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抉擇曝光方式解讀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01日

  明明是用同機種的相機,為什麼專業攝影師總是能拍出白皙水嫩的膚質,又或者漫天絢麗動人的彩霞。下面是網小編整合的內容,希望你的攝影技術更上一層樓。

  除了後製修圖外,其實在拍攝的時候就是因為精準掌握曝光的拍攝技巧,而成就一張張動人的照片。現在就讓我們重新瞭解,所謂的正確測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從頭學測光原理與模式

  相機測光表的運作方式,是預設主題的反射率為18%,測量被攝主題反射光源後,反射光透過鏡頭以後的亮度***即TTL 的運作方式***,而各種自動模式就是根據測光後的結果,決定一組符合測光結果的光圈或者快門數值,進而拍攝一張曝光正確的照片。但凡事總有例外,並不是所有物體的反射率都是18%,例如白紙反射率可能為80%以上;而深色或者黑色的物體,反射率可能只有5%或者以下,這也就是為何曝光會有偏移的問題所在。至於測光模式更是許多初學者最頭痛的問題所在,常聽到有人說“拍起來太暗了,用點測光拍就對了”,又或者“平均測光常會測不準”之類的話,事實上確實沒有真正瞭解測光模式意義的說法。相機的測光模式,其實只是設定不同測光範圍,或是選擇測光區域進行加權的模式。

  相機所建議的標準曝光,明顯曝光不足,經過+2/3eV 曝光補償拍攝後的下圖,方能恢復肉眼所見的視覺亮度,即正確曝光。

  我們常看到的測光模式,大致上可分為平均測光、中央重點、點測光三種。

  平均測光:是針對畫面中所有區域進行加權運算,由相機自行評斷亮、暗部,以及18% 反射率的中間調,最後平均算出現場亮度的模式,在一般亮度充足、反差不大的環境下,可說是最理想的測光模式,也是運用最廣泛的模式。

  中央重點測光:是以畫面中央區域為主做加權,再評估畫面周圍亮度,來略微增減測光結果,此模式可說是簡化版的平均測光模式,也是比較早期的自動測光模式,由於一般人拍攝時,大多把主題放在畫面中央,所以能獲得還算準確的測光結果,缺點則是攝影玩家構圖時若不是把主題放在中央,且中央是極暗或極亮的區域,就會產生測光不準確的結果。

  點測光:***通常位於中央大約畫面3%區域,若有與對焦點連動的功能,則對焦點在哪,測光點就在同一點***。是以畫面中央的及小區域作為測光點,且並不會因為其他位置的明暗而受影響,早期因為測光區域無法縮太小,所以也稱為區域測光***位於中央大約畫面10%區域***,也就是說當我們想要以畫面其中一個小區塊為主,並且作為測光重點,就可以運用點測光來確認結果,測試時同樣要注意區塊的反射率是否為18%左右,測試後也要按下AEL或用M手動模式鎖定曝光值,否則移動相機構圖時,點測光的結果可能就會有所變動。

  重新瞭解各種測光模式後,我們可以知道,若畫面中全為18% 反射率的物體,且亮度均勻,理論上用哪一種模式的測光結果都一樣,也就無所謂哪一種測光模式才對的問題。

  更先進的測光系統

  有鑑於傳統TTL測光系統容易因為反射率產生誤判,相機廠商也進一步開發新一代測光模組,例如Canon的iFCL測光系統與Nikon的全區域3D距陣測光系統,就是強調相機測光會依據不同色彩、場景遠近、環境亮度做判斷,例如相機遇上較為敏感的紅色,會自動判斷應該稍加測量的EV值,而藍色等反射率較低的色彩,判斷上也會稍微增加結果的EV值,這樣能獲得更正確的測光結果。

  :還沒拍就預想測光與曝光結果

  依賴自動測光已久的我們,拍多了總會有種測不準的錯覺,照片的曝光結果總是跳來跳去,有時候過曝有時候又不足。其實會有這樣的結果,大多是因為畫面中有大量暗部***黑色/深色***或亮部***白色/淺色***,加上我們常會進行對焦後重新構圖的動作,讓拍攝主體落於畫面周圍所導致的結果。雖然絕大多數都可以運用影像後期方式來處理,但或多或少會減損一些畫質,也會浪費調整的時間。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拍攝前就決定好我們想要拍攝的結果,選定好對應的測光模式以及曝光補償值,這樣我們就能在同一個環境中,維持一定的曝光水平,等到後期處理時,甚至只需要調整一張在全部同步處理即可,大幅省下一張張調圖修圖的時間。例如清晨日出時,若太陽剛才離開地平面,高度反差容易讓畫面呈現曝光不足的狀態,影像看來反而像是日落時分的感覺,我們可以採用平均測光,並且事先加些曝光拍攝,雖然畫面中的太陽處會過度曝光,但整體影像亮度較高,會比較符合日出的映象。雖然也可以採用點測光,選定畫面中的中間調***預想中的18度灰***測光,再用M模式固定,但日出時的亮度變化極快,可能前後幾秒鐘,亮度就差幾格EV的問題,相對比較吃力些。

  在黃昏場景中則相反,由於黃昏接近黑夜,若直接運用平均測光,會因為畫面看起來太亮而失去時近黃昏的感受,且美麗的晚霞也會因為亮度較高而減損層次與降低彩色度。這時候若沒有太陽直射的干擾,只要天空所佔的畫面較高,測光會以雲彩作為重點,而我們也可以再拍攝前稍微降低eV值,就能有更理想的照片成品。

