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健康的班會計劃書
在班會組織建設上要做好四方面工作:要進行科學引導,樹立正確的觀念;要注重利用有效載體開展主題班會;發揮學生自主、自動、自覺意識,有的放矢,做到自我管理;要及時展開評價,適當適時、勉勵激勵廣大同學。 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關於心理健康的班會計劃書,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針對當前中小學生存在的心理素質方面的弱點而實施素質教育的現實需要,也是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未來人才的綜合素質結構中,心理素質越來越重要,個性心理品質對人的健康成長和事業的成功起著重要作用。當代青少年具有眾多的優良個性品質,同時也存在一部分學生心理素質不高以及個別生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現象。
隨著獨生子女群體的日益擴大,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成為普遍重視的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鬥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一、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應達到以下標準
1、要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班級工作計劃。
2、要有專項經費、由專人負責,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組,並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3、建立學生心理信箱,並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開展心理輔導工作。
5、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班主任及德育幹部等應有系統的培訓和進修計劃。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領導
學校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德育工作體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做為增強德育實效性和針對性的重要突破口。學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制定符合本校的發展規劃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路,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組,研討、指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及基本原則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要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普及心理健康常識,瞭解心理異常現象,增強學生的心理體驗和感受,並初步掌握一些心理保健常識和心理調節技巧等。根據學生各個年齡階段的發展特點和規律,學校應結合學生實際確立好以下教育重點:
***一***學習心理,包括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思維訓練、潛能開發、心理調適、對學習環境的適應等,使學生減輕學習壓力、提高學習效率。
***二***建立對他人積極的情感反應,適應各種人際環境,教給學生基本的人際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給學生正確處理好師生、生生及親子關係等。
***三***自我調適。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幫助其樹立信心,獲得積極的自我認同感。要讓他們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意志。
***四***青春期心理。要讓學生了解青春期身心發展特徵、衛生常識,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異性交往,培養正確的戀愛觀、婚姻觀等。
***五***生活和社會適應***包括職業指導***。要培養學生具有主動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態和能力,在各種意外環境下學生能夠自我保護。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指導,增強對預期生活方式或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
篇2
初中階段是學生處於生理和心理髮展的飛速期,並且心理髮展相對滯後於生理髮展。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關係以及思維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有些是困惑甚至問題,對於初一年級的學生而言,著重點在於幫助學生適應中學的學習和生活,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學會了解自己,積極有效的和同學、老師、家長進行溝通,不斷地克服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一、指導思想
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從小學到初中的適應過渡時期,培養良好的心理適應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二、教學目標
總體上,幫助學生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培養正確的學習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地對待考試問題;嘗試與人相處,能有效的和同學老師家長進行溝通;可以意識到自身的發展變化,瞭解自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初一學生剛從小學進入初中,還未能從小學的相對寬鬆的學習生活中轉換出來,壓力不斷的開始增多,來到新學校遇到新同學新老師,一切都是相對陌生的環境,適應成了最大的挑戰。
怎麼才能迅速的適應到初中的學習生活,課程增多,作業量增大;陌生的環境中認識結交新朋友,讓自己可以和同學們共同前行,不在孤獨;還未能擺脫小學的寬鬆的學習習慣,現在如何養成,學習的重擔時時在他們心頭;課業壓力增大的同時,如何兼顧他們的娛樂休閒等等共同形成了適應問題。
適應問題表現在學生身上的特點大致可以分為障礙性問題和發展性而難題。前者在學校中一般較少見,後者的主要表現為適應不良或者不適應。初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
1.初一入學適應不良
剛進入初中,雖然經過一個學期的適應,但初中學習生活和小學時相比較有很大的不同,新環境新同學老師,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著課業壓力增大的同時,人際相處從零開始,容易出現厭學情緒,不與人相處,或者孤傲的情緒。長期這樣的話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2. 朦朧的自我認識萌芽
初一階段,有部分學生髮展的較早些已經進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特徵開始明顯起來,幼稚的成人感突出,對於我的思考開始出現,“我是誰”、“我是怎麼了”開始在他們內心掀起波瀾,困惑不已。
3.學習適應不良產生苦惱
學習課業好多,怎麼學,方法好像總是不對路;別人怎麼就成績那麼好,我這麼差,有壓力,出現自卑了;我為什麼要學習,這麼多,這麼煩,沒有目標和動力了;怎麼天天都有考試啊,這無窮無盡的考試什麼時候是個頭,討厭考試„„這些都是學習適應不良的表現,學生為此苦惱不已。
4.和家長或老師間的溝通不良而苦惱
家長們怎麼這麼嘮叨,不斷的碎碎念,動不動的私自翻我的東西,我的空間,我的祕密,什麼時候能還給我;老師為什麼都看不到我的存在啊?偏心還是對我有意見,還是我不行„„
5.不能恰當的控制休閒時間,自制力較弱,過分沉溺於網路、遊戲。
四、教學內容
在初一階段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學生對這一塊的內容還是比較好奇,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正確是觀念,因此需要在課堂上簡單地滲透正確的心理觀念,通過在活動中結合心理健康基本知識,對學生產生影響,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知識。
