼,養護腎臟。飲食當以清補為主,蓮子紅棗大米粥就是一款比較適合全家人的食補方法。蓮子性寒,紅棗性溫,兩者結合,寒溫平衡。

  中醫認為,鹹味入腎,鹽外用對人體有很多益處。臨睡前用40攝氏度左右的淡鹽水泡腳,可以散寒除溼、溫通經絡。秋冬季節面板乾燥的人可以用淡鹽水洗臉***1升水加1克鹽***,有助保持面板水分。霧霾天氣外出回家後依次用淡鹽水***1升水加5克鹽***和溫開水漱口,對口腔區域性具有消炎作用,而且對扁桃體炎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北方的進補重點4:東北熱補,西北潤補

  雖然還未到“三九天”,但東北地區已是一片嚴寒。由於氣溫過低,風寒感冒、呼吸道疾病及骨關節性疾病易反覆和加重,心腦血管病患者遇驟冷易突發急性心梗或卒中。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孫其偉介紹,中醫上講,乾冷需要“熱補”。針對北方人陽虛的體質特點,冬令進補最好選擇羊肉、狗肉、鹿肉等溫熱之品,在烹飪時加入蘿蔔、白菜等,可以中和溫補之效,令其補而不燥。天冷人們出汗較少,不妨在做菜時加點生薑,有助於發汗散寒。獨具東北特色的人蔘酒、蔘茸酒等,對強壯補身、禦寒助陽很有效,陽虛體質者可以適當服用。

  這裡介紹一個治療風寒感冒的藥膳方———神仙粥。頭身疼痛、怕冷無汗或發熱無汗的風寒感冒患者,食用此粥後汗出,則感冒自除。做法:取生薑5克、糯米50克、連須的蔥白7條,將糯米與生薑同煮1~2開,再放入蔥白,待粥熟後調入米醋15克。空腹趁熱服下,蓋上被子靜臥,以微出汗為度。

  西北地區的冬季除了不亞於東北的嚴寒,更添一分“燥氣”。寒邪和燥邪最易侵犯肺臟,加之西北人喜食牛羊肉,烹調以燒、炸、烤為主,口味多鹽多油,這種高熱量飲食雖然有助抵禦嚴寒,但也很容易引發口舌生瘡、咳嗽、便祕等燥熱偏盛之症。因此,冬季除了需要“熱補”,還應加強“潤補”,即多吃滋陰潤肺之品,蜂蜜、蓮藕、百合、杏仁、白果、銀耳都是不錯的選擇。日常多喝水,儘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火上澆油、損傷肺津。

  推薦兩款藥膳粥羹:潤肺銀耳羹***西洋參3克,北沙蔘、天冬、川貝、白芨各6克,裝入紗布袋內,加水100毫升,煎煮1小時。幹銀耳25克泡發後加入其中,文火煎煮至黏稠,調味勾芡即成***養陰清熱、益氣生津,可治療久咳少痰、痰中帶血、口乾咽燥、手足心熱等症。百合粥***百合30~50克,粳米50~100克,加水煮粥***可潤肺止咳、養心安神,適用於肺燥乾咳、熱病後期餘熱未清、心煩失眠多夢等症。

  嶺南的進補重點5:多食大蔥,注意瀉火

  嶺南的氣候特點是四季不分明,全年以溼熱為主,即使冬季也依然溼潤溫熱。嶺南地區的人們在飲食方面追求原汁原味、飲食清淡,這是相當健康的飲食習慣,易於維持機體的陰陽平衡。因此,只要注意夏季防止溼熱邪氣傷身,冬季大可不必額外進補。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陳潤東強調,中醫治法有補虛與瀉實之分,通過這兩種不同手段,實現同一個目的———陰陽平衡、祛除疾病。中醫認為,正氣不足就是虛,邪氣盛就是實。所以說,用疏洩的手段去除實邪就相當於達到了“補”的效果。不能單純把補看作對機體“有益”,而把瀉看作“損”,不辨虛實、喜補惡瀉,反而有損健康。

  冬季早晨喝一碗熱粥最養人。粥能調理脾胃、安神助眠,用不同食材煮粥,還能起到不同的養生效果。羊肉粥有溫補功效,可以有效改善陽虛體質者怕冷的症狀;八寶粥可健脾養胃,冬季煮八寶粥可用紅豆代替綠豆,以減少涼性;小米牛奶冰糖粥也很滋補,但胃病患者不宜多食甜粥,可在粥中新增少許薑絲或陳皮。另外,冬季宜多吃大蔥。大蔥補氣溫陽通便,與羊肉、蘿蔔一同煲湯食用最好。

感冒發燒多喝水有什麼好處
梨子有什麼營養價值介紹
相關知識
各地方的進補有什麼重點
中秋節的各地風俗習慣有什麼
進補的飲食禁忌_進補有什麼要注意
秋季該如何進補有什麼方法
秋季應該怎麼進補有什麼方法
邊坡塌方的原因有什麼
各地特色年菜有什麼
世界各地最大黑幫有什麼武器
鮮地黃和生地黃的功效有什麼不同
地毯的選擇有什麼風水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