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5年02月01日

  中秋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其本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2016年的中秋節要到了,你的中秋節手抄報做好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的圖片參考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參考圖***1***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參考圖***2***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參考圖***3***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參考圖***4***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參考圖***5***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參考圖***6***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的資料參考

  一、中秋節的習俗

  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熱鬧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後,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於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後,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託夢,說是隻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不管這傳說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國是龍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節舞火龍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值得珍視的。如今大坑區的舞火龍活動規模頗大,除總教練、教練、總指揮及指揮外,安全組等等。輪番舞龍者達三萬多人。

  少數民族的祭月拜月習俗

  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這祭月、拜月的風習。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風俗。傣族傳說,月亮是天皇第三個兒子巖尖變的。巖尖是個英勇剛強的青年,他曾率領傣族人民打敗過敵人,贏得了傣族鄉親的愛戴。後來,他不幸死後,變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給傣族人民帶來光明。每逢中秋節這天,小夥子一清早就帶上火藥槍上山打火雀、野雞,獵取節日野味。姑娘、媳婦們忙著到湖邊、池塘裡抓魚。他們都忙著準備節日的晚餐。老阿媽則忙著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隻桌角上各放一個糯米圓餅,每個餅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從山林上空一升起來,就點燃冷香,全家大小開始“拜月”.然後,對空鳴放火藥槍,以示對英雄巖尖的敬意。最後,全家老小歡樂地圍坐在小方桌旁,品嚐食物,談笑賞月,盡興方散。

  鄂倫春人祭月時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擺上祭品,然後跪在盆前,向月扣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將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後,人們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稱“打月亮”;廣西西部壯族的“祭月請神”活動更典型,每年夏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們在村頭村尾露天處,設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爐,桌子右邊樹一高約一尺的樹枝或竹枝,象徵社樹,亦作月神下凡與上天的梯子,這裡儲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請月神下凡,由一名或兩名婦女作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對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迴天四個階段。

  二、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中秋節的由來手抄報內容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圖片欣賞
相關知識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資料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圖片和資料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圖案資料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圖片欣賞
兒童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圖片
中秋節的起源手抄報資料
關於中秋節的英語手抄報資料
中秋節的彩鉛手抄報大全
中秋節的傳說手抄報圖片資料素材
中秋節的來歷手抄報英文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