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加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而學科滲透是比較公認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範文一:淺論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摘要: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當今社會裡深受關注與重視的一個重要問題。研究中學生心理現狀對於瞭解中學生心理狀況、進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中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十分必要。文章從挫折適應問題、情感問題以及學習問題三個方面詳細探討了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其成因。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1-0194-02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教育事業的進步,特別是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重視、研究與探討。教育部頒佈的《關於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然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又如何呢?對定西市安定區中學生的心理壓力源、壓力應對方式和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有39.32%的學生存在輕度心理問題;有43.5%的學生存在中度心理問題;有15.18%的學生存在重度心理問題。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挫折適應問題

  中學生的挫折來自多方面,有學習、人際關係、興趣和願望以及自我尊重等方面。其原因有客觀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面對挫折造成的反應有消極和積極之分。消極的挫折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景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問題——脆弱、孤獨的封閉心理。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優越的環境中長大,從未吃過苦、受過挫折,在日常的學業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順心的事,心中的苦悶沒辦法得到排解,就會處於焦慮、抑鬱狀態。我班有這樣一位學生張某,是家中的獨生子,父母對他相當嬌慣,日常生活幾乎隨著性子幹。經常不是遲到就是曠課或早退,可他的學習成績還不錯。有這樣一次,我看他經常不能按時到校,我讓他給我說說遲到的理由,並保證以後再也不準遲到,否則按班規校紀嚴肅處理。當時他沒有說什麼,可等來的是他爸的電話:“孩子不上學了,這是怎麼回事?”我將上面發生的事如實地講了一遍,事後他爸費了好多的周折總算做通張某上學的工作,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整天蓬頭垢面,萎靡不振。

  二、情感問題

  主要來自三方面:1師生的關係問題。其主要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識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抑心理、攻擊行為等問題的發生。曾今有一位老師在上課時發現值日生沒有擦黑板,他就叫這位同學到講臺前來。然後,沒等這位同學反映過來讓他幹什麼時,老師就將黑板的粉筆灰抹在了他的臉上,讓他體會不擦黑板的感受。老師的不當教育馬上引起這位同學的反抗,致使這位同學好長時間不能安心學習。2同學間的關係問題。高中生希望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朋友的理解與信任。由於同學關係不融洽,甚至關係緊張,有的同學就流露出孤獨感。還有同學關係主要體現在交友方面,特別是與異性的交往上。我校高二15班的趙某女與高二12班的尹某男是很好的朋友關係,經常在校園裡面雙雙出入,形影不離。等升入高三以後,趙某為了好好學習考一所好大學,慢慢減少了與尹某的交往。同時,雙方家長也對此事大加干涉,導致尹某上課不專心聽課,下課鬱鬱寡歡,萎靡不振,成績直線下滑。3與父母的關係問題。民主性和睦良好家庭給中學生一個溫暖的歸屬港灣,專制式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兒女孤僻、專橫的性格。還有部分獨生子女,由於他們的父母因忙於事業,大多無暇顧及他們,他們就會形成內向孤僻的性格,不願與老師同學談心裡話,把自己的心理封閉起來。此外,父母的離異,或親人的死亡等都可能造成學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三、學習問題

  應試教育下的繁忙學業、激烈競爭,也是學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一部分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出現一些違反心理健康原則的教學方式如分快班、實驗班、重點班等。激烈的升學競爭,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想法,使學生心理負擔日益加重。頻繁的測驗考試使學生經常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超負荷的學習強度使學生精神緊張,心情壓抑。當他們面對自己不滿意的答卷時,總是抱怨自己,從而失去了對學習的信心。特別是高三學生,承受巨大的升學壓力,心理問題尤為嚴重,據調查,高三學生中相當一部分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考試焦慮,甚至會失眠、患神經衰弱。在現行的中等教育體制中,我國的教育結構存在不合理的現象,絕大部分是普通中學,學生在中學學的知識基本上是為考大學而準備的,實際上考入大學後有用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學生同時還面臨升學難、就業難、出路窄的現象,特別是那些成績差的後進生更是感到升學無望,一種畢業後無出路的憂愁和恐慌控制著他們,這一情況反映在學習上,就是感到學習的沉重、討厭學習、考試焦慮。教育結構不合理還表現在教學內容過難,“據人民教育出版社調查,80%的中學生學習理科有困難”。這種情況導致了一些學生由厭惡學習到逃避學習,脫離學校去尋求不正當的刺激,從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礙。

  要做好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注意:首先,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給予足夠重視。把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設為教育的專門課程;教師應把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為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內容來看待,充分認識培養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緒和適應能力,對學生學習活動、掌握知識和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把日益增多的中學生的心理障礙問題同思想品德加以區別,採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能解決學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擾。其次,是用遠大理想的推動作用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中學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來源於成績的不理想和同學相處不好。老師要對學生的挫折心理給予正確的指導,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範文二:淺析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論文關鍵詞:初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

