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養生必吃食物有哪些
秋季是一個清爽的季節,那麼大家知道在立秋的時候有哪些必吃的食物嗎?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立秋養生必吃食物:黃瓜
由於夏天的天氣非常炎熱,所以人們體內的能量消耗非常大,導致很多人都出現了食慾不振的現象,從而造成了體內熱量嚴重供給不足。
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慾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在秋季,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這對於本身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注意減肥。“減秋膘”吃黃瓜是不錯的選擇。
涼拌黃瓜
原料:黃瓜2根、蒜一些。
做法
1、黃瓜洗乾淨,剖開。用刀輕輕地拍一下。切菱形,反正隨便怎麼切了,無所謂的,反正是自己吃的。
2、然後放入適量的鹽醃製10分鐘左右即可,再將蒜頭切成粉末狀並把蒜末匯入黃瓜之中,適量的新增麻油、醋以及雞精均勻的攪拌一下就可以食用了。
立秋養生必吃食物:茄子
民諺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在這個季節吃些茄子能降“火氣”,除秋燥。而秋天剛收成的茄子被稱為“秋茄”,帶有獨特的清香,口感細嫩,因此風味比普通茄子更勝一籌。
中醫認為,茄子性涼、味甘,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寬腸利氣等功能。除了含有豐富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還有一點與其他蔬菜不同,就是富含大量維生素P。維生素P是黃酮類化合物,有助保持心血管保持正常功能。因此,茄子對動脈硬化症、高血壓、冠心病和壞血病患者都非常有益。
此外,國外研究結果表明茄子還是蔬菜中的“抗癌強手”,其含有的龍葵鹼成分能抑制消化系統腫瘤增殖,對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
茄子的做法非常多,而且無論是煎炒還是烹炸都能夠烹調出美妙的味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選擇正確且健康的吃法。
很多人做茄子時,喜歡用油炸或“過油”燒茄子,雖然美味,但高溫會造成茄子中營養的嚴重損失,其保健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而且高熱量高油脂的攝入也對身體不利。推薦家常蒸茄子做法。
家常蒸茄子
原料:醬汁***生抽、老抽、豆瓣醬加清水拌勻***,蔥花、油適量。
做法:茄子洗淨,切塊,放在盤子裡碼好,蒸鍋加水大火燒開後,將茄子連盤放入,蒸熟***約15分鐘左右,視茄塊大小而定***,熱鍋放油,把蔥花爆香,倒入拌勻的醬汁煮開,關火將煮開的醬汁澆到蒸好的茄子上即可食用。
立秋養生必吃食物:南瓜
立秋人們要吃南瓜,此食物被認為是“搶秋膘”的首選食物。這是由於入秋以後,氣候乾燥,面板黏膜水分加速蒸發,身體容易出現燥熱情形。而南瓜具有潤燥的功效,同時能給人以飽腹感,認為吃了南瓜能夠儲備過冬的能量。當然南瓜的功效遠遠超過這些了,中醫認為,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功能,常食南瓜還可防癌,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選食物。介紹南瓜的做法。
南瓜蓮藕荷蘭豆
原料:南瓜、蓮藕、荷蘭豆、植物油、姜、鹽。
做法:南瓜洗淨切長條塊備用,蓮藕斜切片,每片切三長條備用,荷蘭豆洗淨備用。小電飯鍋裡放入植物油、姜,待到姜出姜味,將南瓜和蓮藕放入,蓋蓋兒悶一段時間,中間為避免糊鍋底可加入少許水,等南瓜快熟時,放入荷蘭豆,鹽、少許醬油,攪拌一下,再蓋蓋兒悶一會,盛出即可。
立秋養生必吃食物:西瓜
與立春的“咬春”相類,京津等地區立秋有“咬秋”的習俗。據說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津門雜記。歲時風俗》: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
西瓜是從西北傳入中原,所以叫西瓜,有詩讚:下嚥頓除焰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西北立秋前後西瓜剛進入採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種嚐鮮。此風俗約在清代影響南方,立秋江浙滬等地的西瓜已進入末市,人們對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種種解釋。有人講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積結的淤氣,有的人講可以為過冬積聚“陽威”,而實際上只是北方風俗的影響而已。但有一點應予承認,那就是立秋以後,天氣逐漸涼爽,西瓜上市量日趨減少,立秋日人們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別之意。
中國吃網提醒,西瓜是夏季的解暑佳品,立秋之後,天氣開始轉涼,即使白天依舊很熱,但是早晚溫差開始增大。西瓜也不能像夏天那樣“肆無忌憚”的吃了。西瓜溼重,會使人大受寒涼,秋後抵抗力下降易生病。
西瓜該怎麼吃
首先將瓜洗淨,用小刀在瓜上開一個三角形的小口,灌幾勺白糖、幾滴燒酒,然後仍用剜下的一塊瓜皮蓋住切口,讓白糖化掉,滲透瓤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再剖開來吃,口味確實不同尋常。
立秋養生必吃食物:南瓜花
這裡給大家說種特別富有鄉村特色的食材——南瓜花。南瓜的黃色花朵一朵一朵點綴在綠葉之中,是夏季的重要標誌之一。這幾年,南瓜花越來越受到推崇,在許多大飯店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南瓜花亦蔬亦藥,含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植物纖維和鐵鈣等礦物質以及胡蘿蔔素和氨基酸,還有清利溼熱的功效,能治療很多炎症。不僅能夠養顏潤膚、強身保健,還能輔助改善睡眠質量和幫助孩子增長智力。做法也有很多,最常見的有清炒南瓜花、南瓜花餅和南瓜花湯,營養豐富而且味道清新,夏天不妨多吃一點。推薦南瓜花雞蛋餅的做法。
