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有哪些困惑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想了解更多的資訊嗎,和小編一起看看吧!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父母的困惑,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父母的困惑

  認為把道理講清,孩子就應理所當然地按道理去做

  這是我們家長最常犯的一個誤區。

  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對著孩子不停地講道理,認為只要把道理講清,孩子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按著道理去做。假如你跟一個五歲的孩子說:“長大了要當科學家,知道嗎?”孩子說:“知道!”可是孩子真的知道嗎?事實上,我們所說的大多數道理孩子是聽不懂的,孩子是通過行為來學習,通過感覺來體會道理的,根本不是按著道理去做事情的。孩子的天性是絕對按照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原則去做事,而不是通過理性思考再去行動。通常在孩子心中總是有這樣一種困惑:同樣一種行為怎麼有時會獲得表揚,有時卻是批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孩子心中是弄不明白的。

  我想起自己小的時候大約六歲那年的夏天,父親開著拖拉機回家取東西時把車停在院外,結果出門時正好有朋友從遠方來,寒暄著進屋。父親說:“誰去把車閉了?”這時我挺身說:“我去吧!”父親:“你能行嗎?”“能行,我看過你閉車。”說著就跑出去,爬到車上一掰油門兒,車熄火了。回來時父母一齊誇我:“兒子你真聰明,能關車了,好樣的!”父親的朋友也誇張地說:“小傢伙你怎麼這利害,都能關車了,太利害了!”我當時那個高興啊!那種自豪感別提了。可事情沒過一週,父親又開著車回來,還是把車停在了上次的地方,父親急急地剛進屋,我就跑出去。然後還是爬到車上把油門一掰,車又熄火了,等父親出來看:“誰把車關的?”“我呀!”父親怒了:“誰讓你關的,胡鬧!”我當時委屈極了,本來還等著他誇我呢,卻不想得到的是怒訴。當時我真的弄不懂了:“同樣一個行為,怎麼上次表揚我,而這次就會批評呢?到底為什麼呢?”後來看見父親吃力的搖了快半小時的時間才把車給打著火,我才覺得這事可能不對了,但我當時還是不能理解:同樣的行為,有時會讓父母高興、有時又會讓他們不高興。

  周國平曾說過這樣的話:“對於我們成人的世界,所有的理解都包含著誤解。”更何況我們的孩子,他們還不懂得成年人的做事規則,更無法完全理解成年人心中到底要表達的是什麼?孩子聽不懂太多的道理,孩子是通過行為來體驗,通過感覺來學習的,而不是按照理性來做事。

  認為一切物質條件都準備好了,孩子就應該好好學習

  我不知道我們成人世界是怎麼得出的這個道理。物質條件與孩子是否好好學習沒有因果聯絡。“生命之初”時,我們講過人的本性。促使一個人改變的根本原因,要麼逃避痛苦,要麼尋求快樂,這是根本原因。特別是對孩子來說,他的理性還不發達,完全是憑潛意識做事。那麼,促使孩子去學習的第一個因素是興趣,也就是學習本身能給他帶來樂趣;第二個因素是學習的結果使他快樂;第三個因素就是對父母的感恩。孩子學習的根本動力是引發一種情緒,這種情緒在生理上能找到快樂,從而引發一種興趣和對學習的一種慾望,在神經連結方面學習等於快樂!

  認為什麼事也不用孩子做,只要學習就行了

  這是一個很荒唐的做法。孩子是人不是機器,不能機械地設定程式只許這樣不許那樣,這樣會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天性。

  作為一個人,他的任務是通過興趣來了解這個世界,通過感受來探索宇宙、生命和人生,“孩子的天職是玩耍”。如果家長只一味地要求孩子學習,就殘酷地剝奪了孩子的這一天性。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意識到孩子是人,要用人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父母忽視的雙重原則

  一、打人

  先說那些常常要打人的孩子,讓父母很難做,孩子小,需要常常帶出去和別的小朋友有些社交和互動,但是一碰到違反他心意的,順手就打人,非常的自然。做父母的會非常的尷尬和懊惱,一則擔心孩子的性格趨向,二則非常的缺乏教養,讓大人臉上掛不住。

  一般這樣的事件,發生在男孩子身上會多些,眾所周知,在中國,養男孩子和養女孩子的方式一般不太一樣,養男孩子就比較粗略些,外加男孩子相對來說比較好動,調皮,所以管教的方式裡,捱打也多些。那什麼時候捱打,就是我要你這樣做,你卻偏要那樣做的時候。一開始,家長可能還比較客氣的說些道理,不聽,過度到吼,再不聽,動作就直接上來了,不打不成器啊。

