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國家運動員退役後待遇怎樣的
奧運會的舉行讓大家對運動員的關注度也開始提升,不少網友好奇奧運冠軍獎金有多少?其實每個國家對奧運冠軍的獎勵都不一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盤點國家運動員退役後待遇,希望你們喜歡。
奧運冠軍的獎金數目
對參賽選手來說,奧運金牌不只是一份榮譽,隨之而來的還有經濟獎勵,一塊奧運金牌能為運動員帶來多少獎金呢?新加坡為奧運金牌拍出了約合563萬元人民幣的高額獎金,而中國為每塊金牌提供的獎勵是20萬元人民幣,是排名倒數第四少的國家,尤其相比倫敦奧運會時開出的50萬元“鉅獎”,里約金牌“貶值”了不少。
奧運金牌在哪裡最值錢?在從沒有得過金牌的國家最值錢!新加坡為奧運金牌獲得者開出了約合人民幣563萬元的獎勵高居獎金榜榜首,而鉅獎政策收到奇效,該國選手斯庫林在100米蝶泳比賽中擊敗菲爾普斯獲得冠軍,並打破了奧運會紀錄,新加坡首枚奧運金牌終於“開張”。這枚金牌無疑能讓斯庫林“名利雙收”,一戰成名成為人生贏家。前五位中還有亞塞拜然、印尼、泰國、希臘。可以看出,排名前五的國家均為發展中國家,也是金牌小國,對榮譽的極度渴望讓他們相信“重獎之下必有勇夫”。
相比之下,金牌大國大多“摳門”得多。在獎金最少的國家中,英國是最低的,他們壓根沒有為金牌開出懸賞,而中國以20萬元人民幣排名倒數第四。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各國為金牌提供的獎金,並不包含地方政府獎金和其他商業形式獎金。獎金縮水給金牌降溫中國的“金牌觀”,經歷了從熱情追逐到逐漸淡化的演變過程。1984年奧運會,中國的是6000元。為中國射落第一枚奧運金牌的許海峰,作為“特殊貢獻運動員”額外獎勵9000元,同時工資連升四級,從每月51.5元漲到了每月98元,這些在當時已經是“天文數字”。在國家體育事業起步階段,奧運金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奧運金牌的“含金量”也發生了飛躍,國家獎勵在倫敦奧運會達到歷屆最高的50萬元。事實上,除了國家的獎勵外,地方政府、商家的大手筆獎勵才是奧運冠軍的“大頭”,不少省份開出500萬元的鉅獎,有的還獎勵房產等,霍英東基金會從1984年開始給中國隊的每位金牌得主頒發一公斤足金金牌以及8萬美元獎金,摺合人民幣約210萬元。如果再加上企業獎勵以及廣告代言收入,一塊金牌的“含金量”往往超過了千萬元級別。伴隨著國家體育戰略進入調整轉型期,國家對奧運金牌的獎勵也隨之調整。
本屆奧運會金牌獎勵20萬元,是上屆倫敦奧運會到達峰值後的首次回落,與2004年雅典奧運會持平。從50萬元“縮水”到20萬元,實際上是對過去“金牌至上”觀念的校正。淡化“金牌情結”,則體現了更強大的自信心與奧運精神的迴歸。
揭祕運動員退役後的生活
大運會體操冠軍張尚武
1983 年出生的張尚武儘管只有1米54的身高,他身材瘦削、矮小,但臂力超群,憑藉其力量方面的優勢,張尚武在12歲的時候便入選了國家體操隊,而且一 度是國家隊重點栽培的物件。2001年在北京舉辦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讓張尚武一鳴驚人,在那屆比賽體操專案中,此前從未參加過國際大賽,頂替李小鵬入選大運會陣容的張尚武除了奪得吊環金牌之外,還和邢傲偉、楊威等名將一起奪得了男團比賽的冠軍。
