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服刑家庭子女的心理髮展論文
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正在監獄服刑的未滿十八歲的公民,由於父母服刑,這些孩子在經濟、學習、心理、發展諸方面,都面臨著殘酷的現實。這一需要社會特別關心和救助的人群,卻遇到了社會大眾普遍的不瞭解、不接受、法律規範和保障制度的空白。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服刑家庭子女的心理髮展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服刑家庭子女的心理髮展全文如下:
【摘 要】由於父母一方或者雙方處於被監禁狀態,難以履行他們應盡的監護責任與撫養義務,未成年人賴以生存的載體——家庭出現殘缺甚至瓦解。本應生活在父母關愛下的未成年子女,失去了愛的沐浴,其原本的生存、教育狀態發生急劇變化。服刑家庭的孩子們面臨一系列殘酷的現狀,這對他們心理髮展會產生嚴重的影響。
【關鍵詞】服刑;子女;心理髮展
一、生態系統理論
布朗芬布倫納認為,自然環境對人的發展是一個主要影響源。發展的個體處在從直接環境到間接環境的幾個環境系統的中心或巢狀於其中。每一系統都與其他系統以及個體互動作用,影響著發展的許多重要方面。環境層次從裡到外分別是微系統、中間系統、外層系統、巨集系統、時間系統,其中微系統僅限於家庭,家庭中的人以及人們之間的關係都會對孩子產生直接的影響,而另外四個系統對孩子的影響也離不開家庭的因素。
家庭很像人類的身體,是由相關部分組成的整體結構,其中每部分都會影響其他部分並受到其他部分的影響,而且每一部分都有助於總體功能的發揮。相反,如果家庭中其中一部分出現了缺失,那麼對整個家庭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服刑家庭子女的心理髮展問題
一家庭經濟困難對心理髮展的影響
父母服刑,直接導致家裡的勞動力減少,特別是父親作為家裡主要經濟來源地情況下入獄,家庭經濟就會馬上陷入困境,子女的生活費用支出缺乏保障,居住的條件也明顯下降,這是服刑家庭最主要也是最普遍的現狀,甚至多數青少年出現輟學現象,還有些流浪街頭,以乞討為生。
首先,經濟上處於劣勢家庭的子女,尤其是在生命早期長期處於貧困狀態,更有可能表現出標準制下的發展結果:認知缺陷和較低的學業成就、焦慮和悲傷、較低的自尊和攻擊反社會行為。其次,經濟困難對父母的教養方式會也產生很大的影響。由於經濟困難,父母會變得悲傷,反過來又會導致家庭衝突,並導致他們把更少的精力投入到養育孩子的過程之中。第三,由於經濟困難導致青少年輟學,將給其身心健康成長帶來嚴重的負面作用,使其很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他們不能及時得到應有的正規和有效的教育,會使其感覺到自己與其他正常孩子的差別。而這種內心世界對社會差別感受到的不平等,將加深他們的被歧視感和對立感,從而很可能產生對整個社會的對抗情緒。這些從小在歧視和排擠中長大,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孩子,也有可能會形成新的嚴重社會隱患。
二人格
父母一方入獄導致家庭變成單親家庭,而單親因素給子女造成人格方面的負面影響,會阻礙其適應生活,形成性格缺陷。
1.自卑。自卑是單親家庭子女的性格缺陷之一,自卑感強的孩子沉默寡言,不善於別人交流,經常自卑自責,消極的看待自己,並害怕困難,在困難面前不做任何努力,就輕而易舉的放棄自己的目標,並持自我否定的態度。他們的自我否定還經常伴有消極的情緒體驗,如不安、內疚、害羞、失望等。隨著年齡的增長,不良刺激或重大挫折常常會喚起他們消極的情緒體驗,引發其自卑情結,形成其自卑的性格。
2.孤僻。孤僻也是單親家庭子女常見的性格缺陷之一。孤僻且自卑感強的人不敢與人交往,因為他們總擔心被輕視和排斥,雖然他們有和他人親近的慾望,但當恐懼超過慾望時他們就會採取抑制慾望的方法,對他人表現出冷漠和排斥,從而形成其不合群、孤僻的性格。
3.散漫放任,暴躁易怒。由於單親子女缺乏關愛或者過分被溺愛,他們經常處於無組織、無規範的情境中,並表現出散漫放任的態度,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時由於抑鬱的情緒無處發洩,他們經常脾氣暴躁易怒,遇到事情容易衝動,甚至會出現打人、罵人的過激行為。
此外,還有些單親子女會表現出怯懦、膽小怕事、感情脆弱、遇事驚慌失措等。
三情感
與雙親家庭比較,單親家庭子女因家庭生活的變化及家庭情感的驟變,都極少體驗到其父親或母親的情感溫暖和理解,並且他們從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是被拋棄的孩子,自卑自憐,從而產生不良情緒。
1.抑鬱和焦慮。單親家庭子女起初不能接受家庭轉變的事實,往往情緒低落,表現出明顯的抑鬱情緒,在眾人面前感到焦慮、不安、害怕別人說自己的壞話,表現出退縮行為。
