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大戰的魅力
人機大戰總是那麼令人著迷,吸引大量眼球--很快又有一場了,下面小編給你介紹人機大戰:無盡魅力,歡迎閱讀。
Prasad是兼職作家,還是位“全職的國際象棋上癮者”,非常投入關注特級大師和大型賽事的情況
“在某些型別的局面裡,電腦看得如此之深以致它弈得象上帝。”
--加里·卡斯帕羅夫
去年二月,《真理報》一名記者問卡斯帕羅夫,與電腦進行新的一次對抗賽是否列入了他的計劃。他說:“我是很想再來一次,但是這種比賽組織起來有難度。需要全球的關注和一臺大的電腦--說起來很複雜,因為我不只是為了錢而比賽--我想有所轟動。”
很快,他即將得到一個大的轟動,他就要對陣X3D Fritz。是的,將會是盛事,廣泛的報道,涉及1000多家報紙和網站。
我們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專門回顧超一流特級大師和超級電腦之間的對抗盛事。這樣的資料,過去已經有過很多了,所以我們把目光集中於人們感興趣的精華方面,集中於過去的人機大戰如何發展到今天的X3D大戰。問題的重心是:為什麼這些人機大戰如此的魅力無盡?
1989:深思vs.卡斯帕羅夫
“我認為需要教會電腦一點東西--教它如何認負!”
-–加里·卡斯帕羅夫
故事從僅僅十四年前的***開始,雖然圖靈關於棋弈電腦的思想已提出約四十年了。這次,事情源自一位身在紐約的叫謝爾比·萊曼的電視業人,同時又是一位國際象棋促進者,還是1987年世界冠軍對抗賽的電視評論員。
我們都知道,***的卡斯帕羅夫是國際象棋毫無疑問的王者,對此幾乎沒有任何異議。
當時,一名來自臺灣的學生名叫許峰雄***Feng-Hsuing
Hsu***,正在卡內基·梅隆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選擇的論文課題就是製作一臺非常先進的棋弈電腦。他把程式以並行方式執行在彼此相連的處理器上,名字叫深思***Deep
Thought***,由此開始了一個慣例,即在程式前加個字首"deep"來表示它執行在並行處理器上【譯註:本站也提過,有些棋弈軟體名字前面加個deep的含義】。深思以及它的演算法是美國計算機學會***ACM***集中討論的主題。就棋弈電腦而言,深思是一個巨人。
謝爾比·萊曼想到了讓兩個巨人戰鬥一番,拼個火花四濺。他給加里出價一萬美元,加里答應了。
那是在菲捨爾大戰斯帕斯基又過了十七年之後,國際象棋的新聞才又得以重登上美國媒體的頭版。紐約正是合適地點。但我們不禁想問,在非國際象棋人群心目中,為什麼這場對抗賽也燃起了熱火?
深思是臺數碼怪物,執行在三臺SUN工作站上,每臺使用雙處理器,這些雙處理器相連在一起,於是它能夠並行運算分析。每個雙處理器的起始速度接近一秒鐘運算七十五萬個局面。與之相比,加里一秒鐘看三個局面。
媒體把賽事譽為捍衛人類尊嚴的比賽,國際象棋成為美國媒體的顯著採寫物件,連篇累牘地報道。
比賽採用兩局制,每局用時90分鐘。實際情況有點令人失望,電腦根本不是對手。首局加里走得從從容容,仍然取勝。次局則以戰術粉碎了深思。當然,電腦國際象棋還處於幼年時期,有很多失利的原因比如“易位錯誤”、很小容量的開局庫、以及其它轉換時的問題還有各相連處理器之間共享資訊的缺陷。
賽後的新聞釋出會上,加里以一句俏皮話總結比賽,那就是小標題下引用的那句。
幾年裡沒有策劃下一次比賽,但是人機大戰是正正式式揭開了。