大運會結束後,由於取得了河北體育在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上的最好成績,河北省政府對郭晶晶、王克楠、牛劍鋒等在大運會取得優異成績的河北籍運動員進行了獎勵,張尚武憑藉兩枚金牌獲到了四萬元的獎金,僅次於在跳水專案上獨得四金的郭晶晶。
2003 年應該是張尚武人生的轉折點。參加奧運會一直是張尚武的夢想,然而跟腱的斷裂使得張尚武夢想破滅,張尚武落選了雅典奧運會主力陣容,然後回到了河北省隊,心灰意冷的他於2003年選擇了退出國家隊。2005年6月,帶著總額3萬元的補償金和養老保險金從河北省體操隊退役。
2007年,張尚武因為盜竊被天津警方判拘役了2個月,然而這個懲罰並沒有引起他的重視。回到北京之後,張尚武開始流竄在網咖,並且變本加厲地實施自己的盜竊計劃。
張尚武之所以將作案的地點全部選在體校和體工大隊,是由於其運動員的成長經歷,張尚武非常熟悉運動隊的作息規律,因此他頻頻選擇體校和體工隊作案。6月 25日,張尚武在北京先農壇體育運動技術學校盜竊膝上型電腦、手機、MP3等共計數萬元的財物,同時他作案的過程也被該校的監控錄影所截獲。在被北京宣武 警方抓獲之後,張尚武供認自己先後在豐臺光彩體育館、西城什剎海體校,甚至他自己曾經訓練過的八一體工大隊進行了類似的盜竊,一度鋃鐺入獄。
而後流落街頭的張尚武被陳游標高調簽入,成為陳游標公司的“慈善部副部長”和形象代言人。三個月後,感覺“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張尚武主動請辭,並說陳式“暴力慈善”自己也很不認同。
張尚武先後7次參加黃埔公司的慈善捐贈及陳游標的個人演唱會等活動,並陸續接受公司給予的8萬元見面禮,兩次領取1.1萬元月薪。張尚武稱,這筆收入大部分給了家人。張尚武最終還是選擇繼續回街頭賣藝,2011年在北京街頭遭到民警勸阻。張尚武除了表演體操動作,偶爾還會吹口琴。
對於昔日的隊友,前中國體操隊隊長陳一冰起初並無言論,但隨著事件的升級發酵,2011年七月,陳一冰連發了10條微博,直率地向張尚武“開炮”了。“他對中國體操隊很不負責任,對曾經對他好的教練忘恩負義。作為國家體操男隊隊長,我有必要讓大家知道真相。”
同樣中國體操隊出身的張尚武,或許成績並沒有同時期隊友顯著,但淪落街頭賣藝、盜竊也是讓人唏噓。同隊不同命,張尚武之痛何來?是體制的受害者還是自己選擇的命運,眾說紛紜,但張尚武的賣藝之路或許仍會繼續……
亞運會舉重冠軍才力
才力,亞運會舉重冠軍。1985年9月在全國首屆青運會舉重比賽中,獲得110公斤以上級冠軍;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會上,才力摘取了亞運冠軍,打破亞洲紀錄,一生共獲得全國冠軍40多個,亞洲冠軍20多個,是名副其實的亞洲第一力士。
由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多年受困於貧窮、不良生活習慣、超過160公斤體重的才力麻木地嘔吐著,毫無尊嚴地死了。在生前最後四年,他的工作是遼寧省體院的門衛,在他死去的當天,家裡只有300元錢。
很多跡象表明,對於這位心地單純、開朗樂觀的冠軍來說,退役後的5年是一生中最鬱悶的時期,他不僅受困於運動生涯帶來的各種痛苦的頑疾,更受困於家庭瑣事、地位落差和生活壓力。而更根本性的鬱悶,既來自兩個地方、兩個時代的寂寞與喧譁的對比,也來自於他一生都無法脫離舉國體育體制。
