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前一天是什麼節日
清明節之前其實還有一個節日,因為沒有清明節這麼出名,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清明節前一天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清明節的前一天
清明節前的節日是寒食節。
寒食,即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或二日。在這一日,禁菸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
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寫過關於寒食節的詩文。
寒食節的來歷
寒食節來歷於“子推綿山焚身”的故事。
相傳此俗源於紀念春秋時晉國介子推***姓介名推,又稱介之推,之為虛詞,子為敬稱***。
當時介子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飢。文公復國後,子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堅決不出山,和他的母親一起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
唐代詩人盧象這首《寒食》“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記載的就是這個故事。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對火的崇拜。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
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
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在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寒食節是山西民間春季一個重要節日,山西介休綿山被譽為“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每年舉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儀式活動。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關係
古時“清明節”與“寒食節”在時間上的關係是: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現在二者已經合二為一了。
原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時節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據傳清明節的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
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晉文公落難,介子推曾割自己的肉給他充飢,晉文公即位後,請介子推為官,介子推卻隱居綿山,晉文公放火燒山想逼出介子推,結果誤將介子推燒死。晉文公十分痛悔,下令從今往後這一天禁火。因為禁火,人們這一天只能吃冷食,故稱“寒食”。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傳統節日。
猜你感興趣:
清明節過後可不可以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