1994:英特爾國際象棋世界快棋挑戰賽
九十年代初期,棋弈軟體成為商業公司的發展專案。Fritz、Rebel和Genius開始亮相。於是人機大戰再度引發興趣是不可避免的了。
1994年上半年,英特爾組織了可能是史上最強的閃電戰大賽,有17名特級大師參加,平均等級分2625,比賽地點在德國慕尼黑,採用雙迴圈閃電棋賽。參賽的還有一臺執行Fritz3的電腦,電腦是裝備最新式英特爾奔騰90處理器的Olivetti,當時歐洲只有三臺這樣的電腦。Fritz對包括阿南德、蓋爾凡德、卡斯帕羅夫、克拉姆尼克和肖特均有勝績,令人驚訝,最後和卡斯帕羅夫並列第一。在複賽中,志在必得的卡斯帕羅夫以4:1大勝電腦。
1995:小卡兩次出戰電腦
1995年是卡斯帕羅夫繁忙的一年,除中間大勝阿南德奪PCA世界冠軍錦標頭銜外,他和電腦進行了兩次對抗。
第一次是在科隆對Genius,對此他視為報仇,因為上一年的1994年,英國Richard
Lang編寫的程式Genius,在倫敦舉行的英特爾職業國際象棋聯合會拉力賽中戰勝了小卡並把他淘汰出局。不過那是25分鐘的快棋賽。
這次加里向Genius復仇,1995年,採用雙局制。首局他執白,這是特級大師如何平緩而確保地擊敗電腦的精彩例項,他一步一步地攫取主動,最後Genius負;次局他執黑成功下和。所以對抗結果,卡斯帕羅夫終於報了仇。
第二次是在倫敦和Fritz4。加里首局執黑,在車兵殘局裡走得很精彩,戰勝了Fritz4;次局執白,他簡化成異色格象殘局,成功和棋,因此這次對抗加里亦勝。
1996:深藍vs.卡斯帕羅夫
“我能夠感受到來自棋桌對面一種新型的智慧。”
-–加里·卡斯帕羅夫
許峰雄並沒有閒著,他一直在完善他的棋弈程式,曾經叫芯測***ChipTest***,後來叫深思,到現在已經很成規模。他完成了博士學位後,和協作程式設計師莫雷·坎貝爾***Murray
Campbell***一道加入IBM。現在有一整個團隊全日制地為電腦國際象棋工作,並且為特別設計的晶片編寫程式。此時這個程式已經命名為深藍。
加里就要和這個程式在費城比賽六局,由ACM組織,紀念電腦誕生五十週年。獎金額大漲至40萬美元。
首局電腦勝,媒體一片譁然。但次局的後象兵殘局,加里走得精彩,激戰73回合最終成功征服這頭藍色怪獸扳平比分。
接下來兩局是和棋。後來加里宣佈說比賽半程後他必須改變策略以擊敗深藍。“我全力要做到的是避免給予電腦任何具體的可進行鍼對性計算的目標,”他說。這正是反電腦棋弈的精闢見解之一。他終於連勝最後兩局,滿意地為這次對抗劃上句號並得到獎金。
賽後的新聞釋出會上,他有點“修正”自己的意見。“因此,儘管我的確看到了一些智慧的標記,但是那是一種怪異的型別,頑固卻低效的型別,讓我覺得自己還有若干年好過。”可惜,僅僅過一年預言就破滅了。
1996: Fritz vs.卡爾波夫
似乎人人都關注卡斯帕羅夫對深藍之時,另一位大人物出戰電腦的比賽相對不受注意。真正的電腦國際象棋愛好者應該記得AEGON
1996,在荷蘭海牙,50個強程式配對50位強大師。
值得注意的是卡爾波夫和Fritz之間的兩局。首局,卡爾波夫執白,又是那個老謀深算的卡爾波夫,他誘引Fritz一點點放棄主動,這裡一點那裡一點的。然後簡化局面進入殘局,輕鬆戰而勝之。次局他後手戰和,勝了那個對抗。
1997深藍vs卡斯帕羅夫:回敬賽
“我們所看到的,是世界最強棋手對戰卡斯帕羅夫。”
-–IBM的CEO郭士納在回答這次比賽為什麼如此受關注時說
這次比賽,是唯一一次超一流特級大師負於超級電腦。
