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教育孩子有益的電影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有時候教育不單單指是靠嘴上的教育,其實適當的帶孩子去看一些對孩子有益的電影也是一中好的教育方式,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對教育孩子有益的電影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對教育孩子有益的電影

  《我是山姆》2001

  “沒關係,爸爸,沒關係。不要難過,我是幸運的,別人的爸爸都不會帶孩子去公園。”

  很多父母都會把“愛”這個字掛在嘴邊,

  口口聲聲地說愛他們的孩子,

  他們努力地在外面拼命地工作賺錢,

  理由是給孩子創造好的條件,

  而他們卻不願意或者稱沒有時間陪同孩子逛一下公園。

  當Sam不停地給Lucy說對不起的時候,

  Lucy說了一句話:“我很幸運,你和別人的爸爸不一樣,

  沒有任何人的爸爸能夠總是去公園。”

  物質和金錢,讓我們太多的人都迷惘了,

  忘記了快樂是什麼,忘記了愛是什麼。

  我們需要物質和金錢,

  但絕不應該被物質和金錢所奴役。

  我們更需要的是簡單的快樂和純真的愛,

  這樣人生才會美好,世界才會精彩。

  電影中有一句臺詞:Love is all you need,

  其實這句話可以改成Love is all we need。

  但最關鍵的還需要知道什麼是愛,如何去愛。

  這不僅僅是親情了,還包括友情、愛情。

  《小鞋子》1997

  “不要冠軍,只要第三名,第三名就好。我一定會拿到第三名的,放心,我有把握。”

  電影非常棒,

  乾乾淨淨的圍繞著一雙鞋子將童年、親情、

  貧窮、高貴的品質揉合在一起,令人動容。

  一雙鞋子就是兄妹倆的整個世界,

  也是劇情運轉開來的核心。

  小阿里在影片中的表現讓人心疼,

  結局賽跑中阿里很內疚很傷心只是因為他得了冠軍而不是季軍,

  更是讓人心疼到沉默。

  只是慾望什麼時候開始像個充足了氣的氣球一樣無限膨脹,

  我卻記不清了。

  那個氣球是大獨裁者手中的玩物,

  漂在空中像捉摸不定的浮雲,

  落在地上砸成難填的慾望之壑。

  這便是當代社會的眾多悖論之一吧——

  我們嘲笑孩子的簡單,

  卻感嘆著成年社會慾壑難填人心險惡,

  渴求著不復回來的純粹。

  小時候,一顆糖果也可以成為快樂的源泉;

  長大後,金銀成山卻只讓人輾轉難眠頻皺眉頭。

  而今天長大了的我們,

  一顆心掏不空又填不滿,

  想要的有那麼多,

  卻再也不會為得不到一雙童年的小鞋子而哭泣。

  《美麗人生》1997

  “這是我的經歷,這是我父親所作的犧牲,這是父親賜我的恩典。”

