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傳草字書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五柳先生傳》實為陶淵明自傳。文章突出了作者不隨世俗,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人格的嚮往與堅持,使得文章顯得與眾不同,讀來生動活潑,很好地表達了陶淵明平淡自然的境界。當這拼單自然的文章遇到草書,二者優惠碰撞出什麼火花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五柳先生傳全文簡介

  作者:

  陶淵明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約427年***,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他生活的宋代末年社會黑暗,風氣汙濁,許多人不擇手段,追名逐利,社會上充斥著虛偽與欺詐。他從二十九歲時開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因對統治階級不滿,不願與黑暗現實同流合汙,辭去官職,躬耕僻野,過著簡樸的生活。後陸續做過鎮軍、參軍、建威參軍等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作品原文: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賞析:

  陶淵明歷來都被稱為“田園詩人”,因為他的很多傑出詩篇都是歸隱田園以後所作。他讚美勞動的生活與大自然的優美嫻靜,幻想出現沒有貧困與壓榨的理想社會。語言樸素,自然優美,一反六朝時代追求華麗堆砌的文風,無論在思想性藝術性上都對後代文學有很大影響。他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五柳先生傳》是他託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傳。蕭統在《陶淵明傳》中說:“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淵明的自畫像。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文章開頭第一句,即把這位先生排除在名門望族之外,不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貫,“亦不詳其姓字”,他是一位隱姓埋名的人。晉代是很講究門第的,而他竟與這種風氣背道而馳,這就暗示他是一位隱士。“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就這樣隨便地取了一個字號。他不僅隱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視姓字,用莊子的話說,“名者,實之賓也”,本就無關緊要。但為什麼看中五柳樹呢?也許他宅邊並無桃李,只有這麼幾棵柳樹,這與後面所寫“環堵蕭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簡陋,生活貧窮,這五柳樹帶一點清靜、淡雅、簡樸的色彩。以五柳為號也就顯示了他的性格。

  對他的名字作了介紹之後,接著寫他的生活、性格。“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這是他最突出的地方。閒靜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現,不慕榮利,才是他的真實面貌。因為不追求榮利,他就無須奔忙,不用煩躁,自然也就閒,也就靜,用不著喋喋不休。但這種閒靜少言,並不等於他沒有志趣。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讀書,一是飲酒,一是寫文章,可見他的志趣是高雅的。他雖然隱姓埋名,但與道家說的“形同槁木,心如死灰”並不一樣。不過,他“好讀書,不求甚解”,為什麼不求甚解?這就與他的“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並不想“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有什麼“會意”呢?沒寫。我們從陶淵明所寫的《讀山海經》《詠荊軻》等詩作中可以想見。他從書中得到哲理,得到啟示,對當時的混亂、醜惡的現實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對人生有了更透徹的瞭解。但只能“會意”,不能言傳,因而“閒靜少言”,只是不說,不是不知。這使我們隱隱地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識的人,也隱隱地感到那個社會對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二個志趣——飲酒。五柳先生“閒靜少言”,但讀書時“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說明他內心並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瀾的。內心的波瀾沒有表現出來,卻找到了一個使波瀾平靜的方法,這就是嗜酒。“嗜”字說明不是一般的小飲,而是“期在必醉”。儘管“家貧”,也沒有改變這一嗜好,就因為在醉鄉中可以使心靈的波瀾得到平靜。這是他在那種環境裡使自己得到解脫的一種方法。

  第三個志趣——著文章。他著文章的目的是“自娛”,不是要給別人看,更不是要獻給統治者,去求官得祿。這一點也說明了他內心的確有“會意”,有話要說的,只是不願對別人說,寫文章給自己看。“閒靜少言”而又“常著文章自娛”,就是這種心情的反映。

  對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敘述以後,文章結尾也仿史家筆法,加個讚語。這個讚語的實質就是黔婁之妻的兩句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兩句話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點。作者正是通過五柳先生“頗示己志”,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章最後有兩句設問的話:“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表明作者也很欣賞道家所鼓吹的無為而治的古代社會,但全文主要精神仍然是儒家的“獨善其身”。全文不足二百字,語言洗練,於平淡之中表現深刻的內容,這就是陶淵明詩文的一大特色。

草書書法培訓
憶江南白居易草書
相關知識
五柳先生傳草字書法
五柳先生傳草書書法
五柳先生傳教學反思
五柳先生傳反思範文
五柳先生傳原文及翻譯
五柳先生傳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五柳先生傳反思總結
初中語文五柳先生傳同步習題及答案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的翻譯及賞析
五柳先生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