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養生之道
在工作之餘泡上一壺好茶,好好品味一番,緩減心理和身體的壓力,很多人都選擇喝茶養生,那麼你知道茶的養生作用有什麼嗎,為了大家對茶的養生有了一個更深的瞭解,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歡迎大家的閱讀!
提神解乏
茶葉含有3~5%的咖啡鹼,咖啡鹼是一種白色絲光針狀的結晶體,被人體吸收之後,能起到加強大腦皮質感覺中樞活動、對外界刺激的感受更為敏銳、能使精神振奮的作用,在醫學臨床上,用它治療傷風頭痛,療效顯著,而且沒有副作用。
西藥中的阿司匹林等主治感冒頭痛的藥片,差不多都有咖啡鹼的成份。另外,咖啡鹼對心肌有直接增強收縮的作用,並能擴張冠狀動脈和腎臟血管,還可作治療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一種輔助劑。
茶葉中的咖啡鹼還不同於普通純咖啡鹼,它與茶湯裡的其它物質中和,形成一種混合物,這種混合物在胃內酸性條件下,失去了純咖啡鹼的活性,和對胃的刺激性,當混合物進入小腸的非酸性環境中時,咖啡鹼又能還原釋放出來,被血液吸收,從而發揮它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解除疲勞的作用。
除脂解膩 促進消化
首先,咖啡鹼能興奮神經中樞系統,影響全身的生理機能,促進胃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其次,茶湯中的肌醇、葉酸、泛酸等維生素物質以及蛋氨酸、半腕氨酸、卵磷脂、膽鹼等多種化合物,都有調節脂肪代謝的功能。此外茶湯中還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們能夠溶解油脂,幫助消化肉類和油類等食物。
如“烏龍茶”,目前在東南亞和日本很受歡迎,被譽為“苗條茶”,“美貌和健康的妙藥”。烏龍茶有很強的分解脂肪的功能,長期飲用不僅能降低膽固醇,而且能使人減肥健美。
預防齲齒 去除口臭
茶葉中含有較豐富的氟,齲齒的主要原因是牙齒的鈣質較差,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它們結合之後,可以補充鈣質,使抗齲齒能力明顯增強。茶本身是一種鹼性物質,因此能抑制鈣質的減少,起到保護牙齒的作用。
利尿排毒
因為咖啡鹼能阻抑腎小管對水份的吸收,同時,能擴張腎臟血管以暢通血液。所以有利於毒質順尿流排出尿道。
預防輻射
據報道,在廣島***爆炸事件中,凡有長期飲茶習慣的人存活率高。因為茶葉中所含有的單寧物質和兒茶素,可以中和鍶90等物質,減少放射性物質的傷害。
由此看來,茶葉作為一種飲料,不僅能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除膩、減肥健美,而且在醫療上也有它的作用。
當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對於飲茶的弊端,也要提醒人們注意。茶雖有利於身體健康,但絕不是飲用越多越好,茶越濃越好。 飲茶一定要適量。胃寒的人,不宜過多飲茶,特別是綠茶,否則等於“雪上加霜”,越發引起腸胃不適:再如神經衰弱者和患失眠症的人,睡眠以前不宜飲茶,更不能飲濃茶,不然會加重失眠症;另外,一般不應該用茶水送藥,以免降低藥效。
:喝茶的注意事項
久泡茶:茶葉泡得過久,很多對人體不利的物質會被泡出來。
冷茶:茶宜溼熱而飲,冷茶有滯寒、聚痰之弊。
串味茶:有的味道是有毒素,如油漆、樟腦味等。
濃茶:濃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茶鹼等,刺激性很強,飲濃茶可導致失眠頭痛耳鳴眼花,對腸胃也不好,有的人飲用後會產生嘔吐感。
隔夜茶:特別是變了味的茶,即使還嘗不出來變味,也多半滋生、繁殖了大量的細菌等。因為茶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大部分不溶解於熱水,殘留在葉片中,水溫較高時,茶葉上的蛋白質便會腐爛,放置一晚後,又會有一種酶菌生成,同時在茶中殘留大量的丹寧酸會變成具有刺激性的強烈氧化物,對腸胃造成刺激,引發炎症。所以,隔夜茶不宜飲用。
不同型別的養生茶
肝火旺喝菊花。很多人經常出現頭暈口苦、面板乾裂、口舌生瘡、脾氣暴躁等症狀,這多是由肝火太旺所致。而菊花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養肝降火的作用,能夠緩解口苦、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平肝火最好選用杭白菊或者胎菊***即杭白菊未開放的花蕾***。沖泡菊花茶時,用100度左右的沸水沖泡3~5分鐘即可,喝到只剩1/3的汁水時再續沸水。
視疲勞喝枸杞。用電腦時間長的上班族、作業負擔重的青少年很容易出現視疲勞,飲用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功效的枸杞最適合不過。對於肝腎不足引起的視物昏花等症,可用枸杞20粒泡水喝;伴有目赤乾澀、視力減退、迎風流淚、白內障等的人,可同時加入幹菊花5朵,泡成枸杞菊花茶。但是溼熱及痰溼中阻、外感發熱、脾虛虛弱有寒溼***正在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消化不良者***不宜服用枸杞。
情緒差喝玫瑰。玫瑰花味善於理氣解鬱、活血散瘀和調經止痛,對於抑鬱症、焦慮症等情緒障礙還有輔助治療作用。壓力大時喝點玫瑰花茶,能幫助穩定情緒、***心神。玫瑰花茶適合用純淨水,配合玻璃的茶具來沖泡 ,熱飲時花香濃郁,沁人心脾。但要注意,玫瑰花有收斂作用,便祕者不宜飲用。
大便幹喝決明子。決明子歸大腸經,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常喝決明子茶還可輔助降血脂。日常保健可將炒決明子或已打碎的決明子15克,直接泡茶飲用;習慣性便祕者可用炒決明子10~15克搗碎,加水300~400毫升煎煮10分鐘,加入蜂蜜 20~30克攪勻,早晚服用。但脾胃虛寒及便溏、洩瀉者要慎用。
冬季中老年人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