  我們暫且可以把上述過程解讀成這樣的暗示:違揹我意願的時候沒照我的話說或者不聽我話,我就要打你了。

  接下來發生的,就是當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一旦對方做的方式是拒絕他或者違揹他的意願,他就要打人。在他看來,這個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事情,因為他遵循了家裡帶教的方式:違揹我意願的時候沒照我的話說或者不聽我話,我就要打你了。

  那這個時候家長會如何,顯然是第一時間喝止,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對的。可事實是,在家裡,家長卻是這個方式的第一或者是堅持貫徹者,這裡有一層隱喻,就是你打人就不對,而我們打你卻是對的,這完全相反的方式讓孩子會感到非常的矛盾,困惑甚至委屈,因為對幼年的孩子來說,單一原則常常是他們維繫安全感的一種方式,而這樣的雙重原則,顯然破壞了他的安全感。事實上,孩子確實是沒做錯什麼,只不過,家長在不同的場合裡,因為自己的角色或者立場不同,而改變了原則。

  而這些對孩子來說,輕則影響情緒,容易把孩子引入焦慮,暴躁和對抗,嚴重的,做什麼都是自我原則,辨別是非能力很差,從而影響未來的人格構建。

  二、搶玩具

  同樣的非常頻繁出現的還有搶玩具,但是這裡會有兩種狀態,先說第一種,孩子的玩具,通常你可以替他決定他什麼時候可以玩,什麼時候不可以玩,於是在孩子的概念裡,他也會覺得,別人的東西,他也可以替別人決定對方是否可以玩。所以當兩個孩子玩的時候,他就很自然的可以搶別人的東西,但是這個時候,你告訴他,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搶,但是在家裡的時候,家長卻可以任意處置他的東西,在此,家長對自己就實行了雙重原則。

  下面是第二種,出去玩的時候,當遇到小朋友想要他的玩具,而他不給,你會告訴他,玩具要跟人分享。而當他去拿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時候,你又會告訴他,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也就是說,他不想給的,要給,他想要的,人家如果不給,他就不能要。在不經意中,我們對孩子又一次實行了雙重原則。

  類似事件有個插曲,我的一個同學告訴我,她現在就非常後悔,她也總是要求她的孩子什麼都跟人分享,但是事實上,別的孩子不會什麼也都會跟她的孩子分享,孩子自然覺得非常委屈,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好像她總要在乎別人的感覺,而別人卻可以不用在乎她,這對孩子幼年自尊心的樹立危害很大,容易找不到自我而引起自卑。

  在這裡,用了非常日常的方式來展示,也用特別簡單的說辭來解讀這些雙重原則,是希望讓家長清晰的看見,在帶教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特別的去尊重孩子的意願和選擇,也在很多的時候,為了讓自己覺得舒服,就多原則的去對待自己的孩子,是非常不應該的。

  三、物權概念

  其實多半家長,在自己獨自面對孩子的時候,原則還是比較統一的,但是在有別人的時候,原則就搖擺了,所以在這裡,希望家長能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物權概念,所謂物權,就是讓孩子明確,我的東西,我的選擇,我的權利,我要承擔的責任。

  簡單到事情,就是你的東西,你可以自己決定,可以給人,也可以不給,這是你的權利,同樣的,別人的東西,對方可以給你,也可以不給,這是他的權利,在這裡就有一個需要承擔的責任,就是當你擁有給和不給的權利時,同樣要承擔對方給或者不給的結果,上述原則是完全統一的,這樣孩子就能接受。

  同樣的,別人可以和你玩,也可以不和你玩,你可以跟別人玩,也可以選擇不和別人玩,沒有必要什麼都要分享,也沒有必要什麼人都要友好對待,不樂意可以允許,不喜歡也可以存在,這個完全由你的自己的感覺來決定,相反別人也同樣擁有這樣的權利,大家都平等的享有和承擔,讓孩子明白這個是最正常的事,在遭到拒絕時候,也不需要覺得沮喪難過。

  當孩子在生活裡樹立了這樣的物權概念,那麼上述打人,搶玩具之類的事情,就不太容易發生了,因為他明白對方可以拒絕,這個是再正常不過的常識。除此之外,樹立了物權概念的孩子,在很多時候看上去會比較有主見,因為對東西,選擇,權利這些感受,比別的孩子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和感知,而且看上去,情緒會相對穩定,外界對他造成的影響相對較小。

  除了上述之外,其實生活當中還有很多別的雙重原則,比如現實當中有很多孩子是家裡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教,那麼如果父母和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教的完全不同,對孩子來說一樣是雙重原則。

