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暑要食新米的習俗
小暑節氣有“食新”的習俗,特別是客家人更注重這個習俗,那麼小暑為什麼要食新米呢?有什麼講究呢?小編精心收集了為什麼小暑要食新米,小暑節氣的習俗,供大家欣賞學習!
小暑為什麼要食新米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六月食新,是客家人在早稻開鐮後,把所收的新米做成飯,在開餐時進行敬奉五穀大神和先輩的一種民俗活動。
由於戰亂災荒,客家人從中原不斷南遷,由於許多平原良地被土著或早先來到的居民佔領,客家人只能靠山居住,在山區開荒造田,大都生活比較艱苦,一日三餐靠稻米煮成稀粥或茨粟雜糧作為主食,要想吃頓乾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客家人在南方安居樂業後,對祖先辛勤墾殖,營造良田懷有崇敬之心,而自宋朝末年以後,在民間出現了在每年小暑過後早稻成熟開鐮食新的習俗,在自己吃第一口新米飯之前,把新米做成乾飯,釀成新酒備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絲瓜、茄子。
據客家《風情》載,物品擺放在五穀大神位上敬奉時,在燒香點燭後要念:“請五穀大神食新,多謝五穀大神恩澤五穀豐登,保佑一家順勁,身體強健,緊做緊有來。”待香火成灰後,便燒上衣紙。然後把乾飯酒肉菜擺放在自己的飯桌上,念上“請先祖***上輩***們嚐嚐新”,並用雙手拜上三拜。
待中午時分,請來幫工收割過稻穀的鄉人一同食新,並交流生產經驗,共謀發展生產的計劃。因為食新的習俗,使在城的居民也會紛紛到鄉間買上新米與舊米合起來食新。
此時的小暑,新米是要嘗的,怎麼嘗?新米富含維生素B族、維生素E和谷維素,倘若***白米,嘗新是無意義的,要吃帶殼的新米或糙米才能獲得完整的營養。帶穀殼的糯米,有溫胃養胃之效,可以用來煲湯,但不用吃。糙米,可以多泡半天,拿來煮粥或蒸飯。
小暑節氣,講究吃新。就是用新米做飯做粥。北方人習慣在這天喝粥,主要是為了防暑和調理腸胃,而為清熱解毒,炒綠豆芽成了小菜首選。
消費者在購買大米的時候,可以採取“看、抓、聞、嘗”4種方式。“一看”就是指看大米的色澤和外觀。正常大米大小均勻、豐滿光滑,有光澤,色澤正常,少有碎米和黃粒米;“二抓”為抓一把大米,放開後,觀察手中粘有糠粉情況,合格大米糠粉很少;三聞大米的氣味。手中取少量大米,向大米哈一口熱氣,或用手摩擦發熱,然後立即嗅其氣味,正常大米具有清香味,無異味;四嘗大米的味道。取幾粒大米放***中細嚼,正常大米微甜,無異味。
新米搭配雜糧更營養
消費者在購買大米的時候,可以採取“看、抓、聞、嘗”4種方式。“一看”就是指看大米的色澤和外觀。正常大米大小均勻、豐滿光滑,有光澤,色澤正常,少有碎米和黃粒米;“二抓”為抓一把大米,放開後,觀察手中粘有糠粉情況,合格大米糠粉很少;三聞大米的氣味。手中取少量大米,向大米哈一口熱氣,或用手摩擦發熱,然後立即嗅其氣味,正常大米具有清香味,無異味;四嘗大米的味道。取幾粒大米放***中細嚼,正常大米微甜,無異味。
營養專家表示,做米飯、米粥時,最好不要用單一的米,加些雜糧、粗糧、豆子、堅果等同煮,營養更均衡。比如紅豆米飯、花生燕麥大米粥等,就是非常適合慢性病患者的主食。
加入這些食材,一方面增加了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另一方面還能起到補充蛋白質、營養互補的作用,能夠在減少動物性食品的同時保證充足的營養供應。
眾多食材中,豆類與米的配合最為理想。豆類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中的澱粉消化速度非常慢,對預防慢性病最為有效。
小暑養生
心靜
時當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鍊時,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靈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髒。”這是因為人體的情志活動與內臟有密切關係,有一定規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傷及不同的臟腑,產生不同的病理變化。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有過激之處,如喜過則傷心,心傷則心跳神蕩,精神渙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則精神失常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動都是五臟功能的集中表現,而這一切又以心為主宰,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然而,心神受損又必涉及其他臟腑。在情志方面,喜為心之志,這“喜”是在不過的情況下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故夏季養生重點突出“心靜”,心靜自然涼。
1.小暑習俗吃什麼
2.小暑時節為什麼要吃藕
3.小暑吃什麼傳統食物
4.小暑節氣最養生的食物有哪些
5.小暑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小暑的時間代表什麼