關於這次比賽的評論和回顧已經很多很多了……我們沒必要重複。我們看看其它,IM Malcolm
Pein可能偶然道出了卡斯帕羅夫一方的關鍵失誤之處,他在評論2002年克拉姆尼克和Fritz之戰時說:“當然,這個比賽和深藍那次之間一個主要區別是,每局之間不準更換程式。”我不敢相信1997年時卡斯帕羅夫居然忽略了商定這點。
如果不談論當時的第二局,對1997年那次回敬賽的評論就不完整。加里向深藍捨棄兩兵,但電腦拒絕,而是為爭取更好局面而戰。它一直是每三分鐘走一步,而此處思考了15分鐘。關於此時是否有人在後面干預的疑惑是不會停息的。更糟糕的是,事實證明加里過早認負了,後來人們在電腦幫助下為加里找到了能夠謀和的變化。
簡而言之,是第二局讓加里深陷其中。倘若深藍展開一場巨集大的戰術打擊,加里能夠面對,他將會承受失敗,站起來回擊那頭藍色怪獸。可是,深藍選擇了預防性一著。看來在比賽剩下的對局裡加里就是無法應付,甚至在第六局搞錯了走棋順序而速敗。【譯註:全部六局的評述譯文均在這裡找】
深藍以3.5-2.5勝。令加里也令廣大棋迷沮喪的是,IBM完全排除了進行任何再賽的種種可能。
1998: Rebel vs阿南德0.5-1.5
“反特級大師弈法是擁有主動。時刻別忘記它,很重要的。”
-–Rebel程式設計師Ed Schroder.
人機大戰自然發展過程中,我們看到對局理論真實面目。特級大師面對電腦悟出了道理***把對局導向局面型而非戰術型,簡化它們***,電腦程式設計師則做著完全相反的工作。於是一種叫“反特級大師”的弈法出臺了,在編寫Rebel程式時達到頂點,為在1998年迎戰阿南德專門準備了幾個月。
Rebel是一個年年進步的商業棋弈程式。這次對抗要回答一個簡單問題:一個“常規”的棋弈程式能戰勝頂級特級大師嗎?
它遠不如深藍那每秒搜尋2億個節點***NPS***的能力,Rebel在常規電腦上每秒“只”能夠搜尋20萬個節點。之前一年,Rebel和當時世界第十二位的尤索波夫下了17局,多數是閃電戰,它以10.5
–6.5勝。
和阿南德這次,比賽構成是四局閃電戰、兩局快棋戰和兩局傳統時限***比賽慢棋***。在第一天的閃電戰和快棋戰裡,Rebel以4.5-1.5勝。接下來兩天是傳統時限對局,第一局和,第二局阿南德殘局勝,於是在傳統對局環節是阿南德勝,不過Rebel一方還是宣佈以5比3的比分戰勝當時的世界二號棋手。
2002: Rebel vs.範維利***Loek Van Wely***
“面對電腦時不能自己是什麼風格就走什麼風格,那簡直是自殺。”
-–範維利
四年過去了,荷蘭特級大師範維利***當時達到2714分***和Rebel進行四局對抗,這是阿南德對付的那個Rebel的升級版本。採用傳統時限。有意思的是沒有一局和棋,令人難忘的是Rebel勝第一和第三局,令人欽佩的是範維利該奮發時當奮發,在為了扳平而非勝不可情況下,他勝了。
Rebel一方尤其以第三局而驕傲,他們稱之為“完美一局”。第四局是一個良好例子,說明人類大師在複合子力殘局裡如何看得更遠,那局的末段,電腦在多處失去了“思路”因而喪失關鍵的時機。
2002: Fritz vs克拉姆尼克
“相信我,敗給電腦感覺之痛苦是敗給同行的兩倍。
-–克拉姆尼克在整個比賽開始前說
這是沒有卡斯帕羅夫的最盛大的人機大戰,克拉姆尼克是世界冠軍。這是很吸引人的。
ChessBase不想使這次在巴林的人機比賽象97年深藍vs.卡斯帕羅夫那樣陷入事後議論紛紛,他們本身就是搞國際象棋相關業務的,有長遠打算。Fritz一方明確表示要搞公平競賽,事情辦得很公開