  又或者,你也會常聽到這樣的擔憂,家長會說我的孩子別的都挺好的,就是希望他能更安靜些,別那麼張揚,要不就是我的孩子太乖巧了,能再主動些,OPEN些就好了。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待總是可以理解,只是在實施的過程中,你也需要清晰,當你在幼年的時候如果把孩子往主動,自由,外向,積極得方向引導,那麼孩子自然就好動些,如果你是往聽話乖巧的方向培養,自然孩子也就少些外向了,這些是你在當初都應該想好,有些性格一旦形成,就是一對一打包來的,無法按你的意志來修正,不然,家長同樣是犯雙重原則的錯,會讓孩子不知所措。

  父母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項

  陪伴:父母再忙也要想法陪孩子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飯,在一起說話,交流和學習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西方心理學有個很有意思的研究發現,孩子的詞彙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和在餐桌上交流的詞彙直接相關。

  父母在談論政治,孩子可能今後會對政治感興趣;父母在抱怨,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緒。很多父母以為跟孩子多說話沒有什麼意義,實際上父母說的東西,即使孩子今天不懂,也會成為他大腦裡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會決定整個家庭是否擁有共同的命運。新教育改革提出一個主張: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基調就是陪伴。

  一個父親是當地很著名的企業家,很忙,不是請人家吃飯,就是人家請他吃飯,跟自己的女兒沒有很多接觸。孩子上了小學後,因為參加新教育實驗,新教育實驗的老師會定期給孩子父母親寫信,每週一封信。其中一項就是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不僅是母親讀,父親也要讀。

  這個父親5年裡和孩子一起讀了184本書。他說一開始沒感覺,讀了一個月之後,發現閱讀比喝酒有意思得多,就開始主動拒絕應酬,跟孩子一起讀書。他說:“這5年裡,孩子上了小學,我上了大學。”後來他跟孩子在一起無話不談,而媒介就是書。

  父母再忙也應該想辦法陪孩子,哪怕時間很緊張,哪怕做做樣子。回到家,很多父母打遊戲,看電視,這很正常,但是要想讓孩子走得更好一些,就必須剋制自己的行為。

  閱讀的種子是在家庭裡播下的。《朗讀手冊》引用了一首詩:“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是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閱讀是讓孩子有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培養是從家庭開始的。

  童年的祕密我們遠遠沒有發現,童書的價值我們遠遠沒有認識。童書把人類最美好的東西,都悄悄地藏在一個個人物、動物的命運裡,藉此構建起孩子的價值觀。最初的閱讀是親子共讀,是父母讀給孩子聽,因為孩子不認字,閱讀更多的是從圖畫入手。兒童最初是通過圖畫認識這個世界的。童書不僅有價值薰陶的作用,還有治癒的作用,孩子要解決什麼問題,都有相應的圖書,之後比說一萬句教訓的話都有用。

  最重要的是,兒童時期一旦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今後會主動找書讀書。

  閱讀是有胃口的,一開始讓孩子吃肯德基、麥當勞,慢慢的,其他東西就不愛吃了,他只對肯德基、麥當勞感興趣,他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其他好東西。讀書也是這樣,讀了一些糟糕的書,對其他的好書就沒有鑑賞力了。

  習慣:教育是否成功在於有沒有好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體育不是看跳多高,跑多快,打球多好,是要看有沒有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如果體育成績優秀,但大吃大喝不鍛鍊,身體也很糟糕,這不叫體育成功。教育就是要養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不斷地自主學習,不斷為自己充電的習慣,而不是讀書時拿100分,到了社會上連書都不看。

  新教育改革有一個行動叫每月一事,每個月讓孩子做一件事,培養好習慣。比如,這個月學會吃飯。吃飯裡面有很多習慣要培養,不僅僅是禮儀還有很多和習慣相關的東西。比如學會走路,走路也有習慣,當然在習慣的背後還有很多準則性的東西,我們說不闖紅燈,意味著要遵守規則,遵守規則就是一個習慣。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好習慣養成需要連續21天不斷的訓練,家庭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教育孩子的難點是什麼有哪些

2.教育孩子父母存在哪些方面的問題

3.教育孩子方面的感悟有哪些

4.父母以身作則教育孩子的例子

5.教育孩子父母出現分歧怎麼辦

6.父母教育孩子需要哪些問題

教育孩子過程中有哪些體會
幼兒教育名人名言_關於幼兒教育名人名言
相關知識
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有哪些困惑
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教育孩子過程中有哪些體會
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有哪些
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理念有哪些
父親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有哪些
父親教育孩子的錯誤方法有哪些
父親教育孩子的方法經驗有哪些
父親教育孩子的方法技巧有哪些
父母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