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誤造就成功的事例
失敗對我們是有好處的,我們得祝福災難,我們是災難之子。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我國古代科學家張衡發明地動儀時,曾遭到當時朝廷政治上的打擊,對他降職使用。別人也嘲笑他搞科學是不務正業。但他不為功名利祿和嘲笑諷刺所動搖,依然的研究,努力鑽研,最後獲得了成功。
篇2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鍊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嚐嚐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篇3
有一次,一個人提醒愛迪生說,他在發明蓄電池時,一共失敗了25000次,但是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卻如此回答:“不,我並沒有失敗,我發現了24999種蓄電池不管用的原因。”愛迪生在他的一生中,共得到1093項發明專利,例如留聲機、電影、電動筆,蠟紙及日光燈,等等。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在他非凡的生涯中,經歷過多少次的失敗。我們要慶幸他有拒絕接受失敗、不屈不撓的精神。
篇4
中文說“彈”鋼琴,西方人說“play”玩鋼琴。不但如此,西方所有樂器都是用來“玩”的,我們所有的樂器卻都是用來“演練的”。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面對同樣必經的失敗過程,play把“失敗”當成過程裡面正常的一部分元素,並且善用“失敗”這個元素帶來的力量與樂趣。而“演練者”卻極力逃避、避免失敗。過程固然一樣,但將來的人生,對於“音樂”的態度卻截然不同。
因此,找到一個態度,甚至是一種“玩”的想法,學會和生命中必然的“失敗”相處其實是很重要的。
我年輕剛進醫院實習的時候自信滿滿,但因為經驗不足,常挨資深醫師的罵,那時候我感到既苦惱又挫折。後來有一天,我和一個高我一屆很優秀的學長聊天。我問他:
“你當實習醫師的時候捱罵嗎?”
“當然。”他說。
我嚇了一跳。原來連像他那麼優秀的醫師都會捱罵。於是我又問:“你有沒有算過,你一年的實習醫師當下來,捱罵了多少次?”
他想了一下說:“少說七八十次吧。”
和他一席話之後,我的心情好多了。我想,如果連他都要捱罵七八十次,那麼,以我的資質,當完一年的實習醫師,如果捱罵的次數能少於一百次,應該也算是個成就了吧。於是我給自己訂下了一個目標—————“一百次捱罵”。我做了一個表格,上面有一百格,每捱罵一次,我就在一格記錄下捱罵的時間與事由。
開始這樣的“新玩法”之後,心情變得不太一樣了。捱罵當然還是捱罵,但是每次捱罵時,不管多難堪,心情上多了一種好像是“遊戲裡得分”的感覺,那感覺很複雜,有點像是“又更靠近結業儀式了”的那種小小的成就感,也有一點“啊,又被罵了,一定要想想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絕對不能超出一百次啊。”那種按“replay”時小小的不甘心。
很神奇地,直到我實習醫師結束時,我並沒有把那張表格填滿。說得更精確一點,我只捱罵了三十七次,竟然就畢業了。我注意到,隨著時間過往,我捱罵的次數愈來愈少了。不但如此,我還在許多實習的科目拿到了從未有過的好成績。那張一直沒填滿的表格我儲存了一陣子。我心想,既然空格用不完,就留下來當成我人生捱罵的配額吧。過了好久,也一直沒有用完。
捱了罵還像我這麼開心的人大概很少了。很多人可以為了小小的口角和別人大打出手,甚至鬧出人命,我卻想:一張小小a4紙一百格都填不滿,我的人生何其幸運啊。
的人還:
1.從失誤中得到成功的事例
2.錯誤成就成功的事例
3.挫折造就成功的事例3篇
4.從失敗走向成功的事例8篇
5.古今中外從失敗走向成功的事例
6.關於錯誤而成功的事例
有關合作成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