  沒有什麼比快樂的戛然而止更令人感到揪心。

  當主人公的幸福生活剛剛開始之時,

  他的猶太身份使他被抓去了集中營,

  而他的妻子,本來並不用去集中營,卻

  毅然的隨他們跳上了火車。

  最真摯的愛情,

  有時候真不需要太多的言語,

  連執手相看都不需要,

  只是縱身一躍,跟去天涯海角。

  在影片當中,演多拉的演員有很好的演技,

  那是一種很剋制的平靜,

  當她在集中營裡聽到孩子將要被殺掉的訊息時,

  她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只是站在樓梯上,

  由著後面的人群在她身上衝撞,

  她望向窗外,目光深遠。

  後來,她被派去挑揀死難者的衣服,

  那種小心翼翼,

  不敢也不願發現兒子衣服的感覺很到位。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一個人最深沉的愛,

  其實,是很平靜的,

  能夠撕心裂肺哭出來的,往往也是釋然的開始。

  最後,主人公的兒子和多拉在陽光下抱在一起,

  他大聲喊叫著,我們贏了。

  那時候,他還不知道他的父親已經死去。

  電影響起旁白,以主人公兒子的語氣,

  聽聲音,他也已經步入老年,

  那麼,這部電影就能理解成他的回憶。

  在他的回憶裡,他的父親,依舊是那樣鮮活,

  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活著。

  槍炮、炸藥、毒氣、死亡、飢餓,

  這些東西看似強大,

  最後的勝利者,卻只能是人和生活。

  真正的光芒,就像主人公朝他兒子眨眼的那一剎那,

  意思是,無論怎樣,只要我們不害怕,

  堅強、快樂、盼望,人生終究美麗,

  於是,我們總會贏。

  《婚紗》2010

  “你才是我想要的一切,我已經開始想念和你在一起了。為什麼你要直說再見?”

  媽媽,對不起。

  在變成老婆婆前,都和媽媽一起過。

  之後,我們同時伸出手對對方說,給我抽一張紙。

  這本是一個脈絡非常簡單的故事。

  就像簡介裡輕描淡寫的那樣,

  身患絕症的媽媽決心重新照顧前些年疏於照顧的女兒,

  女兒在得知媽媽的病情之後,

  也同樣盡最大的努力來完成媽媽所有的夢想。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

  她們只不過是,把每天都當成末日來相愛了。

  繁忙過頭的婚紗設計師,

  在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後,

  終於決定停下來好好善待女兒。

  曉珞卻因為太久的忽視已經習慣獨立了。

  春遊的話,只要早上去外帶紫菜包飯和水果就好了。

  跟一個同學吵架的話,那就跟所有同學絕交就好了。

  餓了的話,只要去舅母家吃飯就好了。

  困了就一個人睡覺好了。

  至於怕不怕黑要不要聽故事,這些都不重要了。

  卻還是在得知媽媽病情的隔天早晨,

  在自己梳好頭髮背書包關上門之後,

  堅強地哭了。

  而我記得更為深刻的是,

  媽媽關上門後捂著嘴說:

  應該再對她好一點的。

  她說這些話的時候,

  眉間的皺褶和頸部的骨脈,都清晰可見。

  《我們天上見》2009

  “我和你,平淡的生活裡,一直在一起,相依為命,彼此守護。知道有一天,你離我遠去了,但我沒有哭。因為,說好的,我們天上見。”

  沒有刻意渲染祖孫情,卻處處體現出這種親情。

  有兩組互動的細節處理得很好,

  小時候,擠牙膏、烤饅頭的是姥爺粗糙的大手,

  霧氣氤氳的澡盆裡是小蘭和為他洗澡的姥爺;

  時光荏苒,雙方的角色互換,

  昔日被照顧的人擔起了照顧姥爺的重任。

  片長85分鐘,因為長鏡頭和大場景的緣故吧,

  感覺時間過得好慢好充實,有個鏡頭特喜歡,

  小蘭站在房頂上唱國歌,逆光拍攝,

  陽光打在小蘭身上,看不清的她的臉,

  卻隱約感受到了她的孤獨……

  我喜歡這電影,喜歡乾淨的畫面,像水粉畫。

  南方多雨,我是南方的,

  看到淅淅瀝瀝的雨很有親切感。

  清明時節本來就多雨,

  也給電影本身帶來一種凝練感。

  看完後心情不免有些沉重。

  好電影以情動人,

  這種真摯的感情是多少錢都砸不出來的。

  《不能沒有你》2009

  “海水那麼深,你要怎麼看到我?我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就看得到。”

  戴立忍說自己把它搬上銀幕,

  是因為人們的健忘,

  武雄在高橋上作勢下跳,

  引來的竟不是同情,而是圍觀。

  沒有人在乎他受了什麼委屈,

  也沒人在乎他要表達什麼抗議,

  偉大的圍觀者們只需要談笑風生,

  討論一下“跳”還是“不跳”的問題,

  甚至可以為此而下注小賭一局。

  道貌岸然的議員更喜歡搞集體抗議,

  而不怎麼關心個體民生,

  他只懂得追求政績、懂得拉攏媒體、製造議題。

  所謂的社工,只知道秉公辦事,

  卻不懂他人苦楚,也許是看慣了人間冷暖,

  事不關己就習慣了高高掛起。

  不清楚誰還在守著那夢想的烏托邦,

  武雄天天上黑船勞作,妹仔學會了捕蟹子,

  兩人會被敲門聲嚇的慌張,

  也會在警察闖入後躲在水底迴避。

  父親念念不忘讓女兒讀書的事,

  要為了她去接那些要命的活;