在退役後的5年中,才力一直被各種各樣的煩惱包圍著。從1998年起,除了後來致死的呼吸疾病之外,腿傷和腰痛都沒有停止過對這個大力士的折磨, 少年時代在手掌和頸背做的肉繭手術造成了後遺症,常常疼得他汗流浹背。命中註定地,自打1990年在北京亞運會達到個人事業的頂峰之後,他就不由自主地滑 落下來。貧窮曾使他買不起肉,偶爾吃一次,全家都因腸胃不適而嘔吐。在與人聊天時,說不到20分鐘,他就會突然睡著。他儘量不穿襪子,怕彎腰時猝死。
為了省錢也為了鍛鍊身體,他每天都以160公斤以上的體重騎自行車上下班,結果自行車就壓壞了十幾輛。因為過胖,他在找工作時受到事實上的歧視。
鄰里瑣事與家庭紛爭也使他煩惱。父母家他難得去一次,而自己家,由於保安工作需要值班,他呆的時間也並不長。最現實又最經常的煩惱是錢,家庭紛爭常常與此有關。由於月收入只有1200元,工資卡又由妻子掌握,才力經常囊空如洗,養成了買東西儘量賒賬的習慣。在 他工作的遼寧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附近,有好幾個小商店都向他賒銷過日常生活用品。在他死去的第7天,父母兩人挨店逐鋪地還了800多塊錢。
自由式摔跤專案冠軍李朝輝
22年前,19歲的他,一連擊敗11個對手,取得第一屆全國城市運動會男子自由式摔跤專案冠軍。那場艱苦的比賽,導致他雙耳畸形。患重病的他,東挪西湊10多萬治病,曾經的摔跤冠軍說:“我要把獎牌賣了,治病救命!”
李朝輝老家在松原,家裡兄弟姐妹三個。小時候,他就格外喜歡摔跤,家跟前兒的小夥伴誰也摔不過他。他們說:“滿族的孩子,摔跤就是厲害。”小學五年級,他入了當地的體校,進行專業訓練。大哥說,那時候,弟弟摔遍體校無敵手。
1986年,他轉到了吉林省體校。1988年,19歲的李朝輝代表吉林省參加了第一屆全國城市運動會。“男子自由式摔跤分兩組進行,每組12個人。我體格好,一連擊敗了11個對手,直接晉級決賽!”說到那場比賽,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不過那場比賽摔得很辛苦,選手都鉚足了勁兒,取勝談何容易。摔到第二場,李朝輝的左耳朵就被對手擄碎了,為了繼續比賽,他把皮、軟骨簡單包紮在 一起,又上場了。接下的九場比賽,他忘了重新包紮耳朵,也忘了疼痛。等打完比賽處理時,各種組織都粘在了一起,分也分不開。現在,他的左耳朵外輪廓模糊不 清,厚厚的一堆長在一起。右耳也在比賽中受傷,右耳厚度是常人的兩到三倍。那場比賽,他贏了,帶回來一枚“第一屆全國城市運動會自由摔跤第一名”的獎牌。
後來,他到了吉林省體工隊。那些年,李朝輝打比賽,獲得的各種獎牌有十枚,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比賽狀態也漸漸下降,1996年,他退役了。剛退役那陣兒,李朝輝憋在家裡不出門,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幹點啥。“我想了又想,除了摔跤,我什麼都不會。”
2010 年9月,李朝輝發現臉色越來越黃,幾天之內,白眼仁也跟著全黃了。最初,他以為自己患了黃疸性肝炎。去檢查,醫生建議他轉院,仔細檢查。他轉院到了吉大三院。第一次手術,狀況有了好轉,臉上的黃色退了不少。為了讓他抵抗力強一些,家人幫他買了各種提高免疫力的藥品。一個多月,連 手術帶治療,花掉了9萬塊。這些錢,都是親戚們湊的。四個月過去了,他的病情出現了反覆,黃色再次蓋滿全身,治療費用總共花掉了10多萬。躺在病床上 的他,大口喘著粗氣說:“記者,你幫我把這塊獎牌賣了吧,我要治病救命。”那是他最最看重的“第一屆全國城市運動會自由摔跤第一名”的獎牌。
