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於元宵節來歷作文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對於小學生來說,你瞭解它的來歷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範文一
正月十五鬧元宵。各式各樣的龍燈隊伍經過城市的大街小巷,來到廣場會合。老百姓也不約而同地湧上街頭;爸爸牽著我的小手來到擁擠的人群中。
元宵節真樂鬧。廣場上有各式各樣的龍燈,有飛龍、板龍還有許多叫不出名的龍在廣場上飛舞著。到了晚上每條龍都跟活的一樣。我問爸爸為什麼要鬧元宵?爸爸一時也說不清楚。回到家裡立刻上網查尋,才知道“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早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活動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改變,漢代才一天;到唐代為三天,宋代則為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十七的夜裡才落燈。而現在元宵為正月十五當天。
我終於知道了元宵是怎麼來的了!
範文二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在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大發雷霆,就下令讓天兵在正月十五那天去人間放火,把人類統統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著無辜的人們被燒死,就冒著生命危險下凡去把件事告訴了人們。
眾人們知道後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很久有位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裡,每戶人家都掛起燈籠並且放煙火這樣天帝就認為我們已經被燒死了。”大家都認為有道理,便分頭去準備了。到了正月十五,天兵發覺人間一片紅光就認為是大火在燃燒就告知玉帝不用放火了,就這樣人們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一天從此每到正月每家每戶就放煙火點燈籠。
範文三
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也稱“元夕節”,又名“燈節”或“燈夕”。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十月十五稱為“下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故此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
範文四
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我們一家在高高興興的吃元宵。
我問奶奶:“奶奶,元宵節有什麼來歷呀?”奶奶說:“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叫“元宵”,常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災難,唯一的方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正月十五便形成了元宵節,火神愛吃的湯圓也被稱為元宵。
原來元宵也有那麼多的故事呀!
的人還看
元宵節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