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起居養生方法大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6日

  冬季起居養生要跟隨季節的變化來調整,那麼冬季起居養生要注意什麼?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希望小編整理的資料對大家有幫助。

  冬季起居養生的祕訣

  1、早睡晚起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同時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後可適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時著涼。其次,要注意防風防寒。

  2、溫水刷牙

  冬天刷牙最好用溫水。醫學專家對牙齒生態的調查顯示,人的牙齒在35-36.5攝氏度的口腔溫度下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35℃左右的溫水是一種良性的口腔保護劑,用這樣的水漱口,會使人產生一種清爽、舒服的口感。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溫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齒敏感。溫水的溫度以接近體溫為宜,太熱的水也不好。

  3、冷水洗臉

  冬天天氣寒冷,很多人早上會選擇用熱水洗臉,事實上,清晨冷水洗臉不僅能讓人變得清醒、精神振奮,還可以預防冬季外出冷空氣侵襲而引起的感冒。若能結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陽、頰車等穴則效果更佳。

  4、喝溫開水

  洗臉刷牙後喝一杯溫開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腸;另一方面可稀釋血液,預防腦血栓、心肌缺血,同時能維持細胞滲透力,促進細胞代謝。

  5、室溫恆定

  首先室溫應保持恆定。如果室溫過低,人感覺冷,則容易傷人體陽氣。溫度過高則室內外溫差大,外出活動易外感風寒。所以,室溫應保持在18℃~22℃之間為好。室內還要保持一定的溼度,可以使用加溼器。

  6、穿衣適溫

  穿衣要講“衣服氣候”,指衣服裡層與面板間的溫度應始終保持在32―33攝氏度,這種理想的“衣服氣候”,可緩衝外界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其次,要注重雙腳的保暖。由於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且慢,因此腳的皮溫最低。中醫認為,足部受寒,勢必影響內臟,可引致腹瀉、月經不調、陽痿、腰腿痛等病症。

  7、定時開窗

  天氣寒冷,很多人不願開門開窗,加之現在家庭安裝的空調越來越多。在空調房間內,往往長時間處於封閉狀態,空氣流通不良。同時,室內外溫差較大,還可能易造成包括流感在內的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因此,需定期開啟窗戶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細菌的滋生。

  8、常晒太陽

  我國傳統醫學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晒太陽能助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冬季養生,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順應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9、溫水洗澡

  冬季少洗澡多保溼,可避免乏脂性溼疹。洗澡時儘量用溫水,避免過燙。一般油性面板的人在冬季一週洗兩次澡即可,乾性面板的人一週洗一次澡為佳,最好少用或不用肥皂、沐浴露等,洗完澡後要擦保溼霜。

  冬至必吃的養生食物

  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事實上,在江南地區,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進補,所吃的正是馳名中外的吳中藏書羊肉。

  2.豬肉

  相比於羊肉和牛肉,豬肉的蛋白質含量比較低,而脂肪含量高。豬肉能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豬肉性味甘成,滋陰潤燥,可提供血紅素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3.黑米

  黑米不像白米那樣精加工,而是多半在脫殼之後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這種口感較粗的黑米適合用來煮粥。煮粥前先浸泡,充分吸收水分。泡米用的水要與米同煮,以儲存其中的營養成分。還可以做成點心、湯圓、粽子、麵包等。

  4.生薑

  冬至的另一道民俗食物是臘味姜飯,生薑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這一植物以肥厚而具辛辣氣味的地下根莖作為入饌的材料,細分來又有白姜、黃姜、黑肉姜、沙姜等不下十種,常見的生薑多半則是辣味適中的黃姜。

  5.梨

  梨是冬季水果中的首選,它含蘋果酸、檸檬酸、葡萄糖、果糖、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梨有潤喉生津、潤肺止咳、滋養腸胃等功能。

  6.堅果

  中醫認為堅果多性味偏溫熱,其他季節吃得多容易上火,而寒冷的冬季則是“雪中送炭”了。此外,堅果多數能補腎,與冬季的對應臟器“腎”正好呼應。適量食用堅果,稱得上是冬至養生的竅門。

  冬至起居養生的注意事項

  早睡晚起,注意背部保暖

  專家指出,冬季養生應保護陽氣,不過度消耗陰精。在起居調養上要有規律,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並注意背部保暖才有利於陽氣潛藏。“早睡晚起,以待日光”是養生的重要方面。早睡可以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起床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以後堅持運動鍛鍊。

  “生命在於運動”,肢體的功能活動包括關節、筋骨等組織的運動,皆由肝腎所支配,故有“腎主骨,骨為腎之餘”的說法,善於養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堅持體育鍛煉,以取得養肝補腎,舒筋活絡,暢通氣脈、增強自身抵抗力之功效。比如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練拳舞劍等,都是適合冬季鍛鍊的專案。此外,由於人體此時代謝也處於相對緩慢時期,人在冬季還要保持良好精神狀態,可多晒太陽,緩解心中抑鬱情緒。

  冬至健康小貼士

  1、中醫認為,“冬不養藏,春必病溫”。也就是說,如果冬天不注意保健,到春天抵抗力就差,容易生病。專家建議,為增強抵抗力,眼下要多穿衣服以保暖禦寒。這時人體陽氣迅速上升,頭腦清醒。室溫應保持恆定,溫度過高時,切忌緊閉門窗,要堅持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動。

  2、對於冬天愛穿裙子的女性,專家提醒,暴露在裙裝外面的雙腿易受寒氣侵襲,可能引發關節炎,甚至引發痛經。建議冬季還是多穿褲子,少穿裙子。

  3、晨練還不宜在車流較多的馬路旁、樹林密集的地方,因為聚集大量二氧化碳,無益健康。如今早晚溫差增大,早上氣溫往往很低,有人清早天還沒亮就出門晨練。專家認為,晨練應安排在太陽出來之後為宜。

  4、專家還提醒市民,冬天不宜做過於激烈的運動,因為過度運動後,汗腺容易張開,導致寒氣入侵,受涼感冒。
 

秋天祛溼氣的方法有哪些
過年防上火的最佳食療方法推薦
相關知識
冬季起居養生方法大全
冬季飲食起居養生方法介紹
冬季睡覺養生方法
冬季飲食養生方法有哪些
冬季起居養生的原則有哪些
冬季睡眠養生方法
冬季另類養生方法有哪些
冬季女人養生方法
冬季男士養生方法
冬季減肥養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