南瓜花雞蛋餅
原料:南瓜花、麵粉、雞蛋、胡椒粉、生粉、鹽。
做法:南瓜花去掉花蕊後洗淨瀝乾水;雞蛋加麵粉、生粉、鹽和少許胡椒粉調成麵糊;讓南瓜花均勻地裹上面糊,放油鍋中快速炸幾秒鐘夾出瀝油即可。
立秋養生必吃食物:赤小豆
從唐宋時起,有在立秋之日用秋水服食赤小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赤小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赤小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溼,散血,解毒。赤小豆含有較多的皁角甙,可刺激腸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有益;赤小豆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解毒抗癌、預防結石、健美減肥的作用。我們也可以效仿古人,在立秋之時吃些赤小豆,稍做改良,把赤小豆做成營養粥口感更佳。
赤小豆薏米粥
原料:赤小豆50克,薏米100克,蓮子30克,百合2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赤小豆、薏米、蓮子、百合洗淨後用清水浸泡1小時;大火把上述原料燒開10分鐘後,加蓋燜1個小時;再次把湯燒開,然後加入冰糖,轉小火煮20分鐘後熄火,再燜30~60分鐘即可食用。
立秋養生小常識
秋不涼 籽不黃
古代農民對立秋的重視程度不亞於過春節。因為諺語有“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之說,即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風調雨順,可以坐等豐收。但還些地區有“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之說,因為“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立秋還是一個收穫的標誌,即“秋不涼,籽不黃”、“立秋十天遍地黃”、“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
此外,在立秋節氣中,提醒人們關注農事的諺語還有“立秋蕎麥白露花,寒露蕎麥收到家”、“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頭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種到立秋後”、“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
雨水多 惹人樂
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變化。諺語有“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之說,是提醒人們不可對立秋盲目樂觀,有時候立秋過後,還有“秋老虎”。諺語說“秋前秋後一場雨,白露前後一場風”,因此立秋後降溫往往是由於下雨。這是人們長期觀察天氣得出的結論。
人們喜歡秋雨,因此有“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之說。立秋後每降一次雨,氣溫就下降一些,即“一場秋雨一場寒”。但立秋後無雨的情況也是有的,民間認為標誌著“秋前北風馬上雨,秋後北風無滴水”,其後果為“立秋無雨秋乾熱,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了秋 把扇丟
立秋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時期,因此,秋季養生非常受人們重視。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把扇丟”,因為“一場秋雨一場寒”。天涼時,還應注意“白露身不露,秋後少游水”,人們甚至認為“立秋洗肚子,不長痱子拉肚子”。在飲食起居方面,古人認為“秋天宜收不宜散”,並應“秋不食辛辣”、“秋不食肺”;還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即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這樣才合乎秋季養生之道。
要保證睡眠時間,有條件的都要午睡。夏養心的“心”並非完全現代醫學裡“心臟”的概念,而是包括心臟在內“主神”的整個神經系統甚至精神心理因素,因為氣溫過高則容易使人精神緊張,心理、情緒波動起伏,加上高溫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出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情況,所以這養心也是防止情緒起伏,甚至預防疾病發生的好辦法。
養生飲食上這節氣宜多食粥品,尤其是豆類的湯,因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有效補充體內的蛋白質不足,滿足機體代謝,更主要的是它不含膽固醇,沒有吃肉製品的後顧之憂,且還可降低人體的膽固醇。此外豆類多具有健脾利溼的功能,正合此節氣之用。宜食的豆類粥品有紅豆、綠豆、眉豆粥,赤小豆粥、扁豆粥等。還有一些如小麥粥、黑米粥、蓮子粥等都是對此節氣養生十分有益的。
立秋時節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時候,人們可以根據這一節氣的特點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而進補的原則是“少辛多酸”,儘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乾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適當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養肝。此外,還要謹記“秋瓜壞肚”。
立秋之後,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需要提醒的是,秋季雖然是進補的季節,但也不能盲目進補,要視自己的身體需求而定。普通人從日常飲食中即可得到足夠的營養,不用補。
看過的人會看:
桃膠可以每天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