千葉馬拉松比賽亞軍郭萍
郭萍,這位曾獲日本千葉馬拉松比賽第二名的中國運動員,是美國《洛杉磯時報》2007年5月6日文章〝中國運動員流血又流淚〞裡的一位主人公。
9歲便開始進行馬拉松訓練的郭萍,16歲時成了職業選手。在郭萍26歲退役時,除了小學文化程度和因運動受傷垮掉的身體之外,什麼都沒有得到。四年後,這個前馬拉松冠軍說自己被愚弄了。而超強度的訓練,導致她的腳趾幾近殘疾。
郭萍悲傷的說,〝不敢去浴池洗澡,不敢上街買鞋,怕別人看見我的腳〞。郭萍退役後,生活窘迫。為了謀生,連她的父親,都要為了一個月500塊錢去煤礦開工。
全國舉重冠軍鄒春蘭
鄒春蘭,1971年10月8日出生,14歲開始運動員生涯。 1987年6月成為吉林省第一體工隊的正式運動員。 她的最好成績是在1990年獲得全國女子舉重冠軍並打破全國紀錄。 1993年,23歲的鄒春蘭在體工隊的食堂打雜三年後,沒能得到安置,離開了十年的舉重生涯。
2006年,當前全國舉重冠軍鄒春蘭自曝在一家公共浴室靠為人搓背賺取微薄的收入來為生時,舉國震驚。當時她每月收入不足500元。 浴池為鄒春蘭夫婦免費提供了一間5平方米的房間。
鄒春蘭共獲得9塊金牌,還曾拿過全國舉重冠軍。但在1993年退役後,鄒春蘭在經濟上陷入困境。
僅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程度的鄒春蘭,除了做一些艱苦的體力活外,會幹的事情很少。對澡堂能僱傭自己,鄒春蘭已感幸運。澡堂的主人是她以前退役的隊友,看鄒春蘭可憐,就僱用她並提供免費食宿。
而由於受早年訓練的影響,她的身體出現了很多男性體徵。
世界技巧錦標賽女子三人專案冠軍劉菲
劉菲,1979年出生,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人。 1993年到本溪市業餘體校學習技巧,1995年被挑到遼寧省技巧隊。1996年開始參加全國比賽,獲得第三名,1997年首獲全國冠軍,1998年獲得在白俄羅斯明斯克舉行的世界技巧錦標賽女子三人專案冠軍。共獲得世界錦標賽第三名、世界青年錦標賽第四名及7項全國冠軍。
2000年退役,至今無正式工作。劉菲居住在一個狹小的房間裡,而她的父親則要搭摺疊床住在小走廊裡。
劉菲說:〝我現在真是後悔走上體育這條路。鮮花、掌聲、鮮豔的紅旗已經離我遠去。站在世界冠軍領獎臺上的時候,我怎麼也沒有想到,當我退役的那天,就是我艱難生活的開始。我沒有房子住,沒有工作幹,沒有基本的生活費,甚至連戶口都不知道該放到哪。
別人都說,搞體育得冠軍能掙大錢,可那是足球、籃球、乒乓球一些熱門專案。像我們這樣的冷門,說出來誰也不會相信,我得世界冠軍,國家體委獎勵一萬元, 本溪市獎勵一萬元。全國冠軍,省裡獎勵1500元,7項全國冠軍共得一萬零五百元,加在一起三萬零五百元是我這些年所有的冠軍獎金。但是這些年,為了訓練 比賽,家裡付出了10多萬元。〞
由於長年堅持刻苦訓練,劉菲累出了一身病。1998年,肩上長了皮下脂肪瘤,這是因為三人技巧專案中,她在最下面,訓練時,上面兩個運動員踩在肩頭常常一踩就是幾個小時。在訓練中她骶客關節脫位,一到陰天下雨就開始疼,平時走路多了,幹活猛點都疼的不得了。
國際馬拉松冠軍艾冬梅
艾冬梅,前國際馬拉松冠軍。14歲進入火車頭體工隊,跟隨名帥王德顯訓練田徑。在八年的運動員生涯中,艾冬梅先後奪得包括北京國際馬拉松、大連國際馬拉松和日本千葉公路接力賽冠軍在內的19枚獎牌。
