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遊北京五日自駕遊***2***
7號線達官營站下,介紹說酒店距離地鐵站直線距離為800多米
實際一出地鐵站就看到了double tree Hilton的LOGO
單就視覺上就感覺近了很多
剛出地鐵站,走在馬路上發現北京完全沒想象中冷
提著行李走到酒店的大門口,已經出了一身汗
到房間第一件事就是把羽絨服裡的毛衣給脫了= =
第一次住希爾頓的逸林
入住時工作人員說這兩份小點心是贈送的,我伸手去拿意外發現原來是剛出爐的曲奇還熱乎著呢
後來才知道,贈送小點心也是逸林的特色服務之一= =
當時急著出門就放桌上沒動,晚上回酒店後直接當夜宵解決了,味道還不賴~
========================================
放完行李直接搭地鐵到5號線的天壇東門站下車,拐個彎就是天壇的***
這裡說下,北京的地鐵幾乎覆蓋了城內所有的景點
所以如果白天要趕路的話我們都會選擇坐地鐵,這樣最方便快捷
而且無論是站內的指示和APP都會幫你把換乘路線規劃得很清晰
就算地鐵站點的網路看似密密麻麻,也不會暈頭轉向
等結束一天的行程結束準備回酒店的時候,我們通常會選擇坐公交車***如果有車的情況下***
因為終於可以不趕時間了,那就慢悠悠的找個視窗邊的位子看看街景吧,我倆都非常喜歡這種方式
這也是地面交通無可替代的魅力所在吧
無論是哪種公共交通,都是可以幫助你更進一步瞭解當地的一個橋樑
有時甚至是當地民風民情的一個縮影
當然咯,坐出租和司機聊天也是另一種體驗,這個後文會說
【景點TIPS】
天壇位於北京城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天壇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壇,圍牆分內外兩層,呈回字形。北圍牆為弧圓形,南圍牆與東西牆成直角相交,為方形。這種南方北圓,通稱“天地牆”,象徵古代“天圓地方”之說。外壇牆東、南、北三面均沒有門,只有西邊修兩座大門——圜丘壇門和祈谷壇門***也稱天壇門***。而內壇牆四周則有東、南、西、北四座天門。內壇建有祭壇和齋宮,並有一道東西橫牆,南為圜丘壇,北為祈谷壇。
交通
公交
天壇南門:36路, 53路, 120路, 122路, 208路夜班車, 525路, 610路, 958路, 特11路, 特12內, 特12外, 特3路, 運通102線 天壇西門:2路, 17路, 20路, 35路, 36路, 69路, 71路, 93路, 120路, 203路夜班車, 504路, 707路, 729路, 特11路, 專30路 天壇北門:6路, 34路, 35路, 36路, 106路, 110路, 687路, 707路
地鐵
地鐵5號線天壇東門站
門票
旺季15元,淡季10元,老人、學生半價;
2.聯票 旺季35元,淡季30元
3.園中園 神樂署與齋宮 10元
祈年殿 迴音壁 圜丘 20元
開放時間
景點每日8點開放:
旺季關門時間:17點30分***大門16點止售聯票***
淡季關門時間:17點***大門15點30分止售聯票***
用時參考
半天或一天。
天壇公園
天壇是我們在北京的第一站
說來非常巧,我們剛下地鐵買好門票準備進門參觀的時候
天空中便開始細細地飄起了雪,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彷彿是上天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與大家共迎新春佳節
抬頭看著一片一片晶瑩的雪花墜向大地
下午3點半,天壇的遊客大多結束遊覽準備離開
因為曾是皇家祭天的神聖場所,明顯能感知到四周充斥著靜謐但又能使人安寧的力量
天壇公園
天壇的面積是故宮的四倍,但是可看的景點卻沒有故宮那麼密集
大部分的面積都被那些蒼翠的松柏佔據,因此天壇就像個大公園一樣
剛進門看到的不是那些名揚四海的知名古建築
而是悠閒地健身、打牌、下棋、聊天的當地人
因為實在太接地氣了,讓人會誤以為參觀的不是一個高冷的歷史景點
畫面太美,一下子沒了想象中帝都該有的壓迫感
另外,來個溫馨提示
