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畢業就業的競爭等一系列問題,許多大學生表現出不適應,甚至出現心理障礙、心理疾病。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階段是一個向成熟過渡的階段,在此階段中,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尚未穩定,心理表現比成人更為敏感複雜,受環境、情緒和社會因素等的影響,引發許多心理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種:

  1、環境變化引起的適應不良問題

  大學生由於學習、生活環境的改變,往往容易出現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學生表現出對現實的失落感。由於中學時學生對大學充滿了憧憬,學生也將考大學作為惟一的和最終的目標來激勵自己。但當跨入大學校園後,突然發現事實並非原來所想象,進而懷念起過去的中學生活。而且一部分學生髮覺自己在高手如雲的新集體裡不適應。進入大學後,由原來依賴父母到相對自立的生活,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孤獨感。

  2、異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礙問題

  大學生性發育已經成熟,戀愛問題是不可避免的。由於大學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夠且缺乏正確的引導,很多學生根本不懂什麼是真正的愛情,還有些學生不能正確地處理好異性之間的交往和雙方的感情問題,出現愛睏惑、性困惑,少數學生還出現異常行為,有的因理解的戀愛觀與現實的具體問題發生矛盾和衝突, 便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之中, 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

  3、人際關係的困擾。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學生較為封閉,人際交往能力普遍較弱。進入大學後,如何與周圍的同學友好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成為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由於每個人待人接物的態度不同、個性特徵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閉鎖、羞怯、敏感和衝動,都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困難,從而產生困惑、焦慮等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人際關係衝突、交往恐怖、溝通不良。

  4、學習負擔引起的緊張焦慮問題

  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習上的困難與挫折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最為顯著的。由於大學學習與中學存在很大的不同,課業專業化、難度大、要求高,學習壓力和競爭也相應增大,引起緊張焦慮。

  5、求職擇業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礙問題

  高校擴大招生圓了很多青年學子的大學夢,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就業的困難。就業的壓力使很多大學生看不到現實的出路, 找不到理想的方向, 對前途深感迷茫。而如今社會競爭激烈,用人單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之很多大學生在校時一心只讀書,與社會接觸少,對社會缺乏真正的瞭解,這些情況導致大學生擇業時出現一些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自卑、恐懼、自傲、懷疑等。

  6、經濟的負擔。

  對於一些從偏遠農村考人城市的大學生們來說,經濟上的負擔遠比其他負擔更為沉重。一些大學生在學期間為了緩解生活壓力,找家教、打短工、做生意維持學業。沉重的經濟負擔使很多學生心理壓力大,產生自卑心理、焦慮心理、狹隘心理、文飾心理等。

  7、情緒不穩定問題

  大學生生長髮育極為迅速,已基本趨於成熟,但由於閱歷較淺,社會經驗不足,對人生和社會問題的看法往往飄忽不定,容易出現各式各樣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和影響,會因一點小的勝利而沾沾自喜,也易為一次小考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除錯能力較低,並由此導致心理和行為偏差。不過大多數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成功化解了自己的低落情緒,迅速呈現出積極的精神面貌;但是一部大學生卻“在泥潭裡越陷越深”,甚至走向極端。

  8、網路方面

  大學生中因網路成癮而引發的心理障礙或社會適應障礙等案例正逐漸增多。網路成癮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降,行為異常,心理錯位。在極端情況下,有些網路成癮者不再清楚虛擬和現實世界的區別,使得他們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從而阻礙學習、生活的正常進行。

  9、家長意志引發的心理問題

  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想方設法阻止學生的一切業餘愛好。上大學後,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多才多藝的同學,在活動中脫穎而出,而受家長壓制的學生,除學習外,沒有一技之長,很自卑。有的家長強迫學生念自己不喜歡的學校或專業,以至於上學後,對大學沒感情,對學習沒興趣,甚至有的想退學。

  以上這些只是大學生中常見的問題,因為大學生雖然在思想上、行為上都較為成熟,但畢竟還沒有完全成熟。他們遇到問題還不能像成年人那樣客觀、冷靜、理智地對待,他們或者表現出過激的思想和行為,或者封閉於自我心靈深處,久而久之,容易導致不良後果。因此,研究和解決好大學生常見的此類問題有著很現實的意義。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方法

  大學生出現上述心理問題,主要是由中小學健康教育缺失、家庭健康教育缺失、以德育教育簡單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校園生活及走向社會的壓力和競爭加劇、大學生自身人格障礙等幾方面原因造成的。如果大學們遇到了這些問題又該採取哪些措施來解決呢?

  1、自我調整

  在遭遇的心理問題不太嚴重的時候,自我調整就能幫助擺脫困境。要對自己有較為全面深刻的重新認識,可以通過反思,和知心朋友聊天,和老師交流,或者採取現在比較流行的一些心理測試來加深對自我的認識。通過自我調節逐漸實現情緒轉移,分散注意力,穩定情緒,將不為社會所認可的情緒反應方式和慾望需求導向正常的人生軌道之上。

  2、尋求心理諮詢專業人士的幫助。

  當所有自身努力都不能取得實效的時候,一定要有勇氣去尋求心理諮詢專業人士的幫助,通過與專業人士的交流, 按照專業人士的指導,有效地促進個人身心健康,不迴避問題,不拖延時間,勇敢地正視自己面對的困難,以積極的心態擺脫心理問題的困擾。

  3、面對全體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各種心理問題的預防與減少無不得益於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證其科學性、經濟性和有效性的最好辦法,根據大學生中出現的突出心理問題及不同年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還應設計舉辦大學生心理健康系列講座,對大學生進行適應性指導。

  4、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開展經常性的定期心理檢查

  利用國外標準的測試工具——大學生健康調查表、卡氏16PF的測驗問卷等,為在校大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可以較為全面地調查不同院系、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瞭解他們中存在的或迫切需要解決的心理問題。

  5、開展心理諮詢與行為指導

  高校開展心理諮詢工作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疏導心理障礙,防治心理疾病,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心理諮詢人員通過個體心理治理、集體心理治療及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訓練,可以給來訪者提供心理保健知識,幫助他們克服不合理信念,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正確評價自己,建立自信心,指導學生學會積極的應對方式,找到可行的排憂解難方法,看到自己發展的方向。

  6、優化大學生成長的心理氛圍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是有多種因素引發的,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預防、消除或減輕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及學生本人的共同努力。良好的社會風氣、和諧的家庭氛圍,可以大大減少大學生的應激源,有利於大學生強大社會支援系統的構建。

  7、通過不同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抗挫折教育

  大學生對遭受挫折、經歷磨難的心理準備不足。應根據大學生成長的需要,通過不同形式對他們進行挫折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學生認識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成功與失敗都是財富。其次要接納大學生傾訴、宣洩挫折,幫助消除壓抑,使其達到心理上的平衡。第三,幫助他們正確看待挫折。

  8、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人際關係教育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消除抑鬱、焦慮、孤獨等消極情緒的重要手段。大學生要改變社交觀念,要擴大社交範圍,形成立體的良好的人際關係;要多渠道交往,加強交往實踐;要注意交往物件的篩選,注意與良師、益友、等人交往。在人際交往中學會換位思考,剋制忍讓,寬容待人。

  9、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對大學生進行適應性教育

  大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是在社會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創造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增長見識,調適心理,把自己融入到社會中,培養協作意識,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心態。

健康之路女性交際不良表現
心理問題健康輔導案例
相關知識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中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高三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大學生人際交往過程中常見的心理問題調適
主持人常見的心理問題
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問題
孤寡老人常見的心理問題有什麼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留守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關於大學生就業的心理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