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喝臘八粥為了紀念誰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6日

  在古代的中國,臘八節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日子,你知道臘八粥為了紀念誰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臘八粥紀念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臘八粥為了紀念誰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晒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慄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廣東地區已不多見。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確實能增福增壽。

  各地臘八習俗

  北京臘八節的習俗

  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說是最為講究的。摻在白米中的東西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青絲、玫瑰、紅豆、花生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泡果、撥皮、去核,半夜時分開始用微火燉,直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寧夏臘八節的習俗

  做臘八飯一般用各種豆類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麵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和陝北一樣,這天全家人只吃臘八飯,不吃菜。

  西寧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麥仁飯異香撲鼻,十分可口。

  西北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節在陝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乾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後,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臺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而且,臘八這天忌吃菜。如果這天吃菜的話,莊稼地裡就會雜草多。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陝西臘八節的習俗

  有些不產或者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江浙臘八節的習俗

  江蘇人吃臘八粥分甜鹹兩種。臘八粥裡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如果煮的是鹹粥的話,在裡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臘八粥則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據說,這種煮粥方法還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

  臘八節詩句

  清·顧夢遊——《臘八日水草菴即事》

  清水塘邊血作磷,正陽門外馬生塵。

  只應水月無新恨,且喜雲山來故人。

  晴臘無如今日好,閒遊同是再生身。

  自傷白髮空流浪,一瓣香消淚滿巾。

  唐·杜甫——《臘日》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清·道光帝——《臘八粥》

  一陽初夏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

  應時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

  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

  共嘗佳品達沙門,沙門色相傳蓮炬。

  童稚飽腹慶州平,還向街頭擊臘鼓。

  北齊·魏收——《臘節》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人們過臘八節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共築精神家園徵文1500字3篇
相關知識
臘八節喝臘八粥為了紀念誰
臘八粥是為了紀念誰
中國吃臘八粥是為了紀念誰
國際護士節是為了紀念誰
植樹節為了紀念誰
九九重陽節是為了紀念誰
中國的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
中國的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
獅子紀念碑是為了紀念誰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