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護理心理學相關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5日

  護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護理心理學研究,既遵循心理學研究的規律,又兼有醫學研究的特徵;既與所有學科研究具有相同原則,又獨具自身學科研究的專門特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護理心理學相關論文,供大家參考。

  護理心理學相關論文範文一:護理心理學的應用

  【關鍵詞】 護理;心理學

  護理心理學是將心理學知識、原理、方法應用於現代護理領域,解決護理實際問題的一門學科。它可以起到藥物難以起到的作用。護理心理學的研究物件包括護士與病人兩方面,它既要研究護理情境下“病人”的心理活動,又要研究“護士”的心理活動,二者均不可缺。患病後,由於生理功能紊亂,病人大都存在情緒不穩定,多疑多慮,對自身行為控制能力降低等情況。因此,病人容易出現消極反應,心理護理的目的就是要通過美好的語言溝通,友善的態度,優美的環境,使病人緊張的心情得到鬆弛,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所以,護士要了解病人的心理,並依據病人的心理活動規律採取恰當地醫療和護理措施,在護理過程中採取疏洩、勸導、解釋,因人而異,勢力利導,進行心理護理。護士首先要十分注意自身素質修養,通過語言、表情、態度、行為來影響病人的感受和情緒,使之感到溫暖,增加對醫護人員的信心,減少顧慮,振奮精神,從而在治療過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這就是良好的醫德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價值,也是對一個護理人員的嚴格要求。

  1在對病人做好心理護理的過程中必須做到的幾點

  1.1盡職盡責,態度和藹做事認真負責,做到體態語言優美,面部表情平和易親近,發自內心的為病人做實事,儘可能做到既滿足了病人的心理需要,又考慮到技術操作的要求。

  1.2熱心、積極、主動的搞好醫、護、患三者關係

  1.2.1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除了給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療外,還要儘可能讓病人感受到人性化的服務。如:天冷時給病人加條毛毯,弄個熱水袋,對病人多句問候,多點關心,讓病人感覺多點溫暖。

  1.2.2多瞭解病人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充當的社會角色各不相同,社會背景、經濟狀況都存在差異,軀體方面的任何疾病等各種原因,造成了各類病人的心理變化差異很大。所以,護理人員應儘量對病人的家庭環境、文化、生活習慣、病情、情緒狀況等有所瞭解,這樣就更能夠促進護理工作順利的開展。

  1.2.3做好協助醫生診治、協調好醫患關係在協調好醫患關係之前必須先處理好護患關係,病人只有在充分信任你以後,才能夠相信你所說的話、做的事,這樣才能準確無誤地採集到病人基本資料,更好的協助醫生,幫助病人。從而促進醫患、護患之間的關係。

  1.3做病人的知心人把病人當成自己的親人,建立濃厚的感情,理解同情病人,換位思考,想想假如現在是自己的親人來看病,自己怎麼做才能讓病人感覺最舒服、最滿意。

  1.4細心做每一件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醫院這個特殊的環境裡,有些情況是不可避免的,使我們無可奈何,無能為力。但是有些差錯,有些事故,則是由於醫護人員的疏忽大意而造成的,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數不勝數。這就必須靠醫護人員的高度自覺性和慎獨精神以及嚴謹的醫德來嚴格的要求自己,做到既不違反各項操作的規範,又最大限度地為病人利益著想[1]。

  2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護理人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盡我們最大的能力給予病人多點關心,護理人員的舉手之勞能在臨床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療效,俗話:“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理工作是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工作質量能直接關係到患者的療效。其次,它能減少醫患糾紛,在平時工作中確確實實做到細心周道,將心比心。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後,就能更容易地化解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矛盾與隔閡。再次,它可以減輕一些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有些護理工作如:給病人翻身等一些非職業化的操作,患者家屬完全可以替代,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後,家屬便會自願、主動地幫助護理人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樣就可以有效地節省護理人員工作的時間、精力和勞動強度。最後,良好的護患關係還能夠促進醫護工作的順利實施,是醫護工作正常進行的重要保證[2]。所以,瞭解病人心理活動,並依據病人的心理活動採取恰當的醫療和護理措施,才能使病人感到滿意。病人的良好心理狀態,可以促進良好的生理狀態;而良好的生理狀態,又可促進良好的心理狀態。造成身心之間的良性迴圈,促進疾病向健康的方向發展,從而達到大大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程金蓮,石貞仙.護理人員實施心理護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00,166:47-48.

  2劉曉紅.關於《護理心理學》課程設定及教材建設的分析與思考.山西護理雜誌,1998,1.