  妹仔則早早學會了懂事,她安靜又無求,

  只願能和父親相依為命。

  戴立忍終於還是熟悉觀眾的脾氣,

  於是安排了那個結局,只是小小的對望,

  距離還在,溫暖已經在心中冉冉升起。

  《白兔糖》2011

  “所有人總有一天會長大,戀愛,然後結婚生子,為人父母,他們的孩子又會成為父母,這麼一想,無論在哪裡,不都全是爸爸媽媽嗎?不是都充滿了愛嗎?”

  看白兔糖的感覺像是泡了兩個小時暖暖的澡,

  而且是被泡泡擁抱著,

  閉上眼睛四周不是牆,

  而是藍天白雲下的田園,

  耳朵裡會傳來咯咯咯小孩子的嬉笑聲,

  嘴角不自主的會跟著上翹。

  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

  卻能用生活小細節的恬靜美好慢慢融化你。

  照顧小孩是一件有魔力的事吧,

  它讓一個大男人對著6歲的小姑姑說那跟我回家吧,

  它讓daikichi在Rin醬發燒時手足無措,

  屢次尿床時依然溫柔的說因為是孩子做錯事是正常的。

  每天下班狂奔到幼兒園是因為不捨得讓她等,

  Rin醬出走回來後雖然生氣但立刻把她抱在懷裡大哭。

  它讓一個男人能同時擁有很萌的氣質和不屈的擔當。

  有益孩子英語學習的經典電影

  1、《白雪公主》,是世界上第一步動畫電影,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2、《冰河世紀》,教孩子認識親情、友情、愛情,每一部都很經典,強烈推薦。

  3、《馬達加斯加》,找回自我,重回自然,畫面超炫,電影臺詞也很逗。

  4、《海底總動員》,影片告訴孩子如何用勇氣和愛戰勝內心的恐懼,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生中有些事情是值得自己冒險和努力的。

  5、《快樂的大腳》,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很可愛很環保,影片講述了一個會跳舞的企鵝阻止人類破壞環境的故事。主人公小企鵝超可愛,孩子們特別喜歡。

  6、《玩具總動員》,對孩子具有很強的教育性,它透過一種童話式的擬人化設定,讓玩具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也能夠擁有自己的生命和世界,他們把主人公當成好夥伴,全心全意的付出,提醒著小孩子不要喜新厭舊,要學會珍惜每一個玩具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時光。

  7、《里約大冒險》,講述了一隻一直是世界上僅存的一隻公金剛鸚鵡。直到有一天,一個鳥類研究博士來到了這裡,告知鸚鵡的主人要是再不給它們進行人工繁殖那麼藍色金剛鸚鵡可能就會滅絕,而他們研究所就有一隻母藍色金剛鸚鵡。於是,為了藍色金剛鸚鵡,他們從美國出發飛往巴西里約熱內盧,一段充滿異域風情的冒險之旅就這麼開始了。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一、孩子的成長,要耐心和接納

  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正處在學習生涯的蹣跚學步階段。所有的學習活動對他來說都是新的,需要一點兒一點兒地養成,許多欠佳的表現都是因為學習陌生內容所帶來的困難所致。沒有哪一個孩子天生就會寫字和算術,寫字慢、考試寫不完,甚至記不住學過的內容,這些都是很多孩子的正常表現。

  在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初入學的這一階段,家長既是教導者,也是陪伴者。前提是:家長要以接納和愛的方式幫助孩子。

