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由來手抄報內容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如今的中秋節在中華兒女的心中早已不單單是一個節日的象徵,經過歷史的沉澱,它凝結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全球華人共享的傳統大節,因此中秋節在當今已成為創造與傳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做中秋節手抄報也是傳承民族精神的一種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中秋節的由來手抄報的圖片參考

  中秋節的由來手抄報參考圖***1***

  中秋節的由來手抄報參考圖***2***

  中秋節的由來手抄報參考圖***3***

  中秋節的由來手抄報參考圖***4***

  中秋節的由來手抄報參考圖***5***

  中秋節的由來手抄報參考圖***6***

  中秋節的由來手抄報的資料參考

  一、中秋節的由來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二、關於中秋節的對聯

  庾亮登樓,平分秋色;

  袁巨集泛渚,遍洗寰瀛。

  袞冕羽衣,上方奏曲;

  瓊樓玉宇,高處生寒。

  銀漢流光,水天一色;

  金商應律,風月雙清。

  瓊宇高寒,捧出一輪月影;

  冰壺朗澈,平分五夜天香。

  共賞圓月,不忘骨肉父老;

  喜迎中秋,懷念臺灣同胞。

  仙偶幸逢,明月妝成銀世界;

  靈胥未泯,濤聲逐白馬齊來。

  輝映終宵,明月妝成銀世界;

  香波滿鬥,瑞煙籠罩碧琉璃。

  佳節倍思親,盼望和談成一統;

  明月爭送輝,實現合作共昇平。

  三、中秋節的古詩詞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中秋節精美手抄報精緻圖片及資料素材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資料
相關知識
中秋節的由來手抄報內容
中秋節的英語手抄報內容
中秋節的彩鉛手抄報大全
中秋節的傳說手抄報圖片資料素材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圖片和資料
教師節的由來手抄報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圖案資料
中秋節的起源手抄報資料
關於中秋節的英語手抄報簡單
中秋節的習俗手抄報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