這學期的重點在於幫助學生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開始瞭解自己,學會與人相處以及學會學習等方面的內容。
幫助學生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適應新環境,認識新同學老師;瞭解自己,認識自己,讓自己更加自信;學會與人相處,有效合適的與人交往;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掌握正確的學習方面與技巧,正確的對待考試,能輕鬆應考。一切為了培養更好的適應能力,提高學生
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
五、教學措施
1.在初一段每個班開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間週一次。
2.個別一對一的諮詢與輔導,根據學生的自願預約以及各個科任老師的提醒。
3.針對某一相似型別情況進行團體諮詢輔導,看具體情況而定。
4.加強同各科任的聯絡溝通來輔助各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必要的情況下也需要加強同家長的聯絡,進行必要的反饋。
篇3
加強初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是針對當前初中生存在的心理素質方面的弱點,進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質水平,實施素質教育的現實需要,也是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未來人才的綜合素質結構中,心理素質越來越重要,個性心理品質對人的健康成長和事業的成功起著重要作用。當代青少年具有眾多的優良個性品質,同時也確實存在一部分學生心理素質不高的問題,個別人的心理問題還比較嚴重。
隨著初中生階段獨生子女群體的日益擴大,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成為一個需要普遍重視的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鬥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領導
學校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德育工作體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做為增強德育實效性和針對性的重要突破口。
學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制定符合本校的發展規劃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路,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組,研討指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分管領導,有專兼職輔導教師。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及基本原則
在初中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要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普及心理健康常識,瞭解心理異常現象,增強學生的心理體驗和感受,並初步掌握一些心理保健常識和心理調節技巧等。根據學各個年齡階段的發展特點和規律,學校應結合學生實際確立好以下教育重點。
***一***學習心理。包括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思維訓練、潛能開發、心理調適、對學習環境的適應等,使學生減輕學習壓力、提高學習效率。
***二***建立對他人積極的情感反應,適應各種人際環境,教給學生基本的人際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給學生正確處理好師生、生生及親子關係等。
***三***自我調適。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幫助其樹立信心,獲得積極的自我認同感。要讓他們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意志。
四***青春期心理。要讓學生了解青春期身心發展特徵、衛生常識,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異性交往,培養正確的戀愛觀、婚姻觀等。
***五***生活和社會適應***包括職業指導***。要培養學生具有主動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態和能力,在各種意外環境下學生能夠自我保護。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指導,增強對預期生活方式或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教育工作,除應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外,還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目標性原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標在於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學生的優良心理品質,提高學生的生存、適應能力,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潛能。圍繞這些目標,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有人生觀與價值觀教育、人格培養、情緒情感訓練、意志力的培養、自我覺察與認識、生存訓練、潛能開發等。
2、現實性原則。由於目前大多數學校都缺乏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因此,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教師教育的實際能力、學生髮展的實際水平和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3、發展性原則。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教育。它不僅是針對個別有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學生進行矯治,更是面向廣大健康學生,採取科學有效的手段促進每個學生人格健全發展,努力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的教育。對於個別有心理疾病的學生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幫助他們積極治療。
4、差異性原則。心理健康教育要特別注意個性教育,要在尊重每個學生個性心理髮展的基礎上,瞭解和把握不同學生的心理狀態。從他們的社會關係、家庭背景、興趣愛好、智力水平、生理髮育等多方面、多角度地瞭解學生的內心特點,通過個別諮詢與輔導提高教育效果。
5、主動性原則。心理健康教育要採取積極主動的方式,把它做為一種預防性教育,而不是一種補救式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幫助他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保持積極向上的情緒和朝氣蓬勃的精神氣質,排解厭學、自卑、恐懼、焦慮等消極情緒和困惑,真正做到防微杜漸。
6、活動性原則。根據實踐性與應用性的要求,在確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時,應突出以活動為主的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滲透在靈活多樣、富有情趣的活動中,發揮活動的優勢,注意活動過程的教育作用。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中,應創造性地設計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角色扮演、繪畫、想像、辨論、演講、表演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在參與中、在親身體驗中獲得成長與發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