  護理心理學相關論文範文二:淺談如何將護理心理學運用到精神科護理當中

  【關鍵詞】 護理心理學;精神科

  護理心理學是醫學心理學的分支,是護理學與心理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門新興學科。護理心理學是研究護患心理活動規律即研究在護理過程中護患心理過程和個性的心理特徵相互影響及其規律,護理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探索患者的心理規律,根據不同年齡、性別、籍貫、民族、文化、職業和經歷不同的心理差異,來運用最佳的護理措施影響患者的心理活動,從而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

  隨著醫學發展,醫學模式簡單陳腐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社會的心理醫學模式方向轉化,人不僅是生物人,而且是社會中的人,人的心理因素、社會因素、生態因素、生活方式將影響人的健康,因而精神疾病就變成了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心理是腦的功能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人在健康正常的情況下,大腦能夠客觀地反映現實揭示事物的內在規律,以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適應社會環境,但是人在患病的情況下,不僅有軀體體徵,其認識能力,情緒狀態,個性心理特點等心理現象都會有所改變。因此精神科護士在護理模式由生物護理向生物心理護理大轉變中,在護理體制由功能制護理向責任制護理大改革中能適應需要,就必須學習護理學知識,由於精神專科的特殊性,要求醫護人員不但要掌握正常人的心理活動規律,還要掌握精神患者的心理活動規律,才能有效地進行心理治療和心理護理,因此要轉變精神科護理人員的觀念使她們在護理精神患者時看到的不僅是精神疾病而主要的是人想到的不只是理性生物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而更要思考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不僅要加強生理方面的技術操作,而且要善於觀察患者心理狀態微細變化,這樣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復。作為精神科護士應掌握不同情況下患者的心理活動高質量高水平的完成護理工作。

  1 住院精神患者的心理護理

  新入院患者心理反應最集中的問題是對醫院的一切都陌生,表現出恐懼、焦慮、猜疑以及不安全感等心理狀態,也有的患者由於受病態支配否認有病,不願住院故整日吵鬧,護士要針對病員的心理,應用適當的語言技巧去解決病員所面臨的這些問題,護士要主動熱情的接待患者向他們介紹病室環境,住院制度以及其他工作人員,並根據病情安排好合適的房間向患者介紹同室的病友以求互相幫助,護士應經常徵求患者需求,對患者提出的要求能辦到的一定要力求辦到,不能辦到的應向患者解釋清楚,求得諒解。使他們在院期間能得到醫院的溫暖而安心住院。

  2 病態行為的心理護理

  精神專科與其他綜合科不一樣,護理的患者都是推動理智受症狀支配的精神患者因此應根據患者的特點進行護理,對有衝動、攻擊、破壞行為的病員在他們情緒穩定時一方面給予諒解,同時要向患者宣傳住院制度,必要時向他們講解精神患者作案也要根據有無責任能力部分或完全責任能力以及賠償經濟損失。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強患者的自控能力,從而減少行為及攻擊破壞行為的發生,而對於拒食患者首先了解拒食的原因,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不同的心理護理,對有自殺企圖嚴重的患者,護士一定要做好心理護理工作。幫助患者樹立生活信心和勇氣,主動配合,並且做到能夠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使其緩解症狀。

  3 康復期的心理護理

  自知力恢復的患者大多數對病中發生的事件進行回憶此期往往有兩種極端的心理:一種是對未來充滿信心,而把未來不利因素等考慮甚少;另一種則把未來人生看得相當複雜,他們擔心病情反覆發作,怕回原單位後不能適應環境怕同事親友另眼看待,甚至覺得住精神病院以後難以見人,而出現消極悲觀情緒,產生自殺念頭,而護士應向患者指出任何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都會有曲折,教會他們有生活的信心,又有戰勝困難的心理準備。對於後者護士應向他們做好精神衛生保健預防知識宣傳,幫助他們找出容易誘發疾病的因素,提高他擔心病情再次復發的恐懼心理,教會他們怎樣去對待和處理好人際關係以及自我保護能力,並幫助制定好家庭休養計劃,在病員出院前通知單位有關人員送院,向他們介紹精神病的護理知識和出院的注意事項,使他們在出院後能夠保持正常人的心理水平,達到健康人的心理標準,而有利於社會有利於家庭。

  總之,對精神患者的護理要細心周到,常觀察患者的精神症狀,做好心理疏導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緩解他們由於幻覺、妄想、支配產生的症狀,並且根據不同的症狀,選擇合適的體育活動、音樂療法,加以心理治療和護理使患者的症狀得以很快恢復。掌握好患者的心理活動特點,在心理上給予支援,在臨床護理當中應想方設法對患者進行積極的暗示,應用綜合語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何明.最新精神疾病臨床護理技術操作規範與質量安全控制及工作標準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2 屠麗君,劉玉成.精神神經科系統化整體護理理論與實踐.南京: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1998.

關於中小學心理教育論文
淺談腫瘤心理護理論文
相關知識
淺談七年級數學相關論文
淺談農產品市場相關論文
淺談機械製造的相關論文
淺談家庭教育的相關論文
淺談美術教育的相關論文
淺談計算機應用相關論文
淺談護理心理學相關論文
淺談積極心理學相關論文
淺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相關論文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