  論文摘要:本文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並結合已有研究,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進行了梳理,並結合相應的教育原則,據此提出了可行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將在滿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同時,開始關注個人心理健康問題。對於學生家長來說,特別是初中生家長來說,他們在關注自身的同時,也在關注自己孩子身上的變化。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變化沒有做好準備,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怎麼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了,諸如此類的困惑,教育界在進行思考。這一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漸被大家關注到。

  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結合我國初中教育的特點,且根據已有研究我們得出,我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城鄉差異。

  對於現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參差不齊來形容。在部分有條件的學校,有經過專業培訓過的專職心理老師,通過他們開設心理健康課這樣的方式來實現的這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對於大部分學校,特別是二級城市以下的眾多學校來說,具有兼職心理健康老師的學校可謂是鳳毛麟,特別是農村初中,絕大多數學校沒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課程。

  2心理健康教育課安排較為隨意且內容不繫統。

  在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級中學,利用班會課或者德育課時間進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並無固定的心理健康課時間。關於初中生的適應問題、性教育、學習方法、自我接納、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課程內容涉及得較少。而初中階段,學生由於學習內容、生理心理髮育、學習生活環境等因素髮生較大的變化,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需即使進行指導和疏通。而現有課程安排並未過多考慮到本因素。

  3家庭因素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對於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學校而外,家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學生除了學校而外另外一個長時間生活學習的場所,因此,家庭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我們的實際情景當中,更多家長因為工作、自身等諸多主客觀原因,對於學生教育的關心更多體現在對學習成績的關注。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關注度遠不及對學習成績的關注,由於初中學生處於青春期,而與此同時父母步入中年期,這個時期的成人要面對來自事業、生理、心理的特殊時期,因此極易產生衝突。而這個時期的衝突的處理又將影響親子關係的發展,進而影響到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

  2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原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和發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初中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以期促進其全面發展。簡言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促進初中生髮展為最終目的。根據對已有的研究分析,我們得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如下原則。

  1普及性原則。現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由於種種限制,普及性不強。而初中生在成長過程中由於身心發展以及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需要更多的心理關懷。我們對於問題學生需要重點關注,但與此同時不能忽視對其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範於未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因此,在初中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為學校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

  2發展性原則。由於初中生所處於的成長階段,對於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必須採取發展的眼光。初中是學生成長迅速的階段,這種成長不僅限於身體上的成長,也包括心理方面的成長。因此,對待學生成長過程中所出現的叛逆等行為不能簡單地以好與壞來定性,以免造成對學生的傷害。

  3包容性原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其健康成長。對於有問題行為的學生,比如行為退縮、學習障礙等方面的學生,要多一份耐心。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理解與包容,會促進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有助於學生敞開心扉,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潤物細無聲。

  4活動性原則。根據初中生的特點,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應該增加活動課程內容。活動的設計需要緊扣主題,趣味性強且具有思考性,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去領悟成長。與此同時,活動需要遵循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以期在得以較為充分的發展。

  5指導性原則。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出現成長的煩惱較為集中的時期,他們需要得到教育者的指導性建議。此外,初中階段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塑造的一個重要時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帶有一定的指導性。

  3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根據上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我們的教育方式可以以課程、專題講座、個體輔導、團體輔導、科普小冊子等形式進行。

  1心理健康課程的開設。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由專門老師的教授,結合生理衛生知識講授情緒情感、學習策略、人際關係、性心理健康等方面內容。以便學生深入地瞭解自己心理狀況,正確地處理學習、生活中所出現的各種心理困擾。由於課程的開設,可以使得絕大部分學生可以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2專題講座。學校應定期舉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講座的內容主要涉及情緒、學習、人際、性心理等。讓學生更多的選擇餘地,讓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講座。讓學生在較強動機的驅使下,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開展個體心理諮詢。學校需要開設專門的心理諮詢室,讓出現心理困擾的學生能在學校裡面找到一個安全可靠的地方去解決相應的問題。個體心理諮詢需要有專門老師負責,該老師需具備一定的心理諮詢經驗,對於普通的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界別能力。此外,建立相應的心理檔案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4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團體輔導工作是當今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個重點,對於集中解決部分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有時間、受眾、效果等方面的優勢。同時,團輔中的各種活動可以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自我探索與思考中來,到達積極參與積極成長的目的。團體輔導工作可以是專題團體輔導,也可以是團體諮詢,同時在我們的學科教育中也可以融入團體輔導的理念。

  5科普小冊子的編制。學校可以編制一些心理健康小冊子發放給學生,裡面應包括情緒調節、人際交往、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內容,便於學生及時自我調節。也是心理問題預防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措施。

  參考文獻

  [1] 吳增強,蔣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2] 張建奇.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219:78~80.

淺議幼兒心理健康論文
學前教育美術研究論文
相關知識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論文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述論文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論文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論文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論文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