北京的許多景點都有講解器,一般我們看到有租都會一人租一個
北京大多都是歷史人文類的景點,許多故事你不去了解,就真的只能欣賞一個外殼了
租金不貴,大多10元20元一個,裡面有個定位功能
你所處的位置有內容可介紹時,講解器便會自動開始工作
不用人為操作,只管聽就行了
祈年殿
第一眼祈年殿,中國最優美的建築,也是北京的地標之一
許多代表北京的圖片裡面都有祈年殿
小時候第一次在書本上見到祈年殿,便對其印象深刻
中國的傳統建築裡面鮮有圓形的建築,大多則是遵循天圓地方的理念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圓形的建築讓祈年殿除了威嚴更多了份大氣與靈動
祈年殿
本以為霧霾天很難出好片,好在運氣並沒有太差
天空飄起的雪花,對於畫面也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點綴
祈年殿
祈年殿的外圈都圍起了欄杆,遊客到了也只能站在欄杆外向內張望一番
祈年殿中間四根大柱通高192米,直徑為12米,在硃紅色底漆上以瀝粉貼金的方法繪有精緻的圖案。這四根大柱人們稱它為“龍井柱”,象徵著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層十二根大柱比龍井柱略細,名為金柱,象徵一年的十二個月;外層十二根柱子叫簷柱,象徵一天的十二個時辰。中外兩層柱子共二十四根,象徵二十四節氣。殿內一共二十八根柱子又象徵著天空二十八星宿。
不知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曾經在畫報明信片上看到祈年殿內部那美輪美奐的藻井
也因為角度與光線的關係怎麼都看不真切,更別提拍照了
祈年殿
天壇雖然面積大,但是遊覽面積卻不大
如果像我們一樣從東門進,那第一個參觀的點便是祈年殿
那天我們繞著祈年殿走了數不清多少圈,到處找人少的角度拍照
因為是圓形的建築,然後,就暈了@@
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
除去對稱構圖,來點不一樣的祈年殿吧~~
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
知道上面那張照片是怎麼來的?戴先森工作照在此~~
祈年殿
年初一,風雪中的祈年殿,真正應了那句瑞雪兆豐年
我想,這應該是個好兆頭吧
祈年殿
如果是燦爛的晴天,瓦藍的天空下祈年殿應該更美
但是,能拍到雪中的祈年殿的概率應該要比晴空下的祈年殿概率更低吧
祈年殿
祈年殿
建國後,許多曾經的皇家禁地成為了普通人買票就可以入內參觀的景點
曾經的神祕與莊嚴如今被各種攻略與照片全方位解讀
而那些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走的神道,如今五湖四海的遊客在上面信步徜徉
只能感嘆,江山不再由一人掌控,天地換了人間,我們才得以有這樣的機會
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旁的皇乾殿
院西南角有一小門,被稱之為古稀門
相傳乾隆四十六年,乾隆皇帝已是年屆七旬的老人,祭天禮儀的繁文縛節對他而言不能不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為了減少走路,在到皇乾殿行上香禮時改為在皇乾殿西牆外降輿。為此乾隆在諭旨中說:“朕自臨御以來,每遇郊祀大典,無不蠲潔躬承,四十六年如一日,仰荷昊蒼眷佑,壽趨古稀,仍當躬親行禮,而一切登降禮儀,步履究覺稍遜於前,若遣官恭代,非朕勤於躬親昭事之初心,而勉強將事復於精一凝承之意,轉有未盡, 因諭該部前往敬視祈谷壇宿齋宮詣壇瞻拜日降輿處。茲據奏請,擬由皇乾殿西牆門外降輿較為近便,應如所奏。此朕仰體上天眷愛,朕躬長申寅恪之意。將來真子孫纘緒凝庥,有壽登古稀者,亦可欽承朕志,於郊壇大祀,歲歲躬行,率由此典。”古稀門之名由此而得。
祈年殿
祈年殿
戴先森說,沒人的照片的是風景片,有人的照片就是人文片
所以怎麼拍都有道理是嘛?
祈年殿
2017最抒情的輕音樂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