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象棋起源
國際象棋以其特有的棋風、棋規、棋路,使得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國際象棋;下面是有國際象棋的起源,歡迎參閱。
國際象棋的起源
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歷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曾經有過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於中國、古印度、錫蘭***現斯里蘭卡***、波斯***在現伊朗及周邊***、阿拉伯半島地區等等。
以梵語“恰圖蘭加”命名的“四方棋”在 6世紀時由古印度傳入波斯,由於語音上的訛誤,古波斯人把“恰圖蘭加”讀為“恰特蘭格”***chatrang***。
不久,古波斯國被阿拉伯人征服,因阿拉伯語的字母中沒有這一詞的第一個字母,也沒有它的最後一個字母,於是“恰特蘭格” 就被阿拉伯人改稱為“沙特蘭茲” ***shatranj***,以後這種 “沙特蘭茲” 在中亞和阿拉伯地區廣泛流傳。
10世紀前後,阿拉伯國家已經出現了許多聞名一時的棋手。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中,就曾提及哈里發何魯納·拉施德的宮廷詩人裡有一位著名棋手。據史料記載,公元 819年,在巴格達還舉行過正式的比賽。
國際象棋大約在10世紀以後,經中亞和阿拉伯地區傳到歐洲各國。首先是義大利,然後是西班牙和法國。11世紀末,已經遍及歐洲各國。在當時的文獻中,將國際象棋列為騎士教育的 “七藝” 之一。“七藝”是騎術、游泳、射箭、擊劍、狩獵、賦詩和下棋。法國的英雄史詩《羅蘭之歌》中,也談及這一點。15、16世紀,國際象棋終於定型成今日的樣式和棋制。現存最早的國際象棋譜,出版於1497年。
國際象棋的著法有過許多次變革。早先,王的走法雖和現在一樣,但是可以被吃掉。關於王車易位的特權是從16世紀上半葉才開始有的,這是歐洲人的一項創造發明。皇后的名稱、 性別和威力曾經有過多次改變。在沙特拉茲時期,皇后這隻棋子表示“大臣”或“將軍”。後來法國人把皇后這一棋子的外形變了一下,成了現在這樣的女性形象。過去,皇后並不是最強的棋子,它只能斜走1格,與中國象棋的士非常類似。雙方的皇后只能在不同顏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皇后具有現在這樣強大的威力,大約是在15世紀中葉以後。
“象”只許斜進2格,類似今日中國象棋裡的象,但無“塞象眼” 的限制,如果中間格有棋子,“象”也可以越過。象的這種允許越子的走法在歐洲一直延續到15世紀。
兵在過去只能前進1格,即使是第1次走動也一樣,一直到16世紀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現在這樣。兵到達第 8格,過去只能升變為皇后,不能升變成別的棋子。只有車和馬的走法一直沒有改變。
至於國際象棋的棋盤,在13世紀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象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大約在東漢明帝時***公元 1世紀下半葉***,中國與印度開始有正式交往,隋唐時期,文化交流更加頻繁。中國象棋與國際象棋著法類似,淵源相近,在過去的發展歷史中互有影響。直到今天,這兩種象棋的車和馬走法相同***只是國際象棋的馬不受蹩腿的限制***,基本規則也類似。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國出土文物中有一幅北宋的飾有“琴棋書畫”圖案的織錦,其中的“棋”是一個8×8 格的黑白相間的棋盤,和現代國際象棋盤完全一樣。在河南開封出土的北宋銅質棋子,“士”的圖案為身穿戎裝的女子,和國際象棋裡的皇后性別一樣。
眾多專家學者在起源邏輯上有幾點似乎已經達到共識:
第一,國際象棋是人造物。本質上是模型。
第二,國際象棋是人類思想、意識的物化。本質上是模擬。
第三,現代國際象棋是古代棋不斷演變的結果。
第四,演變的影響來自各個方面***包括各種棋相互之間的影響***。
第五,演變的模式是漸變和突變。
第六,演變和連續性共存。
第七,起源的研究應從國際象棋結構三要素——棋盤、棋子、棋規——入手。
第八,對於國際象棋的起源、演變和定型來說,棋盤、棋子、棋規擔當不同的角色。
第九,棋盤、棋子、棋規這三者未必是同時出現的。
第十,沒有“最初的發明者”。對此可以這樣來解釋:在現實世界中,時間是不可逆的。因此,時間可以創造歷史,時間也可以消滅歷史。
從這種邏輯出發,我們永遠不可能找到真正的“最初的發明者”。只好無奈地滿足於“社會的產物,智慧的結晶。”這一說法。
看過國際象棋的起源的人還:
中國象棋邏輯問題之有招無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