  至於在晴天或固定的室內環境中,若有陰影等反差區域,建議試著採用點對焦先測光,先選定畫面中的中間調區塊,例如明亮處的臉部、面板、鮮綠色葉子等,確認光圈快門後,利用M全手動模式固定光圈快門***曝光值***,若想要變動景深,則利用曝光互換率來調整光圈並連動快門。尤其面對走廊、棚子,甚至餐廳婚宴的場合,因為光源相對穩定,但容易因為反差或服裝色彩擾亂測光系統,這時候只要確認過一次曝光狀況是我們所需要的結果,那麼就能固定一整批影像的拍攝亮度結果。

  上圖是利用軟體模擬正常曝光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太陽附近的細節,雖然比調整曝光補償後的結果還要多一些,但整體影像感不像是清晨時分。而暖色調的成果圖,則是在未動曝光狀態下,調整色溫與色調後的結果。

  :精確檢視曝光結果

  建立完整測光觀念後,想要拍出曝光正確的照片相信是輕鬆容易的事情,但想要追求更精準的曝光結果,就要學會看懂“曝光曲線圖”。而不管是哪一個廠牌,都將曝光分為5個區塊,右側為高光區域,左側為低光區域,中央則為18%灰標準曝光時理想所在的區塊。

  曝光曲線圖其實是直方圖,標示了影像中亮暗部的“量”,也就是畫面中的亮/暗部所佔的區域大小,可評估該亮度是落在曲線圖的哪些地方。通常我們會建議亮部不要落在最右邊的邊線,暗部不要集中在最左邊的邊線,這樣才不至於沒有細節而縮減修圖空間。若想要更確認曝光水平,就要能在腦海裡依據畫面試想出中間調與亮暗部的曲線分佈來對照。若是以明亮調為主的照片,理論上右邊區塊會較多;暗調為主的照片則曲塊會較集中在左側;對比強大的影像則在曝光曲線圖的左右,各有突起的高峰;至於光源均勻的環境下,通常會呈現鍾型曲線。

  室外太陽下拍攝時,若只是利用螢幕觀看拍攝結果,會因為強光干擾而誤判曝光結果,但學會利用曝光曲線圖來判斷,就能準確判定曝光是否準確。圖中可見女演員陽光處的白色服飾已經落在右側邊緣,而黑色大衣落於左側稍亮的位置,由於這張照片希望陰影處人的表情能強調出來,所以+2/3eV 後整體影像符合稍增曝光的需求,而達到我們預想的正確曝光。

  拍攝滿天晚霞時,若採用平均測光,總會覺得色彩不夠鮮豔,其實很多時候只要將曝光補償稍減,就能獲得良好的改善。

  :為了呈現影像情緒所做的曝光變動

  瞭解標準曝光後,我們會逐漸發現,標準曝光雖然是一種安全作法,但過於中規中矩,反而讓影像少了些許情緒與溫度。以筆者的喜好與經驗,想要表現開心、愉悅、熱情、乾淨等正面情緒時,稍加些曝光會讓觀賞者能更清楚的感受氣氛,相反的孤獨、無奈等負面情緒,可以稍降曝光來暗示。

  不僅只是平面影像會做這樣的處理,動態電影也會運用同樣的手法。例如電影127小時中,當男主角艾倫?洛斯頓終於脫離深邃巖縫時,導演以一鏡到底的方式跟隨,光圈快門不動的狀態下,岩石陰影與空曠處的極大亮度反差,讓畫面呈現極度過曝的狀態,卻能從中感受到艾倫強硬生命力與歡愉心情。

  為了強調青春活力的神情,以臉部作為曝光基準,由於臉部屬於畫面中逆光暗處,所以當它作為測光基準時,周圍便會過度曝光,來導致色彩變淡,所以成品在不動曝光的情況下,有刻意加強色彩飽和度,來配合活潑的影像調性。

  :後製考慮的曝光選擇

  雖然一次拍攝就把曝光搞定,能讓後製處理時輕鬆不少,但不可否認在極端環境下,我們還是需要為了後製空間做些曝光上的調整,尤其在數字時代中,超過+2eV的影像,想要保留畫面細節還是相當困難的,這也表示在正確曝光的當下,白色衣服或是白牆等物,想要拍出表面質感有其困難性,這時若能刻意降低些許正確曝光值,並利用後製方式做進一步調整,可能會獲得明顯改善。

  結論

  一路看下來,我們會發現原來對作品來說的正確曝光,其實與標準曝光並無法畫上等號,但學會掌握標準曝光,卻能幫助我們更加快速與精準的確認與達成作品的正確曝光。也許,下次拍照前,可以多加考慮曝光問題,讓影像質量與意像能有大幅度的提升。

  大量的白色物體最容易造成測光表誤判,且正確曝光也無法確認亮部細節的保留狀況,所以僅稍增曝光補償來接近標準曝光,而未直接增加至正確曝光,等後製處理時再慢慢調整為目標亮度。

  以上是網小編整合的全部內容,希望各位攝影師會喜歡。

如何抓拍動物神韻
超望遠鏡頭人像攝影技巧分享
相關知識
精準抉擇曝光方式解讀
照相機的自動曝光方式
國外年終獎發放方式解讀
四種思維方式解讀關於人的思維***2***
教你如何選擇相機的曝光模式
拍攝月亮達到準確的曝光的方法
路由器怎麼選擇上網方式
如何選擇理財方式
鄉鎮精準扶貧實施方案
精準醫療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