據報導,退役後,艾冬梅一家的月收入只有1300元,為謀生,2007年4月,因訓練導致雙腳殘疾的艾冬梅在網上開設部落格,公開表示願將自己所有的獎牌出售。
而為了謀生,她一度擺起地攤。由於頭頂冠軍頭銜,市場上不少人都能認出她來,她的攤位前總是擠滿了圍觀的人。
艾冬梅的困境經媒體披露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不久,她在各界援助下開了一家服裝店。不過,由於生意不好,艾冬梅已經返回老家。上級部門為她在當地鐵路系統內謀得一份工作——鍋爐工。
全國跳馬冠軍桑蘭
桑蘭,浙江寧波人,原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1993年進入國家隊,1997年獲得全國跳馬冠軍,1998年7月22日,參加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的練習中不慎受傷,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這次受傷不但摧毀了桑蘭的體操夢,也改變了她的人生。
儘管她參加各類節目,當嘉賓和主持,然而直至今天,桑蘭還在為自己的受傷討個說法,甚至還爆出性侵犯事件。2010年,當她成為全國青年聯誼會成員,為了尋求一個單位蓋章作為證明時,桑蘭的申請被國家體委人事幹部拒絕了。這位幹部還說,桑蘭與他們沒有關係。也 許,當時的這件事情引爆了桑蘭強壓了12年的委屈。她宣稱,她準備打一場跨國官司,為自己討個說法。桑蘭強調,之所以時隔12年後再提舊事,是因為當年一 些外界因素不允許她〝尋求說法〞。
年齡大、沒文化、就業難、傷病纏身、缺少社會關愛是目前我國部分體育專案退役運動員的現狀。有關專家指出,出現這種情況,與我國目前實行的專業化訓練體制和缺少相應的配套政策有直接關係,競技體育是一個金字塔,最後能站在塔尖上的畢竟是少數人,而大部分人在搭建塔基的過程中付出了很大代價。
各行各業都在提倡以人為本,在體育圈,什麼是以人為本?是選手站上最高領獎臺各方送來高額獎金的錦上添花,還是傷病發作時為他購置治療儀的雪中送炭?是退 役後找不到出路時,在經濟上給予補助解一時之需,還是在當初就給他們設計一幅未來發展的藍圖,有針對性、有計劃性地幫助運動員“兩條腿”走路?
世界第一的奧運冠軍
世界第一個奧運冠軍
世界上第一個奧運冠軍是美國人詹姆斯·康諾利,1896年4月6日,他在古奧運會的發源地希臘雅典舉行的首屆奧運會三級跳遠的比賽中,勇奪金牌,成為了1500多年來首位奧運冠軍,並獲得了一枚銀質獎章和一個橄欖枝。
亞洲第一個奧運冠軍
亞洲第一個奧運冠軍是日本人織田幹雄,他是日本男子田徑運動員,在1928年的第九屆奧運會上,他以15.21米的成績奪得三級跳遠金牌,成為現代奧運史上獲金牌的第1位亞洲運動員,1932年以15.58米再創三級跳遠世界紀錄。
中國第一個奧運冠軍
中國第一個奧運冠軍是中國射擊隊運動員許海峰,1984年7月29日,他在洛杉磯奧運會男子自選***慢射決賽中,以566環成績勇奪金牌,該金牌是本屆奧運會的第一塊金牌。也是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塊金牌。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運動員的技術等級制度
十大貴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