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冬藏,既是大自然植物與動物的生長規律,也是人類一道養生的原則。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春養肝、夏清心、秋養肺、冬固元”,中醫養生講求天人相應,順應四時。

  時下天氣轉涼、雨量減少、氣候乾燥,許多市民開始出現不適症狀,如面板乾燥、掉頭髮、便祕、反覆感冒等等,一些有基礎疾病的人,隱匿了一個夏天的毛病開始顯現,如慢性支氣管炎及哮喘患者開始咳嗽,“老寒腿”開始不舒服了。從中醫養生的思路來看,凡身體出現不適症狀,大多可歸因於外邪入侵。

  秋季養生貴在養陰防燥。夏季時人體容易過多流汗,各個組織水分不足,而到了初秋時節,依然有高溫天氣,陽氣依然旺盛,暑熱很容易傷氣傷陰,加上乾燥空氣容易傷人陰津。市民可以多吃具有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梨、蜂蜜、藕、烏骨雞、豆漿、芝麻、糯米、乳品等,還可多吃一些米粥來益胃生津。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

  而對於有氣管炎、哮喘、關節痛等疾病的人來講,這個季節應當注意些什麼?杭州的秋季是短暫的,氣溫一降冬天馬上就要來了,隨著而來的冬季又該如何去“養”?

  方法

  1、【多"點"水】立冬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 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立冬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2000~3000毫升。

  2、【出"點"汗】立冬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洩氣,有悖於立冬陽氣伏藏之道。

  3、【早"點"睡】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而,立冬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4、【護"點"腳】立冬健腳即健身。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迴圈。

  5、【防"點"病】立冬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鍊,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6、【調"點"神】立冬寒冷,易使人情緒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7、【進"點"補】立冬養生要科學進補。陽氣偏虛的人,選羊肉、狗肉、雞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不宜食生冷燥熱的人,選用枸杞子、紅棗、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冬令進補時,為使胃腸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選用紅棗燉牛肉、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以調整脾胃功能。冬季養生要科學進補。陽氣偏虛的人,選羊肉、狗肉、雞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

  立秋後的養生竅門

  1. 艾灸關元穴,以養元陰。丹田是養生的重要部位,在氣海和關元二穴之間,春夏灸氣海以養元陽,秋冬灸關元以養元陰。引氣歸元調養陰陽。用隔姜灸法,每天灸一次,一次十分鐘。

  2. 起居養生:早睡以應順陽氣之收斂,早起得以舒展肺氣,注意新增衣物,防止因受涼而傷及肺部。

  3. 精神養生:則要做到內心寧靜,收斂神氣,情緒樂觀,舒暢胸懷,拋開煩惱,避免悲傷情緒,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4. 房事養生:在秋季應注意自然界收藏的規律,節制房事,蓄養陰精。

  5. 飲食養生:宜收不宜散,酸味收斂肺氣,適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蘋果、橘子、山楂、獼猴桃等。辛味發散洩肺,儘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物,而應多食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如銀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

  6. 藥物養生:秋季藥補以滋潤為主,忌耗散。常用藥物如西洋參、沙蔘、芡實、玉竹、天冬、麥冬、百合、女貞子、胡麻仁、乾地黃等。

  7. 運動養生:秋季是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如登山、打太極、游泳等,長期堅持可以堅強心肺功能。

秋天養生保健
秋季養生注意
相關知識
秋收冬藏養生菜
秋收冬藏養生
秋收冬藏養生菜食譜
秋收冬藏養生菜食譜
養生如何秋收冬藏
有關秋收冬藏的造句
冬藏養生該怎麼做
冬藏養生到底該怎麼做
冬藏養生吃啥
冬藏養生必知十大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