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小兒發燒可急壞了家人,但是因為小兒身體比較的脆弱,所以小兒發燒的時候,我們要及時的幫助孩子做好急救措施,那麼,小兒發燒怎麼辦呢?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小兒發燒的處理方法吧。
家長遇到孩子發熱時的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歲半以內的嬰幼兒,前囟門還未完全閉合,家長可以在孩子睡著後,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門,一直捂到孩子的頭微微出汗,這時再看小嬰兒,鼻子通了,呼吸平穩了,溫度也降下來了。
這時,家長再把寶寶叫醒,多給喂一些溫開水或紅糖水,寶寶很快就能恢復如初。在給寶寶用手心捂前囟門時,家長千萬不要著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來操作,男士的熱量大,寶寶容易出汗。
多數孩子還是受涼感冒引起的發熱,發熱時手腳發冷、舌苔發白、面色蒼白、小便顏色清淡,家長可以用生薑紅糖水給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錯的,如果生薑 紅糖水裡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長的蔥白,效果會更好。
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給孩子煮的稀飯裡面加上兩片生薑、兩段蔥、幾滴醋,煮好後,去掉姜、蔥,餵給孩子吃,能祛寒、發汗,退熱的效果不錯,孩子也願意吃。家長可以一天給孩子喂2~3次,孩子退熱後就不要加蔥了,舌苔不再發白時,姜也可以不放。
如果孩子發燒時手腳不冷,但面色發紅,咽喉腫痛,舌苔黃或紅,小便顏色黃、氣味重,眼睛發紅,則說明孩子身體內熱較重,就不能喝生薑紅糖水了,家長應該讓孩子大量喝溫開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鹽,衝成淡鹽開水給孩子喝,能消內熱。
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幾次小便,讓身體的內熱隨著尿液排出,體溫才會下降,上火的症狀也才會好轉。
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發熱,則說明體內有內熱或炎症,家長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鐘後給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發熱時,就不要再喝了。同時儘量給孩子多喝水,吃新鮮的水果,飲食要相對清淡,不能吃魚、蝦,只能吃其他肉類及蔬菜。
如果孩子白天體溫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熱,說明孩子發熱是身體內寒重及虧虛引起的,這時仍要給孩子喝生薑紅糖蔥水,最好再配合艾葉水泡腳祛寒,而且可以讓孩子喝肉湯和淡淡的雞湯,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給孩子及時補充營養,同時讓孩子多喝水。
對於2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可以幫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腳心,把熱往下引,等腳搓熱了,再搓小腿,上下來回搓,把小腿搓熱後,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後背和耳朵,最後搓孩子頭頂正中的百會穴。
家長在幫孩子按摩時不可太用力,要輕輕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著急,一邊搓,一邊讓孩子多喝些溫開水。如果孩子燒還不退,可用溫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面板擦紅、擦熱,讓孩子的身體自行散熱。
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喝蔥姜紅糖水加按摩治療發熱時,要先喝蔥姜紅糖水,然後再按摩。
發燒的護理措施
寶寶發燒要怎麼護理
許多疾病都會弓起發燒但不是每一次發燒都需要緊急送醫。大多數情況下,只要做好正確的護理,寶寶的體溫就能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
如何得知寶寶是否發燒
家長平時可以通過肌膚接觸對寶寶的體溫進行初步判斷。比如摸摸他的小手和後頸,或是用自己的額角碰觸寶寶的額角:就可以大致感覺寶寶的體溫狀況,這個方法還可以瞭解解寶寶的衣著是否合適。
如果家長髮現寶寶臉部潮紅、嘴脣乾熱、食慾減退,或是尿量變少、小便發黃,可能是寶寶體溫升高,體內水分大量消耗的緣故。初步判定寶寶發燒後,家長就該用體溫計為他測量體溫,這是最準確的判斷方法。寶寶的好幾個身體部位都可以用來測量體溫,包括口腔、腋下、鼓膜、肛門等。通常建議0-4歲的寶寶採用肛門測量的方法,因為直腸溫度接近機體的中心溫度,最能準確反映體溫的實際變化,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測量,以免寶寶咬破溫度計,誤食水銀和碎玻璃。
醫院就診還是家庭護理
如果寶寶發燒超過39℃,並伴有咳嗽、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食慾減退甚至是驚厥、昏迷等症狀時,就需要立即送醫。哺乳期的寶寶如果在高燒的同時,出現嗆奶、口吐白沫、咳嗽、呼吸急促等狀況,很可能是得了肺炎,家長要儘快送他去醫院檢查。
如果發燒超過38℃,但精神狀態很好,能吃能玩,家長可以在家為他做降溫處理。如果降溫處理後體溫仍然升高,並伴有呼吸急促、面色蒼白等症狀時,就要立即帶他去醫院檢查。如果寶寶的體溫在38qC以下,只是有咳嗽、喉嚨有痰、流清水鼻涕或腹瀉等症狀,家長不用著急去醫院,在家中進行補水和降溫護理就可以了。
補水
發燒時寶寶新陳代謝加快,體內的鹽分和水分大量流失,胃腸道活動減弱,食慾也大大下降。這時家長不能強求寶寶多吃,而應適當減少食量,及時為他補充水分,促進體內代謝物和毒素的排出,幫助退燒。
發燒初期,寶寶的飲食應以流質和半流質為主,比如米湯、蔬菜汁等,開始退燒後可以喂一些半流質食物,如菜粥、麵糊等。平時要讓寶寶多喝水,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在兩次餵奶之間喝些水;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減少奶量,並在配方奶中多加些水,兩餐奶之間再給他喝些水。
物理降溫
溼敷
將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溼,取出後輕輕絞乾,然後摺好放在寶寶前額,每隔5分鐘更換一次。
冰敷
將小冰塊放入冰袋,再倒入一些冷水,排出空氣後封好袋口,放在寶寶額部、頸部,但要小心不要造成區域性凍傷。
溫水浴·溫水擦身
水分蒸發時會帶走很多熱量,因此用溫水給寶寶洗澡是比較安全、有效的降溫方法。水溫應該保持在40℃左右,這個溫度最適合降溫、散熱。洗澡前先關上門窗,調節室內溫度。洗澡時間控制在5-10分鐘,洗完後要立即幫寶寶把身體擦乾,穿上衣服,避免著涼。家長也可以用溫溼的毛巾擦拭寶寶的額頭、腋下和四肢,擦拭時可以按摩幾下,刺激血管擴張,促進散熱。
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正處於高燒、寒戰、肢體發涼的階段,對冷熱的刺激比較敏感,家長就不要給他洗澡,以免造成毛細血管擴張,影響主要臟器供血。
藥物降溫
家長給發燒寶寶用藥時需要格外慎重,退燒藥的副作用比較大,因此不能隨便給寶寶吃。通常發燒沒有超過38.5℃的寶寶不需要服用退燒藥,只要進行物理降溫即可。如果發燒超過38.5℃,可以採取藥物降溫和物理降溫相結合的方法,防止寶寶發生高溫驚厥。家長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結合寶寶的體重確定藥量,千萬不能貪圖療效而讓寶寶過量服用。服用一次後,如果熱度不退,再次服藥應間隔4-6小時,也不能在短時間內讓寶寶服用多種退燒藥,否則寶寶會出現體溫不升、虛脫等情況。如果用藥1天后寶寶的體溫仍然上升,家長就要迅速帶他就醫。
小兒發燒有哪些家庭護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