  一二年級的小朋友記單詞或者認字,家長可以製作一些卡片,通過和孩子玩卡片遊戲,讓孩子記住單詞。

  比如和孩子一起製作交通識讀卡片,編講一個《早晨爸爸要上班》的故事:爸爸上班用什麼交通工具呢?汽車。那麼就和孩子一起寫下“汽車”的卡片;爸爸幾點鐘出門?7點鐘。接著和孩子一起寫下爸爸出門的時間;爸爸出門的時候要跟家裡人說什麼?再見。把英語單詞和漢字串聯到一起學習,孩子不僅會覺得有意思,還會在不經意間就學會了。

  二、用“甜頭”幫孩子戒掉壞習慣

  一些小學生的家長,他們訴苦說孩子寫作業很磨蹭,明明很快就能寫完的作業,孩子總是要寫到將近11點。

  磨蹭的習慣一旦養成,就會後患無窮。當孩子升入初中和高中後,作業量會大大增加,孩子需要花大量的時間才能完成課內作業。磨蹭使孩子的學習效率大大降低,孩子會更加牴觸寫作業。

  所以承諾在作業完成後給孩子一些“甜頭”,比如每天晚上寫完作業,給孩子一段“遊戲時間”,時長根據她完成作業的情況調整,可以是一小時也可以是半個小時,那麼孩子的學習勁頭就會加大,也更容易儘快寫完作業。這樣,磨蹭的壞習慣自然而然也就改掉了。

  三、制訂一個“家庭日”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陪他玩耍,父母只能同時扮演家長和同伴的角色。

  在女兒成長過程中,有一點我和先生的意見非常一致,即一定要讓女兒快樂地成長。尤其在小學階段,我們極少在週末給女兒報課外班,目的就是讓女兒在上了五天的學之後盡情地放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因此,女兒一般在週六上午把作業做完,下午去上舞蹈課,週日基本都是自由時間。

  為了讓女兒玩得盡興,我們把週日規定為我家的“家庭日”,也就是說,這一天無論大人和小孩都不能安排其他事情,大家一起活動。為此,我和先生都在上班時間儘量把工作做完,爭取不在週末加班。

  女兒小學六年,我們“家庭日”活動的足跡很多:家門口的圓明園、四季風光皆迷人的植物園、科技館的穹幕電影院、動物園的猴山旁、自然博物館的展窗外、高高聳立的鳳凰嶺上……無不留下了我們的身影。和女兒在一起的日子,我們不僅收穫了快樂,而且親子關係非常融洽。我和先生也適時地把我們的教育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女兒的內心,讓女兒懂得了很多書本中沒有的知識。

  玩是孩子的天性,多多玩耍可以讓孩子盡情張揚個性,性格變得陽光開朗。

  多年的經歷讓我發現: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沒有時間玩,而是家長並不願意在週末和孩子一起活動,因為這需要家長付出一定的時間與精力。

  既然我們為人父母,就有義務、有責任幫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養育孩子好比種莊稼,在特定的生長階段要給予特定的養分,才能保證孩子健康地成長。一些機會錯失之後就永遠無法彌補了,因為孩子成長的每個敏感期稍縱即逝。

  四、用“家庭郵筒”與孩子建立互動

  女兒從小到大的許多東西我都不捨得扔掉,一直給她儲存著。有一次,我在整理東西的時候,看到了一張很有意思的小紙片。那是女兒小時候畫的一幅畫,畫上一個小女孩哭得非常傷心,框裡的旁白是:“為什麼奶奶來了以後,你們就不管我了?”紙片的右下角寫著:“請爸爸速回信!”