--
電腦一方的目標當然是擊敗克拉姆尼克,但他們想純粹在棋上面勝,不想有棋外影響。他們做的很多甚至有點“委曲求全”了……程式的一份高階副本預先交給了克拉姆尼克的助手,Fritz一方被允許做的僅僅是調整***棋路的***權數,指導程式能依照他們選擇不同開局。一般意見認為Fritz這樣沒得下的。
前三局之後的確如此,Fritz只得半分,下完四局克拉姆尼克一局不失【一共八局】。此時,Fritz似乎猛醒了。
第五局克拉姆尼克敗北,他自己是這樣說的:“Fritz第五局走得非常好,比任何人類都好。看上去大家幾乎相等,但它就是能時刻保持壓力,它一直尋找非常精確的著法,不讓我鬆一口氣。我也走得很好了,也不應該出那個大錯,可是局面怎麼說都是不好看。我必須承認它真的走得很好。”【譯註:第五局是走到最後那步,克拉姆尼克一手大錯直接丟子致敗,葬送理論和局】
第六局是精彩的戰鬥。Fritz後手,但得到非常好的開局。局面很複雜,克拉姆尼克為第19步足足長考了四十二分鐘,然後決定赤膊上陣!棄馬把黑王扯出來到開放地帶欲取之。正如研究表明,他忽略了黑方唯一的一步守著
28…Bh4!!,而Fritz當然始終看到這步。精彩一局,但這一分屬於Fritz了。【譯註:這局棋可能以後都有人不斷提起成為一時名局,本站有兩篇關於它的譯文,請見:《巴林人機大戰第六局:真的輸嗎?》和《Fritz用莎士比亞戲劇嘲弄世界冠軍?》】
面對克拉姆尼克這樣一位有著很難戰勝的名聲之人,Fritz居然連勝兩局扳平比分!最後兩局成和,於是這次對抗雙方打成平手。
人機大戰開端時,人類大師有反電腦策略;然後程式設計師有反特級大師設定。人類大師悟出了道理,電腦程式進步更快。事情兜了圈,賽後的新聞釋出會上克拉姆尼克表白:“這是一場普通的戰鬥,我決定以常規方式下棋,而不是反電腦策略。”
2003: Hiarcs vs巴里耶夫
這一次人機大戰只好做配角,四戰四和。但這只是表面,注意巴里耶夫賽前沒有拿到任何一局Hiarcs的對局【譯註:那是個最新版本的Hiarcs】,而且只有一天休息備戰,之前他參加了共十三輪的維克安澤大賽取得季軍。巴力耶夫這樣和Hiarcs下成
2.0-2.0表現不錯的。
2003:卡斯帕羅夫vs Deep Junior
“我要考慮公眾因素、科學因素和心理因素,而電腦只需考慮棋的因素。”
-–加里談到Deep Junior時說
今年初,加里又有機會製造“大轟動”。他和Deep
Junior大戰六局,ESPN體育電視的轉播是重大事件,國際象棋在ESPN亮相了,哪個棋迷不夢想這個?
加里拿下第一局,Deep Junior在第三局追回一分。第四局和,到了第五局Deep Junior來了著
10...Bxh2!,加里自己後來稱這步棋“真是一步夢幻棄子,這種風格一般認為電腦是不可能走出來的”。他沒有料到這步棄子,一開始時甚至擔憂自己要被將殺。不過,他看見長將威脅,成功取得和局。
然後到了第六局,越來越多觀眾轉到ESPN觀看聆聽。過了25回合,對局變得火熱,評述者不斷給局面加溫,觀眾滿是期待。
然後,Deep Junior完成了28. f4
後,電腦一方提和。令許多人驚奇的是,加里接受了。很多棋迷對此失望……不過,我們要記得,對於我們觀棋者來說,殺氣騰騰是容易做到的--
我們沒有一寸肌膚暴露在戰場上,而加里則身在其中。
2003:卡斯帕羅夫vs X3D Fritz
幼兒圍棋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