2.情緒易激動,不穩定。對於單親家庭來說,子女往往會因為對父母一方的不良情緒而表現出發脾氣、摔玩具、不願與人交往、睡眠不安穩、導致親子衝突加劇等,具體表現為愛哭、易激動、常有恐懼感,覺得自己生活不愉快、不幸福。男孩表現為情緒易激動、倔強,情緒不穩定且波動幅度較大等特點,女孩則表現為易焦慮、煩躁、愛哭、情緒低落、獨來獨往、易受驚嚇等特徵。
3.情緒敏感多疑,低落。單親孩子比普通孩子更加的敏感,對別人的談話非常在意,擔心別人說自己的壞話,對別人的評價也非常在意。同時他們會因自己不能得到完整的家庭而埋怨,懷念與父母共同生活的美好時光,這些都容易導致其情緒低落。
四學習
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子女的正常發展及達到較好的學習狀態等具有奠基作用,單親家庭子女經歷家庭事件的打擊,單親父親或者母親要麼溺愛孩子,放任不管,要麼將希望寄託於孩子,對其嚴格約束,無法給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這會導致單親家庭子女無法得到正常而充分的發展,因此他們在學習上容易陷入困境。
1.語言方面。單親家庭的孩子言語不連貫,處理情感問題的能力也存在很多困難,不善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且反應能力差,語言表達缺乏詞彙或感情,可能是因為強烈的自卑阻礙了其大腦中負責語言學習系統部分的正常工作,不僅影響到了其所表述詞彙和語句的資訊量,也影響到與他人的交流。
2.行為方面。行為與學習成績密切相關,有不良行為的兒童經常會表現出怕上學、逃學、上課不愛提問或回答問題、注意力不集中、擾亂課堂秩序、作業馬馬虎虎、抄襲作業甚至不完成作業等學習方面的問題,導致其成為班級的“差生”或“個別生”。 此外,因單親而產生的精神痛苦,這又導致單親子女經常精神低落,適應性差,這些都給單親子女學習帶來不少煩惱。他們成績下降的起點,基本上都是在家庭出現變故前後。
五社會性發展
美國違法犯罪青少年中30%―60%來自單親家庭,我國違法犯罪的青少年大約有10%―30%來自單親家庭,這也在某種程度上說明單親家庭子女的社會性發展不良,而這種發展不良突出表現在同伴關係上。
同伴關係是指年齡相同或心理髮展水平相當的兒童之間通過共同活動、相互協作過程所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人際關係,家庭的缺失會給子女的同伴關係造成一定的影響。首先,在認知方面,受客觀環境的限制,單親家庭子女社會經驗不足,不能夠全面接觸社會,認知上容易出現片面化現象,同時,他們時常以自我理想來確定擇友標準,所以一旦結果與理想不符,往往產生心理落差,從而產生人際交往障礙。第二,情感方面,情感作為人際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同伴關係中起著重要作用,如果情感缺失或缺乏會阻礙交往行為。他們有時對人對事過於敏感和不重客觀,感性因素占主導地位,因而其人際交往缺乏穩定性。第三,性格方面,活潑開朗的學生容易交到朋友,經常三五成群的結伴而行,而內向沉悶的學生則不易交到太多朋友。對單親家庭的子女而言,他們在同伴交往中容易產生人際衝突,同時由於語言表達能力較差,他們往往想關心人但又不知從何做起,想讚美人,可怎麼也開不了口或者詞不達意,有的與人交談時也會面紅耳赤,甚至心裡發慌。單親家庭子女在同伴交往中會面臨種種障礙,缺乏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這將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三、相應對策及建議
首先,經濟問題。應該提倡社會對服刑家庭多一些關懷,社群可以組織捐款等,為經濟困難家庭提供支援和幫助,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
其次,對於父親或者母親缺失的孩子,可以有意識的給予他們其他角色的補充,儘量填補他們父或母的空白。對於單親母親或者單親父親,不僅要儘量與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還應該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從而減輕父母缺失對其造成的危害。
再次,父母入獄導致家庭結構出現變故,對子女無疑是產生很大的創傷,在這個時候,容許孩子自由而充分的表達對家庭結構變化的反應非常重要。家長可主動找機會與子女溝通,真誠的傾聽子女的心聲,並讓子女學會做決定,同時建立自信心,不會恥於說出自己的想法或單親家庭的生活經驗。這樣一來,孩子便能夠接受家庭變故的創傷而正常發展。另外,家長應該和子女共同協商家庭管理的方式,針對彼此的需要共同合作,這樣孩子便更易體會到父親或母親的困難,願意與家長配合分擔家庭事務,親子關係也能得到很到改善。
最後,無論是家長、學校還是社會,都需要關注這類特殊家庭的子女,對他們的人際交往,生活學習,未來發展等給予指導和幫助,培養其獨立的人格和良好的習慣,為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以後健康的發展而努力。
護理心理學相關畢業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