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潮汕人的飲食文化禮儀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端午節,潮人有很多風俗活動,除祭祖外,還有插艾花、採草藥、浴藥湯、食藥膳、吃粽子、賽龍舟、貯龍鬚水等習俗。下面就讓小編告訴大家吧!

  :插艾蒲

  五月夏至,氣候溫溼,是疫病流行季節,故古人認為除了要施行巫術驅除毒病之外,還要配合使用艾草、菖蒲、雄黃之類藥物。由於這些藥物具有芳香解毒、驅毒避瘟之功能,後來便在端午節廣為使用,併成為民俗。

  潮汕插艾掛蒲的歷史悠久,明陳天資《東里志》中說到:“***五月五日***仍懸蒲艾於門,以迎祥避惡”。可知早在明代前,潮汕已有插艾蒲的習俗。至清代,這種活動更盛。清順治《潮州府志》曰:“***五月五日***插艾蒲於門”。

  清乾隆《南澳志》雲:“端午日,昔人取艾懸戶,掛蒲泛酒。今合艾與蒲共懸之,謂蒲似劍也”。清嘉慶《澄海縣誌》記載更為詳細:“***端午節***以艾葉、榴花簪發,童稚用綵綢縫小荷包,裹雄黃末並道符佩身上,謂可避邪”。

  :浴藥湯

  “浴藥湯”的風俗,在文獻記載中出現的時間比插艾掛蒲還早。《大戴禮記o夏小正》中寫到:五月,“蓄蘭為沐浴也。”可知這種習俗在周代已經普及,所以端午節也別稱為“沐蘭節”。在潮汕,育兒知識這種浴藥湯的習俗也長期存在。

  清順治《潮州府志》和清乾隆《揭陽縣誌》都有“***端陽***採百草為湯以浴”的記載。這比起古時單用澤蘭沐浴,顯然減少了驅病避邪的巫術色彩,而增加了衛生保健的作用。

  :吃粽子

  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

  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廣州人餐桌上的忌諱
與國外客戶用餐的禮儀常識
相關知識
端午節潮汕人的飲食文化禮儀
廣州人的飲食文化禮儀
白族的飲食文化禮儀
端午節給家人的祝福
端午節一個人的承德兩日自駕遊
端午節送情人的祝福語
端午節給老人的祝福
端午節給老人的祝福
清明節的飲食文化
元宵佳節的飲食文化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