  從此,女兒有什麼心思,又沒有機會跟爸爸媽媽當面訴說的時候,就用這種傳紙條的方式,而且幾乎每次都會註明:“速回信!”我們也每次都認真寫回信。

  後來,先生提議:我們不妨在家建立一個“郵局”,設立三個“郵筒”,大家可以互相寫信,寫給誰的信就投到誰的“郵筒”裡。於是,我把一個有三個口袋的掛袋掛在了門上,這三個口袋的外面由女兒畫上頭像並分別寫上我們三個人的名字。

  在親子關係裡,父母和孩子溝通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式,重要的都不是形式,而是最終的效果。我家的文字交流,也是在面對面交流不暢的情況下才會採用。不過,從家庭和諧方面來講,這種方式確實避免了許多正面衝突,同時還提高了女兒的寫作能力。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的內心需求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要求家長也要跟著成長,變換自己和孩子互動的方式,否則便會引發新的衝突。

  五、立規矩,為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家長應該為孩子的行為立一些規矩,讓孩子從小建立規則意識,孩子才能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學校和社會生活。

  立規矩有多種方式。首先,家長要做個好榜樣,家長是有規矩的人,孩子依樣學樣,自然也會成為有規矩的人。其次,家長的口頭教育也不能少,隨時隨地,家長都要教給孩子做事的規矩。

  在生活中,家長總是不自覺地用自己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做事,而有了跟孩子簽訂的契約,家長便會有意識地做些改變,這對大人自己來說,也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孩子因為生活經驗還比較少,屬於比較單純的接受狀態,更加容易在規則的約束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例如:

  1、進門後,把脫下來的鞋擺放整齊,不擺放整齊,一次罰款5元。

  2、吃完飯,把各自的碗筷收拾到廚房,不收拾者洗碗兩次。

  3、對別人有意見,要好好說話,不能大聲嚷嚷,違反者,打掃屋子一次。

  4、女兒回家後先寫作業,然後再去玩。違反一次,週末在家待著不許出門。

  六、與孩子一起寫日記

  寫日記不僅是陪伴孩子的好辦法也能鍛鍊孩子對寫作的興趣。

  但孩子還小的時候,有許多字不會寫,文字表達能力也不夠強。這個時候,家長要充當助手的角色,充分調動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幫助孩子“寫”出完全屬於自己的真實的作文。

  我的女兒上二年級,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非常有限,所以當她想在日記裡記錄下某天遊玩的經歷時,玩得很高興寫起來卻心有餘而力不足。每當女兒寫不下去的時候,我便會自告奮勇幫她完成日記。有的時候,她努力地寫了一半的日記實在寫不下去了,我幫她補充完整;有的時候,我自己先寫下來,讓她讀我的日記尋找靈感,再組織自己的文字。

  孩子可以看到自己想要表達出來的場景在媽媽的筆下是如何自如呈現的,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如今看來,這有些類似文字接龍的遊戲,對保持孩子寫作的興趣是非常有幫助的。

  七、陪著孩子玩遊戲

  小學生還是“頑童”,應該讓孩子有玩的機會,玩遊戲其實是另一種方式的成長和學習。

  比如說玩撲克牌就可以鍛鍊孩子解決衝突以及與人協作的能力。我的先生在玩牌的時候時常“耍賴”,女兒會據理力爭,最終使問題解決。

  “鬥地主”的時候,每一輪牌局都會有兩個人成為朋友,那麼如何觀察誰是你的“敵人”,誰是你的“朋友”?或者如何跟你的“朋友”聯手對付“敵人”?這一切,看似是輕鬆的遊戲,其實鍛鍊的都是孩子的能力。

  “失敗乃成功之母”,“輸得起”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在遊戲中輸得起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較量中也會輸得起。

  孩子會經歷大大小小的考試,不可能每次都考出好成績,如果輸得起,那麼就不會看重一次的得失,考好了會高興,考不好會重整旗鼓努力準備下一次考試。

對教育孩子有怎麼樣的計劃
對於教育孩子家長有什麼疑問
相關知識
教育孩子誠實的電影有哪些
教育孩子勇敢的電影有哪些
對教育孩子愛國的看法有哪些
推薦幾部教育孩子感恩的電影
對教育孩子有益的電影有哪些
教育孩子懂事的故事有哪些
教育孩子方面的書籍有哪些
家長教育孩子做人的方法有哪些
關於教育孩子成長的書籍有哪些
關於教育孩子成長的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